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就暂时不挂凌烟阁了,毕竟这夏侯渊此前也没什么前功,这个功绩以后也未必就不能被后人反超。
    第五功荀彧,第六功杜畿,第七功钟繇,仨文官都给封了乡侯,除了荀彧,其他人也就都暂时不进凌烟阁了。
    至于此战中表现的也算是比较优秀的张辽、徐晃、于禁、夏侯惇、还有关羽、张绣、贾逵等,也是人人都有封赏,不做细表,反正都没进凌烟阁。
    又想到刘备这次明明立了大功却主动放弃幽州刺史的高风亮节,又特意拜刘备为录尚书事。
    想了想,干脆给贾诩也加了个录尚书事职衔。
    刘协的目标,是希望大家都去录尚书事,不是都说这是权臣的标志么?希望大家都能当个权臣,把我这个君主的权力都给分走。
    要不是夏侯渊的这个战功实在是太虚,他自己以前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其他的功绩,刘协都想把他也给录上。
    然后吧……众人就忧心忡忡的心中咯噔一声,而得知了这一消息的曹操也郁闷的仿佛吃了狗屎。
    一个人录尚书事那叫权臣,两个人录尚书事那叫重臣,一堆人录尚书事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啊!这权责不就和议税阁重复了么?
    这哪是在奖励刘备和贾诩啊,这分明是在夺曹操的权啊!
    除了刘协之外,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看出来了,随着袁绍的身死,刘协与曹操这位功高震主赏无可赏的新任魏公之间,恐怕又要掀起一轮新的政治博弈了。
    就是不知道这次的斗争能不能控制好这个烈度,希望,别给这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朝局造成太大的震动吧。
    这么一想,天下的有识之士喜悦之心尽去,又变得忧心忡忡了起来。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老实说,这一个月里刘协过的是真的挺开心的,每天就是带着文武百官到处去各个少民部落中乱转,天天开篝火晚会吃烤串,晚上有三个大美人暖被窝轮番宠幸,有时候状态好还能一起宠幸。
    这日子,真的是舒服啊,舒服的他那颗想要回家的心思都有一点淡了。
    他甚至还心血来潮的,跑到右北平郡去赚了一圈,可惜,两千年的差距实在太大,除了一条无定河,哪都认不出来。
    一个月里,刘协将麾下的屯田之兵中,未曾婚配的,和这次帮助他一块作战,但实际上压根并未真的打起仗来的冀州辅兵,都给留在了涿郡和广阳一带,命令他们在此处耕种,择其精壮重新军屯,并交给了郭缊来进行管理。
    又命令一部分汉化程度比较高的少民以迁都需要填充人口为名,让他们去河南一代进行耕种。
    算是在两地进行了一次人口调配。
    这其中,又有好多的少民贵族和幽州本地的游侠被刘协所招募,成为了禁军和宿卫,而这两支职业的精锐的军队,数量上又一次的飞速膨胀,经过并州、冀州、幽州三弟的扩充,数量眼看着就要突破两万大观。
    反正许都肯定是吞不下了的,回去之后刘协就会让禁军改为洛阳屯驻,也算是为迁都做准备。
    再用许都来做国都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司马懿曾经提醒他,如此一来全职士兵太多,朝廷的财政打完仗虽然稍微宽裕了一点,但想养活这么庞大的全职士兵队伍,还要发俸禄,还是有一点吃力的,建议刘协进行军制改革,并且为两支大军进行军事改革。
    而对此,刘协却是胸有成竹地打了包票:“你放心,此事我早有算计,回了许都之后就会实行。”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养寇自重
    建安四年十一月初,初冬。
    虽说是初冬,但幽州的初冬也是真的够冷的了,感觉比许都的深冬都还要冷得多,小风一吹,冻得贼鸡儿僵硬,必须要搂着新娶的三位贵人才能感觉好一点。
    这样的冷风里,来自于南边,前线的两封战报却是给了他一丝温暖。
    这一日,作为朝中中书令,但在此战之中并没有什么表现以至于明明随君出征,但事实上作者已经把他忘了刚想起来的荀悦跌跌撞撞地就跑过来,脸色颇为愤懑地递上来两封来自于南边前线的奏表。
    “发生了什么事儿了,怎么还把你给气成这样?”
    “官渡的战事打完了,袁绍亲自堵在黎阳掩护淳于琼带领袁军主力后退,坚守了三天之后张郃投降,在投降之前斩杀了袁绍的首级,咱们大胜了。”
    “这不是好事么?”
    “但是淳于琼和高览都回到了邺城,伪赵此战虽然丢了青州、并州、幽州,但冀州主力折损其实并不大,现在邺城里面怕是还有十万大军,冀州的根本还在,袁尚的这口气还真让他喘回来了。”
    司马懿闻言道:“这不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儿么,那袁尚虽然不孝但毕竟也是袁绍的儿子,既然袁绍都已经死了……不对,你说高览也退回去了?全军都退会邺城了么?”
    荀悦点头。
    “夏侯渊到底是干什么吃的!高览手里才三万多人,他和张辽两个人都咬不住么?”
    “哼,人家压根就没去咬!曹操在张郃投降之后也没有半点去追击的意思,干脆就在黎阳休整上了,我看,那袁绍这次根本就是白死,他就算不亲自断后,恐怕曹操也不会追他。”
    荀悦这回是真的生气了,以至于提起曹操来,又一次的直呼其名了。
    司马懿闻言皱眉道:“会不会是,粮草不济?”
    “不可能,官渡距离许都那么近,曹操手中的存粮至少还能支持一个月以上,他这分明就是在养寇自重!”
    “唉~”
    其实曹操养寇自重并非不能理解,老实说,这场仗打得实在是太顺利了,以至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猝不及防,自然也包括了曹操自己。
    原本以为,这一仗能把袁绍打退,就已经是大胜了,能把青州之地给占领并且守得住,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袁绍的势力那么大,想彻底的弄死他怎么还不得个十年八年的时间么?
    可结果万万没有想到,这老小子这么不禁打,朝廷还没用力,他就倒下了。
    他这一倒,曹操与天子之间那个共同的悬顶之剑也就没有了,这也就是曹曦当了皇后并生下了太子,否则天子与曹操立刻就会重新陷于政争,甚至干脆割据分裂也不是没可能。
    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功臣亡,作为一个赏以无所可赏,功早就高到了没边,甚至曾经架空过天子的权臣,这个时候养寇自重心存自保之念,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说老实话,曹曦是皇后又能如何呢?太子的地位稳固么?霍光的女儿难道就不是皇后了吗?两汉以来哪个权臣的女儿不是皇后,多少个太子外公,东汉打光武以来,朝政一直都被外戚大将军所独揽。
    西汉的王、卫、霍、上官,东汉的窦、陈、梁,甚至刚死了没几年的何进,哪个不是外戚权臣,有多少太子外公,有一个是善终的么?
    死的是一个比一个惨啊!
    说实在的只是养寇自重而不是直接决裂,这曹操已经很克制了,也说明他确有自知之明,知道真要是翻了脸,他万万不是天子的对手。
    然而要真是翻脸,朝廷可就不是元气大伤那么简单了。
    事实上,如果不拿曹操当朝廷权臣的话,他依旧是天下第一诸侯,兖州之地是他的地盘,这么多年一直是他的心腹程昱在帮他经营,朝廷的力量并未渗透入兖州之中。
    青州是夏侯渊打下来的,也是夏侯渊在那里持节担任刺史,唯一能在青州与夏侯渊相制衡的,领着徐州屯田之兵的张辽是曹操的女婿。
    此前在许下屯田的曹操旧部现在也窦在曹操自己的手里,他又正在攻略冀州。
    事实上他之所以养寇自重其目的不就是在于此么?只要战事不结束,他就必须时时刻刻在黎阳一代屯驻重兵,就有理由不让大军回家,就可以干脆让许下之兵改为黎阳屯田。
    毕竟这场双方二十几万人的战争在这里也打了小半年,黎阳附近也早就都打成一片白地了。
    豫州的沛国是曹操的老家,也是曹操的真正大本营,而且与兖州接壤,朝廷对沛国周边的梁国和陈国本来也没什么统治力,那以前是受汝南袁氏所影响的,袁绍此前在这两国说话其实比朝廷还好使,这次打仗两国豪强之所以没反完全是因为吕布在汝南把他们杀得都破了胆了,一旦天子与曹操决裂,两国大概率也是要跟曹操的。
    如此算来,曹操手握青、兖两州与半个豫州、一部分冀州,这实力,脱离了朝廷放在天下诸侯之中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算表面力量的话,手握司、并、徐、南阳、和剩余半个豫州的天子对比他还真没多大优势。
    当然,表面力量而已
    然而刘协闻言却是大喜过望,甚至忍不住放声大笑。
    不容易啊。
    太不容易了啊!
    你曹操终于重新露出你的不臣之心了啊!
    “所以,曹操这是要反了吗?”
    反了好啊,你曹操要是反叛,我直接就把位子让给你不就得了么。
    那这一切不就又重新回到正轨了么。
    荀悦却给刘协泼了一盆冷水道:“那倒没有,只是养寇自重而已,他以年老力衰为由,已经从官渡反回,将前线的本部兵马全部交给了夏侯惇和曹仁指挥,他现在人,应该已经回许都了吧。”
    “嗯?这是……”
    司马懿这时叹息道:“这……也算是预料之中吧,说到底,大司马如此安排,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只要皇后无忧,太子无恙,待太子长大成人之后,一切自然就好了,大司马仍然是我大汉三兴的首功之臣,凌烟阁上的群臣之首。仲豫啊,你也对大司马客气一些,莫要直呼其名了。”
    “哼,你放心我知道轻重,我就是心理有气。”
    刘协闻言,却是好不失望。
    原来他没反啊。
    唉~,要不,我回去之后再禅让一次试试?


第二百二十七章 荆州牧吕布?
    其实,曹操既然选择了自己回朝,把兵马留在前线,这玩法,这势力,其实真的挺像是曹芳早期,甚至是曹叡晚期的司马懿的。
    你说忌惮吧,那是肯定的,毕竟朝内他已经功高震主,地位尊崇位极人臣,朝外他还有一支忠诚于他的大军,直接弄死他,朝廷肯定要出大乱子。
    可你说真的多怕他吧,也不至于,说实在的要不是曹叡死的早,曹爽这玩意光想着怎么爽,这天下其实压根也没有司马氏什么事儿。
    刘协此时与曹操的关系,还真的挺像是曹叡与司马懿的,中间还多了个皇后和太子做缓冲。
    就看谁活得长呗。
    只不过天子人虽然只是庸人之姿事实上真实水平还不如曹叡,但天下人无不当他是有着神鬼之谋的中兴明君罢了。
    所以袁尚,曹操是肯定要打的,不打不行,但同时他也万万不会打死袁尚的,只有一直打袁尚,他才能有理由一直控制着冀州兵权,并继续对青州、兖州的掌握。
    等到什么时候太子长大成人了,他那时候也老了,就把指挥权往太子的手里一交,让太子带兵把邺城攻破并且活捉袁尚,他自己也就可以安心养老了。
    当然,如果刘协能死在他的前面,那就是另一种玩法了。
    但总得来说,曹操这样做并不让人意外就是了,而刘协,在心里纠结挣扎了一番之后,也放弃了那个刚刚萌生的,要弄死皇后和太子的想法。
    一个老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