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臣-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希孟出现的,不出意外还是出意外了。
  他好些年前,就通过划分历史,解读史册的方式,把朱元璋这个皇帝,同宋元的同行区分开了。
  大明立国,采用了万民拥护,而不是天命所归。
  再有天命即人心的观点广泛传播,又有民本为基。
  多年来,张希孟的努力,一点点的改变,一个个新的观点,不断的润物细无声……到了今天,似乎全都有了用处。
  铺垫够了,水到渠成。
  “华夏衰败,赵宋亡国……罪在士人!君不正,臣不贤。虽然不乏为民请命的好官,也不乏一心为国的猛士,但是大宋君臣,总体上抱残守缺,昏聩无能,自私自利,只知道安享荣华,没有进取之心,也没有苍生之念!才导致了靖康之耻,崖山之祸。”张希孟在听完了大家的讨论之后,总结道:“以此作为修史主线,诸位有什么意见?”
  “没有!”宋濂率先答应,他跟着张希孟这么多年,钻研张希孟的文章,跟他聊过多少次,今天的情况,他半点都不意外。
  仿佛理所当然,就该这样!
  刘伯温、高启、钱唐等人,大约也都是这个意思。
  反正他们早就经过了三观重塑,此刻是欣然接受。
  倒是吴伯宗,他沉吟道:“赵宋养士三百年,到底还是有文丞相一般的忠臣,似乎不该悉数推翻!”
  不用张希孟说话,高启就笑道:“赵宋养士,用什么养士?不还是百姓的民脂民膏!说到底是百姓供养士人,而文丞相等忠臣,也是为国为民,并非为了赵宋一家!这是我的看法!”
  吴伯宗脸色微红,连忙点头,“心悦诚服。”
  张希孟又道:“确实,刚刚我说了,大宋之亡,在于士人,在于赵宋天子无能……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书写史册,弘扬英雄,痛斥奸邪……我们要让读史之人,看到英雄,看到希望。所以在贬斥赵宋士人天子之外,还要颂扬忠臣义士,如岳飞,文天祥,都是值得大书特书,可歌可泣的豪杰!但是希望大家伙在修书之时,要明白一件事,岳飞和文天祥一般的忠臣良将,都是受到赵宋君臣猜忌排挤的。好人是没法立足朝堂的,所谓众正盈朝,其实是奸佞遍地。我们的笔,要放在少数忠臣良将身上,要放在百姓的身上,大家伙可听明白了?”
  众人齐齐答应,方向也有了,张希孟这些年的文章,种种观点,正好拿来修史。
  或者说,这一次修史,也是要把张希孟所倡导的东西,归纳整理,并且用千秋史册,做出最好的注解。
  试问五千年来,有哪位读书人,能够如此奢侈?
  手握金笔,撰写千秋青史。
  一家之言,注释百代春秋。
  张希孟当真是到了历代文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他自然不敢大意,因此全力以赴,忙着手上的事情。
  站在巅峰,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责任。
  相比起张希孟的战战兢兢,另一个人就纯粹是享受了。
  这人就是蓝玉。
  要说蓝玉接了一个什么活儿呢?
  就是去绍兴,把宋理宗的头骨,安葬起来,顺便修整一下宋六陵,算是给大宋朝,办个葬礼。
  毫无疑问,这是朱元璋对他的奖赏,虽然没有封爵,但是给你安排个露脸的事情,让你高兴高兴。
  接到任务的蓝玉,差点找不到北了!
  想想吧,一个一心要当冠军侯的家伙,能是个老实人吗?
  他在居庸关前的老实,只能说明他还没有失去理智,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至于买了那些食盐,回到应天,当着记者说了那么多话,恰恰是蓝玉在动身之前,就想好的。
  他要树立一个形象。
  一个大明年轻将领,军中后起之秀的表率。
  不同于徐达的沉稳老练,不同于常遇春的勇猛无敌……蓝玉需要一种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标志。
  他不光要会打仗,还要能体恤国家,有格局,有胸怀,境界远超一般的武夫……谈吐文雅,气质不凡。
  对了,还要有那么点独特的标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自己。
  尤其是报纸,现在看报纸的人这么多,自己就该学会利用报纸,提升自己的名望。
  那十几罐盐,只能算是自己小试牛刀。
  接下来安葬宋理宗的头骨,正是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
  蓝玉思前想后,觉得自己不能错过。
  他盘算了再三,决定给自己一个标志,一个不同于任何武将的标志。
  如今大明的武人,除了戎装铠甲,就是大红的官服,也谈不上什么独特。
  思前想后,蓝玉做了两顶帽子,其中一个是虎皮的帽子,用意也就很明显了,用一首歌就能唱出来:
  咱是大明的,大明北方的。
  北方杀敌的,杀敌很难的。
  难如杀老虎,老虎没什么。
  一拳打一个,打死做帽子,帽子戴头上。
  这是第一顶的意思,至于第二顶,就含蓄了不少。
  蓝玉选择了北方常用的羊毛毡,然后以毛毡做了个带沿的帽子,能遮挡风雪。对了,这个毛毡帽子,他还给染成了鲜红色,戴在头顶,多少有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味道。
  蓝玉得意洋洋,来到了张希孟的府邸。
  想要请教一下,到底哪个更能代表他的气质……
  张希孟多忙啊,就算他在家,看到蓝玉这个骚包德行,保证给他两个大比兜。
  你个兔崽子, 跑我这装蒜来了,你以为自己是五星天皇啊!
  可惜的是,张希孟不在,家里只有张庶宁,另外朱棣也在,自从捅到了老二老三之后,朱棣的待遇直线提升,至少没人敢克扣他的衣料。
  不但不克扣他的,甚至还多发了一份,是给张庶宁的。
  朱棣带着张庶宁,在府里乱跑,正好撞见了蓝玉。
  “你谁啊?”
  蓝玉看了看朱棣,要说起来,他可是太子未来的妻舅,应该瞧不起朱棣的,不过这位皇四子怎么就跟庶宁师弟玩到了一起?真是异数啊!
  “我是谁?我是咱们大明未来的冠军侯,军中第一人啊!”
  朱棣转了转眼珠,突然道:“你不是!我才是!我要当征西大将军!”
  蓝玉忍不住哈哈大笑,“大将军,那你瞧瞧,这俩帽子哪个更好看?”
  蓝玉先是变戏法似的,亮出了虎皮帽子和红色毛毡帽子,还在朱棣眼前晃了晃。
  朱棣的眼睛直了,突然伸出手就去抓!
  “本大将军要了!给我!”
  “做梦吧!”蓝玉才不买账呢,他迅速收回,还把红色的毛毡帽子扣在了头上,哼着曲,迈着拽上天的步伐,转身离去,只给朱棣一个潇洒的背影。
  朱棣衡量了一下,估计是打不锅,他攥紧了拳头,突然怒吼道:“你等着,我早晚要当大将军,让你给我当马童!你等着吧!”


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
  小小的朱棣,第一次失眠了。
  他看着身上花里胡哨的绸缎衣服,怎么看怎么嫌弃,绸缎的光泽,无论如何,也比不过铠甲的鲜明。
  垂感极好的衣料,又哪里有戎装威严?
  那个姓蓝的,穿着威武的铠甲,带着猩红的毡帽,一圈帽檐还是歪着的……威严之中,带着那么点狂放不羁,就是一个字:太帅了!
  朱棣甚至觉得蓝玉的打扮,比起他爹的衮服还要帅气。
  无论如何,他也要弄一身。
  然后自己骑着马,在应天纵横驰骋……不对,应天不好,去,去北平!那边在打仗,自己只要上战场,就保准是个威武的大将军。
  对了,就是征西大将军。
  这位还分不清西北的皇四子,早早从被窝里爬起来,自己穿好衣服,又把那跟从朱元璋那顺出来的门栓别在腰上,跑到后面马厩,牵出来自己的小马,爬上马背。
  然后就从张府的角门出去了。
  朱棣没到就藩的年纪,甚至在应天也没有住处,当初老朱耍手段输给了张希孟,朱棣就经常来张府居住,他早就轻车熟路了。
  想从张府出去,其实很不容易,会被人盯上的。
  但是张府旁边就是朱英的住处,而此时的朱英还在外面领军。
  没有了主人在,家丁护卫肯定会懈怠的。
  朱棣就没事跑去朱英的府邸玩,偷里面的水果,还跑去厨房顺点什么回来。反正偷来的东西吃着香,而且朱英很有钱,至少比张先生有钱多了,吃他的也不心疼。
  朱英这边,果然管理稀松。
  朱棣大摇大摆,从后门出来,绕过了一条街,就去了一座军营。
  然后就发现了如下的名场面……晨光熹微,军营里面飘出饭香,大家伙正准备吃饭。
  一个六七岁的小娃娃,冲着里面高声大喊,嚷嚷着要从军!
  朱棣的举动,把里面的人都吓到了。
  哪里来的孩子?
  家里大人都不管吗?
  还要从军,也不瞧瞧自己,都没有人家腰高呢!
  说实话,如果是寻常的军营,朱棣估计会被赶走,让他回家撒尿和泥去。
  不过挨着朱英的府邸,这不是什么寻常的军营,而是大汉将军的驻地。
  这帮人名义上属于拱卫司,但实际上就是皇宫宿卫,通常是勋贵武臣统领。而且还必须得到朱元璋的绝对信任。
  忠诚可靠,小心谨慎。
  尤其值得一提,每一个入选的士兵,都必须读书识字。该打仗的时候,冲上去是一群虎狼,拿起书本,也能之乎者也。
  老朱认为,一个优秀的人,大约都是文武双全的。
  尤其是宿卫皇宫这种事情,不可能偏废一端。
  老朱亲自操刀把关的结果,就是这些大汉将军,几乎是大明朝素质最高的一群武人。甚至干脆点说,就是整个天下最强的。
  门口卫兵叫来了一个百户,这位是宫门口的,并不认识朱棣。但是朱老四身上的绸缎衣服,带着暗金的纹饰,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没准是哪个勋贵小公子,跑着来了。
  百户把他带了进去,也没说别的,给他弄了一份早饭,有包子,稀粥,咸菜,还给了一个煮鸡蛋。
  朱老四还真饿了,辗转了大半夜没睡,早早爬起来,此刻肚子都咕咕叫了。
  他埋头大口大口吃着,还真别说,军营的大锅饭就是好吃!
  百户在旁边看着,趁着他吃饭的时候,把朱棣腰上的门栓拿过来瞧了瞧……因为这玩意他很眼熟啊!
  宫里都是这个样式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大小尺寸。
  结果不出意外,朱棣的门栓上,有两个字:御用!
  这到底是谁家的娃娃啊?
  百户的心都差点跳出来!
  他也不敢随便说什么,只是对朱棣道:“你想要从军,就要经得起考验,还要会写字,我给你出几道题,你能做上来,通过了考核,我就答应帮你报名。”
  朱棣想了想,觉得也合理。
  然后百户就把自己儿子的习题集弄来,塞给了朱棣,让他在一个小房间里,老实做题。
  随后这位百户赶快上报千户,千户上报指挥同知。
  同知大人要去找指挥使郭英,很不凑巧,郭英还不在!
  原来是被张相叫去了,说是皇四子失踪了。
  这下子好了,顿时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张希孟也是没办法,早知道朱老四不是个安稳的人,就不该把他留在府邸!
  也是他忙于修书,连自家儿子都顾不上,就更别说赶走朱老四了。
  很不幸,现在皇四子没了,锅张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