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臣-第6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个人一听,慌忙拜倒,感激涕零。
  朱皇帝说话向来算数,而且此刻杀入高丽,那不就是抢人发财吗,还有什么好说的!
  回来还能升官,简直皇恩浩荡了。
  阿扎失里回头,统兵一万,其他三个,也搜罗了一堆兵马,总数达到了三万人,按照老朱旨意,全都到蓝玉麾下,听从号令。
  接着这帮东西的蓝玉,丝毫不觉得奇怪。
  “李文忠,你知道陛下怎么把这帮人给我了?”
  李文忠翻了翻眼皮,没有搭理他。
  蓝玉自顾自道:“那是因为陛下知人善任,很清楚我的能耐,只有把这些人交给我,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除了我之外,别人根本不行。”
  李文忠用力点头,“你说这话,我绝对不驳你……你多缺德啊!跟你比,我们都太老实了!”
  蓝玉气哼哼的,怒骂道:“你们那是迂腐!愚不可及!我问你们,现在高丽当真就要跟咱们死战到底吗?”
  李文忠下意识摇头,“自然不是,他们还是愿意对倭寇用兵的,只是先前希望咱们除掉辛旽这伙人。”
  蓝玉点头,“那你说我多了这支人马,要怎么逼迫高丽上钩?”
  “那,那就是用兵呗!派他们抢掠各地,把高丽打疼,打怕,他们就听话了。”
  蓝玉撇嘴道:“李文忠啊,你儿子都那么大了,本事还是一点没进展啊!太没有脑筋了。罢了,让你开开眼界吧!纵兵抢掠自然是没错,但是却不能以咱们的名义去抢劫。”
  李文忠一怔,“难道用蒙古?女真?”
  这回蓝玉是真的忍不住了,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出来了。
  “自然是用辛旽部下的名义!”
  此言一出,刹那间李文忠也愣住了。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明白过来,好一条毒计!
  蓝玉这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学的,大缺大德都不足以形容他了。
  其实高丽之所以忌惮辛旽,就是怕他们主张的那一套,蔓延整个高丽,那样一来,他们的家族就被连根拔除,什么都不剩了。
  所以呢,他们想着除掉辛旽。
  可咱们换个思路,如果辛旽部下肆意抢掠,大肆杀戮,一点王者气象都没有,成了一群活土匪,那样一来,人心尽失,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蓝玉算是把逆向思维用到了极致。
  顺便还能抢掠一些人丁军费……而且就算高丽那帮人发现了,多半也不会戳穿的,甚至没准还会故意损失更多,送得更狠。
  反正倒霉的都是高丽百姓,官老爷的家业,不但毫发无损,没准还能发扬光大。
  简直是秦始皇开家宴……多赢啊!
  这些小国的情况,属实被蓝玉玩明白了。
  挥手之间,解决了漠南蒙古诸部,老朱只觉得毫无压力可言,要是连这帮东西都摆不平,还怎么当大明的皇帝?
  老朱此来,除了要参观高粱河战神的驴车狂奔雕像之外,再有就是看看北平大学堂,看看开平城的毛纺工厂。
  没错,此刻的老朱,就在前往上都开平城。
  马皇后亲自跟随,严格说起来,她比朱元璋还要好奇。
  同行的自然也有朱棣和张希孟,朱棣没跟他爹妈坐在一驾马车,而是挤在了张希孟的车里。
  “先生,我敢说父皇和母后他们看到工厂的情况,保证会目瞪口呆,大开眼界的。”
  张希孟倒是不怀疑,“燕王,我现在琢磨着,让陛下和皇后从后面进去,受到的震撼大,还是从前面更大呢?”
  朱棣一怔,片刻之后,才明白张希孟的意思。
  后面进去,那就是织工的住处,还有食堂……这些日子,北平吸纳了不少高丽人,另外还有成千上万的犯人,三姑六婆什么的。
  他们算是织工的主力,吃穿花用,是个什么情况,用不着多说了。
  牛棚跟他们的住处一比,都算干净整洁。马的草料都比他们吃得好。
  面对这么一群骡马跪族,绝对能让老朱和马皇后大开眼界的。
  一想到这里,朱棣连忙摇头,“不行,绝对不行。我挨几下板子,屁股开花是小事。可要是父皇母后,随便天恩一开,不许我这么干了,咱们的作坊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总而言之,我可以挨打,可以没命,就是不能赔钱!”
  张希孟点了点头,“果然好觉悟!我算是没看错人!”
  他们一行到达了开平城。
  原本的开平城就不高大,里面的建筑也不多,主要还是帐篷。
  等大明光复了此处,就在这边建造了收购羊毛的商栈,后来又建立了毛纺工厂。
  可以说整座城市,都是围绕着工厂建的。
  朱元璋和马皇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庞大的厂区,密集的建筑,堪称恢弘。而在建筑之中,成排的织机,更是一眼望不到头。
  处理好的羊毛送进去,一台织机,能够同时织出六十四根羊毛线……看起来就跟流水似的,哗哗的就出来了。
  马皇后看在眼里,都不免心惊肉跳。
  “陛下,你瞧啊!这可比老式织机强多了。”
  朱元璋也连连点头,一个人顶几十个人用,这是多大的进步,自然不消多说。老朱看了一阵子,又好奇道:“对了,织出来的呢绒怎么样?让咱们瞧瞧!”
  很快有人就送来了样品,是用红木盒子盛着,送到了朱元璋和马皇后面前。
  这东西并不陌生,前面朱棣给朱标送过,还引起了争论。朱标强力推行,给学生都配上了呢绒衣物。
  此刻马皇后拿在手里,看了又看,突然笑道:“陛下,我给你做件衣服怎么样?”
  老朱怔了一下,咧了咧嘴。
  马皇后又道:“陛下不喜欢?”
  “喜欢!妹子做的,咱怎么不喜欢!”
  马皇后微微一笑,“朱棣啊,我瞧着这点作坊怕是不够了,接下来朝臣将士,都要人手一套了,你好好算算,能赚多少钱?”


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购
  马皇后和朱元璋并没有去参观毛纺工厂的后面,这两口子很默契地夸奖了朱棣一遍,然后就去开平城我的行营下榻。
  孔雀开屏很好看,但是却没有必要从后面往前看。
  当爹妈的,拆台自己儿子很好玩吗?
  不但不能拆,还要使劲儿捧着。
  马皇后坐在帐篷里,就拿过来一块呢绒,研究起来。渐渐的马皇后发现了这种料子的优势。
  呢绒柔软厚实,不容易褶皱,又十分保暖。
  这东西放在黄河以南,尤其是江南地方,只要一件,就足以过冬了。论起价钱,肯定比皮裘便宜,至于跟棉衣比,还不好说,毕竟现在上好的棉布,棉花,也一点不便宜。
  前面反对呢绒,主要是觉得做出来的衣服,没有长袖飘扬,焕然若仙人的潇洒感。
  有点不符合中国传统,很多文人都非常鄙夷。
  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东西厚实挺拔,却是能做出肩宽背厚,威武雄壮的感觉,非常适合赳赳武夫的豪迈气象。
  大明不是要一扫颓唐吗?
  不是要重开乾坤吗?
  如何跟前朝区别?
  如何体现大明气象?
  ……
  要不怎么说呢,马皇后堪称女中丈夫,这眼界就是厉害,她要是男儿身,早就没朱元璋什么事了。
  马皇后思索再三,决定花点功夫,亲手设计一件,前后用了三天时间,每天马皇后都只睡两个时辰,熬得眼睛都红了。
  把朱元璋看得心疼坏了,“妹子,咱不着急穿,可别把你累着了。”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你当是给你做的?不过是借着伱,试试我的想法。”说着话,马皇后取出了一件呢绒披风,冲着老朱招招手。
  “来,穿上吧!”
  朱元璋当真是死的心都有了,他一个皇帝陛下,九五至尊,却要替媳妇验证奇装异服,这不是让人贻笑大方吗?
  要不让张希孟来算了,他不怕丢人。
  很可惜,张希孟早就躲得远远的,他才不会自投罗网呢!
  没法子,朱元璋只能硬着头皮,披上了这件呢绒披风。
  等老朱披上之后,却发现这东西不错啊!
  沉甸甸的,十分保暖,而且没有任何皱褶。
  由于份量足够,垂性也挺好的。
  朱元璋看了半晌,突然低呼道:“快,快拿把刀子过来!”
  一刹那,他就感觉到了一双杀死人的目光?
  怎么回事?
  嫌我做的不好?要给砍了?
  朱元璋连忙解释,“不是那个意思……妹子,你,你看,这个料子这么厚,如果是骑马的时候,面对射来的弓箭,能不能阻挡一下?”
  马皇后怔了怔,随即怒道:“你愿意试,随便拿点料子就是了,你拿我给你做的试干什么?我这一片心,全都白使了!”
  老朱一拍脑门,“妹子不要生气,是咱疏忽了,咱有错。等咱验证之后,回头再来请罪。”
  朱元璋连忙落荒而逃,赶快去了校场,这下子张希孟和朱棣都跑不了了,只能陪着老朱一起,验证呢绒的效果。
  首先,这东西的保暖效果,自不必说,穿在身上,笔挺威武,也非常对武夫的脾气。
  接下来就是能不能扛得住弓箭射击。
  朱元璋找来一头猪,裹上了呢绒,吊在百步之外,另外再有一头,没有任何防护的。
  然后就找来将士,直接射箭,上演百步穿猪!
  其实张希孟看着都好笑,老朱啊,你的脑子是真的不好使了,多裹了一层皮,怎么也比没裹强啊,这还用试吗?
  这一次却是张希孟糊涂了。
  老朱在反复射死了十几头猪之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甚至可以说是欣慰的。
  “朱棣,父皇一直没教你什么玩意,听说你又是跟张先生学,又是跟蓝玉学……今天咱教一样东西给你。那就是有什么条件,就打什么仗!”
  朱棣连忙洗耳恭听,老爹的兵法,那可非同凡响。
  朱元璋顿了顿,突然笑了,“咱想起来,当初张士诚起兵,只有竹竿,没有兵器。他把鲫鱼绑在竹竿上,晚上去偷袭元军,鱼鳞泛着寒光,愣是吓得元军不敢动手,直接撒腿就跑!”
  朱棣大惊失色,还有这么离谱的事情?他下意识看张希孟,先生,不是父皇编的吧?
  张希孟点了点头,“这个故事流传的确很广,罗贯中也说有这么回事。不过张士诚却抵死不认。”
  朱元璋哼了一声,“咱管他认不认,咱说有就有!”
  这位不讲理的劲儿又上来了,“咱告诉你这事,是想说就算手里只有根竿子,该打的时候,也要玩命!现在北平的条件好了,能用的东西多了,你就要想着,怎么更有效用兵,花钱少,成效好,还能所向披靡,横勇无敌!”
  朱棣连连点头,您老说得都对,但是到底要怎么做?
  朱元璋大笑两声,“过去咱们骑兵少,骑术也不行。所以咱们都是重甲精骑,才能跟蒙古人拼。现在元军退到了草原,铁器缺的厉害。咱们面前的战场却要辽阔许多,重骑虽然厉害,但是想追上蒙古骑兵,却是不容易了,几次交战,都让王保保跑了,就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拿着沾满了猪血的呢绒笑道:“老四,你看看这东西,很厚,也很结实,箭矢射上来,会有损坏,但还不算严重……如果咱们在呢绒披风里面,衬上铁片,或者牛皮什么的。平时可以保暖,到了战时,和蒙古散骑遭遇,又能防护他们的箭矢。最重要这东西轻便灵活,不占份量。咱们要是准备一支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