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第一臣-第6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善长和张希孟,两个站在文官顶点的人,非要让他们在一起合署办公,只会坏事。
现在他们俩都离开了相位,孙炎初步掌握朝局,也没有必要再培养一个李善长第二,来左右朝局。
所有张希孟提出的是废掉左右二相,以首辅领班,这样一来,宰相的权柄就会小很多,也方便控制。
至于门下省,张希孟终于抛出了最后的方案,门下省不存在了,但是门下省的精神还在!
就是让各个门下官吏,成为辅佐首辅,尚书的属官,他们负责日常事务,包括官吏的升迁考评,全都是他们的职责。
而原来的尚书,负责协助首相制定政令,推行由给事中负责……至于原来的侍郎,则要被拿掉。
毕竟现在增加了这么多部,尚书添了太多,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则是会增加许多官吏冗员。
“主公,也就是咱们在世,还能削减一些官吏数目,日后谁想干这事,都会千夫所指,不得善终的。精兵简政,不是那么容易!”
老朱忍不住一阵轻叹,“先生的意思咱明白了。你再让咱好好想想。”
张希孟笑道:“一切皆是主公的决断,不管臣始终相信,主公必定会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选择最好的方式!”
朱元璋深深吸口气,他算是被张希孟给拿捏住了。
一句国家为重,老朱便没有别的话了。
朱元璋和张希孟谈的事情,自然是最高机密,外人无从得知,但仅仅是这一次的粮食案,就让人触目惊心。
伴随着梅家被拿下,陆续又有两位侯爵落网,赵庸和杨璟,也都被御史台请过去了。
这两位都曾经是徐达手下的悍将,屡立战功,谁知道多年以后,他们竟然是以这种方式,再次面对面!
徐达端居正堂,二人匍匐地上,成了可耻的阶下囚。
“水师的案子过去几年,你们又都忘了,觉得国法是个玩笑,想要以身试法!好啊,既然做了,就不要怕,人头落地,身死族灭,是你们罪有应得!”
这俩人互相看了看,终于咬牙长叹,“魏国公,我们犯事,全都认了。死就死,没什么了不起。可我们不服气!”
“为什么不服?”
“为什么?就拿这一次的粮食来说,他燕王朱棣,动不动拿出几百万石粮食!他们老朱家吃香的喝辣的,我们这些人什么都捞不到,只能老老实实,当他们老朱家的奴才?可是有这个道理吗?魏国公,你早就是军中一人,我们都佩服你。你要是振臂一呼,我们未尝不能站出来,跟着你干大事!到了那时候……”
“你给我住口!”
徐达眼睛通红,怒斥道:“狂狷之徒!你们贪赃枉法,还敢胡乱推卸,不停攀扯!朝廷让你们世袭罔替,吃喝不愁,你们还贪心不足!说别的有什么用!你们必定是死路一条!”
这两个人面色惨白,一时也无言以对。
可就在这时候,有脚步声响起,朱元璋竟然来了。
徐达慌忙施礼,朱元璋摆了摆手,“不必了,咱知道,历来都是不能正己,无法正人。咱针对藩王下了多少次旨意,把他们的土地限制在五百亩,可现在想想,也未必合适。这样吧,所有公主,可以按照自己心意,挑选驸马,成亲之后,三代之外,除掉皇亲身份。皇子成家立业,五代以后,从玉册之中剔除,不算做宗室皇亲。”
徐达一怔,惊道:“上位,这可都是天家骨肉,不可如此!”
朱元璋摆手,“你听咱说完了,从此之后,长城以内,不设藩镇。秦王,晋王,燕王,三年之内,悉数移封,其余皇子,留在内地,只有俸禄,无有封地。五世之后,剔除玉册。”
朱元璋对徐达道:“这是咱思索许久,最后定下来的……咱的儿孙,到底不能一点不管。至于公侯后代,咱也想了个退路。如果愿意出去开拓,咱也可以给封地!”
徐达大愣,“上位,这,这行得通吗?”
老朱一笑,“这有什么不行的!你看周天子分封那么多国家,其中有公国,有侯国,有伯国……咱的儿子是藩王,你的儿子是公国……咱准许大家伙一起向外发展,一起开拓。不能光便宜咱老朱家的人。前些年花云出去了,混得就不错,从今往后,咱要大力推广,狠狠落实!皇子,勋贵,勋贵子弟,悉数在列!”
徐达浑身震颤,双膝跪倒,意味深长道:“上位如此,我大明江山,必定千秋万世,远迈汉唐!”
第七百九十九章 望弟成龙
徐达是真的兴奋了,如果说朱元璋之前的改革,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到了这一次,那是半点挑不出毛病。
首先宗室这一块,公主外嫁,可以选择普通人,不光是范围扩大了,而且也避免了皇亲为非作歹的问题。
三代之后,从玉册移除,不算皇亲,和普通人无异。
普通人家的孩子,还要继承家业,享受遗产,皇家金枝玉叶,到了这一步,还想要怎么样?
皇子这块,有能力开拓的,要去外面建国,授予王国地位。
没能力开拓的,留在国内,和公主待遇差不多,也只是享受俸禄,五代人以后,也要收回皇室身份,变成普通人。
这样一来,虽说还要花些不小的开销,但基本上不可能出现百万宗室,吃垮财政的情况,五代人,根本繁衍不了这么多,数额一下子就被限制住了。
而且有能力的出去了,他们这份俸禄就剩下了,又减少了太多麻烦,好处自不必说。
最最关键,这不是朱家的专享,所有勋贵,包括勋贵子弟,都有这个机会,有本事就出去开拓,自己建国,自己当国主,为所欲为,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
到了这一步,算是彻底把张希孟前面提到的构想,落到了实处。
未来的大明,会变得超级复杂。
一个核心的神州之地,一堆王国拱卫,王国之外,还有公国,侯国,伯国……层层叠叠,估计不是专业研究的,都搞不明白了。
但不管怎么复杂,这些国家几乎都会奉行华夏之道,尊奉中原之主。
这是自从花云前往琉球,李善长总督高丽之后,大规模向外开拓的源头……今日之大明,也有了这个实力,国内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恰好。
老朱这下子也算是顺应潮流,一锤定音。
上一次处置唐陆等人,就有勋贵站出来反对,觉得对他们太过刻薄,随着花云出海,这股风浪压下去了,这一次规模更大,释放的利益更多,问题自然也就更好办了。
连张希孟都要惊叹老朱的智慧。
还真不错,算是把我的套路都学会了。
张希孟越发放心了,夫人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张希孟还真有点疑惑,没准真让张定边说准了,越看越像是双胞胎。
要是那样的话,自己可就赚大了,只不过夫人也太辛苦了。
张希孟抽出很多时间,来照顾夫人。至于张承天,他跑里跑外的,每天回来,都会给老娘带点零食。
还真别说,应天算是让这个兔崽子摸清楚了,哪有好吃的,他是一清二楚。
“娘,你说我爹也算是勋贵吧?”
江楠忍不住笑了,“你爹不但是勋贵,还是勋贵里面最尊贵的那个!”
张承天想了想,又道:“那,那我爹是不是也能海外建国?”
还没等江楠回答,张希孟就端着一盆葡萄进来。
“不会的!我没那个心思,也不想挨累。以后大明越来越大,我该静下心,好好想想,要怎么才能统御这么庞大的国家,要如何安排,才能让华夏发展壮大。总而言之,我不会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国家上面!”
张承天傻了,“爹,你要不出去建国,我大哥也不会啊!他那个性子,保证一心当老师啊!”
张希孟笑道:“确实,要不伱小子试试?”
张承天一怔,眼珠转了转,随即跳了起来,嗷嗷着冲了出去,不多一会儿,他捧着一本孙子兵法回来了,然后煞有介事坐在了老娘的身边。
“老三啊,咱们家的未来都靠你了,你乖乖听着啊,二哥给你念孙子兵法,你可要好好记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张承天还没念完,脑门上就狠狠挨了一下!
张希孟气不打一处来,还以为你小子要自己努力读书,学习兵法呢,敢情是欺负你三弟!还没出生的孩子,你也下得去手,你做个人行不?
面对张希孟的拳头,张承天依旧锲而不舍,“行了,今天就这样,明天二哥再来给你读书啊!”
这小子还来了持之以恒的劲儿,连着忙活了十多天,一心给三弟上胎教课。
只不过有一件事,打乱了张承天的计划,他大哥要回来了!
没错,不光是张庶宁,还有朱棣,这位燕王殿下也要回来了。
如果说这一次的改革,还有什么人不满意,那一定是朱棣了。
由于北平在长城以内,他必须迁走,要么去上都开平城,要么去辽阳,反正是要往更苦寒的地方去。
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北平大学堂,钢铁厂,军械厂,税卡,师范学堂,大沽码头……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包括他的王府,全都要被剥夺。
几年的心血,一扫而空。
试问还有比这个更惨的吗?
朱老四简直倒了血霉!
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还要进京来谢恩。
张庶宁是怕朱棣情绪失控,这才陪着他进京,顺便打算跟老爹说一声,好歹给朱棣点补偿,不然的话,他实在是太可怜了。
别人都这么想,唯独张承天不这么看。
朱棣有什么可怜的?
他折腾那么多事情,上蹿下跳的,弄得天下不宁。享受了那么多,现在只是放弃北平,让他换个地方,难道去了开平城,他就要挨饿吗?
不能够啊!
而且原本朱棣统辖了三四个省的地盘,任谁都能看出危险,本少爷都想找朱棣的毛病了。
现在朱棣放弃北平,等于给自己避祸了,有什么不好的?
真正可怜的是那帮小皇子,还有好些穿着开裆裤,等他们长大了,就会发现,连开平,辽阳这样的好地方都没了,需要去更远的地方。
对了,这群人里面还有我家三弟。
没错,我三弟也要有一块地方,还必须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怎么也不能比中原差了。
张承天甚至跑到了老爹的书房,对着地图研究,看看哪块纳入自家版图最好。在张承天看来,三弟的就是他的,这块地方,无论如何,也要比朱棣的北平更好。
就在张承天盘算这一切的时候,朱棣进京了。
可以很明显感觉到,朱棣的气压有点低,面对这个他熟悉无比的城市,那种疏离失落,几乎掩饰不住。
“庶宁,人家都嫌弃俺朱棣疯癫,结果俺辛辛苦苦,打下的家底儿,都要被拿走。你说这公平吗?”
张庶宁无奈苦笑,“我也不知道,但让我说,陛下还是出于一颗公心,是为了大明好,为了千秋百代的基业。作为大明的子民,我挑不出毛病,恰恰相反,我还挺钦佩陛下的。”
朱棣怔了怔,无奈苦笑,“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还有什么好讲的,这就是命!我认了!”
张庶宁略沉吟,随即道:“你也别太伤心,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好,除了要看本身的禀赋,还要看人的本事。你的才能不用担心,我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