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化习俗相通,都属于东胡的后裔,于是此人莫名其妙的就又成为了塞外鲜卑、乌桓与广阳汉人之间进行贸易的代理人了,凭借贸易的优势势力愈来愈强盛,逐渐成为了一支可以左右塞北时局的力量。
    说真的,也就是他出身于汉人,他要是身上有点檀石槐的血脉简直就是鲜卑单于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了。
    可你要说他是汉人吧,好像也不是,一个自小在鲜卑部落中长大甚至成为部落首领的汉人,你难道指望他当郭靖么?说实在的这种人你说他是汉奸都冤枉他。
    因此,早在刘备来幽州之前事实上便早已对阎柔的安置有所规划了,刘备直接拿出一张正儿八经的尚书台诏书递给了他道:“朝廷有意改任你为护鲜卑校尉,平虏将军,兼广阳太守,接诏吧。”
    阎柔闻言也是大口地吞咽了一口口水,而后看了一眼端坐于刘备身侧的鲜于辅、田豫、牵招、田畴、王松、乌延。
    而后乖乖地就接过了刘备手中的诏书。
    刘备则多余一句话都没有说,直接就命人牵来了一匹白马,亲自持匕首一刀捅穿其脖颈将其宰杀,取其血而写了一纸盟书,指天而誓曰:“今日我刘备,与幽州诸英豪杀马盟誓,自当勠力同心,西击乌桓伪单于蹋顿,有违此誓,人神共弃,五雷诛灭!”
    然后阎柔就看到除刘备之外的其他人纷纷上前抹了一把马血在手上和脸上,学着刘备的样子把手高高的举起,然后齐刷刷地看着他。
    却是一丁点心里准备的时间都不给人家的啊!
    然而事已至此,他又还能如何呢?今天他若是不举这个手,怕是这伙人就不是杀马盟誓,而是杀他盟誓了。
    却是只得叹息一声,恶狠狠地瞪了鲜于辅一眼,而后同样学着众人的样子抹了满手满脸的马血,学着众人的样子将手高高地举起,齐声与众人重复了一遍刘备刚才说过的话。
    “吃饭!”
    发完誓的刘备一声令下,重新回到了主位上坐定,立时便有庖人上前当着他们的面来将白马剥皮取肉,放在滚烫的铁板上炙烤了起来,另有下人端来铜盆和肥皂,让他们洗手洁面,待马肉烤好之后便依次放在了他们的餐桌上,在刘备的带头之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吃完筷子一放,便下令道:“诸位,聊聊军略吧,此次会师,你们各自带了多少的兵马?”
    王松说他带了五千,田畴说带了八千,乌延说带了四千乌桓,田豫说他领了一万汉兵,牵招领一万杂胡骑兵,鲜于辅自己也说自己领了两万乌桓骑兵。
    然后众人又看向阎柔。
    “我……麾下有两万鲜卑骑兵,已经整军完毕,明天就能到。”
    “很好,兵贵神速,众将听令,三日后,诸公随本皇叔一同挥师东进,沿傍海道东进攻取柳城,誓杀蹋顿!”
    ………………
    建安四年十月中,作为幽州郡治所所在的涿郡涿县,突然宣布易帜,刘备手持尚书台的诏令领幽州刺史,命鲜于辅为征东将军,王松为渔阳太守,田豫为涿郡太守,田畴为右北平郡太守,阎柔为广平太守,护鲜卑校尉,平虏将军,众人于渔阳歃血为盟,东讨蹋顿。
    所谓傍海道,是指渤海与燕山山脉中间的那一条沿海的平原走廊,这条路基本上没有什么天险阻碍且顺畅无比。(曹操打蹋顿时赶上大暴雨海水涨潮把傍海道中较窄部分淹了所以才改走卢龙道,东汉时海岸线比现在更靠西一些)
    蹋顿这会儿集结了部队同样也是从这条道上南下,还傻了吧唧的等着到了右北平郡之后会盟乌桓各部呢,结果半路上遇到了刘备的联军,还以为是来找他会盟的。
    此战,牵招与田豫两位刘备的挚友爱将身先士卒,率领本部兵马直接就冲入到了蹋顿的军阵之中,田豫更是亲手将蹋顿斩杀。
    这个自比于冒顿单于,雄心勃勃的想要一统乌桓的辽西乌桓首领,屁都没放出来一个便已身首异处,十日之后,汉军破柳城,辽西乌桓举族投降,十抽杀一。
    早与蹋顿有约的东部鲜卑首领素利走到一半的时候闻讯,二话不说便让大半的部队回去,自己带着少量的部队去柳城对刘备表示臣服,并遣子为质
    辽东太守公孙度闻讯,遣使者见刘备,朝贡战马三千匹,驽马八千匹,高丽女奴八百,东海大珍珠两箱,刘备表其忠勇,仍任命其为辽东太守。
    至此,幽州平定。
    当刘协屯驻于南皮,摩拳擦掌的打算跟乌桓干一仗的时候,正好收到战报,惊愕莫名。
    当然,满心以为蹋顿一定会来,所以自己先一步去举族而来的中部鲜卑首领扶罗韩在攻入冀州之后,得知居然只有自己一人独自面对天子的大军,当场就哭了出来,遣使投降。
    然而他一路从上郡北边都杀到冀州了,罪恶也已经犯了不少了,最关键的是,刘协手底下的魏延,黄忠,关羽等人再也忍不住了。
    好家伙咱作为汉军主力想打个仗怎么就这么难?
    为了正儿八经的打一仗俺们都跑到南皮来了,结果现在告诉我幽州居然被刘备一个人单骑给平了,说好的乌桓、鲜卑联军,汉军甚至做好了敌军有二十万的准备,结果就来了这么一个二傻子。
    就特么你叫扶罗韩啊!
    投降?门都没有啊!
    魏延在滹沱河岸将其击败之后,生生只带领一千骑兵追着这扶罗韩杀了四百余里,这才终于斩下了扶罗韩的首级,满意而归。


第二百二十章 袁绍,穷途末路 
    就在刘备率军平定乌桓之乱,单骑平幽州,魏延斩杀扶罗韩的同时,却是从邺城传来了消息,袁尚在审配的拥护下,自立了。
    袁尚给冀州各地发了檄文,说是袁绍自私自利,叫胡兵南下,已经不配在当人主,从现在起自己就是新的赵王。
    收到消息的刘协都惊呆了,这么好孝的么?
    然而现在他的粮草确实也已经不多了,确实没心思再搭理这一对奇葩父子,想了想,刘协索性听从司马懿的建议,以魏延斩杀扶罗韩有功,命其为渤海国相,率领本部兵马镇守南皮,并给他留下了大半的粮草辎重。
    自己则只带领剩下的兵马跨国滹沱河,一路走到了涿郡去见刘备,或者说是去见鲜于辅、阎柔等胡人首领去了,并且给贾诩下诏,命他让匈奴中休屠部、呼延部、兰氏部等各部首领来涿郡找他汇合。
    毕竟他人都到南皮了,再折返也没有粮草去打邺城了,不如干脆把边疆问题解决一下。
    在他看来幽州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治下少数民族问题,他虽然不太懂,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刘协还是认为东汉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很有问题。匈奴内附二百年,乌桓内附三百年,其余羌、氐等少民基本也都差不多甚至更长了,两三百年的时间都没把他们养熟,居然还能让五胡把华夏给乱了。
    这特么可是汉朝,不是百万大军打不过刚开化野人的宋朝,也不是需要天子亲自去守国门的明朝,一汉当五胡这话真不是随便吹嘘出来的,所谓的边患,其实全特么都是内部矛盾。
    汉朝时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已经内附臣服的少数民族,一直都是只有两种主导思想的,一种是“王者无外”,一种是“夷夏之防”,或者直白点,达则“王者无外”,穷则“夷夏之防”,这样的主流思想之下制定出来的具体政策不出问题才见鬼。
    虽然刘协本人作为一个非历史爱好者并不清楚历朝历代都是怎么处理内部少民问题的,但是作为一个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现代人,或多或少也能有点心得。
    比如……这个多民族共同负责的政治协商大会,是不是就很有搞头呢?这种政策是不是比所谓“王者无外”和“夷夏之防”要强得多呢?
    目前看来他再想要直接禅让实则已经是难如登天,君主立宪才是盼头,议税阁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有好多好多种的会要开呢。
    这种多民族政治协商会议,不正是分权的大好方式么?后世初中课本上写得清清楚楚,这是皿煮执政的具体表现形式,好家伙都皿煮了,君主立宪岂不是也就不远了?
    毕竟刘协之所以难得的正经起来,完全是因为袁绍太不当人了,而随着袁绍走向末路,基本可以确定成为冢中枯骨第二,这个君主立宪甚至于直接禅让的小心思,自然是要重新活络起来的。
    至于那些来自于现代的经验能不能适应现在这个时代,会不会造成不好的恶果,却是一点都不担心,毕竟再差,也差不过五胡乱华吧?
    所谓“王者无外”,有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汉武帝是这一思想的坚定者,简单说就是瞅你们一个个的全都是垃圾,瞅着都烦,让你们按照我们汉人的方式生活,谁不听话就弄死你,完全不承认内迁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再直白点就是我瞅着你们就不爽,你们必须得让我爽,谁不服我就干谁,干到你们服为止,意见?谁允许你们有意见了?
    结果就是汉武帝时期,“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到西汉晚期时这样的思想便被主流士人所排斥了,因为实在是打不起了,于是主流的思想基础就渐渐的变成了“夷夏之防”。
    简单理解就是,外族都是垃圾,都是臭狗屎,咱们不要搭理他们,不要跟他们玩。所以到了东汉开国的时候西域诸国哭着喊着求着要遣子为质,臣服于汉,刘秀竟然不许,匈奴内乱时有大臣提议出兵讨伐刘秀还是不许,甚至在班超经营西域时东汉朝廷也没给他什么帮助。大名鼎鼎的班固在经营西域时事实上得到的帮助其实很少很少。
    反正这两种主流思想在刘协一个现代人看来都是特么有病。
    然而因为汉朝实在太强,当年的汉武帝又实在太骚,幽并凉甚至关中等地又到处都是已经内迁了的少民,甚至有不少少民还是偷着来的,就跟偷渡似的,又因为东汉建国以来“偃武修文”,事实上已经荒废了郡兵的训练,马政也已经名存实亡,反而需要这些已经内迁了的少数民族替大汉巩固边疆。
    结果就是在两种不断交替的主流思想之下,汉王朝对待内附少民的具体政策上就各种的拧巴,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玩命的欺负,有事儿的时候又让他们替汉人打仗,自己的汉人本土军队则逐渐废弛,东汉中晚期以后王朝的总体兵力构成中附国异族士兵超过了二十万,占据了总兵力的一大半以上。
    比如大名鼎鼎的凉州三明之一,东汉末年典型的民粹主义分子,超级铁血激进派段颎就主张对叛乱羌民部落绝族,“绝其根本,不能始殖”,也就是差不多把人杀光的意思,但是段颎杀光叛乱羌族所率领的人马,还是几乎清一色的羌人士兵。
    率领羌族士兵,杀光羌族部落,牛吧,写都不敢这么写,否则你们肯定得说我脑残。
    又由于,东汉以来无论政治、经济、军事都已经彻底败坏,党人,士人成为汉王朝实际的主人,他们政治上体现为豫州、冀州、南阳等地党人抱团挤压边郡人,到了东汉末年已经将边郡虎将欺负成“边郡鄙夫”,当他们是自己养的狗的地步,让这些真正了解胡人的汉人在朝堂上没有了丝毫的话语权。
    经济上大量的从边郡迁出汉人人口,使他们沦为自己豪强经济的租户、佃农、甚至奴婢,于是他们最喜欢边境生乱了,一旦边境生乱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