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同心珏-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普知道赵匡胤正在气头上,无论说甚么都只会往怒火中添一把柴,可他终究是忍不住问下最后一句话:“不知皇上预备如何处置她?”

    出乎他的意料,赵匡胤并未发怒,反而微不可见地弯了弯嘴角,视线缓缓偏转。

    “这一点上,朕倒是与你不谋而合。朕同样恨透了当年那个肆意妄为的皇甫罗,朕也要报复她。而这报复的第一步,”赵匡胤的视线在一旁的帷幔上定格,“就是让她知道,自己是谁。”

    赵普陡然睁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一角帷幔,忽然传出了木轮滚动的轻响,女子坐在轮椅上,一点一点地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他眷恋地盯着她,竟连唤一声“阿罗”的勇气都没有,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那样只会给她、给赵家引火上身。

    皇甫罗亦望着他,眸中似有泪光。她紧紧抿着嘴唇,生怕一开口便会忍不住质问这一切是不是真的。她已经没有了皇甫罗曾经的恨,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皇甫罗曾经的寒。

    这种寒透骨而入,她从未像现在这般孤独困顿。

    “怎么?赵相还舍不得回府吗?”赵匡胤冷冷地问道。

    “罪臣……告退。”

    赵普回到府中的时候,赵攸怜和林卿砚正坐在他的书房中焦急地等待着。推开书房门看到女子的容颜时,他面色一变,回身确认四下无人后,忙关紧了房门。

    不待赵攸怜开口,赵普当头便是一阵痛喝:“胡闹!你怎么敢到京城里来?忘了自己是甚么身份了?”

    赵攸怜被他骂得一怔,本就急火攻心,又受了这份委屈,一时竟说不上话来。

    林卿砚轻搭上她的肩,解释道:“相国勿急,我和阿佑是从城外的密道进府的,来时很是小心谨慎,并无人撞见。”

    赵普铁青着一张脸,转而走到案后坐下,似乎不预备理会他们二人。赵攸怜终归心急,强压下喉头的哽咽追上前几步:

    “爹,到底怎么回事?师父怎么会突然被御林军带进了宫?皇上,皇上他,知道了?”

    赵普渐渐平复怒意,鼻子出气应了一声,算是认了她说的话。

    心底最可怕的猜想被证实,女子脚跟一软,幸亏林卿砚在旁扶住了她,才没摔到地上。

    林卿砚一手揽着她的纤纤细腰,一面问道:“相国方才是进宫面圣了?皇上可因此事震怒?”

    “此事你们不必插手,速速离开汴梁,免得教人认出来徒增事端!”

    “出了这么大的事女儿怎能不管!”赵攸怜扶着男子的胳膊站直了身子,“皇上是不是要降罪赵家?他是不是非要将师父占为己有不可?”

    “休得胡言!皇上岂是你能非议的?”

    “相国,”林卿砚道,“依您之见,皇上可会因此事心生芥蒂、挥刀断腕?”

    “若让阿罗留在皇宫中,假以时日,陛下许会不计前嫌,宽容前事。”

    “爹……”赵攸怜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你要舍弃娘?把她……把她留在宫中?”

    “并非是我将她留在宫中,而是皇上将她请去的。若皇上不肯放人,亦无他法。”

    “可以劫啊!我们趁夜去将她救出来,就像上回救我一样!”

    “怜儿,不要胡闹!”赵普叱责道,“且不说你娘腿脚不便,你能不能将人劫出来,便是劫出来了又如何?皇甫罗在此地无亲无故,以皇上之明难道猜不出劫人之事乃我相府所为?休要逞一时意气,牵累赵家满门!”

    “可难道爹你就眼睁睁地看着娘陷在宫中而不搭救?她现在甚么都不记得了,她不再是你们口中叱咤风云的巾帼将军,她只是一个弱女子,一个会害怕、会受伤的弱女子。你真的忍心,忍心就这样,像丢弃一枚棋子一般,丢弃她?”

    她的话刺得赵普心口一痛,但面上仍是镇静如旧。

    “不要再胡闹了。”他沉着嗓子,“我不可能为了你娘,置整个赵家于不顾。”

    赵攸怜死死地咬着唇不再说话。她知道,这话虽不好听,却在理。可她就是没法子接受,这般理智而绝情的话,是从她的爹口中说出来的。

    父女之间的氛围陷入了冰点。

    这时,站在一旁的林卿砚忽地道:“先不说这事了。相国可听说了?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现今也在京中。”

    赵普点点头:“嗯,上回那耶律斜轸在汴梁险些丢了性命,此番造访,不知是为了讨个说法,还是旁的事。总之敌我难辨,你们要多加小心。”

    “虽说敌我难辨,可阿佑却和他熟得很。倘若加以笼络,未必不能为友。”

    “怜儿?”赵普犹疑地望向赵攸怜。

    她不知其意,只得照实说:“耶律斜轸上回在城外遭到埋伏,落魄潦倒。恰巧女儿路过,赠了他些行路的盘缠。彼时他自称萧焱,女儿也未曾疑心。后金陵重逢,他救了女儿一命,才多有了些来往。前两日,我们在恒山求医时又遇到了他,方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此番,是同行来汴京的。”

    赵普听罢,沉思良久,将目光移到了男子的身上:“卿砚,你的意思是,耶律斜轸堪为盟友?他可曾向你透露过甚么意向?”

    王帐中,耶律斜轸的话回响耳畔:“本王听闻,宋廷之中晋王和相国两派相争,闹得不可开交。本王能教两派政斗高下立分,林兄弟可有这能耐?”

    林卿砚云淡风轻地一笑:“耶律王爷虽未明言,但他志在四方并非池中之物,若有这个机会,想必他很乐意为宋廷政斗添一把薪柴。毕竟——有人曾埋伏在暗处险些害了他的性命,能报此仇,他必乐而为之。”

    “好!既然如此,老夫便去拜会拜会这位耶律王爷。”

    “相国稍安勿躁!不若由我二人先去带话给王爷,待问清了他的意思,再请相国出马不迟。”林卿砚用胳膊肘捅了捅赵攸怜,“阿佑,你说呢?”

    “啊?都……都行啊……”她胡乱地应下了,想了想又觉着不对劲,忙踮起脚尖凑到林卿砚耳畔问道,“请耶律大哥帮忙,就能救师父了?他能帮甚么忙?”

    林卿砚低下头耳语道:“我待会儿同你解释。”

    “耶律王爷眼下想必住在城中馆驿,”赵普皱眉道,“你们二人现下不宜出现在汴梁城中。”

    “无妨。我不就山,便让山就我。”林卿砚胸有成竹,“相国便在府中静候佳音罢。”

    赵普思来想去,终是应了。

    二人躬身拜别,仍从来的密道出城去。刚走进密道,赵攸怜便迫不及待地扯住林卿砚的袖袂追问道:“你们想要耶律大哥帮甚么忙?他能救师父?”
………………………………

第一百零六章 同气连枝?行踪泄

    昏暗的密道中她充满期待的目光显得格外灼热,林卿砚轻拉过她的手,解释道:“如果王爷与相国同仇敌忾,朝堂上的局势将会大变。届时,不用假以时日、不用委曲求全便能保全赵家,想必相国也不会再阻止我们入宫救皇甫将军。”

    “弄了半天你是在为我爹分忧啊……”赵攸怜甩开了他的手,鼻子出气低“哼”了一声,“他那么绝情寡义,亏得你还帮他,真是他的好女婿!”

    林卿砚自然知道她说的是气话,赵家的安危她比谁都看重,重到她差点用自己的后半生来换。

    “好啦!该分的忧也得分啊!你就别皱着张小脸了,小心把皱纹给挤出来……”

    出了密道,林卿砚寻到城外的契丹兵传话,当日晚些时候,耶律斜轸便翻进窗子,出现在他们下榻的客栈中。

    “林兄弟,这不过一日工夫,便出事了?”说是耶律斜轸,倒不如说是萧焱更为恰当。他一身暗黑劲装做武夫打扮,显然是避开守城官兵出来的。

    “萧兄。”林卿砚抱拳让了让,“说来惭愧,不过一日工夫,汴京城中却是天翻地覆,如今确有事求萧兄相助!”

    “天翻地覆?”耶律斜轸嘴角噙笑,瞥了站在一旁苦着张脸的女子一眼,“我便住在城中,怎并未觉得黄天翻倒、大地倾覆?”

    “地动由内而生,现于外时,民往往避之不及。汴梁城之天翻地覆亦是这个道理。似我等这般早知天意者,应时渡之,方得始终。萧兄说,是也不是?”

    “理是这么个道理,就是不知天意究竟如何?林兄弟又是如何知晓这天意的?”

    林卿砚侧身摊手,指向一旁的茶座:“萧兄,请!”

    三人坐下,林卿砚简明扼要地将这一日的见闻道尽,没有丝毫的隐瞒,亦无半句赘言——他知道,只要耶律斜轸想查便没有他查不到的,坦率相告才不至于失了诚意。

    一席话听下来,耶律斜轸算是明白了赵攸怜为何始终愁眉不展。若他只是那个武夫萧焱,他会一拍大腿,立时潜入皇宫中将她的娘亲救出来,只为她展颜一笑——可惜,他不是。

    “……事态至此,如今赵相有意与萧兄结盟、共谋大事,未知尊意如何?”

    耶律斜轸食指轻敲着扶手,淡笑道:“恕在下直言,经由此事,赵相一门已然不复荣宠。在此时结盟,对我契丹又有何好处?”

    赵攸怜在旁听得心底一凉,想反驳却又说不出来话来。

    “萧兄此言差矣。”林卿砚道,“近几年来,宋国朝廷中两大政党并立,相互制衡。其一以晋王赵光义为首,其二则是宰相赵普。若赵相一脉倒伏,晋王势必做大,于契丹百害而无一利。相反,若萧兄在此关键时刻选择扶持赵相,此恩此情,赵相焉有不报之理?”

    林卿砚所言正中耶律斜轸下怀。

    当日,赵光义在汴梁城郊设伏要教他有来无回,并非和他耶律斜轸此人有私人恩怨,而是剑指大辽。近些年,赵光义以大宋晋王之名,广泛结交周遭邦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多数小国都接受了他的笼络,或逢场作戏、或确有此心,不甚了了。

    契丹皇帝耶律贤刚正不阿,懒怠与赵光义虚与委蛇,直截了当地将使臣赶出了宫廷,算是将赵光义的脸面狠狠地踩在了脚底下。自此,赵光义就对大辽心生怨怼,遣刺客暗杀耶律斜轸亦是为了打破宋辽盟约,另图他算。

    若果真让赵光义掌握住宋国实权,于契丹而言,的确是件大麻烦。

    “好!”耶律斜轸笑道,“算我一个!”

    正事议毕,二人又留客坐了一会子,饮了两盏茶,林卿砚打开窗口送走了契丹贵客。

    耶律斜轸跃下窗头,一袭暗衣很快消失在月影下。林卿砚四顾之下,悄声掩上了窗。

    月色微凉,楼底墙角后飞快地窜出一个黑影,急急望城中而去。

    汴京,晋王府。

    听罢黑衣人的禀告,赵光义遽然反问:“你看清楚了?那人果真是林仁肇之子林卿砚?”

    “小人透过窗子看得仔细,断不会出错!”

    “可有一个女子与他同行?”

    “这……小人却是不知。”

    “下去罢!”赵光义挥袖遣退了黑衣人,一面喃喃自语:“他?他来汴梁做甚么……”

    “不论林卿砚来汴梁意欲何为,此番他自投罗网,王爷何不趁此机会拔去这颗眼中钉?”

    屋子的角落里坐着一个男人,他的脸埋在烛光的阴影中,晦暗难明。他徐徐地说着,平淡无波的语气下暗涛汹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