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臣-第6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先生,你是说,先生是等北平能拿出粮食,才动手的?”
  李善长思忖了再三,终于点头,“不出意外,确实是这样,老夫也没有料到,还真让他想出了办法!不过说实话,还是晚了一些!”
  “晚了?”
  李善长点头道:“确实,就算张希孟没有直接推动,咱们大明的工商发展也挺快的,苏州等地,都已经超过了元朝。城市里面,粮食缺口很大。这也是上一次清查地方府库,闹出来那么大动静的原因!那些粮商可不是寻常人物。他们在地方颇有些势力,有的干脆就是原来的豪门遗留,还有些是粮长!”
  “粮长?”
  “对,就是江尚书干过的!只有他们,才能从老百姓手里,压榨出粮食。老夫可以明白告诉你,如果放任下去,仅仅靠着这个粮食,就能滋养出新的士大夫。到时候朝廷只要开个口子,准许他们兼并土地,要不了多久,均田就会瓦解冰消,荡然无存。”
  朱棣听得头皮发麻,不寒而栗。
  他突然一拍桌子,愤怒吼道:“李善长!你王八蛋!”
  老李被骂得愣住了,半晌之后,突然又笑起来。
  “骂得痛快!燕王,你是怪老夫没有干涉吗?”李善长自顾自道:“你应该听得明白,粮长就是上位安排的,张太师也是同意的!要是没有这些安排,就没有今天的大明朝了,你懂吗?”
  朱棣久久无言,他缓缓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思绪腾空。
  确实,整个大明朝,只有李善长能讲这话了。
  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妥协并不少,毕竟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是洪武大帝,可以随便杀伐果决……尽管堵死了那么多条道路,但是从粮长变成豪强,这一条路,还确实存在。
  偏偏还是老朱留下的。
  怪不得需要让太子监国,确实需要朱标来解决这些麻烦。
  正在朱棣沉吟的时候,突然李景隆来了。
  “燕王,燕王!应天来信!”
  朱棣劈手夺过来,展开一看,顿时忍不住狂笑,“李先生,竟然有人私下里抢购我们送去应天的粮食!他们要买光北平的粮了!”
  李善长一怔,忍不住一拍大腿,哀叹道:“完了!到底是完了!什么叫利令智昏啊!这帮畜生,你们都死去吧!反正跟老夫无关!”
  朱棣听着李善长的话,眼珠转了转,意味深长道:“李先生,真跟你没关系?”
  李善长错愕之际,朱棣直接得意洋洋道:“放心吧,我会保你的!”
  说完这话,不理会李善长的反应,朱棣直接对李景隆大吼道:“再发一百万石!敲锣打鼓,给我送去应天!我就不信,他们拼得过我!”


第七百八十七章 张家第三胎
  朱棣趾高气扬离去,那叫一个得意。
  可看着他背影的李善长,却是半点也高兴不起来,说句不客气的,这些年了,他李相公知道的事情,只会比张希孟多,不会更少!
  稍微梳理一下,就会发现,教育改革,财税改革,推动工商发展……这几件事,几乎就是大明朝最关键的几样事情了。
  只要做好了,大明朝就有望彻底超越汉唐,也有足够的国力,对外拓展,到时候打造千年盛世,未必能做到,五百年的繁华,倒是可以期望一下。
  事实上能做到这一步,朱元璋和张希孟都该含笑九泉了。
  可也正因为如此,这事情做起来非常麻烦,需要大刀阔斧,甚至往自己身上下刀子,能牵连到谁,李善长也不敢说。
  但是他清楚,自己当了那么多年宰相,虽然脱身了,但到底没有彻底安全。
  想要活命,还要继续努力才行。
  指望朱棣?
  老夫要是靠你保着,那才叫没脸呢!
  李善长不顾年迈,果断前往开京,蓝玉正在这边驻军,两个狐狸见面。蓝玉可比朱棣厉害多了,稍微聊了几句,他就摸清楚了李善长的心思。
  “我说李相,你的意思我明白,无非还是想弄点粮食,好取悦上位,保住你的老命,伱说是吧?”
  李善长翻了翻白眼,他这个气。
  “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对我老人家尊重一点?”
  蓝玉呵呵了,“要是尊重能换来粮食,我管你叫爹都行!”
  一句话,老李无言以对。
  半晌李善长才道:“现在的高丽,把韭菜根都给刨了,还想弄到粮食,实在是有点难了。”
  连李善长都摇头了,可见这事情到底有多难。
  “李相,这地方这么小,历经战乱,户口减半,遍地饿殍,要想榨出一点油水,实在是不容易。不过……我还有一招,就是您老人家舍得不?”蓝玉笑容可掬。
  李善长却是眉头紧皱,都到了这一步,还能有什么办法?
  “辛旽?”
  蓝玉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还是您老聪明啊!”
  李善长下意识摇头,放出辛旽,无非是对高丽残存的世家下手,榨干他们最后的价值……可问题是这么一来,想控制高丽,他的抓手就没了。
  而且到时候高丽搞不好就和本土没什么区别了,那样一来,他还怎么为所欲为啊?
  他受封韩王,那可是呼风唤雨,享受生活的,不是励精图治,跑来当个布政使的。
  老李下意识就想拒绝,但是蓝玉在旁边微微一笑,“李相,你可想清楚了,你过去干了什么,我是不知道。你现在居高临下,作壁上观,不论成败,上位和太师都会找你算账的。太子殿下手里的那帮人,也不会放过你……对了,还有那个孙炎,你觉得他怎么样?”
  听到这话,李善长老脸变色,显得很不自然。
  说实话,他对谁看得都很清楚,唯独是孙炎,让他大出预料。
  这家伙明明是根基最浅,实力最柔的。
  可他偏偏通过几件事,站稳了脚跟,轻松压制了汪广洋和胡惟庸,说他是一代名相,那未免过了。
  但是这家伙心黑手狠,是一定的。
  而且他还张希孟那种一心谋国不一样,孙炎能干好就干好,干不好推给别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面对这么个混不吝,这才是最可怕的。
  李善长反复思量,终于咬了咬牙,“只能这么干了!蓝玉,你有计划没有?”
  蓝玉见李善长点头,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心满意足。
  和李善长这种,贪图权力金钱的俗人不一样,蓝玉一心想当冠军侯,能彻底收复高丽,绝对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因此他早有谋划,“李相,高丽虽然孬点,但是听说辛旽回来,必定玩命。我料定肯定会有一场大乱。”
  李善长沉吟道:“你有把握应付?咱们在高丽的兵马,可是足够?”
  蓝玉呵呵一笑,“我说李相公,你老怎么也糊涂了?这种事情怎么能自己出手啊!”
  李善长就是一愣,“你打算怎么办?”
  蓝玉道:“这还不简单,我查看了一番,高丽诸将当中,唯独右军都统李成桂算是个人物,如果高丽有不臣之心,必定靠着他起兵。很凑巧,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眼下在北平大学堂,正在接受教化。”
  李善长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了蓝玉的意思。
  “你是说要怂恿李成桂,起兵收拾高丽王?”
  蓝玉笑呵呵道:“怎么样?这招借力打力,如何?”
  李善长想了想,直接道:“等事成之后,你无论如何,要把李成桂给我弄死!”
  蓝玉大惊,“我说李相公,你怎么心这么狠啊!他打倭寇,还挺狠的,在整个高丽,算是个英雄啊!”
  李善长瞪圆了眼珠子,厉声道:“正因为如此,才必须铲除,你到底能不能做到?”
  蓝玉眨巴了一下眼睛,事实证明,他跟老李,还是有些差距的,做事不光要心黑,还要手狠!
  “我懂了,这事就这么干了。”
  两个大缺大德的家伙,凑在了一起。
  根据他们估算,最后大约能抄出来一百五十万石……这些粮食,可以毫不客气讲,别说韭菜根了,就连杂草根都不剩了。
  经过这一轮的压榨,高丽必须均田,给老百姓一点活路,让他们喘口气,不然就真的成了不可持续竭泽而渔了。
  他们在这边筹备着,另外一边,朱英也在积极调动。
  朱英比朱棣经营更早,他手上就没有粮食吗?
  事实上朱英不但有,而且数量还不少。
  只不过他有个任务,就是经略云南。
  拜赵宋所赐,这块土地,也离开中原几百年,情况大致和北平类似。而面临的困难,还要更加严峻。
  主要是云南地形复杂,周围土司部落林立,各种势力,犬牙交错,乱成了一团……
  朱英不得不大量移民,建立屯垦,又要梳理和土司的关系,能收服的收服,不能收服的,就要清剿。
  还要修整道路,建立学堂,推行教化……总而言之,朱棣干的事情,他都干过,而且还要比朱棣困难好几倍。
  这么多年下来,朱英总算是有了点成果,云南的军屯,能够满足八成以上的消耗。
  剩下的两成,完全可以安南等地弄到。
  也就是说,岭南的粮食,有近二百万石,可以拿出来救急。
  朱英还觉得不够,就联络了方关,让他从小琉球调拨一批粮食,大约可以有八十万石左右。
  各处都在积极筹备,张希孟这些年做得准备,都已经发挥出来,一场围歼战的态势,已经呈现出来。
  朝廷是备足了火力,严阵以待。
  而应天的粮价,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略微上升的趋势。
  北平的第一批粮食,已经消耗过了八成,有些粮行已经卖光了存货。
  另外一边,报纸上连篇累牍,抨击朱棣的炮火,越来越强烈。
  和食盐不同,有胆子站出来直接替盐商说话的,到底还是不多。
  粮食就不一样,很多百姓,都要把粮食拿出来,出售换钱,维持家庭开支。
  粮价下跌,对这些老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声音,说是希望朝廷能维持粮价,不要让百姓白白辛苦。
  层层压力,都落到了朱标肩头。
  对于这个年轻的储君来说,着实到了关键的时刻。
  “孙相,你看现在能如何应付?”
  孙炎道:“殿下,此时抛售的粮食还是太少了,那些背后囤积居奇的粮商,没有悉数浮现出来,不能一举全歼,就等于白忙活一场。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多。至于百姓,粮价下来,确实有些损失,但要我说,也是没有办法……接下来必须重整财税,按照人口,重新分配土地。到了那一步,只怕大多数人家都拿不出多少粮食出售。要想多赚一点钱,就只能进入工厂作坊。”
  朱标一怔,随即道:“这也就是发展工商的必须吧?”
  孙炎顿了顿,用力点头,“确实如此。”
  “那还等什么!”朱标直接道:“抛售一批粮食,你不是有漕粮储备吗?拿出来一百万石!”
  孙炎微微沉吟,终于颔首,“臣这就去办!”
  前面的那些,不过是开胃菜罢了,接下来才是短兵相接,刺刀见红。
  朝廷陆续在几个城市的常平仓,开始抛售粮食,直接以六百文宝钞开始出售。
  这个价钱已经低于往年粮价。
  那些粮商至少需要八百文到一贯宝钞,才能保证获利。
  而且常平仓这么干,是不是意味着日后粮食市场,就由朝廷掌控了?这可是比降价赔钱,还让人接受不了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