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益、扬三州之地,家中人口比曼城家还多的,少说也有十几家吧?如何能保证人人都如曼城、太尉这般的公忠体国呢?便是曼城自己,又如何保障后代也如曼城这般呢?”
众人再次纷纷点头,却是李典脸红着苦笑了一声,道:“诸公,莫要再说了,说起来我现在也是都乡侯,这算是列侯了,勋贵之家也算我一个吧,南阳的田我不要了,仲达兄,还请为我家数万口的家人在河南另寻一处宝地啊。”
司马懿见状笑道:“曼成兄公忠体国,懿实钦佩之,自当为曼成兄令寻宝地。”
李典却是在心里骂了一句:又特么要搬家了。
我当上家主都没有两年,却特么搬家了两次?我这是好几万人的大家族啊!
却是荀悦道:“曼城莫要心感不忿,若真是进功臣而退文吏,对我等诗书传家之人是祸非服,对尔等军功之家,却是大好事了,你既首倡此义,难道天子还会亏待你么?在这里,确实要先恭喜你们才是了,也就是你们家恰好搬到了南阳,其他人想搬,还没这个机会呢。此举毕竟是从徙陵之法演变而来,河南的无主之地虽多,也是有限的,其他人家可不能让他们举族而来,将嫡系百余人搬来也就是了。”
刘备闻言却是笑道:“我看,不是曼城心有不忿,而是仲豫你心有不甘吧?仲豫你也休恼,我看进功臣是肯定的了,却也未必就要退文吏,当年光武行此法也是善政,天子远谋,绝不会如此不智,此策明显天子只说了一半,后面,必然还有后手,这却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揣度的了。”
众人纷纷再点头。
却见司马懿皱着眉道:“就算是只有这半策,恐怕,也还有第三层的深意啊。”
“哦?还有第三层?仲达又想到了什么?”
“勋贵直接参政议政,对咱们来说都是好事,咱们和咱们的后代子孙,怕都是勋贵么?但你们说此策对于大司马来说……难道也是好事么?比功勋,比爵位,颍川人也没有谯县人多啊。”
“嘶~”
这么一说,众人却是恍然大悟。
“是了,如此一来,倒是与上一条也对上了,天子特意命令家眷随军,却又让勋贵徙陵,这……好家伙,这是一套接着一套啊!”
如此一来,这不是讲谯沛武将集团,与曹操本人割裂开来了么?
夏侯惇、曹仁、曹纯、尤其是夏侯渊,这些人也都是侯爵啊,他们也是要参政议政的啊!这会每年开一到两次的话,难道他们十几年里的每一条政策提案都会和曹操一毛一样么?
长此以往,他的这些宗族,旧部,真的还会和曹操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么?
也多亏了他们有司马懿这般聪慧,能勉强跟得上天子思路的能臣做分析,否则,他们还真没意识到。
恐怕曹操那头,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两条计策已经要挖他的根基了吧?
天子的谋算……好,恐,怖啊!
却是关羽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仲达兄大虑也,吾深感钦佩,那么这次咱们的用兵……要走随枣,这又到底又有何深意呢?”
“这个……”司马懿这下为难了,却是摇头苦笑道:“这个,我实在是猜不出,我其实,不是很擅长于军略,天子用兵如神,远不是我所能揣度的啊。”
闻言,关羽顿时失望不已。
你们刚刚说了那么多,把天子的意思都给分析了十之七八,结果到我这条军略上,就干脆分析不出来了呢?
这条军略才是最离谱的啊!
兵者死生之地,这是马上就能见到结果的事啊!万一我没能理解到位,岂不是要丧师辱国了?
于是众人只好开动脑筋,想,就硬想,火锅也不吃了,对着地图就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然而这条军略,真的是彻头彻尾的神经病军略,怎么琢磨,也琢磨不出深意何在。
怎么看,这一仗都打不赢啊,到时候十之八九会功亏一篑,到最后,可能只能接的出高顺和桓阶两个人而已,整个荆州都得丢。
聊啊,聊啊,却是从来没去过南阳,事实上对那里地形根本不了解,自始至终都没怎么参与讨论的贾逵突然问道:“咱们……是不是都忘了一个人?”
“忘了一个人?什么人?”
“江东小霸王,孙策,孙伯符!”
第二百三十六章 隆中有个诸葛亮
另一边,荆州,早在天子收到荆州这边的消息之前,焦头烂额的吕布便感觉到有点不对味儿了。
却说因为吕布将最宝贵的第一时间都用在了追杀文聘的身上,又因为文聘北逃,他光是整顿襄阳防务就用了不少的时间,这就导致了高顺不但很顺利的就逃去了长沙,而且还相对从容的帮助桓阶整顿了荆南四郡的防务。
老实说桓阶虽然很忠心,作为长沙郡本地人虽然对于地方事务很熟,但毕竟不通军略,而高顺的陷阵营虽然只有八百人,却是真正的天下精锐,尤其是最近一年多当了天子禁军,完全是按照中级军官的标准在培养。
因此事实上来说,高顺加桓阶,却是是能创造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
这也是高顺明明有往北逃的活路,却执意坚持往南逃的原因。
守住长沙,就是守住了荆南四郡,守住了荆南四郡,则吕布的这个荆州牧实际上就是个南郡太守,江陵城囤积的钱粮虽然多,但再多也早晚有吃完的一天,真以南郡这一郡之地来说是万万也养不起十万兵的,此确实可以说是吕布的心腹大患。
而一旦等朝廷缓过劲来,挥师再打襄阳的话,他则可以率军去捅吕布的后路,让他也尝尝两面开花的滋味。
而既然已经错过了攻打长沙的最佳时机,吕布也索性先不急了,陈宫死文聘叛变,这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本来他这荆州得的就不甚稳妥,如此一来,却是把他给整得彻底的慌乱了。
于是吕布先是尽数取了江陵城中的财物,将其中的大半都分给了多年来一直随他走南闯北的旧部们,不但人人有赏,而且命蒯越拿来南郡的户籍名册,挨家挨户将所有年岁恰当的寡妇,和大半适婚的小姑娘全都嫁给了这批将士,以及侯成、曹性、宋宪与魏续四名跟随他征战多年的老部下,并命令他们统领从南阳抢来的勋贵兵。
吕布本身也不傻,知道他这个荆州牧根本坐得不牢,这些老部下和老班底才是他的立身之基。
对于南郡的这些本地人,吕布更是不惜以高官厚禄相赠,除了被他委以重任的霍峻之外,蔡瑁张允蒯越等人的官职均未变动,依然身居高位,甚至名义上的官职都有所提升,比如蔡瑁领了武陵太守,蒯越领了桂阳太守,许汜,则领了长沙太守,而武将方面,如苏飞、吕介、王威、霍峻等人,所有的校尉都升了一级当中郎将,所有的中郎将则升任为偏将军甚至杂号将军。
而文聘带领南阳人反叛,其实也刚刚好给了吕布分割利益的机会,襄阳城南边原本都是刘表辛辛苦苦整顿出来,用于安置那些南逃的南阳人的屯田之地,恰好便让吕布给他们分了。
而由于文聘走的实在是有点匆忙,也不可能带走全部的南阳人,尤其是老弱妇孺都剩下不少,而吕布所选择的办法却特别的简单,都杀了就完事儿了。
把男人都杀了,小孩子送给南郡本地的士族豪强去当奴婢,女子当做货物赏赐给部下,让自己的旧部和汝南收编来的黄巾,甚至是从南阳勋贵手里抢来的勋贵兵安顿在这里耕种,这不是很好么?
他自问,他能给的都已经给了,这些南郡的士族豪强得到的实际利益并没有比刘表时期来得少,虽然他好心的将这些南郡在外领兵的将领的家眷都给接到江陵城来了,这不也是为了自己帮着他们照顾他们么,可他们对自己……
怎么总感觉怪怪的呢?
为什么这行政效率这么低呢?
这让吕布总觉着吧,这些南郡的士人好像并没有真的跟自己交心啊。
这……他们好像对我完全是畏危而不怀德的样子啊,这是哪出了问题了么?
他愁啊,他郁闷啊,他一把一把的抓头发啊。
这个时候,吕布就特别的想念陈宫,也特别的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爱那个面子,居然没有亲自去追击高顺。
如果陈宫还在,想来这时候一定能够出一个帮自己化解危机的主意吧?
这蒯越和蔡瑁,虽然都接受了自己的封赏,也都已经宣誓向自己效忠,可两个人明明在南郡那么大的影响力,怎么就不能为自己振臂高呼一下呢?
荆州这地方,其实名士挺多的,本来就有一部分,这些年中原战乱,不少中原的名士为避战乱都逃到了刘表这避祸,尤其是刘表为人喜欢钻研经义,对这些名士也颇为以礼相待。
吕布也知道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与天子反其道而行之,借助名士与当地豪族的力量,这些士族中固然有大半都是夸夸其谈之辈,但其中也不乏有人是真的有本事有能耐,现在陈宫身死,他也急需一个谋主来为他出谋划策。
然而他明明也找了不少了,可绝大多数知名度比较高的所谓名士,却都对他避而不见,极少数勉强被他收拢过来的吧,包括蔡瑁蒯越在内,也始终没能给他出什么真正有什么用的主意,有些人那建言献策的内容水平都还不如自己呢。
到底是我没能收复这些南郡士人之心,还是这荆州士族各个都只知夸夸其谈,而不知学以致用呢?
他愁啊,他好愁啊!
他吕布,现在可是求贤若渴啊!
“许汜啊,你可是我的心腹之臣啊,这荆州士人似乎并不愿意认同我,这可如何是好呢?”
这一日,吕布又将自己的亲信,当前少数能真正信得过的忠臣许汜叫到跟前,再一次的询问计策。
谁知这一次的许汜却与之前几次的愁眉不展有所不同,看上去,好像还意气风发了一点。
“主公勿恼,臣以为,您虽然重用南郡士人,但其实重用的都是刘表的老班底,并未给其他的南郡士族足够的利益,臣这几日走访民情,了解情况,知道有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年轻的士子,名气虽然都没有老一辈来得大,但未必就没有真才实学,如果能得到……”
“哦?这是在何处?”
“位于襄阳城左近不远有一地叫隆中,隆中有一个被他们自称为‘建安大典学习小组’的地方,里面聚集了很多的年轻士子,这些人认为,最迟明年夏天,朝廷肯定会举办第一届科举考试,而这第一届凭借真才实学考出成绩来的考生将来一定会平步青云,他们认为荆州之地学习建安大典的时间已经比那些颍川人晚了许多了,如果各自闭门学习,肯定考不过那些颍川人,遂集中聚拢了起来,齐心协力的研究建安大典。”
(隆中虽然地处南阳但地理位置上就在襄阳的边上,事实上襄阳本身就是南阳与南郡的分割线)
“哦?这却是有点意思,不过,都是些年轻士子,又能有什么用?”
“年轻不代表没有本事啊,天子今年不也才十八岁么?最关键的是,这些年轻士子的背后哪个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说别人,隆中建安大典突击学习班的班长是一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与天子同龄,将军若能得他辅佐,必能如虎添翼啊!”
吕布闻言不屑道:“世上又有几个天子一般的人呢?一个刚加冠的小孩,也能让我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