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臣-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用不着两年,明年就能给大哥娶媳妇了。”
  老头一怔。
  这个小儿子朗声道:“俺打算投军了……给朱将军当兵,咱们还能多分五亩口粮田!还有人给咱家们干活!俺还听说了,不是抄了沐家吗?有不少耕地的牛!谁家积极投军,谁家愿意担负差役,替朱将军做事,就给一头牛!爹,你说说,咱要是有一头牛,那该多好啊!”
  老头听到这话,豁然站起,一双饱经沧桑的老眼,死死盯着儿子。
  母亲端着水瓢过来,听到这话,也吓得把水瓢扔在了地上,惶恐惊问:“老头子!三儿说啥?”
  儿子迈步过来,拾起了水瓢,对母亲轻声道:“娘,孩儿想投军!”
  “不行!”
  老太太一把抱住儿子,用力捶打,泪如雨下。
  “咱家刚过了好日子,你就丧荡游魂找死去了,你让娘怎么说!”
  正在这时,突然老头低吼起来,“闭嘴!”
  他一扭头,抓住三儿子的胳膊,又瞪着老伴,怒斥道:“别的兵都是害人的,不能当!给朱将军当兵,那是长脸的好事!三儿,你给爹听着,到了朱将军手下,不能怕死,不能跑了。咱,咱要知恩图报!”
  儿子点头,“爹,儿子知道了!”
  老头点了点头,突然一脸严肃道:“别着急……把你大哥二哥叫过来,咱们商议商议,你要去投军,那就要先给你说媳妇,他们年纪是大了,也要往后等等!”
  ……
  投降士兵带着一肚子收获,分批返回了横涧山,足足五天的时间过去了。
  夜色之中,朱元璋率领着两千人,摸到了横涧山附近,没有等太久,差不多二更天,三盏孔明灯当空升起,横涧山寨门洞开。
  一群士兵撒腿跑过来,昂着头,喜滋滋道:“朱将军,快杀进去吧!”


第五十七章 声威大振
  万户杨臻被一群手下簇拥着,去见那个官职高居九夫长的男人!
  杨臻很清楚知院老张的昏庸胆怯。他为了收买驴牌寨的人,送去了宝贵的粮食,结果全都被红巾吞下。
  负责押运的士兵一个没有回来,等于狠狠在老张的嘴巴子上,抽了一巴掌。
  可即便如此,老张也没有胆气出兵。
  从这一刻开始,杨臻就清楚,完了!
  没有了心气,什么都完蛋了。
  接下来就是等什么时候死。
  可杨臻不想死,他要寻找出路。
  只不过这条路让他万难走上去……他是大户人家,对方是个要饭的和尚,他是朝廷的万户,对方只是反贼的九夫长。
  身份地位,如此悬殊,你让他怎么放下脸皮,去投靠朱元璋?
  杨臻装死,可是伴随着分田,消息不断传来,有些亲戚在驴牌寨附近的,就偷偷跑了,也打算领一份土地,当个安安稳稳的农民。
  后来就是几十,上百,甚至几百人逃亡……驴牌寨的秩序彻底崩溃了。
  身为万户,他也没法约束下面的人,从普通士兵开始,不断有人到处串联,他们的手里,还有一张张简明扼要的分田办法。
  那些稍微识字的士兵大声朗读,给其他人讲解。
  每说到这些的时候,所有人都手舞足蹈,如饮美酒,如闻仙乐。
  有几个军官发现,没收了纸张,还打了士兵……可是很快军官就发现,他们所到之处,全都是怒目而视,那些士兵愤怒地盯着他们,把手按在刀柄上,似乎随时要抽刀杀人。
  一个两个士兵不用怕,可七八成的人都是这样,那就要了老命!
  因此往后军官看到了士兵朗读分田办法,干脆就躲得远远的。生怕再处罚士兵,激起兵变。
  反正只要我闭上了眼睛,世界就没了光明。
  几天时间下来,成百上千的士兵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朱将军驾临。
  当老朱出现的时候,根本不用费力气进攻,大门开放了,吊桥放下了,火把打着,甚至有士兵送来了美酒。
  朱将军只要给大家伙一道命令,俺们能把横涧山掀了!
  就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之中,杨臻到了朱元璋的马前,他很为难,低着头,却又偷偷瞄着朱元璋。
  俺可是万户,是元军大将。
  把横涧山送给你,这么大的功劳,你也该表示一下吧!
  赶快下马,表演个个礼贤下士!
  很可惜,朱元璋纹丝不动,甚至连笑容都没有。
  无可奈何,杨臻只能自己下马。
  他走了两步,想要鞠躬抱拳,可又担心怪罪,因此手都举到了半截,双腿又跪下了。
  “在下恭迎朱将军!”
  老朱看了看他,依旧半点笑容都没有。
  “你叫杨臻?”
  “是!”
  老朱顿了顿,“你这样过来,咱不能算你起义,只能是投诚!该怎么处置,等结束战斗再说!”
  一句话说完,老朱催动战马,从杨臻身边过去,直接冲进了营寨,只留下懵逼的杨臻!
  这是什么路数?
  自己明明身份地位这么高,又立下了大功,怎么就这么对待自己?
  未免太冷淡了吧?
  正在杨臻怒气冲冲的时候,发现一个少年笑呵呵骑在马上,俯视着他。
  “杨臻,看你的意思,你是觉得主公处事不公?慢待了功臣?”
  杨臻脸色不好看,他从地上爬起来,垂着头,半晌叹道:“岂敢!在下是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张希孟淡淡一笑,“主公做事,最是公允。你扪心自问,是真心投靠,还是迫不得已?被属下挟持?”
  “这个……”杨臻脸色又难看了几分,让人当面揭短,实在是不舒服。
  片刻之后,杨臻意冷心灰,叹口气道:“在下无勇无谋,是个废人,我只想回乡,当个富家翁,还望成全。”
  张希孟看着他,嘴角含笑,“可以,这个愿望自然要答应你。”
  “那就多谢了!”杨臻咬着牙说这话,早知如此,就算死战到底,也不会开门!
  哪知道张希孟不肯放过他,又笑着补充了一句,“杨万户,你现在可以回去,但是要记得告诉滁州的家人,记得准备好分田。我可是听说你们杨家也是个大户,过去有什么犯错的地方难免。但只要诚心改过,愿意配合分田,还是能够重新做人的。”
  这句话说完,杨臻眉头立起,再也绷不住了。
  他是真的气疯了。
  这算什么事情?
  他巴巴打开门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结果没有功劳不说,还要分他们家的田产?
  杨臻咬牙切齿,“自古以来,听闻贤士归顺,倒履相迎,厚礼相待。这才是成就大事的气度。如果辜负了期盼,寒了人心,纵然一时得势,只怕也会凄凉收场啊!”
  张希孟大笑,“杨万户是诅咒我们没有好下场了?”
  “不敢!在下只是说说自己的浅薄看法。”
  张希孟淡然道:“的确不算深刻,浅薄得很!你把自己当成人物,以为我们会视若珍宝,把你捧上天?对不起了,你不过是被逼着到了这一步,真正打开营寨,立下大功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士兵。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功臣!”
  杨臻又咬了咬牙,忍不住冷哼,心中万分鄙夷。
  好一群浅薄无知的乱贼,你们放着万户名门不安抚,反而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士兵当成座上宾?
  就算你们对这些人再好,又能怎么样?
  说到底,不还是要靠我们这些人,来收拾局面?
  可恨这些红巾贼不能识人,我也该早做打算,如果能逃出去,投靠别人,或者返回家中,扯起一支乡勇,都算是一条出路……
  正在杨臻思索的时候,朱元璋已经领着人,攻破了横涧山大寨。
  说是攻破,并不严谨。
  应该算是武装迅游,朱元璋所到之处,有归顺的士兵开道,又不断有人加入,队伍就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壮大,以至于无可匹敌。
  知院老张,从睡梦中惊醒,慌乱推开了还在熟睡的两个女轻女子,穿着简单的衣服,就跑了出来。
  结果迎面正是几百个蒙古士兵,他们也慌乱不止,见到了老张,立刻簇拥过来。
  “大人,红巾贼杀进来了,快跟我们跑吧!”
  老张抓到了救命稻草,连忙点头,跟着这帮人上了战马,仓皇出逃。
  偌大的横涧山,老张准备了十八处营寨。
  一座寨子破了没关系,还有备用的。
  他指挥着士兵跑到了第二处营寨,结果映入眼帘的竟然是紧闭的寨门,还有严阵以待的士兵。
  “快开门!我是你们的知院大人!”
  老张连着喊了三遍,寨门上没人回应,只是举起了一杆红色的旗号,像是火一般热烈。
  “我们投靠了红巾军!你束手就擒吧!”
  “没错,我们已经弃暗投明,不给狗鞑子效力了!”
  知院老张气得要爆炸,却也无可奈何,他赶快领着人逃跑,连续两个寨子都是如此,尤其是第二个寨子,更是对他们放箭,还有人高喊着抓了老张,向朱将军请功。
  事到如今,老张已经是魂飞魄散,完全失去了方寸。
  “往哪里跑?去哪里?”
  他失魂落魄,询问手下人。
  而这些蒙古骑兵却是神色怪异,一个个看着老张,仿佛看到了希望。
  就在这时候,朱元璋已经指挥着兵马追来,费聚,花云,吴家兄弟,还有其他人,分成了十几路,接管了营寨,然后在投诚士兵的指引下,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
  老张无路可退啊!
  就在这时候,一个蒙古百户,挺身而出。
  “对面的红巾!可是朱将军吗?蒙古人要投降,你们愿意吗?”
  蒙古?
  那不是元鞑子吗?
  该杀啊!
  朱元璋朗声道:“尔等可是蒙古贵胄,可杀害过百姓?”
  “没有!俺们就是被迫迁居中原的蒙古人!朝廷对我们也不好。遭了灾,活不下去,只能投军。也幸亏遇上了知院老张,我们一场仗都没打过!”
  朱元璋颔首道:“咱们起兵,是为了跟元廷的狗鞑子算账!你们既然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咱不好杀你们,却也不能优待你们。尔等必须改成汉名,遵循汉家风俗。咱照规矩,给你们分田,让你们养家活口!”
  “当真?”
  “咱说话算数!”
  “那,那我们立功呢?”
  “立功自然有赏!”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十几个蒙古汉子就扑了上来,把老张从马背上揪下来,七手八脚捆起来,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请将军收下!”
  这位大元朝的知院,坐拥几万人的将领,被一群普通的蒙古士兵抓了起来,当成战利品,献给了朱元璋。
  确乎是不能更合理了。
  横涧山破了!
  顺带着定远县城也失去了防御兵力,朱元璋自独立发展以来,终于夺下了第一座城池!


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
  “我们要推翻的是元廷狗鞑子……什么是元廷狗鞑子,需要拆开看,元廷就是现在大都的混蛋朝廷,还有各地的贪官污吏,依附元廷的豪绅大户。至于狗鞑子,说白了,就是那些高人一等,肆意欺凌杀戮老百姓的蒙古人,色目人。也包括那些恃强凌弱,四处抢夺的蛮夷。”
  “除此之外,普通的蒙古人,没有欺凌百姓,为非作歹的,又愿意接受王化,自然会被善待。如果有人欺负你们,发生歧视行为,都可以如实上报,会严肃处理。”
  张希孟又代替朱元璋,把军中政策讲解清楚。
  这些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