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桂系少帅-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抗战前途非常渺茫:于是产生了玩勾结日本这张牌以对付和八路军的念头。日本帝国主义也有诱阎投降以便把军队转用于其他战场的想法。双方勾结的条件逐渐成熟。
1940年夏,阎锡山开始同日军代表接触。11月,阎令其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根据“亚洲同盟,共同防共,外交一致,内政自理”的原则,与日本山西派遣军参谋长楠山秀吉谈判,达成双方合作、日方为阎装备30个团的口头协议。1941年6月,日军将孝县城让给阎军接管。8月11日,赵承绶代表阎锡山与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田边盛武以及楠山秀吉等在敌占区汾阳县城内签订了《日阎停战基本协定条款》(俗称《汾阳协定》),商定双方停止敌对行动,阎通电脱离重庆国民政府,日将山西政权交阎并为阎军提供武器装备等。会后,阎在敌占区太原、汾阳、临汾等地设立了办事处。至此,阎锡山已由联共抗日转变到联日的危险境地。
与此同时,阎锡山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在驻地吉县克难坡由“民族同志会”对其军政人员进行“洪炉训练”,提出“存在即是真理,需要即是合法”的谬论。《洪炉歌》词则强调“精神整体,合作分工,组织领导,决议是从”,为集体降日进行思想和组织准备。为了扫除降日障碍,阎强化“同志会”的组织领导,命令所有军政经人员及中学以上学生,都须参加“同志会”,开会必呼“会长万岁”等口号,以树立绝对权威;还令其特务组织“政卫组”和“隰汾区战工团”(后改组为“同志会流动作队”)“肃清伪装分子”,大肆逮捕和杀害员、牺盟会员、决死队官兵和进步人士。
对阎锡山与日军秘密勾结的行径,中国曾多次提出警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大举侵略东南亚地区,迫切希望阎锡山履行(汾阳协定)的各项条款。1942年5月6日,阎锡山在日方一再要求下,与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山西派遣军司令官岩松义雄等在吉县安平村举行了所谓的“安平会议”。日本侵略军头目要求阎立即宣布脱离重庆政府;阎由于受到八路军驻第二战区办事处处长王世英的规劝与警告,又见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日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同时觉得当汉奸将遗臭万年,乃采取应付态度,提出由日方先行交付答应给他的武器装备。双方各持己见,未能达成协议。阎恐被劫持,在午休时刻乘机逃走。会后,日军进行报复,击溃阎部第三十四军并俘虏骑兵军两个师。不久,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双方互相利用,又行勾结。这时的阎锡山一变依靠日军而为利用日军。除了交流物资外,他派干部到敌区担任县长等伪职,并对其他伪县长发给山西省政府的委任状,以便在抗战胜利后迅速摘取胜利果实。至此,阎锡山运用“中的哲学”又为自己营造了新窟:蒋介石怕阎投降,增加了对他的支援;为了使阎继续留在抗日营垒,减少了对他的压力;日军为了诱阎就范,停止了对阎的进攻,并进一步勾结。阎锡山营造的新的三窟已就,乃得苟安于晋西南一隅之地。由此可见在威胁到他的时候,他一般都是选择自保,所以陆裕光决定对阎锡山做出承诺,看看阎锡山还能不能使用。
这一章很水,但是由于内容的需要,我许多问题解释不清楚,所以就边水了。。。
起起落落,到现在稳定,而且成为目前更新最快的文字站!我心里也高兴!但是我感觉做网站很难,要做好就更难了,所以如果你感觉本站不错的话,请把的网址nuoshucom发给你的朋友或微博并添加到你的浏览器收藏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我也有更多的用心,去做好他,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环境!当然免费第一,更新速度也要第一!谢谢大家的支持!
………………………………
第七十四章蒙古军队的战斗力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蒙古军队南下的消息阎锡山在两天之后也得知了,不过在发怒之后反而冷静了下来,对于他来说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守住山西,虽然他也恼怒蒙古人的行径,但是他并没有一气之下就决定蒙古人开战,那样虽然解气,但终究不是枭雄所为,毕竟他现在是山西的一省之主。
“报告”正当阎锡山考虑怎么解决眼前困境的时候,门外有通讯兵喊道。
“进来”阎锡山说了一句,他知道通讯兵进来肯定是有事情,难道山西又出现了什么变故?想到这里阎锡山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毕竟之前的情况已经够糟糕了,如果再出现更加糟糕的事情,恐怕是神仙也没救了。
“出了什么事情?”阎锡山没有等通讯兵说话就直接问道,他现在对于时局的变化是真的有些心力不足了,如果说西南军进入山西是对阎锡山的一个沉重打击,那么蒙古军队南下则是对阎锡山的致命一击,毕竟相对于西南的军队,蒙古军队的破坏性更大,西南军队对于地盘最多是占领,而蒙古军队对于地盘则是劫掠,这是在损害阎锡山的根基,毕竟阎锡山和其他的人不一样,他是靠着山西才站稳脚跟的,而且他的人则是靠着袁世凯的支持才站稳的,这其中的差别很大,所以当阎锡山听到大同被蒙古军队劫掠之后才会着急上火。
“报告将军,刚才西南军那边发来电报,他们希望我们在阳曲太原一带的守军能够主动对蒙古军队进行攻击,他们可以保证在这一段时间不再进攻我们山西任何地方,只维持现在占领的地方,另外他们的计划是要将这一股蒙古军队消灭在山西大地上,希望我们能够给予支持,而且他们还说这里面的蒙古人有哲布丹尊巴八世活佛,如果我们能够一举将他们消灭,那么立的事情就会被扼杀在萌芽里,他们希望我们以国家利益为重。”通讯兵对阎锡山说道。
听了通讯兵的话阎锡山开始考虑这件事情的得失了,不用说这件事情如果真的这样僵持下去,那么损失最大的就是他阎锡山,毕竟山西是他的根基,如果这样一直僵持下去,那么首先被打烂的就是山西阎锡山的额根基,当然对于西南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西南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将整个山西全部占领,现在破坏山西也就是破坏西南以后的地方。
“你立刻给他们回电,告诉他们我同意他们的意见,不过我要求正在我对面作战的第三军也要停下来。”阎锡山说道,对于第三军的厉害他已经见识到了,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阎锡山的山西军主动打第三军的话,那么现在就是第三军主动打阎锡山的山西军,对于西南的军的厉害阎锡山是见识到了。所以他才想要通过这个事情将西南和自己的关系缓和一下。
原来没有见识过西南军战斗力的时候阎锡山还想过北洋军能够顺利的统一全国,但是当他真正的和西南的交手感觉到西南军厉害的时候,他才开始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毕竟对于北洋的军队阎锡山的心里也是有几分估计的,但是可以说绝对达不到第三军这样的,而且由于王士珍现在带的兵都是新兵,所以战斗力更是差,否则也不会攻打一个安阳和洛阳就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这还是对方的主力进入山西之后的结果。
这样怎么能让阎锡山不伤心呢,不过还好阎锡山的部队虽然和西南开始交锋了,但是总的来说伤亡还不是很大,毕竟他们之间都没有想要真的进攻对方,但是就是这样阎锡山的损失也相对不小,再加上阎锡山见识到了西南强大的火力,他对于西南的战斗力就再也没有什么怀疑了。
其实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来说,决定他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精神力量。个人认为精神力量是最为重要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对敌主攻方向判断错误,数量敌是我6~7倍,火炮、飞机、补给等各方面都是美占优势,甚至开始时连我们的坑道战术都不成熟;所以别说美国人想不通,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想不通志愿军怎么能获胜?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精神力量了反面的例子就是二战的日军了。说实话,日军的装备也就在中国面前强、战术都不咋的:进攻东南亚的英法也靠数量优势和英法顾不到,太平洋战争中别说国力装备,就是战术、战略和美国也差太多了;但日本还是给美国造成了很烦,为什么?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确实不可小视他们那种精神不是复仇主义、也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骨子里的一种思想,有了这种思想日军的战斗力就要番倍计算
其次是指挥战术。在战术指挥上以中国位守的东方人实在是比西方人强太多了。的军队(从红军开始到解放军)是其中的典型。从长征的1万人开始灵活机动、游动出击,在运动中寻找战机,不求占地但求不断的以优势兵力合围敌小部,直到越来越大规模的歼敌主力。在这方面比较好的还有二战的德军和现在的美军。记得看过一本军事书税:二战德军在军事战术上有两大贡献,一个就是众人皆知的闪电战、还有一个就是二战末期的弹性防御。后者战胜国很少提及,但实际上这种战术给了盟国(主要是苏军)很大打击。相对于东方人(中苏)面对强敌伤敌八千、自损一万的坚壁清野型防御,更为现代军事家推崇。还有就是现在的美军,在高技术的基础上,在实战中结合理论不断总结实践,在战术指挥上应该还是有一套的。我们嘴里说美国只靠经济和技术,但长期缺乏实战经验(甚至演习锻炼)的我军不要就妄自尊大的以为我们在战术上肯定比美军强了反面例子就是两伊战役中,双方基本把坦克当固定火炮对射,射完炮弹等待补充再对射。就是最差的例子。
军队单兵素质。军队单兵素质在战争中也起着重大作用。这里单兵素质不只指兵,还包括中下级指挥官的基本指挥素质。二战里德日老的一批训练有素的兵源被苏中消耗光了,也是后来打得越来越差的原因之一。平型关战役中我们常常几个人都打不过一个日本兵,德军的飞机、坦克等技术上其实并不比英美强,但出现了好多超级王牌就是典型的例子了。志愿军之所以那么厉害,还有个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原解放军主力,对他们自己低级的武器却能运用得十分熟练有效,中下级指挥官对战斗把握得十分恰当。
武器装备。不可否认武器装备是影响战斗力的一个很大因素。典型例子就是美军了,我也不想多吹他们。有了装备的美军哪里都敢干涉,没有装备的美军不知能不能打过柬埔寨?当年几百英军打败2万有素的非洲骑兵就靠了20来挺马克沁机枪。
另外还有训练力度,对于一直部队来说真正的素质体现就是训练的成果,当然这些东西阎锡山并不知道,但是作为一员打过很多次仗的阎锡山来说,他虽然不知道具体怎么评价一直部队的战斗力,但是他还是能够感觉出来,毕竟战斗力的强弱能够从和这支部队交手的程度来判断。
“是”通讯兵将阎锡山的要求全部记下来之后就去发电报了。而阎锡山则又开始计算怎么才能够从这次的时间当中获得最大的利用,怎么才能够让这场生意不赔本。对于山西出来的阎锡山来说,通常对于一件事情进行计算得失的时候,就是看自己赔不赔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