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臣-第5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陛下懂得算学之后,就会明白发展工商的价值。就不会非常顽固坚持精耕细作的观点。立国十年,陛下应该意识到大明户口的增加,应该知道大明人口极端不平均,许多家庭,都有五个以上的孩子。〃
  “不光是孩子的增加,男孩女孩的数量也不平均。如何妥当确切掌握人口变动对于接下来治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陛下心怀苍生,臣是知道的。但是天下苍生,不只是虚幻的,而是一个个真真切切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利益要求,那么多孩子出身,如果只是让五个孩子,分别继承一对父母的田产房屋,势必会出现不够分配的问题。如何满足这么多子民的需求,正是陛下需要做的。〃
  〃臣斗胆便言,阵下应该把算学书婚堂起来,尤其关心下统计,运筹,尽快弥补
  短板才行。〃
  张希孟亳不客气说着,朱元建默默听着,就跟老师教训学生一样。
  上次出现这种场景,似乎还是上一次。
  毕竟自从老朱登基之后,张希孟就不是那么锋芒毕露了………但毕竟朱元建还是要尊称张希孟为先生的,而且这还是有教导之恩的正儿八经的先生,不是李善长那种随便的先生。
  让张希孟抓住机会,是真的能教训老朱一顿的。
  这一次因为儿子的事情,张希孟以为老朱想要仗势欺人,他心里头有气,也摆出了师道尊严,存心给老朱一个下马威,
  然后就有老朱被处刑的名场面…而在侧门那边,自马皇后以下,太子朱标,秦王朱椟,晋王朱棡,蒸王朱棣,还有那么一大堆儿子女儿,自然也包括张家两个娃,就这么眼睁睁瞧着,
  大家伙都傻了
  尤其是朱棣,更是目瞪口呆,这还是卑微的公器吗?
  我信伱个鬼!
  张先生,你也太不客气了。
  如果我没理解错,你方才那话,应该是说父皇过于附庸风雅,轻视了算学,不懂算学,就没法了解民间情况,就不能好好治国……还举了人口增长的例子。
  没错,我们朱家就有快二十个孩子了,先生可真敢说啊!
  朱棣眼睛冒光,小拳头摄着,颇为激动,简直要大呼偶像了。
  至于马皇后,她倒是见过这种场面,只是感叹张先生又回来了。
  其实她也挺感慨的,张希孟没有胡说八道。如果朱元璋能在算学上,多用点心,仔细研究一下,就会明白,发展工商,调配人口,发挥百姓的聪明才智,是下一阶段大明的必然选择
  张先生并没有胡说,在御极十年的喜庆关头,还有人能直言进谏,指出过错。
  其实是朱元建的福气,毕竟当皇帝越久,就越是听不到真话。
  所幸,大明还有张先生!
  朱标他没想那么多,就是担心这俩人吵起来。他偷眼看马皇后,发现母后没有担心的意思,朱标终于松了口气。
  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之下,张家老二不知道怎么挣脱了束缚,迈着两条小短腿,
  飞奔过来。
  他伸着双手,大声喊道:“抱,抱抱!〃
  张希孟也没有料到儿子就在旁边的侧门后面。他以为老朱应该把他们送到了皇后宫里,没想到居然就在旁边,
  刚刚自己的话,他们都听到了?
  那,那多少有点尴尬。
  正在张希孟迟疑的时候,老朱突然伸手,一把抓起飞奔过来的张承天,抱在怀里,还在小家伙的脸上狠狠亲了一口。
  “张先生,你这个儿子长得数实,是个做大将的材料,你看咱们俩结个儿女亲家如何?〃
  好家伙,老朱已经放弃张庶宁,朝着老二下手了。
  张希孟微微一怔,无奈苦笑道:“陛下,这种事情,还是等孩子长大点,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不!〃朱元璋也是有脾气的,你张希孟教训咱,咱就从你的儿子身上找补。张庶宁那孩子太狡诈了,不好对付,张承天没问题,他小,好欺负!
  “咱问你,你要哪个?给你当媳妇?〃
  张承天一心想去父亲的怀抱,没想到被老朱半路截胡,小家伙正生气呢,就随口道:“都要!全都要!一共七个,都是我的!〃
  好家伙!
  瞬问把老朱整不会了。
  那么大的洪武大帝,居然尴尬地怔住了。
  这时候马皇后,朱标,张庶宁纷纷过来,朱棣他们也都跟了过来,
  张庶宁伸手,把他二弟从朱元建的魔掌之中,抢了出来,竟然还大模大样教训道:〃混说什么?那是金枝玉叶,不是你能随便玩笑的。再说了,你这么点,瞎琢磨什么!下个月就去蒙学,好好读书,给你涨点规矩!〃
  张承天害怕他哥,屁也不敢放。
  张庶宁随后把二弟塞给了张希孟
  “爹,我带着二弟出来的,现在还给你了。〃
  张希孟点头,心里头那个美啊!
  不愧是我儿子,滴水不漏,算是让老朱白费心机!回去参给你烤孔雀吃:
  张家父子心满意足,可朱元璋却尴尬了,没玩过张希孟也就算了,在张庶宁那里,吃了个亏………结果就连张承天他都摆弄不了。
  张家这爷仨,竟然是自己的克星不成!
  这时候还要看马皇后的,她笑道:“张先生,是这么回事,重八把庶宁他们叫过来,问了问学什么,当场让庶宁出了几道题,结果我这帮儿子女儿,都算不出来。这不重八就生气了,把你叫过来,想问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是翰林院的先生不行?”
  张希孟这也才明白过来,敢情不是孩子们有冲突啊!他也是提防朱元璋过头了总往不好的地方想。
  早知如此,何必说那么多不好听的话啊!
  张希孟想到这里,连忙道:“陛下,臣以为这事和翰林院的关系还真不大…自从上次陛下发配秦王、晋王的师傅们去了北平,现在翰林院只是老老实实教书。更何况诸位皇子公主还小,也不涉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归根到底就是一点,我们在教学当中,太重视文章诗词。觉得才子就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对于一些真正能在治国理政上,发挥作用的学问,太忽视了……就拿算学来说,为什么这么重要?测量水位高度,计算水域面积,就能得出泄洪能力,可以防备水灾。统计蝗虫数量,记录天气变化,就能预测蝗灾。还有制造纺织机,加工武器火镜,银行商贸,各国往来……总而言之,没有数字作为基础,就说天下太平,或者民不聊生,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张希孟很认真道:“陛下,臣觉得皇家确实要带头作为表率,把算学作为立国之本,把算账能力,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可以没有诗词,不要琴棋书画,但是不能没有衣食住行,没有民生经济。〃
  “嗯!〃
  朱元建长长吸口气,又看了看自己的这帮儿女,再看看张家俩孩子,突然有点老脸发烧………他跟张希孟,倒是能斗个你来我往,可到了孩子这一辈,差得太多了。
  “先生,你的意思,要怎么提升算学地位?要怎么教这几个孩子?〃
  张希孟立刻道:“陛下,学习是要有氛围的,皇子公主,单纯在皇宫里面,安排名师,一对一教导,这样不是最好的办法,就拿度宁来说,他在济民学堂,也算不得最好的学生。师生之间,是互相砥砺,相互提升的。这些题目也是大家伙在一起总结出来的。所以说,臣觉得陛下如果想要皇子公主学业有所提升,应该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入学,学习,竞争,考试,提升!〃
  朱元建略微怔了怔,“咱不是设立武学了吗?难道还不够?〃
  没等张希孟说啥,马皇后忍不住笑了,“重八,你真是糊涂了,难道能让公主领兵啊?〃


第六百七十六章 教育立法
  公主领兵?
  貌似的确不行,但是干点别的事情,能不能行?譬如说经商,做生意,考科举,入朝为官?
  朱元璋的脑子也不笨,实际上很早张希孟提倡男女一致,鼓励女子出来读书做事,哪怕科举当官,也是理所当然
  江楠就是第一个女官,而且还身居高位。
  但这事始终有个问题,那就是皇家的金枝玉叶,能不能比照普通人?
  如果不行,那就要留在宫里,安排专人,教她们女四书一类的东西,
  教导的效果如何,一场测试,也就不用多说了,
  其实不只是算学,哪怕是琴棋书画这类的东西,她们也比不上张腐宁……就比如说张希孟,他向来不填词不写诗,但是就有人传言,张相填词也是一绝,有一句“换了人间”,大气磅碰,颇有圣贤气象,乾坤在握,
  很显然,张希孟是不愿意显示,却不意味着他不会。
  同样的道理,放在张庶宁身上,也是成立的。
  孩子们全面落后,这让朱元璋很郁闷。
  他一生要强,却栽在了下一代上,实在是丢面子。
  不过张希孟也把问题指出来了,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大大不同。不存在几个名师,闭门造车,拼命灌输,就能教好一個学生。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必须将一些优秀的孩子集中在一起,互相比较,互相竞争,举一反三,你争我夺,这才有拔得头筹的机会。
  就像张腐宁这么厉害的,也没法稳稳当当,排在前面。
  教育这个东西,从来不是单纯的投入就行的,不然那些富人子弟,岂不是永远高人一等了!
  朱元璋在沉吟之后,突然道:“妹子,你说咱们闽女,去和外面的人,一起读书,能行吗?万一有人碰了她们,或者出了些不愉快的事情,该怎么收拾?〃
  马皇后微微一怔,她倒是开明,可事关皇家脸面,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正在这时候,张希孟道:“陛下,皇后娘娘,其实这事也不难,只需要专门成立一个女子学堂就是了,只不过这个女子学堂,最好能兼容并收,不要只是局限于皇家和贵青,最好能把她们的成绩和外面进行对比,采取联考模式,另外呢,如果能让学生住校,严格管理,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那是最好不过了。〃
  张希孟说完,那几个年长的公主,已经瞪圆了眼睛,怒视着张希孟!
  好你个奸臣,竟敢陷害我们!
  我们可是金枝玉叶,你这么干,是想干什么?
  朱棣扫了一眼这些姐妹,他竟然莫名感到爽快!
  不愧是先生,这招真是太厉害了。
  凭什么我们皇子要去武学,要辛苦读书,玩命训练?凭什么公主就在皇宫里面,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没有道理啊!
  不管是从男女来说,也不管是从皇家和百姓的角度来看……让公主走向民间,接受想同的教育,理所当然。
  而且张腐宁不是去了济民学堂大半年吗!
  也就是说,张先生已经早早走了这一步,做出了表率,现在就等着皇家跟上去!
  一句话,跟还是不跟?
  你要是不跟,就是比不上!你朱元璋还敢垂涎张家的孩子?做梦去吧!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层,假如其他勋贵文臣,全都跟张希孟学,把子女安排进学堂,提升本事。
  学出来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就是一个圈子
  如果皇家子弟不能融入这个圈子,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皇室会被排除在外,
  朱元璋坐了整整一夜,在他的面前,放着几张考卷,老朱就这么死死叮着,甚至连马皇后都给打发走了。
  朱元建需要仔细思量这件事情,从皇家的利益上,好好权衡,到底要怎么办才好
  而相应的,张希孟一手抱着张承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