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臣-第6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前期,以江西等地为主,几乎占据朝堂半壁。后来随着江南财力增加,苏松常镇,浙江等地,后来居上,诸如东林党,浙党,他们把持了朝堂,左右江山社稷。
  其余福建、山西等地,也就打打酱油,其他地方连打酱油的资格都没有。
  有人或许要问了,这种事情,也能掌控吗?
  难道不是异想天开吗?
  还真不是。
  这也不只是蔡本这么说,抱有类似看法的人,多着呢!
  他们的手段也不复杂,首先就是预算投入。
  把大多数的钱财,集中在这些地方。
  教书育人,本质是就是花钱。
  养最好的老师,可不比养士便宜!
  钱有了,人就有了。
  随后在教学安排,考试设计上,稍微动点心思,就能让自己希望的人,进入学堂,占有主要的名额。
  然后再大力宣传,说些什么很玄幻的,家学渊源啊,文脉汇集啊,文曲星下凡,老天庇佑……到此为止,这事情的九成,就已经办妥了。
  要说和历史上,有多少区别吗?
  还是有的,毕竟张希孟的主张,还是比孔夫子入世踏实的。
  学堂录取的人也更多,涵盖的范围,还是能更广一些,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想要有什么脱胎换骨的改变,基本上是做梦了。
  这也是孙炎操持教育改革,以经费分配作为最主要内容的原因。
  人和人的差别,真的不大。
  尤其是同为汉人,农耕民族,同样注重教育。
  千百年的传承,出现天才的概率,几乎是一样的。
  不同的不过是享受教育资源的多寡罢了。
  当然了,教育也是个很神奇的事情,总体来说,是符合投入产出比的,但是像此前老朱对皇子那样,安排最好的翰林官,小心教导,还真不一定教出什么好东西来!
  也正是如此,相对平均分配教育资源,才有价值。
  绝对的公平,谁也做不到。更何况还有因材施教的说法。
  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总要设一个中学吧!
  中学的老师,总要是个明白人吧!
  有什么问题,能给解答,就算做不到有求必应,无所不知,但也能适当引导学生,把他们带上正路,协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
  这也就是了。
  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也就不要怪雷霆之怒了。
  很有趣的一件事,经过了一番彻查之后,蔡本的情况确实查清楚了。
  他有偏袒学生的问题,也有怂恿增加考试,阻挡夏河寨学生的情况……但事情到这里,并不是说,他就收了谁的钱,遵照谁的意思,办的这事。
  他纯粹是出于自己的偏见,还有更多乱七八糟的考虑,才这么干的。
  这事情就好玩了,该怎么办他?
  是按照国法处置?
  貌似大明现在的法条,并不支持……当然了,可以上书老朱,相信老朱很愿意落下屠刀,砍了蔡本的脑袋,或者把他做成人皮枕头,悬挂在学堂外围。
  但是这事情到了中书省,孙炎思量再三,又请教了徐达,还有刑部官吏。
  最后孙炎觉得还是不要杀人,毕竟这么干,会弄得人心惶惶。虽然很可恶,但是法令这个东西,只能保证最低限度。
  一个处处遵守法令的人,或许是个该千刀万剐的人渣!
  到底要怎么办?
  孙炎和教化部商议,以严重损害师德的名义,剥夺了蔡本的教师资格,又拿走了他的所有薪俸。
  除此之外,发配辽东,降为蒙学老师,不出意外,这位的后半生,只能看熊瞎子呲牙了。
  再有,孙炎要求,将这一次的事情,刊登出来,明发天下。并且颁布新的考试办法,要求由教化部负责,各个学堂的权柄,直接被拿掉了。
  随后还有一样,就是针对所有老师,进行培训考核,要坚决消除有才无德的情况!
  一道道命令下来,一层层落到了老师身上。
  坦白讲,别说大明了,就算往前追溯,一直到三代之治,没有这么针对老师的。
  法令严格,约束相当多。
  甚至还有御史官吏,会下到各地,暗中查访,如果发现有有损师德的情况,要加倍严惩!
  其实有关师德的问题,张希孟在济民学堂就讲过了。
  但是真正落实,却还要到今天。
  借助孙炎的手,才能顺利实现。
  这事情说起来,也是张希孟地位太高所致。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讽刺。
  张希孟讲了,听的人自然不少,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觉得张相公不会以大欺小,他的话,就类似父母师长的谆谆告诫。
  听话的孩子自然听,不听话的,也就那么回事。
  但是到了孙炎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可不跟你们扯这些,他是真的会按照法令来办案的。
  惹了他,是会发配,掉脑袋的。
  朝廷的风向迅速改变,最为兴奋的,还是那些夏河寨的学生,他们在复旦学堂,足足耽搁了一个月的时间。
  别人已经入学了,他们还没能进去。
  就这样被扔在学堂的外面,不上不下,不进不退……对这些刚刚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着实是一种折磨。
  有人甚至偷偷抹眼泪,嚷嚷着回家,这个学太难上了,我们回去,不跟他们抢了。
  不过所幸有张庶宁在,他安抚大家伙,未免被甩得更远,张庶宁领着他们,自学读书,每天早期晚睡,虽然不如前几个月的苦读,但依旧很辛苦。
  学生们倒是甘之如饴,他们只是唯恐自己,没有机会进入学堂。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过去。
  终于有一天,复旦学堂方面,派出了副山长,告诉他们,可以正式入学了,没有加试,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
  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考中的十八名学生,还有那些同来的学生,他们一起嚎啕大哭,泪如雨下。
  所有的委屈,卑怯,惶恐,全都化作泪水,奔涌而出。
  他们太不容易了,想要上个学,真是太难了。
  很凑巧,张庶宁回来,他刚进院子,几个小子,就扑上来,抓着张庶宁,把他高高扔上天空,随即接住,又再抛上去!
  “先生,我们能入学了!”
  “先生,我们赢了!”
  张庶宁在短暂迟疑之后,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一会儿,他才顺利落到了地上,看着一双双炽热的目光,张庶宁心中的火焰,也在燃烧,他兴奋地涨红脸。
  “你们选吧,最好的酒楼,最好的菜肴,想吃什么,就跟我说,我请客!”
  这帮小子听到这里,都是微微一怔。
  “先生,你有钱吗?咱们随便找个面馆,吃点热汤面就行。”还有人心疼张庶宁。
  张庶宁还真想了想,他有钱吗?
  应该有的,毕竟他从生下来就有百户的俸禄,只不过这笔钱是老娘管着的,他还有华夏书坊的大半股份,但经营如何,他已经很久不过问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钱!
  不过没关系,他手上还有一套教材!
  就是教导夏河寨学生的应试秘籍!
  “走!先跟我找一家书坊,把咱们的书卖了!然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张庶宁转身进屋,等他出来,怀里抱着一套书稿。一群笑逐颜开的年轻学生,簇拥过来,他们气势汹汹,简直比打了胜仗的蓝玉,还要威风八面,毕竟他们确实赢了!


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输了
  曲阜城中,最大的饭馆,刀勺乱响,几个厨师傅正在忙活。今天大家伙干劲儿十足,格外卖力气。
  正在说话之间,有一个老师傅,胡须都花白了,笑呵呵走进来。
  这位是酒楼最早,也是最厉害的厨师。据说此人出身孔府,是伺候过衍圣公的,正是靠着他的手艺,才创下了酒楼的名声,南来北往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
  只是最近几年,上了点岁数,极少亲自下厨,谁也没有料到,他竟然来了。
  “老爷子,让我们来就是了,您老在旁边指点,看着我们做得怎么样!”
  老师傅没说话,只是默默拿过来炒勺。
  众人都知道,这是老爷子要动手了。
  “师傅,这是他们点的菜单。”
  老头看也没看,而是说道:“那个是你们做的,我过来就是要送一道拿手菜……独占鳌头!”
  几个弟子一愣,随即都瞪大眼睛,咱们这位老爷子,有好些拿手菜,什么烧海参,溜大肠,其中这道独占鳌头,由于寓意好,味道妙,广受欢迎。
  等闲人根本吃不到,有差不多三年了,都没见老爷子亲自下厨,最多只是徒弟代劳。
  今天却是一反常态,大家伙都忍不住好奇。
  “老爷子,您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别是儿子娶媳妇吧?”
  老头把眼珠子一瞪,“浑说什么!咱的孙子都满地跑了!”
  这老爷子微微叹了口气,随即笑道:“你们不懂啊!过去俺琢磨着,富贵天命,都是老天爷的意思。人家孔圣人,世代传承,可比皇帝还威风……结果你们也知道,衍圣公这一脉,就被废了。真是好大的威风!好的魄力!过去的皇帝,都不如咱们陛下!差得太远了!”
  老头继续道:“刚从孔府出来,我是大哭了一场,觉得没了体面,没了活路。后来多亏了东家看上我的手艺,这才有了这家酒楼,实不相瞒啊,我挣的比以前多,日子比以前好,大家伙都尊着我,用不着点头哈腰,给人当奴才。”
  “可,可到底说起来,贫富有别,贵贱不一样……我是没想那么多的,可前几天,我那个孙子,嚷嚷着说以后要上学,要考复旦学堂。伱们说说,这不是要改换门庭吗?他爷爷就是个厨子,他还想上学当官做宰相不成?”
  老头一边说着,一边从容不迫做菜,一道道的工序,行云流水,确实是功力非凡。
  几个徒弟忍不住笑道:“老爷子,别说,您孙子有这个志向,没准就真能成!谁说普通人进不去好学堂的?咱考上了,还能把咱们赶出来?”
  “对!说得对!”
  老师傅哈哈大笑,“说得太对了,夏河寨的这帮小秀才,算是给咱们打了个样儿。我老汉福气!这道独占鳌头,我送给他们!等着过几年,我孙子要是也能考上,我就摆流水席,请大家伙开怀畅饮!”
  后厨之中,一片欢声笑语……再看酒楼之上,几十名学生,外加上张庶宁,一共占了七张桌子。
  他们刚刚坐下,没有多大一会儿,酒楼东家竟然主动过来,送上来两坛美酒。
  “我们都知道了,没有别的,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都是这份的!了不起啊!”东家伸出了大拇指。
  “慢慢吃着,有什么吩咐,跟我说就行。”
  东家说完,转身退到了楼梯口的位置。
  这就是会做事的,他站得不远不近,不耽误大家伙说话,抬头寻找,还能看到。
  张庶宁向东家道谢之后,随即道:“你们想喝点酒吗?”
  这帮小崽子互相看了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里面有一大半,都没有喝过,即便有,那也是偷家里老爹的浊酒,这种美酒佳酿,他们可是从来没有享受过。
  “先生,你喝过吗?”
  张庶宁点了点头,“以前偶尔喝过,是和一个朋友学的。”
  不用问,这个教张庶宁喝酒的损友,就是朱棣,他以前经常偷朱元璋的酒,跑到张府,怂恿张庶宁跟他一起喝。
  但是朱棣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