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桂系少帅-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张福来并不相信对方会有那么多的钱来轰炸,要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而不是仅仅说说,而是真有这个事情,当年北洋舰队的买办之所以是一个肥缺,能够买劣质弹药就是原因。
“你不要小看他们,虽然在我们的估计之中他们没有多少实力,但是你不要忘了,上一次我们和他们交手的时候,他们的实力也不弱,而且他们的军队从装备上来说要比我们现今,这个消息是我从西南内部得到的,虽然上面没有人能够相信的,但是我却有些相信,所以我们还是都稳一些。”吴佩孚说道,其实吴佩孚也有一些矛盾,从内心来说他的心里并不希望把共和改成帝制,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帝制和共和的的区别是很清楚的,虽然吴佩孚是一个军人按理说不应该干政,但是现在的军人基本上都会插手政权,所以吴佩孚的政治立场是共和,但是对于吴佩孚来说,他并不想要直接反对,对于冯国璋的那些做法他不赞成,毕竟都是北洋出来的额,有什么问题大家不能够在一起解决,非要弄个鱼死网破。
“我知道了”张福来回答了一下,张福来字子恒,他是吴佩孚的老下属,对于吴佩孚的话还是能够听下去的,虽然对于吴佩孚的分析有一些吃惊,但是张福来并没有怎么反驳。
“报告,师长北京来电”正当两个人分析现在局势的时候,一个文书在门口喊道。
“进来”吴佩孚说道,他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北京发过来的电报一定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也不敢怠慢。
“报告师长,刚才中央陆军部来电,他要求我们将西南军队挡住在湖北一线,不日就会有部队来接应,现在我们在东边的军队已经接连胜利,冯国璋和蔡锷的叛军已经节节败退,估计短时间内就会打败他们,到时候曹锟长官会率兵回援。”
听完电报吴佩孚有些疑惑了,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陆军部要提出这种要求,对于北京来说放弃湖北也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要把安徽守住了,那么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毕竟这样可以有一个缓冲带,而且也可以将两支部队给分开,但是如果要坚守武昌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军队了,毕竟这是首当其冲挡在对方前面的,对方对于这座城池的攻击力度要大于其他的,可以说陆军部的命令让吴佩孚感到有些难办,原本吴佩孚打算给对方来一次沉重的打击,然后见好就收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他不能够建好就说收了,因为陆军部方面根本就不允许他这样去做,而是让他去和西南的部队对耗。
吴佩孚不清楚这其中有没有什么阴谋,但是他知道即使有阴谋,他也必须要钻进去,否则准备这个阴谋的人就能够收拾他了。
“好了你给总部回一封电报,就说我知道了,一定誓死守卫武昌。”吴佩孚说完就让文书下去了,然后他赶紧起身看地图,他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这场仗的军队都是怎么分布的,由于他现在手中的情报比较少,所以这场仗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一场盲仗。
“师长,您看陆军部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直接把命令发到我们这里,而且还是发这种电报,我们不是应该归曹锟长官管辖吗?”张福来问道,不过他并没有怀疑吴佩孚和北京方面联合起来想要甩掉曹锟,因为如果想要这样做,那么直接下达命令向北撤退就行了,更不要说在这里坚守了,他可是知道这次坚守的难度,成功的可能性不超过两成,毕竟对方这一次动员了三十万军队,虽然不可能说全部调过来,但是就算调过来一部分也不好对付呀。
在一辆从四川通往湖北的火车上,有一节特别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都是依靠火车头带着,但是样子确实谁也没有见过的,当然这上面也封着呢,正在连夜运往武昌战场,陆裕光打算试一试这些铁家伙,看看这些东西的战斗力究竟什么样,不过当这个命令下达之后,陆裕光的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的,毕竟他这可是动用了秘密武器,而且这个秘密武器究竟有多大的用处还不知道呢,虽然他是很有信心,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东西都是按照他的描述制造出来的,究竟能不能像历史上的坦克那样发挥威力,还是一件值得考验的事情。
第二天晚上,这辆拉着这么多秘密武器的火车头终于到达了战场,历史上的陆战之王终于要露出他锋利的牙齿了,而这吴佩孚守卫的武昌也成了它的一个试验场。。。。
………………………………
第六十二章铁疙瘩攻城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报告师长,我们现在一直被敌军的火力压制,根本就不能冒头。”第三师的一个排长对正在巡查的吴佩孚汇报道,吴佩孚也没有想到事情竟然走向了坏的方向,要知道他们做的阵地虽然很坚固,但是也只是能够防备敌军的枪支弹药,对于大炮并没有什么防御效果,当然这也是因为北洋缺少大炮的原因,否则他们怎么会不注意这个呢?在他们看来大炮虽然是轰炸几次就可以了,是专门面对难以攻克的关口用的,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不是白说的,但是他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只是不断的轰炸竟然连兵都不派,这让他有一些不知所措,毕竟以前打仗大家都是能够见到面的,就像是肉搏一样,但是现在竟然变成了人家一直远程打击,而自己这边连对方的人影都看不到,而且挖的坑道还连续倒塌,这让他有些受不了。
“让弟兄们带上铁锹之类的家伙,一定要把这里给堵住,千万不能让坑道再塌了,否则不是把弟兄们给活埋了就是被对方的大炮给炸死。”吴佩孚吩咐道,他知道现在只能够见机行事了,毕竟这个事情出乎了他的预料,记得去年和西南军打仗的时候他们的军械很先进,但是也没有这样放过炮呀,这完全是不平等的战争嘛。不过吴佩孚并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接下来的事情会让他大吃一惊的。
护前线阵地
在护前线阵地的后方的一个空地上,这里已经全都被封锁了,而这里却出现了几个人。
“刘自强,我这次给你带来了这么犀利的武器,你是不是应该给我打一场漂亮仗,也让弟兄们看看呀?”陆裕光拍着运来的铁疙瘩对身边的刘自强说道,虽然刘自强的年纪要比陆裕光大上不少,但是两个人的关系却是平辈相交,而且一般来说还是陆裕光的身份高一些,毕竟陆裕光现在的军职高,作为发号命令的陆裕光经常喜欢和刘自强开玩笑。
“总司令,你要是把这些铁疙瘩给了我们第六军,我们第六军别的不说,给你打到京城都没问题。”刘自强看着面前的这些铁疙瘩,他感觉十分的兴奋,当然在他兴奋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占有欲,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些铁疙瘩竟然能动,毕竟这对于刘自强来说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陆裕光让人给他展示了一下,他才真正的服了,而且不得不说这是巧夺天工。
“给你们第六军?胃口不小嘛还想打到北京,我说让你们打到北京了吗?而且就算我真的给你,就凭借你们一个第六军也不见得养得起,如果给你了,那么其他军找我要怎么办?你只要把这个问题给我解决了,那么我就把这个东西留在你们第六军,否则什么都别想,一会儿老老实实的准备攻城吧。”陆裕光看着贪心的刘自强说道,说实话最初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个铁疙瘩这么难养,一般的油竟然都带不起来它,最后还是陆裕光找人提炼出来了更加有劲的油,才渡过了这个难关。
“这还不容易吗,你可是小看我们了”刘自强听到陆裕光的话之后面带笑容的说道。
“怎么?在你看来简单?”陆裕光有些吃惊了,他开始觉得是不是这个小子真的有什么高招呀,如果他真的能够提出来一个把动力提高的方法,那么陆裕光就真的有了一个意外之喜。
陆裕光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知道任何事物的发明和改进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打了这么长时间仗的刘自强来说,说不定还真有什么方便的土办法,之所以说土办法是因为陆裕光知道刘自强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
“当然简单了,你先把这些给了我们,等其他军再找你要你就给呗。另外这个东西也不用我去养,你到时候专门让人给我们送燃料就行了。”刘自强一副无赖嘴脸的说道,这让陆裕光有些无可奈何,他是在没有想到刘自强说道办法就是这个。
不过细细想来这也合理,毕竟对于对于刘自强来说他并不了解这个,怎么能够指望他出一个好主意,陆裕光自嘲了一下,然后就开始看自己身边的坦克。
陆裕光最早的时候只想要生产出来一种重型装甲车,但是当他在生产过程中忽然想到了当初在一篇军事报道上面看的法国雷诺坦克,于是陆裕光就仿照法国雷诺坦克生产了一些坦克。
雷诺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当然这个陆裕光再设计的时候也都加上了,即使原来的雷诺坦克没有,他也会在里面加上的。而且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设驾驶席,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现代坦克都沿用了这一设计。德国在遭到英国坦克的沉重打击后,在匆忙中开始设计自己的坦克,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坦克的国家。8年初,德国研制的第一种坦克a7v被投入实战,但还没等它发挥什么作用德国即战败。美国、俄国也都在这一时期研制生产了自己的坦克,但此时它们的产品无论在性能和数量上均不如英国。一战期间的这些坦克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其火力、机动性、防护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差,乘员的工作环境也很恶劣,只能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尽管如此,由于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并在战场上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坦克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第一篇章。
由于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坦克成为了地面作战部队的主要突击力量,其巨大的威力无人可敌,因而登上了“陆战之王”的宝座。同时,也造就了如德国的古德里安、隆美尔,美国的巴顿,苏联的朱可夫,法国的勒克莱尔等一批以运用装甲兵著称的名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看到了坦克的前途,纷纷根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研制装备了多种形式的坦克,其中轻型和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也出现过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履式轻型坦克及多炮塔结构的重型坦克。这些坦克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都有了明显提高,它们的战斗全重一般在9~28吨之间,最大行驶速度20~43千米/小时,最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有的达到了75或76毫米。各大国均组建了装甲部队,装甲兵作为一个的兵种已经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的坦克已有约2万余辆。其中前苏联已成为第一坦克大国,拥有坦克15000余辆,德国跃居第二坦克大国,拥有坦克3500辆,原来的老牌坦克王国英国和法国发展坦克的势头已经减弱,分别拥有坦克1150辆和2200辆。此时的美国陆军由于保守势力占了上风,没有认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