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佛也好道也好,只要好好纳税,就都是好同志么。
第三百零一章 张鲁投降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刘协批准了重建白马寺的决议,而各大寺庙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的补缴了税款,整编了僧兵之后,他无意搞出来的这个第二禁军计划终于顺利了许多。
事实上压根没等他们大军开拔,韩遂在得知天子打算御驾亲征亲自过来打他的消息之后,二话不说,刺溜就跑了,而且一口气跑回了金城,连汉阳都不敢待。
而就在刘协以为他的这点劲全都白费了的时候,张鲁派人送来的一封投降信,却是把他直接给干懵逼了。
这事儿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张鲁么,压根也不是那有野心称王称霸的主,他手里只有汉中一个郡的地盘而已,现在东边是朝廷控制的关中,西边是有着天下第一狠人之称的吕布,北边是实际上由韩遂所带领的凉州同盟军。
三头饿狼中间夹这么个小绵羊,他难道还能有什么别的心思不成?无非是向谁投降的选择罢了。
说真的他要不是脑袋上顶着个反贼的头衔,他们五斗米教和太平道确实又比较像,害怕朝廷对他秋后算账,他特么早就投降朝廷了,甚至于他都打算实在不行就干脆投降吕布拉倒得了。
说来他这个反贼的身份,真的也挺冤的,其实他身上的这两重身份中,道人的身份是远大于汉中太守的,他也真不是什么政治家,就是个单纯的教主,走上反贼这条路真的就是阴差阳错。
简单来说,他爷爷张道陵是个高人,以老子的道德经做底子搞了个道教出来,后来据记载羽化飞升了,应该就是死了,临死之前将位置传给了张鲁的爸爸张衡。
问题是这个张衡虽然名望很高(毕竟是一代目亲儿子),但实际上能力平平,或者说是个真正的道人,压根就不管教内的俗世,一心闭关修炼道术不理凡间的事儿,教中事物就全都交给了一个叫张修的人,当时正好是太平道最猛的时候,张修见张角卖符水卖得这么好,他自己也跟着卖,并规定只要缴五斗米就可以入教,五斗米教就是这么来的,而这个过程中,张衡基本就被架空了,慢慢的人们大多只知道张修而不知道张衡了,等张修死了以后张鲁成为天师,这教中的地位和刘协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着实也差不了多少。
五斗米教造反了么?造反了,跟着太平道一块反的,但说实在的这些事儿都是张修干的,张鲁是真的冤枉。
后来吧,张鲁的娘据说是精通狐媚之术,刘协估摸着就是床上功夫好,把刘焉给伺候舒服了,张鲁借着刘焉的帮助重掌教权杀死张修,就这么的,张鲁稀里糊涂的就占领了汉中。
不过张鲁也是没什么野心的,他占着汉中名义上造反实际上就是为了帮刘焉挡住朝廷的诏令而已,说白了就是刘焉版的养寇自重,可结果等刘璋上台之后直接就把张鲁他妈给杀了,估摸着,还是因为她和刘焉之间男女的那点破事儿。
要不怎么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呢,三国时好多仗都是因为男女之间那点屁事儿打起来的,比如李傕和郭汜之所以闹掰,也是因为李傕好心好意想送郭汜一个漂亮小妾,结果惹郭汜老婆不开心,非说李傕给郭汜下毒让他喝屎汤催吐,然后,这俩人到手的天下就这么没了。
扯远了。
总之本来就对争霸天下没什么太大野心,又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韩遂吕布朝廷他哪个也干不过的张鲁,在听说了天子大发慈悲的不但把佛教给合法化了,顺便还要建个比两千石的衙门来统领道教,顿时就急了。
他堂堂天师府正牌第三代天师,五斗米教现任教主,道祖张道陵之孙,这职位舍他其谁啊!
比两千石的官职对于他来说虽然低了点,但这个时候显然是已经顾不得了,这职位如果他不赶紧拿到手里,万一被哪个莫名其妙的小道士给得到了,那他这个五斗米教教主就成笑话了。
万一落在张修的某个死忠的旧部手里,那……搞不好他就要死全家了。
所以张鲁有选择么?他没有。
甚至其投降的姿态都不可谓不低,亲自带着几十个嫡系的亲信,当然也都是道士,昼夜兼程风雨无阻快马加鞭几乎拿出了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一溜烟就从汉中赶到了洛阳,急不可耐的就把汉中太守的印信和汉中地区所有的府库账册等物一股脑的全都给献了出来。
一系列的变故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惊讶了,这让人如何不感叹天子的鬼神之谋竟然恐怖如斯呢?如果不是司马懿恰好在此之前就已经收到了他的亲信在许都打探回来的消息,如果不是曹操在天子一系列怪异的行为之后,莫名其妙的给洛阳这边上表,希望再嫁三个女儿进宫并请求废掉皇后,司马懿这边甚至都以为天子之所以在洛阳搞这么多事就是冲着张鲁去的呢。
许都那边的事情暂且按下不表,但随着张鲁的投降,西部地区就已经彻底的乱成一锅粥了。
因为汉中这地方地盘虽然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啊!对吕布来说,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可以说没有汉中,益州的安全就无从谈及,而且他也将永远失去争霸天下的机会。
对于韩遂来说,汉中同样也是膏腴之地,毕竟凉州地盘大人口少,粮食产量也不多,而汉中虽然地盘小,但人口却是益州之首,尤其是自天下大乱以来,从关中内迁到汉中的人口,少说也有二十多万,可以说半个关中的人口现在都在汉中窝着,且不说他本就对汉中的这些人口垂涎三尺,想要抓他们跟自己回去开发大西北,现在张鲁一降,又恰好赶上春耕,这二十多万的人口岂不是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返回关中了么?
再加上刘协手里还有二十几万关中流民正帮他修皇宫呢,同样也是打算在今年春耕的时候让大家回家,这样一来,关中的人口岂不是就恢复了么!
关中的人口恢复了,他们凉州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所以事实上吕布和韩遂对汉中肯定都是有觊觎之心的,只是此前汉中在张鲁的手上,而韩遂需要安抚他自己的凉州盟友们,还得找个替死鬼出来当凉州牧,而吕布呢,毕竟刚刚得到益州,还需要分蛋糕,尤其是还要安抚以赵韪为首的益州本土派。
都挺忙的,也就姑且放任他了,权且将汉中当做了战略缓冲,都打着等秋收之后再去抢地盘的主意。
现在战略缓冲主动投降了,而且投的还是朝廷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从朝廷的手里抢汉中,相比于从张鲁的手里抢汉中,这难度差了何止是十倍?
于是乎很快,朝廷就收到了吕布与韩遂调兵的消息。
第三百零二章 女人监国
时间拨回两个月前,许都。
天子急急忙忙的带着北宫众人居然搬迁到了还没建设完的洛阳去了,着实是打了满朝文武一个措手不及,然而真要说被这一套组合拳打得最最懵逼的,其实还是皇后曹曦。
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太子监国了?
太子刚一岁多点,能监个球得国,说到底不还是她要监国么?
可是……可是我其实不想监国啊!
为什么,为什么你把北宫所有的其他贵人都给带走了,却独独留下了我?
越想越是伤心,说实在的这一场政治联姻,曹曦原本也是没想过会动什么感情的,但奈何她刚刚当上皇后的那一年,刘协还是个傀儡,生怕曹操哪天把自己弄死也不敢得罪她,不但把自己大部分的子弹都浇灌了她,对她也真的是特别温柔,千依百顺,把上辈子刘大炮的本事全都使了出来,这才导致这曹曦嫁进宫里仅几个月的时间就怀有了身孕。
刘协因为当过三十多年刘大炮,撩妹的技巧可以说是非常高超了,好听的情话张嘴就来,而现代的撩妹技巧放到两千年前,那就妥妥的是犯规了,将近一年的功夫,差不多就把曹曦给添得情根深种,无法自拔了。
用一句比较俗的说法就是,曹曦爱上刘协了,很爱很爱的那种。
然而等太子出生之后,或者说刘协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帝之后,一切就都变了,天子的贵人越娶越多,越娶越好看,她有时候甚至一连好几个月都见不到天子了,偶尔的几次与她行夫妻之事,也全都是草草完事儿。
这次就更过分了,整个北宫都带走了,想也知道是夜夜笙歌,就留下自己带着儿子留在许都面对波谲云诡的朝堂。
他就不怕我给他戴绿帽子么?
呵呵,应该是不在乎了吧。
如果说他真死了倒也罢了,咱没了男人好歹还能有权势聊以慰藉,可偏偏他还活得好好的,平时的小事自然有他的两个爹来做主,真遇到了大事儿,那肯定就送到洛阳去给他做主了,我这个皇后监国监得到底是什么?
尤其是她还听说了刘协给郭女王那个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在洛阳建造了一个儿童乐园的时候,她就更绷不住了。
当年太子生下来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这么上心呢?孩子都一岁多了,你连抱抱孩子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啊!
市井传言,天子有废皇后留太子的想法,真以为她不知道这些传言都是郭女王搞出来的么?真以为她不知道郭女王惦记着她的皇后之位么?
嫉妒,伤心,惶恐,委屈,种种滋味涌上心头,于是乎某位早朝的时候,曹曦狠狠的将郭浮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而且没什么理由,纯属找茬。
骂完之后的曹曦只感觉自己浑身都舒服了。
这貌似是她这个监国皇后唯一能够滥使的权力了吧?
于是乎接下来的几天曹曦变本加厉,有事儿没事儿的,只要让她找到机会就一定会痛骂郭浮一顿,直到给郭浮骂得实在是受不了了,干脆称病不再上朝了。
而曹曦见郭浮不再来了,于是干脆调转枪头,开始骂起了郭嘉来了。
骂郭嘉和骂郭浮,这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郭浮,虽然也当了许都令,但说白了能力有限,做过的事情也不多,而且他为人谨小慎微的,你骂他,那真就只能是没事找事。
但郭嘉,身为以前曹操的影子,身为原军师祭酒并执掌校事府,身为现在的廷尉,立法会主席,他得罪的人可太多了!他办过的脏事儿可太多了啊!
何况他私德方面确实也不太检点,比如,喜欢寡妇,喜欢寡妇,和喜欢寡妇。
所以骂郭嘉,那是真的有的放矢,骂出来的脏事儿烂事儿郭嘉是真的都干过,尤其是以前他在校事府的时候,想当年曹操刚把天子迎回许都的时候,为了短时间内权倾朝野,曹操是真的祸害过不少忠良的,当年他连杨彪都给下了大牢了。
当年的执行者是满宠,策划者可不正是郭嘉么,曹皇后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翻出来骂郭嘉,郭嘉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而且许多条罪状如果真的要秋后算账的话,这郭嘉不死都天理不容。
然而当年的那些事说到底满宠也好郭嘉也好难道不都是帮着曹操干的么?这皇后的小刀子怎么刀刀都冲着自己亲爹扎啊!
扎得刘备一系的大臣都可高兴了。
于是终于在某一天皇后又对着郭嘉扎刀的时候,曹操终于是忍无可忍,当庭就跟自己的这位亲生闺女对起了线:
“皇后,您所说的这些事都是过去的事了,当年奉孝从臣的府中调出来,从魏臣变成汉臣,就已经代表着臣与天子的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