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臣-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英蹲在张希孟的身边,低着头用木棍撅着蚂蚁窝,突然道:“大哥,你的心胸真宽广,只怕是孔夫子也比不上。”
张希孟放下手里的钓竿,忍不住挨着朱英的脑袋,哂笑道:“别混说了,人死后封圣,我现在活得好好的,用得着你咒我吗?”
朱英眨巴了一下眼睛,“大哥,我听人说,咒一咒,十年望。我使劲咒你,你就能长命百岁了,多好啊!”
“呸!”
张希孟气得给了他一个脑崩,“你只要不气我,我就能多活些年了。”
张希孟干脆俯身,抓起鱼竿,也不钓鱼了,而是对朱英道:“其实我现在弄得这些,不过是一个框架罢了……想取代儒学,远没有那么简单。”
朱英好奇,“大哥,你说儒家真的那么厉害吗?我怎么感觉不到?”
“正因为感觉不到,才厉害无比呢!”张希孟微微探口气,“儒家体系可不只是那几本书,那几个酸儒。垄断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教化,往上算,朝臣皆是士大夫,往下看,世家缙绅,把持地方。他们把国法弄得有利于士人不说,地方上更有宗法支撑,这是比国法还顽固的东西,而且深入民间,在人心里牢牢扎根……朱英,你说这么根深蒂固的儒家体系,会因为我的几篇文章,几个提法,就会瓦解冰消吗?”
朱英吸了口气,小家伙还是很聪明的,“大哥,你的意思是要长期斗争了?”
张希孟点头,“我鼓动主公,重新制定官职,重新建立学堂,培养自己的人才,但这些还都是表面的工作……还有更多的移风易俗,绝不是一朝一夕。”
朱英虎着脸,顿了顿,无奈道:“难怪大哥心累,你想的事情也太多了……我现在也不小了,能帮上你的,你说,让我做什么都好!”
张希孟忍不住一笑,“你能干什么?你要是真有心思,就去地方查访,了解下民间的各种事情,就拿这个星子县当个样本,在我返回应天之前,你给我写个报告出来。”
朱英立刻答应,用力点头道:“大哥放心,我保证帮你写好了。”
说完之后,朱英就匆匆跑了……当天下午,这小子就召集了一大帮人过来,他冲着这帮人道:“给你们个任务,立刻给我去调查民情,查出来事情,都告诉我!”
朱英手下这帮贤才你瞧瞧我,莪瞧瞧你,龚伯遂咳嗽了一声,“那个……大公子,你让我们查民情,总要有个方向,不能连吃喝拉撒也告诉你吧?”
朱英眨了眨眼睛,话是这么说,可问题是他也不知道要查什么啊?
调查民情,肯定不能是普通的事情,必须是那种能让你吓得了不得,或者气得了不得的事情……“这样吧,你们就去打听,打听那种让人咬牙切齿,恨不得攥拳头,上去打抱不平的事情,回来都告诉我!”
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这种事情干什么?
你还想去打抱不平啊?
“别愣着了,我干爹把大权给我了,不服气可告诉他了?”
大家伙还能说什么,听话照办吧!
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意外了……张希孟说的了解民情,是人口,田亩,教育情况,家族姓氏分布,寺庙多少,有什么民俗习惯……说白了,是做个基本情况的摸底儿,然后对症下药。
可朱英理解成了猎奇,寻找爆炸新闻了。
而这帮卧龙凤雏毫不迟疑,去找寻各种“震惊体”去了。
要说这帮人的效率还真高,去了没两天,就给朱英的案头堆了一大堆的内容。
震惊,一民妇诞下三胞胎,全村庆祝,流水席摆了七天。
不可思议,一醉汉竟然和狗搏斗,咬伤大黄狗脖颈。
荒唐,一樵夫称见到山中云龙沸腾,似有大贤居此。
……
“呸,干脆直接说我大哥在就是了!你们找的都是什么事情!就这类的破事,也能给我大哥过目?我都懒得看!”
朱英气得暴跳如雷,“你们就不能找点深刻的,发人深省的,能让我大哥写点文章,发表看法的?我要你们干什么?都是吃白饭的?平时吹得那么了不起,现在都成了废物,没用!丢人!”
大家伙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也没有办法,继续找去吧。
不过就在所有人下去,卢秋云却是留在了最后。
“那个大公子,我回来的时候,倒是听到了一件事,还来不及写上,也不知道张相能不能感兴趣?”
朱英几乎不抱什么希望,只是翘着二郎腿,无奈道:“你说吧,我听听。”
卢秋云深吸口气,突然压低声音道:“大公子,你知道殉葬不?”
“知道啊!”朱英懒洋洋道:“不就是元廷的皇帝死了,就用妃嫔美女陪葬吗?几十个,上百的,我听大哥提起过,这都是陋习,需要改正的。”
卢秋云略沉吟,他竟然有了点把握,这事还真能惊动张希孟。
“那大公子听说过民间殉葬吗?”
“民间?”朱英一惊,“怎么殉葬?丈夫死了,让妻子陪着一起死?”
“不只是妻子,还有妾室!”
“什么?一个人死不够,还要好几个人陪着,这是什么狗屁道理?”朱英大为惊讶,他稍微沉吟,就抓起卢秋云,冲去见张希孟了。
别说,这还真是个大事!
自从汉唐之后,中原大地就没有了以活人殉葬的习惯,但是随着辽金建国,这个陋习渐渐复活了。
而到了元朝,发展到了巅峰,更恐怖的是成吉思汗死后,灵柩经过之处,遇到的人全都杀掉,陪葬的宫女也有四十人之多。随后历代大汗死的时候,最多能杀几万人。
不光宫廷如此,竟然在民间,也鼓励妻妾殉葬,如果能随着丈夫一起死,甚至会被当成贞洁烈妇来表彰。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顺德马奔妻胡闰奴、真定民妻周氏、冀宁民妻魏益红以夫死自缢殉葬,元廷嘉奖门庭;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得旌其门。
也就是说,妻子能随着丈夫死,那可是很值得鼓励的事情。
朝廷嘉奖,家人骄傲,邻居羡慕,与有荣焉。
只是张希孟听说之后,脸立刻沉了下来。
他单知道明朝延续了殉葬的陋习,在立国之后,才禁止。按照张希孟的意思,也是等称帝之后,制定典章制度,顺便就废了,举手之劳。
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居然民间还有殉葬的习惯。
“人命不是草芥,岂能轻易殉葬,这事情无论如何,也是行不通的。”张希孟沉声说道。
朱英立刻咬牙切齿,“大哥,要不要我直接过去,把那家人给抓了?然后下令,严禁殉葬,谁敢这么干,立刻杀无赦!”
张希孟摆手,赶快制止了这小子。
“卢秋云,你叫上龚伯遂,你们去仔细查访,详细问清楚,不要错过任何的来龙去脉,殉葬女子的身份,女子的家人……总之都要问清楚, 我想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能让他们不把人命当回事。”
卢秋云立刻答应,他和龚伯遂一起去了,当天一问,这俩人都无语了,人家夫妻感情深厚,一家子和睦,丈夫死了,一妻一妾,都愿意跟着走,已经三天水米没沾唇,只等着下葬的时候,一起埋了。
再一问同村的乡亲,都说这家门风好,让人羡慕。
甚至还有人讲,应该请官府褒奖,建个贞节牌坊什么的。
有这么个烈女之家,村子里说出去,脸上也有光啊!
“我说老卢,这么个你情我愿的事情,纵然不合适,只怕也没有别的好说吧!咱们回报张相,下令禁了就是。”
卢秋云长长叹口气,“我说你信一妻一妾,愿意给丈夫殉葬吗?她们年纪都不大,真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连活着都不愿意了?”
龚伯遂无奈道:“我也不信,可人家就这么说的。”
卢秋云眼珠乱转,突然冷哼道:“不信就是不信!说破大天我也不信!咱这些年出入豪门,如履平地,这点事情也难不住我,我去趴墙根,无论如何,我要听个明白!”
卢秋云还真发了狠,每天掌灯出去,天明才回来,连着跑了两天,终于让他堵上了。等卢秋云听明白之后,差点当场暴走。
强忍着怒火,赶了回来,把事情说了。
“这个妻子的家中,尚有两个弟弟,他爹娘同意了公婆的要求,以女儿殉葬,换取五百贯钱!出嫁女儿,赚了一笔彩礼,让女儿殉葬,又赚一笔,他们这个父母,当得真值!”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国法最大
“张相,事情大致如此,两条人命,死在旦夕,还请张相下令,我们立刻把两家人抓起来!”
龚伯遂躬身请求,十分急切。
人命关天,又是两个年轻女子,如何能马虎?
但是和他们比起来,张希孟还是沉稳多了,他低垂着眼皮,略思索之后,就问道:“你们以为,此事的关口在哪里?”
龚伯遂立刻道:“自然是女子父母求财,卖女换钱!”
张希孟不置可否,卢秋云又道:“是夫家出钱买命?”
张希孟还是摇了摇头,“一件殉葬恶事,两条人命,全村上下,都觉得该死,由此可见,病情之重!岂是一家两家?一个大活人,面临生死关头,如何能坐以待毙?事情不蹊跷吗?”
张希孟道:“万般归结起来,还要从这个女子下手,我记得韩秀娘通过了商业特科考试,她身为女子,办这事会方便些,你们就去安排一下。”
几个人点头,张希孟又补充道:“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小事,需要彻底剖析清楚,是要放在天下间,接受千秋史册考验旳!”
这一句话,就把这个案子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谁都知道,张希孟先前就跟刑部一起,重新拟定律法。但是江西属于新进纳入的土地,连均田都没有完成,落实新法,更是无从谈起。
而且新法也不是一下子就弄出来的,事实上很多法条,都是先有了案子,经过调查审判,成为经典判例,被人们广为接受。
比如韩秀娘的案子,就已经写入了经典案例,不出意外,眼前又会冒出来一个。
得到张希孟的指示之后,所有人立刻行动,韩秀娘也从湖口急匆匆赶过来,她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通过考试之后,依旧有一件蓝色官服,穿戴整齐之后,在几个差役的护卫之下,直接前往事发人家。
这家人姓秦,算不得高门大户,却也十分殷实,上一辈人在元廷当过官,家里头十分阔气体面,青砖瓦舍,宽敞明亮,十里八乡,都是头一份。
韩秀娘赶到之后,发现一杆白幡,在空中悬着,院子里人来人往,都是吊唁的。
她来到之后,正准备往里面走,突然从里面冲出几个汉子,为首还有一个老者,怒目而视,仿佛受到了天大的冒犯。
他恶狠狠盯着韩秀娘,怒道:“新丧之家,正是葬礼之时,不许妇人走正门……如果想来讨一杯水酒,请走后面,跟那些村妇在一起!”
韩秀娘微微一怔,经过了多年的历练,尤其是通过了特科考试,让这个寻常女子也不寻常起来。
她不慌不忙,“主家莫要生气,我无意冒犯,奈何我有官府之命在身,是过来了解情况的,请看,这是我的牌票。”
韩秀娘递上了盖着大印的公文,这一下子秦家人也怔住了,这要怎么算?
他们不欢迎妇人参加葬礼,可这个妇人是官府来的,貌似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