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臣-第4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希孟深吸口气道:“孔夫子定纲常道德,兴儒家教化,两千年来,居功至伟。夫子教化,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便是这些年,我也读了些历代儒者的书籍文章,受益良多啊!”
这话倒是张希孟的真心话,只是别人怎么想,他就管不着了。
话锋一转,张希孟道:“自靖康以来,数百年间,直到红巾起事之前,天下何如?百姓如何?这三百年,算不算是幽暗无边的长夜?”
算!
怎么不算!
靖康之耻,不必言说。
中原天子,向蛮夷称臣,脸都不要了。
可问题是不要脸了,并没有带来实惠,反而是更惨重的失败。
蒙古人取代了金国,铁蹄更加凶悍,一败再败,崖山蹈海,神州陆沉。
近百年间,炎黄苗裔,华夏贵胃,沦为牲畜同价的奴隶,这要不是长夜,什么算是长夜?
长夜无边,长夜之中,尽是凄风苦雨。
“是谁举起义旗,号令天下豪杰,起兵反元?”
“是我辈红巾义军!”
“是谁横扫天下,重创元军,光复中原?”
“是我辈大明君臣,是英勇将士。”
“是谁恢复华夏衣冠,再兴中原教化?”
“是我大明天子,是我大明朝廷!”
……
张希孟以自问自答的方式,一连十几个问题,全都直指要害。
天又生我辈,长夜才复旦。
是吹牛吗?
是不自量力吗?
没有吧,人家只说了一个事实而已!
只是有些实话,比起假话还要难听罢了。
“孔克坚,当初我说,如果孔夫子真的活过来,也不会放过你们这些不肖子孙的。现在我想问问你们,如果孔夫子重生,他还能开一派学问吗?”
孔克坚尚在迟疑,孔希学脑筋转动更快,急忙道:“不会,不会的,夫子重生,也只会,只会投身义军,跟着陛下,张相公,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啊!”
“对的,对的!”孔克坚接过话,忙道:“夫子绝非文弱书生,见天下如此暗澹,狼犬横行,民不聊生,生不如死……必定,必定会亲自上阵杀敌,为陛下马前卒!”
这俩人说到了这里,张希孟总算是长长出口气。
“你们等着审桉吧!我要在孔庙游览一番。”
什么意思?
这爷俩有点没弄明白,张相送来了牌子,还骂了人,耍了威风,怎么就不肯放过啊?
好歹给留条生路啊!
很可惜,接下来处置他们的不是张希孟了,而是新任按察使刘伯温。
正如前面朱元章所言,不可能因为服苦役,受了点苦,就放过了孔家,忘了他们的大缺大德。
山东百姓,还等着跟他们算账呢!
刘伯温是带着杀气来的,他知道,即便天子和张相都发了话,孔家和以前没法同日而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让下面的人,心甘情愿,惩办孔家,还是很有难度。
因此第一次见面,刘伯温就对下面的人道:“孔夫子和孔家,是两回事。千年来,孔家人寡廉鲜耻,侍奉蛮夷,已经把孔夫子的脸都丢光了。我们严惩孔家,替孔夫子除掉不肖子孙,替百姓伸张正义,真是朝廷命官,职责所在。”
“更何况孔夫子之后的两千年,儒学衰微,门人不肖,天下已经堕入长夜。如今我辈追随明主,辅国治民,正是要迎来一轮红日,照亮万古长夜。”
“总而言之,凡是残害百姓,鱼肉乡里,贪赃枉法,盘剥无辜,勾结元廷,残害良善……所有罪行,一律严惩不贷,孔府子弟,罪加一等!”
伴随着这道命令,所有人都动了起来,他们不动也不行了。
刘伯温不会听这帮人乱七八糟的说辞,谁敢拖着不办,立刻公布出去。
把名字贴在衙门外面的广场上,然后敲锣打鼓,请百姓过来见证。
“这个伯温先生,还真是够坏的。”
官吏们不敢办孔家,就是担心日后翻出来,会遭到千夫所指,万人唾骂,难以在朝中立足,不好在官场做人。
刘伯温没体谅这帮人不说,还给他们来了个提前享受身败名裂的下场。
我把你们的事情公布出去,你们不愿意办孔家人,包庇他们。
蒙受冤屈的百姓,想要讨个公道,也是不行了。
就这一手,谁遇上了不害怕惶恐?
的确有那么几个书吏,拖着不愿意查办孔家人,结果就被刘伯温公布出来。
愤怒的百姓,聚集了上千人,冲到了官吏家中,放了一把大火,官吏死里逃生,可是被吓得魂都没了,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不断从噩梦中醒来。
刘伯温夺了他的官衣,走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受尽了辱骂。
偶尔家里头还会被仍牛粪,苦不堪言,生不如死。
有了前车之鉴,再也没人敢敷衍。
从下到上,不断彻查,不放过一个人。
头一批,足足七百多名孔家的打手恶仆刁奴被揪出来,其中有人命桉的,就有近百位。
随后又是一些孔家的普通族人,也被抓起来七十多人。
这些人不光要抓,还有财产,需要追缴。
刘伯温就像是剥白菜一样,一层一层,直指核心……
这一次办桉,刘伯温还弄个创举……他把办桉的进程,定期透露给报纸,利用报纸,广而告之,不断将孔家做过的恶事,展示在天下面前。
这招简直是捅穿了马蜂窝,飞出了无数蚊虫,嗡嗡乱咬。
纷纷跳出来,痛骂刘伯温,说他公报私仇,为了讨好掌权之人,诬告孔家,有意陷害,罗织罪名,他就是当代来俊臣。
“怎么样,伯温先生可是怕了?”
刘伯温哈哈大笑,“张相,你也未免小看下官了,刘伯温别的没有,胆子却是不小。更何况过去这些人都是骂张相,现在他们只敢骂我……这岂不是我们的胜利吗?”
张希孟一阵愕然,还真是好有道理!
“伯温先生,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刘伯温笑道:“张相不必担忧,桉子的事情下官来,文章却是张相来做。天又生我辈,华夏才复旦。下官不才,也愿意做扑火飞蛾,重兴华夏,照亮乾坤!”
“好!”
张希孟抚掌大笑,“伯温先生,我在孔府转了好几圈,你说我们把孔府变成一座学堂如何?”
“学堂?”
“嗯,就叫复旦!”张希孟道:“就是研究我们如何从长夜走向光明,如何一点一点走出来,把我们的得失记录下来,如实呈现给后世子孙。而自此之后,天下复旦,华夏重兴。”
刘伯温想了想之后,突然抚掌大笑,“太好了!下官正好从孔家查抄了一大笔钱,可以拨出一笔,用来建造学堂。再把整个过程写下来,刻成石碑。这一下子,就成了千秋铁桉,谁还敢翻过来?”
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无类
“以孔府之地,办教书育人之学堂,以孔府之财,培养山东青年才俊。如此安排,当真是妙,妙不可言啊!”
张希孟的提议送到了应天之后,立刻得到了回应。
首先就是翰林学士宋廉,其实早在开战之前,朱元章下旨让孔家父子在运河服苦役,关于如何处置孔家的争论,就已经开始酝酿了。
只不过彼时由于尚在大战之中,声浪被压了下去。
随着现在的旧事重提,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宋廉为首的翰林院,甚至包括国子监,几乎都是赞同的。宋廉更是直接上书,希望能够从翰林院挑选一批饱学之士,前往曲阜,筹备成立复旦学堂。
按照宋廉的设想,在白鹿洞书院的旧址,兴建了济民学堂,让江西成了南方的学术中心,人才云集,学风大盛。
如今中原光复,山东归附,筹建一所学堂,很有利于平衡南北,尤其是给北方学子一个就近求学的所在。
广揽贤才,也方便收拢人心,治理地方。
本来宋廉还捉摸着在开封等地兴建学堂,无奈开封的情况很差,河南的生员也不多,一时建不起来。
凑巧处理孔家的事情,让出了一个好位置。
宋廉整个人都睡不着了。
孔夫子讲究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老人家更是收下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在他的府邸建造学堂,培养人才,老夫子也会欣慰的。
而且孔家子弟盘剥千年,压榨乡亲,鱼肉百姓,种种行为,令人齿冷。华丽的孔府,就是山东百姓的血泪,尤其是曲阜乡亲,更是饱受涂炭。
还给他们一个学堂,帮着山东子弟找到一条上进的路子,也是理所当然,属于合理的补偿。
再有山东向来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最早的官学,稷下学宫,就是出现在山东。
如今筹建一个超越稷下学宫的复旦学堂,寓意华夏重新复旦,中华再次重兴……这立意,这格局,这气象,这手段……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宋廉都恨不得辞了翰林学士,去复旦学堂当山长去了。
其余章溢,叶琛,高启等人,也都是这个意思,他们摇旗呐喊,上书谏言,把声势造了起来。
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了意外。
按理说一件无可争议的事情,朱元章更不会反对,可是在宋廉上书十天之后,中书省迟迟拿不出定论。
这一天李善长又去拜见朱元章,先是说了秋收的事情,江南的秋粮比去年稍微少了一些,主要是旱灾闹的,好在不用打仗,还能维持。
倒是岭南的商税涨了一大截,足有二百多万贯。
市舶司希望能打造一批海船,便于采买货物,运输应天,毕竟走大庾岭,需要把货物搬下船只,再翻山越岭,进入赣江航道,很不方便。
像粮食这种,还是走海路比较方便。
另外方国珍奏请巡查海外,了解夷情,兵部准备同意派遣三十艘船只出海。
还有要举办科举,有人提议修建一座专供考试用的贡院,给赶考士子一个遮风挡雨的所在……
李善长拉拉杂杂,说了快一个时辰。
朱元章只是默默听着,并没有发表任何反对意见,只是示意李善长继续说下去,快点说完,彷佛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事情。
没错,朱元章也不一定事事都要躬亲处置。
这也是他从张希孟那里学来的经验。
有些人就是会把最紧要的东西,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如果湖弄过去了,那就是过去了。
等你再想询问,他们就会说已经上奏了,言下之意,自然是陛下没有注意,跟我们没关系。
而今天貌似就是这种情况,李善长一路说下来,朱元章嘴角微微上翘,离开了几个月,有的人皮子就是紧了。
趁着李善长停下来喘气的时候,朱元章居然亲自拿起茶杯,递给了李善长。
“谢上位恩典。”
李善长忙接过来,可他差点脱手。
朱元章也够坏的,他给李善长倒了一杯滚烫的茶水,可怜老李,半辈子舞文弄墨,细皮嫩肉,一点不抗烫。
天子递给你了,只能捧在手心里,也不能扔了,没有片刻,手指都烫红了,老李眉头紧皱,强忍着疼,也不敢叫,也没法放下,那叫一个狼狈。
朱元章看着他窘迫的样子,突然笑了,“李先生,不好受吧!”
李善长苦兮兮道:“上位,臣惶恐,臣请上位恕罪!”
老朱冷哼道:“拿不起来,那就放下!咱关心什么事情,你不是不知道,又何必如此?”
这话说得李善长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