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攸见状,却是嘿嘿一笑,道:“大王勿要忧虑,则注身为冀州本地士族,担忧天子在冀州肆虐祸害乡里,希望大王您能引兵回师保一方平安,也是人之常情。至于友若么,决战一场,倒是痛快,但赌性却着实是有一些大了。”说罢,许攸却是扭头看了一眼荀諶,又嘿嘿一笑,没有再说话。
陈珪与荀諶却是没什么交情,哼了一声干脆补充道:“决战一场,便是败了也大不了投降罢了,大王,我们这些人都能投降,朝廷说不准还会给我们一个官做,咱们朝中的颍川人,如友若,家中的三个兄弟皆是朝中宰执重臣,想来便是降了,也至少能混个两千石吧?”
荀諶闻言,却也没恼,只是不无哀怨地叹了一口气。
说什么呢?又有什么可说的呢?身为当今朝廷中最受重用的颍川荀氏,说什么又能有什么用呢?
不过沮授却是明显没有荀諶那样的好脾气的了,何着我们冀州人和颍川人都不可信,就你们这些南阳人徐州人可信吗么?
“许攸陈珪,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还卖弄你们哪可笑的小心思不觉得耻辱么?咱们这些人哪个不是在汉庭挂了号的,正是同舟共济之时,翻了船对你们难道又有什么好处么?”
袁绍也难得的,在这逆境之中英明神武了一把,道:“这个时候,这等无用的地域之辨就不用说了,则注所言,就算是存了包围乡里之念,也并非是没有道理,至于友若,我与他相知多年,自信他不会叛我,至于你们两个,没有计策助本王退敌,只知道在此搬弄是非么?”
许攸闻言,却是捻须而笑,道:“大王,臣以为,事态并未真的就到了此等不可收拾的地步,汉军侵略如火,但臣以为只是看上去凶猛罢了,他们又能有多少粮谷呢?”
“此外,荆州的刘表,扬州的孙策,我不信他们就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真要是咱们败了,他们难道就能安稳得了么?臣以为,甚至都不需要半年,只需咱们在此地稍作坚持,三月之内,天下必有大变。”
袁绍闻言,点头道:“确是此理,然而我军现在已经被汉军团团包围,就算是明知道他们只有这一股的力气,但我军现在粮道被阻,又如何还能支撑得住?”
陈珪闻言笑道:“臣以为,邺城之围,并非无解。我军也并非只有速速决战和班师回朝这两条路可走。”
“哦?”袁绍听了精神一振,马上追问道:“汉瑜何以教我?”
“臣以为,我军当前确实不能再滞留于官渡了,然而只要我大军退回黎阳自守,曹操、程昱、夏侯渊自然奈何我军不得。至于邺城之危,难道非得全军回师才能解得了么?”
“邺城汉军,乃是汉庭天子亲率,俱是汉庭精锐,除了咱们大军主力,难道要靠冀州的郡卒去以卵击石么?”
“大王,可是忘了阎柔?”
“你是说……”
“如果尽割幽州之地与乌桓,尽割并州之地与鲜卑,以阎柔为帅,统乌桓、鲜卑两支兵马,凑出二十万大军,如何不能与汉军决战于平原?再加上审配留守的两万兵马,难道不足以与天子一战么?就算是不能战而胜之,只需确保漳水不失,则我军粮道自然可以确保无忧,只需三四个月,则此战,必会逆转!”
此言一出,荀諶、沮授二人,尽皆变了脸色。
荀諶问道:“将我军数十万将士之生死,寄托在那些胡人的身上么?胡人无信,难道并州的教训还不够么?况且一汉顶五胡,就凭那些胡人,如何是天子大军的对手?”
沮授更是直接被气得扑过来打他了,一边冲着老头挥拳相向,一边怒斥道:“胡人来了吃什么喝什么,还不是要劫掠冀州百姓?汉军都还没就食与敌呢,先让胡人在冀州肆虐不成?肆虐一番见打不动汉军他们一定会背信弃义的撤走的,到时候,大王您连冀州的民心都要尽失了,这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啊!”
陈珪被沮授追着打,顿时也急了,干脆道:“大王您明断,臣与汉庭,尤其是吕布有着血海深仇,汉庭不融于臣,臣也必不融于汉庭,朝中诸公都可以投降汉庭,唯臣与大王不可,此战,这是唯一一条死中求活之法了啊!”
陈珪这一吼,却是真真正正的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直吼得沮授恨不得现在就活活打死了他,却吼得袁绍突然眼角泛起泪花,感同身受。
他们可都是被吕布杀过全家的人啊!
“汉瑜之言,乃是真正的忠贞肺腑之言啊!”
沮授闻言张口就骂:“他忠贞肺腑个屁啊!大王,主公!!乌桓人和鲜卑人根本靠不住,指望不上的,如此为之,于时局毫无益处,只会尽失冀州民心,只会让冀州更加凋敝,连卷土重来的机会都没有啊!”
“则注说得也有道理,事关重大,让孤,再想想吧。”
“不能想啊主公,主公为冀州之主,自当守土安民,焉有引狼入室之理?”
这却是已经在质问了,看得出这沮授是真的急了。
要知道邺城位于魏郡,是冀州的最南端,乌桓人如果来了,能不能打跑天子不好说,但整个冀州,怕是都要被他们所糟蹋的。
“则注所言,孤当然也都明白,只是当前局势如此,除此之外,确实已是别无他法可想了,真要如则注你所言就此退回河北,孤这有生之年里,如何还有过河的希望呢?无非是等死罢了。此事,让孤好好想想吧。”
“主公啊!不可,不可啊!我军中将士都是冀州人,他们如果知道主公您放任乌桓与鲜卑劫掠家乡,还会为主公搏命么?”
袁绍闻言却是脸色大变,怒斥道:“沮授你竟敢乱我军心?来人,给我把沮授押下去!”
第二百一十二章 逆境则天下楷模?
说实在的,袁绍不是一个真正的草包。
陈珪的这条所谓的计策是昏招,袁绍难道看不出来么?但河北之地全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朝廷在此战中又拿下了并、青二州,对冀州三面合围,一旦他退军班师,攻肯定是攻不动了,守的话,守哪?
只需三年两载,朝廷恢复了元气,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他还守个屁啊!
沮授所言,看似是最为稳妥的老成之言,却是真的真的只能保河北之地的安定,保不了他袁绍,更保不了他的赵庭。
所以在袁绍看来,此时回师,纯粹是取死之道,十死无生,他连三年都守不住,哪来的卷土重来的机会?他怎么看,这曹操和天子也不太可能连三年都挺不住就内讧。
所以他宁可采纳荀諶的计策去和曹操死磕,也绝不会采纳沮授的意见班师回朝,九死一生,总好过十死无生,袁绍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他所谓的考虑,指的其实是到底要破釜沉舟的去打曹操呢?还是真如陈珪所说,割让幽、并二州,引乌桓、鲜卑南下呢?
说真的,哪一条计策的胜算都不高,但乌桓打退刘协,确实比他俩月之内覆灭曹操来的要更靠谱一些。
究其根本,还是高干在西线打得实在是太差劲了,明明兵力优势数倍于汉,明明并州是层层山险,层层笼屉的易守难攻之地啊!这怎么这么快就给丢了呢?
莫说二十万的大军,就是二十万的老娘们去守并州,也万万没有这么快就丢的道理啊!
“传孤的诏令,让张郃过来见我。”
好歹袁绍也是有一丢丢的良心的,还是,试试看吧,万一破了曹军的大营呢?
不一会儿,张郃到了,规规矩矩的对袁绍行跪拜之礼,却是被袁绍一把冲了上去将其人拦住,而后抱着张郃颇为动情地哭出了几滴眼泪,又拉着他的手在自己的主位上座了。
“儁乂啊,儁乂,眼下时局已是千钧一发,只有靠你了啊!”
“大王。”
“你还是叫我主公吧。”
“主公,臣也听说了天子率军奇袭邺城之事,臣以性命担保,必保护主公杀回去。”
“杀回去有用么?为今之计,只有反其道而行之,杀向曹营才是出路啊!我意以儁乂为先锋,我亲自在作你的中军,我军将士数倍于敌,昼夜交替轮番进攻,难道就打不下来么?”
“这……”
“儁乂啊!国事成败,生死攸关,全都要靠你了啊!难道儁乂还要畏难不成?”
见状,张郃也只好深深地叹息了一声,道:“郃,唯有尽力而为。”
“好!!”
袁绍当即解下了自己的大王佩剑送给了张郃,道:“孤不通战阵之道,便将我全军乃至于全国性命,尽托于儁乂了,自孤以下,任何人如果不听儁乂号令,儁乂尽可以不罪而诛!”
“这……”
张郃不但面上没有喜色,反而却是面露为难。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要知道张郃并不是袁绍信重的班底之将,相反,他原本是韩馥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河北之地的一支颇有一定独立性的武装,出身和处境,其实和麹义颇为类似。
这样大的信任,怎能不让人想起,同为韩馥判将,曾经力挽狂澜为袁绍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麹义呢?
可以说袁绍能有今天的地位,四成是靠着他四世三公的家事,剩余六成都可以说是麹义的功劳,可结果现在麹义又何在呢?(麹义的贡献可不只是界桥之战那么简单,几乎袁绍所有的关键战役都是他打下来的)
而袁绍,只看张郃的神色变化便心知他的忧虑,立马道:“孤知你心有顾虑,咱们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当此之时,若能击破曹营,儁乂你便是当之无愧的首功,我以漳水发誓,若胜,则此生必不负将军!”
说罢,袁绍当即便以手中宝剑划破手掌,当着众多文武的面,牵着张郃的手指天盟誓道:“孤袁绍临漳水发誓,若我袁本初还有他日,纵使儁乂日后负我,我亦绝不负他,有违此誓,当以天打雷轰,后代子孙不得好死!”
说罢,又用自己血呼啦啦的大手握住张郃道:“儁乂啊!孤现在只有信任于你了啊!”
张郃还能说什么?说实在的袁绍这话他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但既然袁绍的姿态都已经摆得这么低了,他难道还有得选么?
“大王莫要再说这等言语,郃,死战便是。”
却也只敢说死战,不敢拍着胸脯的瞎保证。
曹操的大营岂是那么好攻的?
袁绍闻言,微微有些失望,却也只好如此了,他并不信任张郃,也深知张郃不会太信任他,然而眼前除了张郃之外,他也确实是没有真的可以信赖的人了。
不靠张郃,难道只靠那些夸夸其谈的幕僚么?
当即,接过所谓大王剑的张郃便开始整军了,只是拥大军来到曹操的官渡大营,眼瞅着营帐之外的十重鹿角,营内高高架设着的强弓硬弩,以及曹军严丝合缝,安置规整的大营,张郃还是忍不住在心里不无悲凉的为自己的命运所叹息。
曹孟德真不愧是天下名将,听说了天子袭邺的消息居然还这么稳得住。
“儁乂以为,此战如何能胜?”
张郃却不答,反而问道:“臣刚刚在整军之时,听闻则注先生因力劝主公班师回朝,阻拦大王借师于胡,不知可有此事?”
袁绍闻言,却是立时有些变了脸色。
“大战在即,儁乂为何要问此无关之事?”
却见张郃郑重地道:“大王不愿班师,郃也理解大王之苦衷,若是大王已经决意要在数日之内与曹贼一决生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