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起来还是差不多,但实则上照比于此前,里子里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可以说是全新的行政架构了。”
    “天子改革,不屑于法古之名,每每总有出人意料之举,处处都是前人未有之行。现在看来,这些设置的举措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与天子本人的威望是分不开的,说实话,以当今天子的威望,中枢怎么设计都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然而世人皆知,天子雄才,欲创万世之法,又向来推崇法家的治国之道,自然想看看离开了自己,尚书台、议税阁还能否正常运转,若是出了什么小问题,也可以查漏补缺,毕竟此次迁都,确实是调整朝廷中枢结构,最佳的时机。”
    曹操闻言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道:“不错,应该确有此意,还有呢?”
    “这……我朝以来,君主大多早崩,致使新君即位之时往往年纪尚幼,不得不依靠太后听政,进而外戚专权,霍光王莽,陈藩窦武,甚至是先帝时的大将军何进,都是如此,天子恐怕……是在防患于未然吧。”
    “嗯,具体说说,要如何防患于未然呢?”
    “一来,是想看看魏公您会如何做,二来,是要检测一下皇后有没有稳住政局的手段,三来,是要看看新设置的议税、盐铁等措施能否挡住外戚的专权,至少不要像霍光那样威胁到皇权。天子为了今天显然早已经布局了多日,他现在人还在洛阳呢,又不是真的驾崩了,如果这样,皇后还没有能力稳定朝局的话,这……应该不太可能。”
    曹操心中苦笑,自己的那个闺女,自己不回来的话她恐怕还真是够呛。
    “当然,或许这也是天子对您的试探,眼下天子自己离开中枢,身边只带宿卫,老实说,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兵变时机了。”
    曹操闻言却是无奈地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道:“天子鬼神之谋,所思所虑之长远实非人力所能比肩,又怎么可能将自己置身于险地呢,如果这真的是试探,必然有着极为厉害的后手在等着我呢,是什么我现在猜不到,也不想猜,我疯了才会往他设好的陷阱里跳。”
    想了想,曹操又问道:“还有么?”
    “这……臣有些愚钝,一时之间,只能想得出这一些。”
    “嗯,也罢,毕竟你已经久不在中枢,与那些时时陪伴在天子身边的近臣相比肯定会有所差距,仓促之间能想到这些已经非常不错了。”
    然后又转向其他人道:“诸位,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呢?”
    众人想了一会儿,还是管宁开口道:“我看,魏公这次其实是不该回来的。”
    “哦?先生有什么高见呢?”
    “我以为,天子此次迁都确实还是有要针对您的意思,应该也不是在故意诱您兵变那么简单,毕竟他这一走,您就必然是要回朝的,而您既然回朝了,臣恐怕冀、青、兖三洲会有所变动啊。”
    董昭闻言皱着眉道:“咱们回京是掌中枢之权的,印把子在咱自己的手上,天子远在洛阳,总不能跳过尚书台去干涉地方事务吧?那这天下岂不是要乱套了么?”
    管宁却摇头道:“正常来说确实是如此,然而现在,却是马上就要春耕了啊,春耕之后是议税会,要对去年秋收以来朝廷这半年的征税、用税做一个总结回顾,对地方官吏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考评。”
    “考评之后必然要有大规模的人事变动,若咱们在魏郡,朝廷反而会顾虑咱们,但既然咱们回朝,自然要以身作则才行,况且议税会的规模太大,参会人太多,主要的任务又是算账,都是实打实的用数字在说话,遇到了考评表现不良的官吏,自然要辣手处置,优秀的,则自然要调离。”
    曹操闻言,不自觉地就皱了皱眉。
    倒不是管宁分析的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有多严重,而是曹操实在是觉得管宁有点没溜。
    管宁的这个意见,主要集中在以身作则这四个字上,这就是因为自己是君子,想问题的时候不自觉将曹操也给代入成君子了。
    问题是这年头搞政治的人哪还有君子了呀,脸皮不厚你还当哪门子官啊,官字为什么是两个口?不就是因为无齿,吃东西得多嚼一会儿么。
    这管宁有才是真的,有德更是真的,不过他显然是不够懂政治,或者说是圣贤书读了一筐,实际做事的经验却太少。
    他曹操想要任人唯亲,难道还需要在考评上使用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段么?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目前的许都他最大,荀悦和荀彧都不在,刘备现在是军职,这次的迁都肯定会涉及军制改革,他正好处在风口浪尖,肯定没功夫管这事儿,他的对手只有杨彪一个人,只需稍微使一些为官的小手段,这些事儿就根本不是事儿。
    董昭闻言却道:“幼安这话倒是提醒我了,主公,春耕确实是大事啊,我听人说,张燕可是一直惦记着回冀州呢。”
    “张燕么。”
    “张燕所率领的黑山贼,要是把男女老少都给加起来的话,怕是人数两百万也不止,去年投降之后其青壮便和流民一样,一直在帮着修建洛阳的新皇宫,挖掘运河、水渠,等到春耕的时候,一定也是要分地来种的,总不能还让他们在太行山里面住着吧。”
    “不是给他们在并州分了不少的地了么。”
    “黑山贼中,冀州人其实比并州人多许多,并州的闲置土地也并没有冀州多,当然最重要的,能分冀州的地的话,谁愿意要并州的地?”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他虽然没种过地,但这些基础的东西他还是知道的,不过显然,有人还是不知道的。
    管宁就问道:“并州田和青州田的差异很大么?”
    “这……”
    还是曹操代董昭解释道:“应该说是非常大了,冀州田都是熟田,尤其是冀州南部地区,水利建设已经很发达了,大多都是中产田,高产田也有不少,而并州,除了沿河边的地区之外大多都是没有水利灌溉设施的低产田。”
    “这么说吧,当年天下安定之时,低产田的售价在每亩五百钱左右,中等田差不多是两千钱,高产田就要四千钱以上了,天子分地,着重强调的是人均田亩数量,对质量反而是忽略了的。像冀州、豫州、兖州、南阳等地,大多都是中等田和上等田,而偏偏……”
    董昭接话道:“偏偏这些地方中,除了南阳之外,都不是充分开发了的,此前朝廷安置流民,大部分都是安置在南阳的,而眼下,南阳差不多已经被安排的满了,可是张燕的黑山贼毕竟是有组织,有军队,在收复并州时是立下了功勋的,人家原本也多是冀州人,现在分了并州的田,恐怕难免会有不服,毕竟人心就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么。”
    “天子现在在洛阳,张燕现在也在洛阳,以天子一贯的仁德,那些黑山贼肯定会趁机向天子请愿,而天子,恐怕也一定会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诏令发到尚书台,主公,难道还能找借口拖延不成?这事儿万一要是出了纰漏,两百万的黑山贼闹起来,谁也耽误不起这个责任。”
    管宁又问:“冀州目前除了魏郡,名义上都还在袁尚的治下啊,如果要冀州屯田的话,不能在魏郡将其劫下么。”
    “太行山人家比咱们熟,从河南入并州,由并州出太行一样可以去冀州屯田,谁反对,他们可以打进去,就中山、常山、河间等地的那些个县令太守,挡得住张燕?到时候,搞不好就连收复冀州的功劳都要算在他们的头上了。”


第二百九十章 刘协:我都已经习惯了
    另一边,刘备一伙人同样也在进行着脑补。
    天子的这一手有深意是一定的了,曹操一伙人脑补的时候认为这是冲他来的,而刘备一伙人在脑补的时候却是认定了这是冲着他们这一伙来的。
    或者说,是冲着军政改革而来的。
    天子一直以来的改革都是集中在行政的层面的,目前来看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了,既保证了君主的集权,让相权之间可以充分的制衡,又保证了中央权力对基层的牢固统治,以弥补这样复杂的行政架构下,不可避免的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
    然而军制上面的改革天子却是一直都没怎么动的,目前,朝廷军队的军制确实是挺拧巴的,这种有些类似于府兵制的制度下,虽然切实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且召集成本很低,但是这样的军制也确确实实是太不稳定了。
    天子这么喜欢改革,行前人所未行之法,又怎么可能会就此放任呢。
    而天下人都能看得出来,此次迁都是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时机。
    “天子这次……真的是只迁宿卫走么。”
    “是啊,禁军一点不动,看上去就好像在勾引着谁起兵反叛他一样。”
    刘备深以为然地点头道:“应该确实是有这方面的心思的,不过想来,朝中应该没有谁会这么缺心眼,真敢对天子动手吧,朝局方面,天子的深意就不必说了,咱们说说军政方面吧。”
    还是法正,率先道:“军政方面,不管怎么改,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郡卒和禁军,郡卒中,郡武卒和私兵两处最为重要,而禁军中,无非就是分治南北了。”
    简雍闻言道:“跟咱们有关的,也就是禁军吧,天子这次军政改革,应该也是冲着军政去的吧,主公的职位是司隶校尉,这……”说着,简雍自己都愣了一下。
    还是在人事上最有发言权的陈群结过话头道:“正是如此啊,这个司隶校尉说起来,到底是个什么职位呢?”
    这么一问,确是把所有人都给问住了。
    是啊,司隶校尉这个职位到底是管啥的?
    严格来说,司隶校尉这个官职在两汉王朝的职权范围可以说是极大的,说实在的到了汉末这个时候,这个官职除了官名之外,与西汉时期的司隶校尉几乎就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有书友一直说司隶校尉是监察百官的,就是因为这个官职的权责变动太大了)
    就听陈群侃侃而谈道:“武帝初设此职,意在监察百官,权柄虽然也重,但说白了还是天子特使,代表的是皇权本身。光武之后,司隶校尉秩虽下降(从两千石变成了比两千石),但权责其实是更重了的,尤其是有了专门的兵权,而此职真正成为雄职,成为天下三独坐,却还是党人、宦官、外戚之间相互斗争的结果了。”
    简雍相对对这些事情了解得不多,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朝廷的军权大多一直都由外戚或宦官所把持,司隶校尉一职反倒越来越多的启用党人,尤其是桓、灵二帝时掀起了党锢之祸以后,这司隶校尉之职,更是成了党人与宦官相斗争胜负的关键,稀里糊涂的,这职权就越来越重,手下也越来越多。”
    “而与之相对的,光武以来中枢的实力其实是越来越弱的,自光武以来,偃武修文,弱郡兵,强禁军,以加强中央的集权,顶峰时京师禁军的人数超过二十万。然而到了灵帝年间,却是连一万人都凑不出来了,甚至还要去冀州、扬、泰山等地重新招募一支所谓的西园军,其实也没多少人。”
    “一个在不断的扩充,一个在不断的缩水,所以司隶校尉手底下原本监察、执法的部队,渐渐的反而成为了禁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逐渐的成为了军职,然而皇叔,司隶校尉这一职位真正的质变,是在什么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