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曹操能同意么?眼下袁绍恶贼就要来了,我,这个时候,咱们只能指望他了啊,万一咱们这个时候翻了脸面,这……这岂不是平白便宜了袁绍?”
    “如此机要消息,校事府必然会封锁消息,而这条谣言在短短两日之内就能传遍全城,一定是袁军细作所为,臣以为,袁绍如果真要轻骑来取,又怎么会故意告诉我们呢?此一定是虚张声势,意图逼迫曹贼回师,声援张绣、刘表。所以臣才说,这是天赐良机啊!”
    “这……”
    “退一步讲,即使袁军真的来了,天子手中有兵,起码也能护卫天子逃亡,另做他图。”
    刘协一听,对啊,如果袁绍来了,我特么可以跑啊。
    于是刘协沉思了起来。
    其实本来,刘协是打算等种辑的伤势好了之后就把他给换下去的。
    毕竟自己的目标一直都是禅让,他要是早知道这位不是曹操的心腹,早就给他扔一边了。
    但是现在想想,这位忠臣还是留下得好。
    一来,自己毕竟不是三国迷,好多事儿自己都不知道,必要的时候,身边还是得留一个自己人来进行商议,就像现在这样。
    这二来么……他现在觉得种辑说得也有道理,目前来看,自己想要禅让的大计在短期之内应该是没法实现了,其余的权力自己可以统统不要,但负责保卫自己安全的宿卫,还是很有必要争一争的。
    先杀郗虑,后杀满宠,虽然自己是冤枉的,可没人信啊,曹操这会儿估计都快要恨死自己了吧?他现在虽然不敢公然废立,但万一要是哪天自己突然就躲猫猫死了,游泳着凉死了,吃饭吃到鱼刺被卡死了怎么办?
    “仓促之间,如何能够成军?”
    种辑早有腹稿,恭敬道:“臣听闻,陛下新纳美人,正是阳翟郭氏之女,臣斗胆,请天子将郭美人拔擢为贵人,臣的掾吏,大多征召自阳翟郭氏,郭氏又是颍川豪族,与颍川各大世家都有联姻,臣以为,可以从阳翟郭氏中则一人做光禄大夫,一人做太中大夫,尽征颍川子弟,重建羽林卫,现有宿卫中,由臣来清洗补充之后,重建虎贲卫。”
    刘协被这一套给说的晕头转向的,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官职,他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爱卿看着办吧。”
    种辑见天子对自己如此信任,突然一咬牙,噗通一声就给刘协跪了:“为了让臣可以顺利重组两卫,不被曹贼掣肘,臣斗胆,恳请天子允许臣,开府!仪同三司!”
    说完,种辑咚得一声就给刘协嗑了,嗑得贼响。
    其实这也不是说不过去,种辑的光禄勋卿属于九卿之一,理论上来说,九卿现如今实权索然已经没多少了,但是至少理论上,这依然是除三公之外天下地位最为尊崇的九个大臣。
    几年之后,刘备以左将军的空头名号都能开府,曹丕更是臭不要脸的以五官中郎将的职位开府,凭什么九卿不能开府呢?
    而刘协。
    他压根就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心里点头道:“这种辑是想让我给他加一个荣誉职称么?唉,他也怪不容易的,那就加吧。”
    种辑闻言大喜过望,感激涕零,咣咣的给刘协磕头:“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协的脑子已经不自觉得想飞了:“今天晚上要用什么姿势去安抚董贵人呢?她现在已经是董美人了,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郭贵人,品级比她还高,她肯定很伤心。唉~,我真的是心太软了。”
    ………………
    “什么?让种辑开府仪同三司?”
    荀彧一脸震惊地望特意找他来喝酒的郭嘉。
    开始了,又开始了。
    去年刘协就是趁着曹操在外出征的时候突然发难,强行将董承拔擢到车骑将军的位置,并允许他开府,今年,这剧本几乎都是完全一样的!
    想到此,荀彧也叹了一口气。
    “文若,主公如今四面受困,战局已经是极为不利,这个时候,许都无论如何也不能生乱了,否则若是主公覆灭,你我二人如何还能独活?主公若是覆灭,谁来匡扶汉室?”
    “嗯……,若是天子执意要封,我便是想拦,又真的能拦得住么?到时候我和天子互相掐起来,许都,怕是要乱得更厉害啊。”
    “哎呀文若!!如今许都城中,暗潮汹涌,我以为,应当直接调令曹仁将军率军入城,以安朝臣之心。”
    “奉孝!你……你要我调外军入京?安敢如此放肆?”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你不要忘了,你如今也是外戚!”
    郭嘉闻言,抿了抿嘴,终究还是叹息一声,说不出话来了。
    “奉孝放心,天子绝非不智昏君,眼下大敌当前,天子绝不会做出亲者痛,仇者快之事的。”
    “唉~但愿如此吧。”
    说罢,郭嘉闪身而去。
    这一对挚友,彼此之间的裂痕终究是越来越大了。
    荀彧在郭嘉走后急忙将荀悦给叫了出来:“奉孝一定会派人行刺种辑,董承之前那一百死士训练得如何了?”
    “文若放心便是,我保证种卿一定会平安无事。”


第二十八章 让许都变个样子
    翌日,朝会。
    “朕现在正式的告诉你们,朕与司空之间,绝无半点龌龊,我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爹一样尊敬!”
    万岁殿上,刘协疯狂的咆哮,对曹操表达着自己的忠心。
    就是这所谓的忠心之言让人听着实在是有点诛心。
    也不知道刘宏的在天之灵听到会不会被气得活过来。
    “司空为了朕的大汉江山,鞍前马后不辞辛劳,他多不容易啊,再有人敢说什么弃曹投缘,迁都邺城,形同此桌!”
    说着,刘协狠狠地抽出自己的包间,用力地砍向桌子角。
    没砍动。
    一时间,场面有一丝丝尴尬。
    荀彧见状,却暗暗点头。
    果然,天子是有大智慧的人,拎得清孰轻孰重,有这样的天子,是大汉之福啊。
    而既然天子这么懂事,自己当然也得投桃报李,眼下许都城人心惶惶,正是安抚人心之时,尤其是这些汉臣,更是需要安抚。
    因此荀彧十分痛快的就带头支持起了种辑开府。
    待此事议定之后,荀彧又突然做出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决定:“禀陛下,臣以为,当此危机关头,我大汉文物一定要勠力同心,才能抵御住外敌,若袁绍真的遣轻骑南下,臣自认为才疏德薄,实在无法完成带领臣民百姓抗袁的重任,必须择一真正的重臣,才能保障臣民同心。”
    “司空不在,若是连令君都无法带领城中军民万众一心,谁还能担此重任?”
    “臣以为,当此重任者,非前太尉杨彪不可,臣请天子诏,再拜杨彪为太尉,录尚书事。”
    此言一出,朝堂巨震。
    这荀彧,难不成是不是打算跟曹操决裂了?
    东汉时期,三公九卿已经只剩一点虚名了,真正的决策行政机构在尚书台,也因此尚书令才成为三独坐之首。
    大体的行政流程是这样的:全国各地的大小事务会统一汇总到尚书台,尚书台的一大票官员处理完政务后会将重要的事情汇报给尚书令,尚书令附上自己的意见之后会请示给录尚书事的三公批准,三公批准之后,才会再呈递给天子审批。
    司空曹操,就是录尚书事。
    现在又要再加一个太尉杨彪?
    唯一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就只有刘协了。
    “哦~,杨彪啊。”
    听着这个名字耳熟。
    这位在此时名满天下德高望重的汉室一柱,因为种种原因吧,在后世的知名度还远没有他儿子杨修来得高。
    对于郝仁这样的普通人来说,仅仅只是听着有点耳熟而已,还特么是借了杨修的光。
    既然没什么印象,又是荀彧安排的,他怎么可能反对呢?
    “令君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既然如此,朕就重新拜杨彪为太尉吧。朕今日十分疲惫,后面的事,你们自行商议便是,朕要回宫休息了。”
    昨晚上,他安抚董贵人的时候使出了十八班的武艺,累得都发虚了,可得好好休息休息。
    ………………
    就这样,杨彪回到了朝堂,录尚书事,种辑开府仪同三司,汉臣一时间声威大振,士气如虹。
    一时间,曹操手下的嫡系人马与汉室旧臣真的做到了同心勠力,相敬如宾,一切,就和他们刚刚来到许都时一样。
    对于这个结果,远在宛城的曹操,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他甚至还要捏着鼻子写信给荀彧,夸奖他做得对。
    因为有了天子当众自伐的这件事影响,袁绍真的攻打许都的可能性变得要远比历史上来得更大,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想赶紧回师,一时,居然还回不去了。
    因为张绣和刘表不想让他走了,曹老板撤至安众时突然发现这里居然已经被刘表派兵给占了,张绣的追兵随即赶来狠狠给了曹操一顿胖揍,前后夹击的给曹军包了饺子。
    曹军,一时陷入绝地。
    曹操不得已与张绣、刘表的联军展开了对峙,这一对,就对了接近两个多月,而且急切地呼叫了曹仁和李通的援军,最后,曹军是通过挖地道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才逃脱了联军的包围网,却又被贾诩秀了一脸的骚操作,被张绣一路狼狈追杀,惨败而回。
    绝顶毒士贾诩,至此名扬天下。
    而且是踩着曹老板名扬天下。
    托贾诩的福,汉室纯臣们也度过了有生以来最舒服的两个月。
    重回朝堂的杨彪果然不负众望,上任当天,就发文将袁绍好一顿骂,怒斥他此举心怀不轨,大逆不道。而袁绍见杨彪都站出来骂他了,居然真的很快就偃旗息鼓,甚至还上表请罪,被杨彪又是一顿臭骂。
    但杨彪两个月来可不止是只干了骂袁绍这一件事而已,趁着曹军主力吃瘪,他成功的将手,伸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许县令。
    本来这个职位在争执了半个多月之后,是要留给远在洛阳的董昭的,董昭也确实已经离开了洛阳来到许都打算走马上任,结果杨彪回朝之后毫不留情地就是一句:“无德背主之辈,安能当此重任?”
    于是董昭就赋闲在家了。
    这职位被急于将功赎罪的孔融举荐,由杨彪之子,杨修给担了。
    虽然杨修年轻,可人家生得好啊,杨家也是四世三公,而且此人虽未出仕,名头却是一点都不小,是闻名天下的才子,当个县令,倒是也还算够格。
    而且新官上任三把火,杨修刚一上任,就开始了审案。
    “我家小妹死得冤啊,当初都是谁造谣来着?”
    董昭说,那要不然我回洛阳继续当洛阳令?
    然后杨彪就举荐了避世在家待着没事儿干的司马防为洛阳令。
    这还不算完,两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杨彪做太多事了。
    天子有中兴之象,我杨氏何惧一赌?
    洛阳一代早已被董卓烧成了白地,闲置空地很多,杨彪干脆自己出钱从朝廷手里把这些地给买了过来,然后,从弘农老家迁移了数千户的族人过来,让天下人狠狠的认识了一下什么叫特么的郡望之家。
    郡望之家,除了诗书传家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人多。
    这些杨氏子弟又很快充入了杨修手里的许都卫,甚至是天子宿卫。
    而宿卫这头,种辑也没闲着。
    以阳翟郭氏子弟为基,全部由颍川士族所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