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第一臣-第7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增加一些……我跟着陛下学了几次,我就发现,自己的潜力还是不小的。”
  张希孟笑了,“很好,这是你一心求死,可怪不得我。”
  随后张希孟就拿出了厚厚的一摞放在了张承天面前。
  “这么大一本书?”小胖子咽了口吐沫。
  张希孟笑道:“不是一本书,准确说是书单!你大哥给你准备的!”
  “什么?他不是给我留了一本书吗?”
  “对啊,但是他在路上又觉得不能真的不管你,所以他写了一封书单送给我。让我好好管教你!务必要让你成材!”
  张承天目瞪口呆,还,还带这样的?
  小胖子都傻了,“这么多书,都是老大写的?”
  “当然不是了……他写了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是我写的。”张希孟笑呵呵道。
  张承天完全傻了,“您,您老人家写这个干什么?”
  张希孟轻笑道:“这一招可是我当年用过的。我增加的数目,都是当年陛下读过的……所以说,你想当天子近臣,想了解陛下想什么。可不是耍小聪明就行的。必须要博闻强记,知识渊博。”
  张希孟笑呵呵拍着张承天的肩膀,“你最初问我,为什么知道宫里谁说了算!就是因为我太熟悉陛下了!”
  张希孟把手按在了书单上面,随后对张承天道:“其实你选了一条比你大哥还辛苦的路……加油吧!”
  张承天面对着厚厚的一摞书单,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突然一跃而起,“爹,我要去龙场,我要跟我大哥一起教书!我不想当官,不想掌权了。”
  张希孟呵呵一笑,“等着放假,我安排你去龙场实习……记着,要考到年级前十,不然没有机会哦!”
  张承天顿觉天都黑了,这个世道,简直太险恶了。
  要不去找师父帮忙吧!
  结果转过天,没等他去宫里,朱元璋就来了,同来的还有马皇后,另外朱标也来了,他牵着朱雄英,悉数赶来。
  这下子好了,老朱很明显是被欺负的那个。
  马皇后先说道:“先生,我听说了,你的主意好,皇孙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给他弄个庄园,挺好的!这笔钱我出了!”
  朱标也道:“我想过了,不妨把庄园弄得大一点,皇子公主,全都能去,勋贵子弟也可以。平时还可以让普通百姓也去,总之君民同乐。弄好了,就跟皇家图书馆一样,我看挺好的。”
  张希孟扭头看了看朱元璋,“陛下,您的意思呢?”
  老朱恶狠狠瞪了张希孟一眼,“你们都一条心,咱还有什么办法!就怕这孩子让你们宠坏了!”
  朱雄英很认真道:“不会的,孙儿会好好学种地的!”
  朱元璋气得翻白眼,傻孙子,皇爷爷怕的就是这个啊!


第八百二十五章 皇家乐
  皇孙喜欢种地,这事绝对是关乎国本的大事情,好好的皇家子嗣,怎么能干农夫的活儿呢?
  应该吟诗作赋,诗词书画,这才配得上皇家身份啊!
  要是再弄个第一神童的人设,宣扬会写文章,连太师都交口称赞,那就完美了。
  只可惜,朱雄英这娃,注定是要长歪了。
  马皇后和朱标一致同意给孩子设立庄园,朱元璋也只能徒呼奈何。这事其实没什么难度。
  就在钟山脚下,就有不少空地……这一片算不得主要的耕地,因此地价也不贵,当初朱英甚至买过一片。
  到了现在,直接被马皇后征用,也是情理之中。
  要给皇孙用,需要特别准备什么吗?
  马皇后一句话,根本用不着。
  庄园贵在天然淳朴,要是花太多心思,扔进去太多的钱财,反而失去了自然韵味。
  因此这片庄园,只有原来的一些茅草房,竹子的篱笆园。
  在一条山溪的周围,开出了几片菜地,可以种植瓜果蔬菜,山上的清泉,凉爽宜人。
  其实从选址安排,就看得出来,马皇后的品味,确实在老朱之上。
  一条不起眼的山溪,带来了无尽的清凉。
  在上游挖了水井,设立小型水渠,可以灌溉这几十亩土地。
  不论是瓜果蔬菜,采摘之后,拿泉水一洗,从里往外透着清凉。
  遇上炎炎夏日,泉水拔过的西瓜桃子,绝对是救命神器。
  另外在靠近茅舍的一边,还搭建了一片棚子。
  牛马畜生,都能放在这边饲养。
  而且产生的粪便,经过腐熟之后,还能送去肥田。
  绝对是标准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马皇后还亲自吩咐,往庄园里面放了石磨,石碾,纺车。
  又询问了张希孟,觉得有山溪,正好弄个小的水车,可以用来汲水灌溉。有了水车,在风口的位置,再建造一个风车,有了风车,就可以舂米脱粒……
  就这样,在几个人不断的增添之下,这个不大的庄园,充满了乐趣。
  就连夏知凤都出主意,利用高大的杨树,弄了几个秋千。又在向阳的山坡,弄了个小型的天文望远镜,可以晚上过来看星星。
  经过了这么一番折腾,别说孩子了,就算大人都想过来放松啊!
  所以当庄园正式落成之后,朱雄英在前面,后面跟着三只土鸡似的小孔雀,冲进了庄园。
  这一下子,小家伙就疯了。
  他迈着小短腿,在鹅卵石的甬路上奔跑。
  没跑几步,小家伙就重重摔在地上。
  朱标和马皇后都吓了一跳,连忙往前跑,可还没等他们把小家伙抱起来,朱雄英就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巴掌,笑呵呵又往前跑了。
  老朱看在眼里,突然笑道:“咱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上树掏鸟窝了,有一次咱从树上摔下来,足足过了一个时辰,大哥才发现咱,那次就差点丢了性命。”
  张希孟半点不怀疑,就像老朱这种家伙,小时候必定是出生入死的,那场面别提多惨烈。
  像朱雄英这样,摔几个跟头,只能算是小儿科。
  “主公,其实吧不摔几个跟头,童年都是不完整的。大可不必那么小心!”
  老朱翻了翻眼皮,那是咱的乖孙子,又不是你的。
  你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过老朱到底没有说出来,因为环顾四周,不管是马皇后,也不管是朱标,都不会站在他这一边。
  这皇帝当的,简直太郁闷了!
  老朱唉声叹气,此刻朱雄英已经跑到了茅草房前面。
  小孩子哪懂得什么好坏,他觉得什么都新鲜。
  尤其是这种和宫里完全不同的茅草屋,不高不大,却显得很温馨,房檐下面,还有一排燕子窝,朱雄英一看就乐了。
  这房子好,他要住在这里!
  老朱气得无语,你皇爷爷拼了命,让伱搬进了皇宫,结果你倒是喜欢上了茅草屋,你想气死我啊!
  很显然,给朱元璋气受的还不止朱雄英。
  马皇后一把岁数了,看到院子里的石磨,竟然也来了小孩子气,忍不住道:“有豆子吗?磨点豆腐吃怎么样?”
  张希孟笑道:“皇后娘娘,豆子倒是有,可拉磨的驴却没有,要不下次吧?”
  马皇后一听就笑了,“张先生啊,你还是不怎么干农活。那驴拉的磨是用来脱粒的,这种磨人力就行。我负责添豆子……重八,过来干活儿!”
  马皇后这一嗓子,把老朱弄得脸都黑了,“孩子们都在这儿,你瞎嚷嚷什么?”
  马皇后哼道:“怎么不爱听啊?也就是在这里,要是回宫里我还懒得叫呢!别废话了,快过来拉磨,咱们中午吃豆腐。”
  老朱半点主意都没有,只能被乖乖过来,占了毛驴的位置。
  这就叫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
  张希孟心情大好,“太子殿下,有豆腐不成席,咱们再找点能吃的。”
  朱标痛快答应,跟在后面的还有张承天。
  小胖子领了书单之后,那是真正要下功夫苦读的。
  想站在食物链顶端,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现在的都给事中是谁?
  宋濂!
  那是公认的文采第一人!
  协助张希孟,修订史册,制定大明的典章制度。一生勤学苦读,手不释卷。
  即便如此,宋濂就真的呼风唤雨了吗?
  笑话,大明朝什么时候轮到他说了算了?
  宋濂殚精竭虑,片刻不得歇着,辛辛苦苦,很是悲惨的。
  老头只盼着赶快七十岁,他好回乡养老,以终天年。不然宋濂担心自己会死在任上。
  有这么一位当前车之鉴,学问不行,人品不行,手腕不够,何以修成大魔王啊?
  其实严格来说,真正够段位的,依旧只有张希孟一个人。
  假如老朱继续执掌大权,太子监国,张希孟倒是有资格成为大明的大魔王。
  也就是说……自己定下的目标,其实是赶上老爹?
  张承天终于想通了,他简直死的心都有了。
  本以为是一条捷径,可以不用吃苦,又能坐享权柄,为所欲为……结果到了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己选了一条最难的路。
  不光要学习好,文采好,还要精通三教九流,心思机敏,无所不通。
  你可以不会,但不能不知道。
  皇帝,首辅,还有下面的人,随便问你一件事,你要是不懂,那就是没见识。
  没见识就会被人哄骗,上当。
  一旦出了不可控制的纰漏,也要跟着倒霉。
  所以说这世上哪有不用付出,就可以占尽便宜的美事?
  张承天似乎明白了,大哥看似选了一条艰难的路,但这条路却是最容易的,自己挑了一条看似容易的路,但却要付出最多的代价……
  我这个命啊!
  小胖子除了心头滴血,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所以张希孟和朱标四处游逛,寻觅能吃的东西,张承天却要拿着小册子,不停背诵,不断往脑袋里塞精神食粮。
  滋味如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张希孟和朱标转了一圈,只是找回了两个大南瓜。张希孟在田边弄了一盆大葱,两个人算是满载而归。
  “我说先生,咱们就吃这个啊?”
  张希孟一笑:“怎么,殿下不喜欢?”
  朱标连忙摇头,“没有,我就是有点担心父皇和母后,他们未必能吃得下去,还有皇儿,用不用再弄点精细的?”
  张希孟笑着低头,从怀里掏出几个鸟蛋,冲着朱标晃了晃,“走路的时候,我捡回来的,放心吧,今天我下厨!”
  好在大明没有动物保护法,不然张太师非要进大牢待些日子不可。
  两个人回到了厨房,张希孟就忙活起来。
  朱标这才意识到,原来张太师是下得厨房的男人,瞧那个刀工,绝对是练过的。
  南瓜处理好,切成小块,放入淘好的大米,加足水份,然后将一块腊肉切成薄片,码在米上。
  随后就是大火煮饭,张希孟叫朱标在一旁挑葱,等锅里冒出热气,他取了个碗,放在锅盖上,然后将几颗鸟蛋放了进去、
  等米饭煮熟,热气也足以把蛋蒸熟了。
  朱标默默看着,也算是学了点本事。
  此时朱元璋也进来了,嚷嚷道:“怎么样?能开饭不?”
  “能!”张希孟干脆答道:“主公,你那边豆腐弄得怎么样了?”
  “早就成了!”
  朱元璋说着,拉起张希孟,就往外面走,一盆豆浆,一盆豆腐,马皇后还弄了点葱花,一清二白,看着就有食欲。
  张希孟抚掌大笑,“我们这边也不差!”
  果然,每人一碗米饭,几片油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