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嚣张的军阀-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猜疑、幸灾乐祸、同情等各种异样的目光中,克拉苏成为第二任讨伐军统帅,加上第三次征募的士兵,讨伐军的兵力达到了六个军团四万余人。
克拉苏到任第一天就补发了欠饷,并增发一个月的军饷犒军,士兵们的欢呼声响彻营地。
经过短暂的调整,克拉苏排挤掉不听话的刺头,在各个重要职务上安排路-科家族的人,利用零星的战斗“消灭”敌对派系的人,渐渐控制住这支军队。克拉苏的作为引起帝都的争议,但考虑到这支军队的军饷来自克拉苏的钱包,他们说闲话的底气不足。
塞内加的骑兵战术虽然引起骑士阶层的很大不满,但骑兵在那场战役中的巨大作用有目共睹,克拉苏在这个刺激下,将讨伐军骑兵增加到五千人。在克拉苏的督促下,又有强大的骑兵助阵,讨伐军生猛地发起一波接一波的进攻,压制起义军的活动范围。
起义军刚刚好转的形势再次恶劣,斯巴达克斯不敢与克拉苏正面作战,流动作战又抵不住讨伐军的骑兵,不得不放弃盘踞某地周旋的企图,开始战略转移。
阿比利乌姆、康瑟斯相继收复,讨伐军切断了斯巴达克斯与坎佩尼亚的联系,有位部将疑惑地问,为什么不放任克拉苏与帕布多斯汇合?这位部将立刻被克拉苏送上最前线,被背后射出的“敌”箭干掉了。在克拉苏心里,有杀错没放过,这个倒霉蛋是在不该表现的太忠心帝国。
克拉苏掏出这么大笔钱,仅仅坎佩尼亚完全不能收回成本,他怎么会让斯巴达克斯回到坎佩尼亚,他必须将斯巴达克斯赶的远远的,在他耗尽家财前,迫使起义军尽可能影响更多区域。克拉苏的发财之道据说是纵火,故意点燃临时在居民区购买的房屋,烧毁临近的房舍,通过这种方式赚取建筑承包费用,某种程度上说,征剿斯巴达克斯完全用得上他的生意经。
斯巴达克斯翻越马尔图尔山(mt。multur),回首萨莫尼亚的时候,心底不免有些后悔,也许,他该鼓足勇气与克拉苏大战一场,总好过这样被赶出来。克瑞瑟斯不知道斯巴达克斯的心思,他俯视着前方的阿普利亚大平原,忽然有些心潮澎湃,他想到了汉尼拔大帝,当年的汉尼拔大帝在萨莫尼亚和坎佩尼亚进展不顺,却在不久后取得了坎尼会战的胜利,这场辉煌的胜利奠定了帝国诞生的基础。
斯巴达克斯的话给了克瑞瑟斯一个好兆头,斯巴达克斯说:“接下来,我们去坎尼。”
当年汉尼拔大帝选择阿普利亚作为远征军的根据地,不仅阿普利亚是意大利的粮仓,也因为阿普利亚人性情温和。不过,所谓莽夫之怒流血漂杵,商人们或许还会算计出退缩的余地,农民一旦被逼到绝路,或者认为自己无路可走,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手段,最后结果不是自杀就是被杀,总之,以生命为代价,不让逼迫他们的人好过。
阿普利亚的农夫们如今就是这样的心态,他们忍受了迦太基商人的剥削上百年,他们不能再忍!那些该死的迦太基人,他们不过是把东西从这个村子贩卖到那个村子,就可以赚取双倍的利润,他们拼死拼活干满一年,卖出粮食不够换一把菜刀,买个锄头、铁锅的钱要好几代的积累,他们怎么能忍受
言而无信的迦太基人,他们今年一个银币买一匹亚麻,农民们将地里全种成亚麻,满以为可以赚大钱,第二年迦太基商人收亚麻,十匹亚麻才换一个银币
卑鄙无耻的迦太基人,yin*他们的女儿说,带她们到城里见世面,结果不是被送进ji院,就是被关在黑暗的作坊,日夜工作
黑心的迦太基人,他们今年借你十个银币,明年就要还二十个,还不让提前归还,到期了还不出来,他敢把整村的人贩卖为奴,仅仅因为全村的人好心为邻居做了担保
心狠手辣的迦太基人,他们承包了地方税收,交不了税,他们敢烧掉房屋,没收土地,不允许任何人接济,听凭可怜的交不起税的人,整村整村地饿死
“迦太基人去死去死”平原上不利于流动作战,斯巴达克斯暂时无路可去,在克瑞瑟斯这个熟悉民情的人的建议下,起义军以“去死去死”的口号鼓动阿普利亚的农夫,将原本浅尝辄止的阿普利亚起义彻底煽动起来。
“这样做,再也不能跟帝国和解了。”斯巴达克斯脸色苍白,他不想走这一步,但克拉姆斯河的战败和克拉苏的步步紧逼,让他没有了退路。
“真应该在萨莫尼亚与讨伐军决一死战。”斯巴达克斯悔恨地想,“哪怕因此战死,也比现在这样无力地滑入深渊要好。”
退入阿普利亚后,斯巴达克斯的军中影响力再次下降,即使他能鼓动起义军与克拉苏决战,他也不能很好地指挥他们,这样的决战毫无胜算,既然如此,斯巴达克斯怎么能怂恿信任自己的人去死?
“也许我能利用阿普利亚人建立一支庞大的军队,也许我能打败讨伐军,接下来,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斯巴达克斯扪心自问,找不到答案。
p。s:关于军饷,共和国时代(马略改革前?)是没有军饷的,罗马帝国的军饷是每年发一次,伙食在军饷中扣除,并随着财政恶化经常欠饷,历史文献中,有边疆军团三年没有军饷的记录。有时候,行省军团盼望皇帝驾崩,因为老皇临死前都会馈赠军团(一般仅仅禁卫军),新皇登基都会补发欠饷。本书中,佣兵传统的迦太基人按月发饷。
''
………………………………
第二十二章 进军罗马(3)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66 7 21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第二十二章 进军罗马(3)
克拉苏将起义军赶出萨莫尼亚,在派出两个军团尾随起义军后,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贝内文托。贝内文托的望族起初对他十分反感,担心克拉苏提起他们向斯巴达克斯屈服上贡的事,相处几天后,他们现克拉苏应对得体、滴水不漏,纷纷赞颂“不愧来自帝都”,争相讨好于他,盼望他早日结束这场暴。
对于贝内文托的“好意”,克拉苏来者不拒,不仅名目张胆地收受贿赂,还主动要求萨莫尼亚各地支援钱粮,支持他的讨伐行动。来自坎佩尼亚的望族追到贝内文托,同样遭到克拉苏的索贿,克拉苏完全摆出一副商人的嘴脸,仿佛坎佩尼亚不给开拨费,他就不理会坎佩尼亚了。
坎佩尼亚人暗暗叫苦,他们时刻探着帝都的风向,知道塞内加公爵不过是个过渡,没有给予多少支持,却没想到正牌的统帅来了,却狮子大开口,吃定他们了,早知道这样,他们还不如搏一把,在塞内加公爵身上多花点钱呢。
卡普亚的基西乌斯拍着胸脯保证,依靠卡普亚军能平息坎佩尼亚暴,但卡普亚人被破城之难吓破胆,极力阻止他带走卡普亚军。坎佩尼亚的地方贵族,他们得不到基西乌斯的帮忙,只能打掉牙肚里吞,尽量满足克拉苏的胃口。
克拉苏收了一圈的好处费,勉强做到了上任以后的收支平衡,如果不是路-科家族派人催促,他还不急着出兵。不过这也由不得他了,他想赚钱,路-科家族却想借着这个机会收买意大利南部,扩张自己的势力,路-科家族决不能让克拉苏把意大利南部的望族得罪狠了。
“可惜卡普亚人自己收复了城市,否则,不能劫掠城市,抢夺劫掠过城市的奴隶,也能有不少钱哪。”这是克拉苏的遗憾,不过,这个遗憾很快可以得到弥补了,坎佩尼亚的起义军应该抢了不少好东西了吧?
克拉苏将四个军团兵分两路,两路大军通过军用驰道进入坎佩尼亚后,南北合围,务必将起义军斩尽杀绝。在这样强大的兵势下,帕布多斯自知难以幸免,依照斯巴达克斯的划分,将坎佩尼亚的万余起义军分成三个部分,他、埃玛诺伊、尤米各领一支,各自为战,苦苦支撑,希望拖到讨伐军主力离开的那一天。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尤米在维苏威山附近活动了很长时间,继续留在这里;埃玛诺伊作战勇敢脑子却不灵活,帕布多斯不放心他,想留他在身边,但埃玛诺伊拒绝了,这个日耳曼大个子清楚当前的形势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帕布多斯不知道埃玛诺伊的决定,劝说无果后,郑重与这个同伴道别,领军南下,希望能窜入卢卡尼亚。
埃玛诺伊的部下有很多日耳曼人,他告诉这些同族人(注)说,他要带着他们回家,愿意跟着他的就跟着,反正要死,他宁愿死在回家的路上。日耳曼人纷纷同意了,他们信服骁勇善战的埃玛诺伊,愿意同他慷慨赴死。
达成统一的意见后,埃玛诺伊付出了行动,仿照日耳曼人的习惯,他们烧掉多余的财物,以免影响他们的战斗决心,他们聚集在一起,哼唱着赞颂祖先的歌谣(一般是民族神话,如中国的黄帝蚩尤之战),迈开大步向着北方前进。
不到两千人的进军,慷慨赴死的气魄影响了很多人,沿途不时有人加入他们,埃玛诺伊来者不拒,让这些后来者跟在身后。斯巴达克斯的战败和讨伐军的血腥镇压,让参加过起义军,或与起义军有过牵连的人大为恐惧,这些人的不断加入,让埃玛诺伊的队伍滚雪球一样地规模越来越大。
克拉苏听到一支人数过三万的起义军向他逼近,大惊失色,完全不明白坎佩尼亚怎么还有这么多起义者。克拉苏当前手上只有两个军团,为了兜住起义军的残余,他还将这两个军团拆分了,一时之间凑不起来。
“退回去退到卡普亚让讨伐军向卡普亚靠拢”克拉苏掂量一番手上的力量,艰难地做出决定。
埃玛诺伊不知道克拉苏的应对策略,也没有派出斥候侦查,他就这么以两千日耳曼人为先导,带着三万多人的大军一路直愣愣地北上,没有人阻止他们,就这样一直地向北进军。(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卡普亚城里乱成一团,克拉苏带回来一万多人,再三向卡普亚人解释,但卡普亚人根本不相信他,纷纷传言说讨伐军全军覆没,克拉苏带回来的只是残军。卡普亚人钉死在城外大道上的起义奴隶的血尚未流干,他们在惊恐中担心起义军打破城市,对他们血腥报复,不少人歇斯底里地逃亡北方,散播着暴动奴隶的可怕之处。
“这样下去,我的声誉就全完了。”卡普亚的恐慌谣言冲击着克拉苏的神经,他不知道起义军的北上意图,但他必须将起义军阻挡在卡普亚城外,甚至不能让起义军出现在卡普亚人的视野之内,否则,真不知道惊弓之鸟的卡普亚人会做出什么疯狂举动。
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克拉苏强行将卡普亚军编入讨伐军作战序列,基西乌斯很不满,但克拉苏有卡里鲁斯公爵的亲笔信,心中交代他配合克拉苏,他也无可奈何。
克拉苏在距离卡普亚城三十里的地方扎下两座大营,互为犄角,堵住起义军的北上之路,将探起义军动向的同时,骚扰起义军征集粮草,在苏拉军中的服役经历,他很清楚蛮族也好,起义奴隶也好,他们根本不懂得后勤管理,必须随时保持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军队在筹粮,才能保证全军不被饿死。
克拉苏这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