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咬死了耍赖一波就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想要全身而退保全家族,那问题都不会太大。
    可现在既然天子亲自来了,这全家上下连带着租客佃户在内几万口子人,到底是统统给荀攸陪葬还是平安无事,那就全在天子的一念之间了。
    可这早些时候谁又能想得到呢?
    于是他们也只好就这么一直跪着,期间关羽还特意出来跟他们说了一些吩咐,比如最近天冷,天子喜欢烧果木的炭火,睡醒后天子喜欢在喝茶,中午饭食天子也还没来得及吃呢,一夜劳顿也怪累的,让庖厨杀一头羊,趁现在赶紧收拾干净了给天子炖上一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陈倘自然是一一答应,半分不敢还口,然而见关羽转身要走,却是急急忙忙跪地上拉住了他的裤腿:“关卿,关将军留步。”
    “怎么,是我吩咐的还不够明白么?”
    “我家堂侄陈到陈叔至乃是南阳的屯田将,关将军与他有袍泽之情,能否看在叔至的份上,跟咱们透个消息,天子到底意欲如何处置我们陈家?”
    “怎么,天子若是真要因公达兄之事来治你们的罪,你们便要跟我们鱼死网破?”
    “啊,不不不,不敢,万万不敢啊,天子就算是要杀我陈氏满门,我们除了引颈就戮之外又哪里还有其他的办法?就算我陈家人丁兴旺了一些,但相比于关将军和禁军勇士,又算的了什么呢?只求关将军看在叔至的份上对我们怜悯一些,如果天子真因为荀大人之死而迁怒,就算是真要灭我们陈家满门,能不能也给我们留下安顿后事的时间呢?”
    “何必说得如此可怜,天子要是真想杀人,如何会在你家酣睡?叔至是因何而加入禁军的,当年就在这汝南境内,到底发生了何事,莫非真的要挑明了说么?”
    说完,这陈氏族人们果然便纷纷将身子伏得更低了。
    这话既然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方了,分明是一点狡辩的机会都没有了,陈倘干脆一咬牙,道:“关将军明鉴,天子明鉴,此次荀大人遇刺,实乃汝南许氏一力所为,与我陈家毫无关系啊!我等事前只知他们与荀大人多有争斗,却是也实在是不知他们居然有杀官造反的胆子啊!”
    许氏和陈氏同样也是世代联姻的关系,甚至于许氏还是这陈倘本人的妻族,然而事已至此,却是也只有弃车保帅,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关羽闻言却也没觉得有什么意外,这答案本来就在意料之内,却是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道:“来的路上,或者干脆点说,就在昨晚,天子召来了本地乡民过问此地风土人情,听说,汝南现在的盐价已经涨到了一枚建安新钱只能换一石,甚至不足一石的地步,陈家主可知道此事?”
    “这……这这这,确,确有此事。”
    “乡民们都说,这是因为朝廷盐铁专营之过,甚至有乡老在昨晚朝天子行大礼叩拜,希望朝廷能以人为本,不要与民争利,陈先生以为此事应该如何看待?”
    天凉,但陈倘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却是已经大汗淋漓,只得道:“乡野愚民,不知国家大事,朝廷近年来用兵频繁,开源节流,也是为了尽早的一统天下,还百姓以万年太平,让百姓真正的能够安居乐业。”
    “呵呵”
    关羽闻言冷笑了一声,随即也不再理他,干脆转身离去,只留下陈氏众人在门外瑟瑟发抖,不一刻,却又有稀稀疏疏的小雨伴着凉风轻柔落下,如同一根根的细针扎在了他们的身上。
    这一跪,居然便足足跪了一个半时辰,天子才终于睡足醒了过来,却见是中书令荀悦亲自出来,冷眼地看了一眼众人,道:“都散了吧,天凉,别回头跪出几条人命来出来,再传出流言来说天子苛待名门,到时候史书上再乱记几笔,说不定天子就成了残暴之君了呢。”
    陈氏众人这会儿却是连辩解的力气都没有了,踉踉跄跄的站起来,包括陈倘本人在内不少人都摔了个狗啃屎,不知道到了晚上会有多少人会因此害了病去。
    “臣,臣请当面向天子解释,请天子给我们陈家一个机会。”
    “不急,会给你机会的,你们先歇着吧。”
    “啊?这……若是天子不急于查案的话,可有什么需要服侍之处?”
    “没有,歇着吧。”
    说完,荀悦也是撂下这话就走了,完全不搭理他们。
    却是有人看着荀悦的背影,实在忍耐不住地感叹道:“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
    而这回,却是连陈倘本人也没有再扭头呵斥他了,也不知是不是已经实在没了力气。
    却说另一头,刘协好不容易睡醒了之后,简单的随意吃了一碗羊汤,而后便在关羽李典等人的护卫之下,看起来十分随意的在陈家的堡垒中溜达了起来,走走,停停,遇到堡垒中干活儿的人都会跟他们唠两句,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皇帝,也没有人敢说主家的坏话,然而刘协还是觉得自己收获颇丰。
    事实上,他也是这个时候,才终于对所谓的庄园经济,对所谓的豪强大族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同时也对自己居然这么多年了才开始参观豪强之家,而感到深深的自责。
    实话实说,刘协以前对于所谓的豪强之家的印象,大体就停留在红楼梦中贾府的层次,以为所谓的豪强就是特别有钱,府邸特别的大,家里人和用人特别的多,等等等等。
    今天这么一看才知道,根本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陈家总得来说并不算豪奢,佣人奴仆什么的也不多,他刚刚在家主的主卧中睡了午觉,喝羊汤的时候用的也是普通的瓷碗,估摸着也不太可能是故意装的,因为毕竟刘协这趟来的也挺突然,他们应该来不及装,整体感觉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比起一般的小康之家差的也并不太大。
    然而这个大小,却是真的让刘协开了眼界了,他睡醒之后在陈家一直溜达到了太阳下山,居然只饶了一半都不到!
    这里面有酿酒的作坊,有集中起来纺纱织布的地方,有做木匠、篾匠活儿的地方,米面粮油酱醋作坊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专门的石匠、铁匠。
    连铁匠都有啊!
    这哪里还是个家?分明就是个城镇啊!
    而且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内生经济足以完成循环,即便完全不和外部交流也能自给自足,衣食无忧很好的生活,通过交流得知,方圆几十里内,其他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大多离不开这陈家,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墙外边会开市集,让附近的村们们来此进行交易,货源比平舆县城里面的官办市级还要充足得多。
    再加上这里兵精粮足,光水井就有十几口,里面养着牛马猪羊无数,光仓库就有二十多座,外边还围着一圈高高的城墙,城墙内侧还有一圈内墙,可以在两墙之间进行陈兵,一应防御措施非常齐全,刘协甚至还看见了备着的沙土和鱼膏,这特么要是真打起来,自己这六千人就算能打下来也一定是伤亡惨重,这里怕是真的比汝南绝大多数的县城都要难打,而不是关羽的嘲讽之言。
    眼见着天黑,刘协在木匠作坊之内停下,让正在干活儿的匠人们都停下,招招手示意他们围着自己坐了一圈。
    “你们都是陈家的人?都姓陈么?”
    “回天子话,我是作坊管事,我,我姓陈,是陈氏旁支。”
    刘协没理他,而是看向一个胡须都有些花白的老头道:“老伯今年高寿?可是姓陈?”
    “回天子话,老朽今年六十有三,姓……姓冯,这……当年中原之地战乱不休,老朽和乡亲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这才举家托庇于陈家,算是陈家的租客吧,这些年来,陈家作为主家也没有短过俺们的吃穿,好歹是让俺们不至于冻馁而死,建安年来,尤其是这两年,咱们的日子愈发的变得好了起来,陈家不但会给我们吃穿,冬天时每个月还会分俺们木炭取暖,甚至今年以来每个月还会给俺们随意支配的工钱,天子,陈家,挺好的,我们这些个租客,都在感谢陈家的活命之恩呢,大人之事,连老朽都知道是许氏所为,能不能请陛下开恩,饶恕陈家?”


第三百一十六章 庄园经济与上层建筑
    “老先生是木匠?”
    “是,老朽已经做了四十多年的木匠了。”
    刘协笑笑,指着老头手中的木棍一样的东西道:“老先生能把您做的东西给我看一眼么?”
    “啊?”
    老头这才注意到,刚刚天子来的时候太紧张,手里干活用的匠刀居然还在手里攥着,却是着实吓了一身的冷汗。
    他离天子的距离这么近,这要是人家拿自己当刺客给宰了,喊冤都没地方喊去。
    “陛,陛下请御览,这是我给农车上坐的轮轴。”
    刘协哈哈大笑着接过来道:“你这个租客对东家还真是维护,朕又不是没上过战场,箭杆还能认不出来么?”
    然后就看到老头儿和其他所有的工匠就全都跪在地上颤颤巍巍地发抖了。
    “都起来吧,本朝以来虽然禁止民间私藏弓弩铠甲,但其实出了洛阳城,这法律早就已经没人遵守了,这陈家堡垒光望楼就这么多,若说他们家连弓箭都没有,这岂不是在骗傻子么?怎么,朕看上去很像傻子?”
    陈家众人这下更不敢说话了,各个都抖如筛糠。
    刘协将箭杆放在手中把玩了一会儿,递给关羽:“云长你来看看,这箭杆做得怎么样?”
    “长短合适,软硬适中,重量也对,我看这箭杆连校直都不用,可以直接上漆了,老先生的手艺很高啊。”
    “是啊,老先生的手艺确实是不错,你知道么,我以前一直以为箭矢的成本大头在箭头,还是最近才知道,这箭杆的制作才是真正的难题,这东西用整根木头削制而成,若是没有十几年的经验,光是将这东西削直,就已经是极难极难的了,更别提在削制过程中还要考虑重量,长短,尤其是掌握不同的木材在制作同一批箭杆时保持他们重量一致的哈,对于箭杆粗细的把握实在是非巧手不可为啊,如老先生这般手艺,在河南尹新成立的军械局里,这能评一个六级工匠了吧。”
    荀悦在一旁接话道:“仅以这根箭杆来看,绰绰有余。”
    “我没记错的话,六级工匠,尚书台给的政策应该是按照两百石小吏的待遇来算的吧,如果是外地人,拖家带口的不方便,可以按人才引进的政策,安顿其直系亲属的工作,直系亲属在六口以上的,还可以在河南尹分一块五十亩左右的上好良田,这事儿我印象挺深,八级工匠制,是我亲自命令糜竺办的,老人家,这政策,你知,还是不知?陈家人跟你说过么?”
    “回陛下的话,这事儿我……我其实是知道的。”
    “真知道?”
    “真知道,听乡亲们跟我提过,荀大人为官亲民,朝廷有什么好的政策下发,都会大张旗鼓的四处宣扬,生怕我等百姓不知道,此地离平舆又近,这事儿陈家就算是想瞒也不可能瞒得住,也多亏了陛下仁德,今年以来,老朽在这陈家的待遇也变得更好了,每个月有三天,可以跟主家领肉吃。”
    “哦?这可就奇了怪了,明明放着吏户的机会不转,宁愿做个租客,这可实在是让我想不通了,老人家能否说明一下您这样选择的理由呢?”
    “回陛下话,一来,老朽今年土埋半截,实在是已不知还有多久可活,您让我拖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