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曳路鹂吹搅肆泻钪辉谙蛭艺惺帧
    嗯……如果封我做县侯的话,我要选择哪里作为自己的封地呢?真是让人纠结的选择啊。
    苏由等其他人的脸色都不太好,不管是夏侯渊还是夏侯惇,他都没什么信心能打得过。
    然后,他们就看到从来不已武勇而闻名,甚至压根就是个文人的许攸两腿一夹马腹,猛得就冲到了军阵的最前面(西汉是将相不分家的,但东汉其实不是,文官和武将已经分得很分明了)
    这个许攸……这么勇敢的么?
    “将军,兵凶战危,还是我来做前锋吧。”
    许攸闻言摇了摇头道:“此战凶险,不管是夏侯惇还是夏侯渊,都是百战宿将,率领的也全都是百战精锐,此战,我必将身先士卒,以激励士气。”
    苏由闻言更加的肃然起敬,道:“军中常有人说将军您贪财好色,其实只会耍嘴皮子,今日由才知将军您真乃国士无双啊!”
    “呵呵。”
    许攸扯动了一下嘴角,不想搭理他。
    然后两军就变得越来越近,奇怪的是对面的汉军居然始终没有动地方,就好像是个死阵一样。
    许攸也没管那么多,径直的打马向前,待两军的距离只有两百多步,再往前就差不多进入到双方弓箭的射程了的时候,这才高声呼叫道:“前面的汉将听着,我乃是留守于邺城的许攸,不知是哪位夏侯将军当面,可否出阵答话?”
    然后许攸就看到两百步外,一个独眼的魁梧男人,越众而出。
    “原来是元让兄当面,元让兄,一别经年,别来无恙啊。”
    说着,许攸哈哈大笑着,就要发布命令,让部队放下武器直接投降。
    然后,就见对面的夏侯惇做出了“大吃一惊”的样子道:“啊!竟然是许攸亲自带兵来了,弟兄们,跑啊!”
    然后,对面的汉军轰得一下,就……跑了。
    跑了??
    因为此前汉军一直没动过,许攸也是直到这时才注意到,汉军摆出来的阵型除了前面像回事儿之外,其他的部分居然都是最适合逃跑的阵型。
    “这……将军,这是怎么回事儿,汉军会不会是使诈?”
    苏由也是一脸懵逼,难道,他许攸的名声已经大到仅仅靠名字就吓跑夏侯惇的地步了?
    这不扯犊子么?
    绝对有诈!
    可你们就算是诈败,能不能也稍微认真一点啊!咱两军还没交手呢啊!
    许攸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从目瞪口呆的状态中恢复过来,还特么一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舌头。
    这特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我不过是想投降而已啊!
    为什么投降这么难啊!
    “将军?卫将军?咱们……到底追不追啊。”
    “追!”许攸咬牙切齿地道。
    心想着,要是真有什么埋伏……唉,那就直接投了吧,就是可惜了我的列侯之位啊!
    可事到如今他还能如何?不追,那就更说不过去了啊,这个大汉纯臣的皮,怎么就这么难披呢!
    “啊?真追啊,可是……”苏由还是有些犹豫。
    “我特么的说追!你听不懂么?”
    许攸真的是气得急了,冲着苏由便破口大骂了起来,骂人的时候因为刚刚咬破了舌头,舌尖血都喷到了苏由的脸上。
    苏由心头一颤,他还从来没见这许攸发过这么大的火,连忙一马当先的就追了上去。
    当然,也不敢追得太近,一来是害怕会有伏兵,二来,汉军真不愧是精锐,在撤退的途中阵型都没散,这要是自己在追击的途中自己的阵型先散了,说不定会被夏侯惇反杀一波。
    毕竟这诈败诈得实在是太诈了。
    然后他们追啊追,追啊追,大约追了也就是两三里,夏侯惇突然大吼一声:“兄弟们,拐弯了!”
    然后,夏侯惇领着部队堂而皇之的就拐弯了。
    而直到夏侯惇拐弯,许攸和苏由这才看到,在原本夏侯惇的军阵前方,另一支汉军正三三两两的扛着小船,艰难的行进在路上,别说阵型了,就连兵器装备都没拿在手里,而且一个个累得跟死狗似得。
    不是他们一直在追击的魏延又是谁呢?
    许攸,懵了。
    魏延,也懵了。
    苏由却反而没懵,兴奋地喊到:“卫将军神机妙算,真孙武再世也,弟兄们,随我杀啊!”
    魏延则是气得破口大骂:“夏侯惇!!你个小妈养的,我回了朝廷必杀你!我必杀你啊!!”
    夏侯惇则一边跑,一边不屑地冷笑。
    你真回得去再说吧


第二百七十七章 邺城换南皮,双赢
    其实,如果单单从军事角度考虑,许攸就算真的带着整个邺城投降,直接坑死袁尚,这样的功劳根本不值一个县侯,乡侯顶天了,甚至有可能干脆就是都乡侯。
    因为对于曹操来说,军事上收拾袁尚唯一的困难就是粮草不足,而这个唯一的困难,随着甄逸的投降已经完全解决了。
    袁尚的实力,甚至比曹操预想中还要差劲一点:士气不足,上下不能同心,将士不愿用命,战时缺乏灵活,等等等等,就这么说吧,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曹操和手下的文武们一共收到了一箱子来自于袁尚手下的信件,大多都是攀交情谈条件的,最不济的也表达了一下自己身为汉臣的政治立场,而有些急躁的更是直接表达出了自己愿意弃暗投明的心思。
    可以说虽然表面的军队数量来说与袁绍时期相比相差还不算太大,至少有袁绍时期六七成的体量,但是实际的战斗力可能就只剩下三四成了。
    而曹操这边呢,手下不管是兵还是将,都是绝对意义上的老兵了,而且在刘协莫名其妙的一顿瞎改革之下,军制上已经无限的接近有史以来战斗力几乎最高的府兵制度了,相比于原本历史上的曹操,其实反而是强了不少的。
    这一加一减之间,只要有充足的军粮,曹操完全可以说是将袁尚按在地上想怎么摩擦就怎么摩擦,邺城到底是投降,还是打下来,差别并不会特别的大。
    甚至如果许攸真的献城投降,并且顺便坑死袁尚再重演一次官渡之战的话,作为老朋友的曹操不但不会因此而感到开心,反而会特别的苦恼才是。
    袁尚如果没了,他还怎们养寇自重呢?
    总之,许攸自以为的献城投降真的不值钱,至少没有想象中来得值钱,曹操其实一直在为如何赶跑袁尚占据邺城,成为名副其实的魏公,但又不过多的折损他的实力,让他依然可以作为一个寇被自己养着,最好养个二十来年等太子长大后在把他交给太子而绞尽脑汁。
    他打仗的时候甚至生怕打得狠了直接把这个袁尚给打没了。
    而魏延客串水军,突然出现在邺城城下的做法在曹操看来其实也不是在帮他,客观来说纯属添乱,主观来说,更是纯属挑衅。
    几个意思啊,我这头和袁尚打得正激烈,你跑去邺城摘桃子?
    邺城是要作为以后魏国的治所的,这破城之功难道要落在你一个杨系将领的头上?抢功也不是这么抢得啊!有特么这么不懂事儿的么?我堂堂曹操打个袁尚难道还用你帮?
    说真的魏延使出这么冒险的战略来,打赢了还好说,打输了,那肯定是要倒大霉的,因为曹操才是冀州战场的督帅,是假黄钺的,魏延这次不经曹操的批准就干进行这样的军事行动,曹操不整死他才见鬼了。
    尤其是这次被派来坑魏延的还是夏侯惇,准确的说他也不是被指派的,而是他自己主动争取的,谁跟他抢他跟谁急,明确的放出话来,只要能整死魏延,兖州刺史可以不做,列侯也可以不做,甚至事后被天子问罪直接杀了也没有关系。
    总之,魏延必须死!
    毕竟么,这个魏延当初之所以能够从普通的小宗贼一跃而成为中郎将,不就是因为他绑架了夏侯惇,然后像耍猴一样的牵着遛了大半个南阳么?
    这对一个征战沙场的大将来说,难道还有比这更屈辱,更侮辱人的事情么?
    这也就是夏侯惇识大体,知道不能给曹操惹麻烦,否则他早就找魏延决斗了,同归于尽的那种。
    所以这事儿吧,首先是魏延自己理亏,是因为他自己不听军令瞎胡闹,为了抢功而兵行险招所以才遭此大败,这个说破大天也没得辩解。
    其次是夏侯惇和魏延真有死仇,依着汉朝的社会风气,夏侯惇这么干其实大家都能选择理解,毕竟这是个为义杀人而无罪的时代,所以夏侯惇肯定不会陪葬。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许攸带兵稀里糊涂的就和魏延的人撞在一起厮杀起来的时候,夏侯惇其实也没有闲着,拐个弯之后就直扑邺城去了,而许攸在大胜之后,几乎是一脸懵逼的,被大军胜利的脚步裹挟着就一路向北,追着魏延军逃跑的方向一路就打到了南皮,等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把南皮给打下来之后,差不多也收到了夏侯惇同样不费吹灰之力打下邺城的消息。
    这玩意就是战略换家么,用魏延及所部兵马+南皮,换袁尚手里的邺城,起码从表面上来说,谁能说这一波换家汉军亏了呢?
    慈不掌兵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魏延也真的是命大,事实上他还真没死成,在亲卫的保护下成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而后跳河逃跑了,压根连南皮都没回,就跑回许都告状去了,而许攸,压根也没打算追他。
    事实上许攸这个时候完全陷入到了人生的巨大怀疑之中,每天都过得魂不守舍的。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我不是要投降的么?怎么就……把南皮给攻下来了?
    邺城丢了?
    我特么本来是打算献掉邺城的啊!它都丢了,那我还献个屁?
    而另一边袁尚。
    打了这么久,他差不多也认识到了自己和曹操之间的差距,他的大军完全被曹操压制得不敢出门,尤其是淳于琼和高览两个人也是面和心不和,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他这个主公也根本管不了。
    一想到曹操现在的粮草已经充足了,甚至比他都还要充足了,袁尚就感觉窒息,有一种快要淹死的感觉,当前线传来消息说邺城被许攸给丢了,他干脆两眼一黑,大呼一声吾命休矣,就晕倒了过去。
    然后醒了之后,就被人告知许攸将南皮给拿下了,他们还有退路。
    这里说明一下,南皮其实是渤海国的治所,而在冀州,至少在天下大乱以前渤海国还是第一大郡,人口超过一百万,而魏郡虽然政治地位很高,但实际上人口数量是远不如渤海国的,只有五六十万的样子。
    另外就是,魏郡以及邺城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近了,与朝廷的地盘也就是隔了一条黄河么,以前袁绍作为实力占优的一方,将治所和大军都放在魏郡当然可以给朝廷很大的压力,他打起来也会很方便,过了官渡就能直插许都了。
    但现在袁尚作为弱势的一方,作为守势,将政治中心放得离朝廷那么近,说实在的这怎么看都不太明智,所以这波换家……其实好像也不错?
    他心里有数,如果一直打下去,他几乎是肯定打不过曹操的,到时候就十之八九他得死这,或是干脆做了曹操的俘虏,而南皮城拿下,至少给了他一个逃跑的方向。
    人生的际遇啊,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感激许攸,还是该弄死许攸了。
    尤其是在袁尚下令撤退,并且小心翼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