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彪恍然大悟道:“所以,先一步主动用生产资料置换爵位和股份的豪强,哪怕是他的股份不多,依然可以在企业中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中层岗位,而既然是合营企业,朝廷,才是企业真正的大股东,这就导致……职位,确实比股份更重要。”
    “当然,法孝直作为此事的负责人,任命捐资积极,在平舆城拥有较大房产,对朝廷改革更支持的豪强来担任具体的实权职责,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陛下……圣明。”
    “没什么,这都是,伟人的智慧啊。”


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牌
    相比于杨彪的质疑,曹操的质疑,或者说提议要更有建设性的多。
    “陛下雄途,臣下着实是佩服万分,只是陛下,臣以为此事为难之处有三,一来,要想做成此事,必要的武力威慑还是必不可少的,本朝自光武以来偃武修文,军力大多只集中在边郡、禁军,各地方上,就连太守的兵权也是寥寥,直到先帝朝时为了应对黄巾之乱,进而废刺史,立州牧,地方上这才重掌兵权,然而……这些兵权,或者干脆说是帝国武装,难道本来不就是豪强武装么?这些豪强武装也不是黄巾之乱之后临时招募组建的。”
    刘协打断道:“别绕,魏公,朕喜欢直接一点,以你的地位也不用顾虑说出来的话我爱听不爱听。”
    “哦,我的意思是说,豪强武装其实早就有了,多年来既是辅佐各地郡守、县令的利器,同时也是他们行政办公的最大掣肘,二者其实一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刘焉,不过是把一件事实上已经潜规则的东西公开了而已。”
    “再直接点。”
    “额……我的意思是说,各地太守手里的郡兵,乃至于庞大的基层执行官吏,都是豪强本身,如果找不到一股足以威慑他们的力量,即使是相对优雅的剥削方式,恐怕依然会阻力重重。”
    “明白了,所以你的建议是?”
    “臣建议,如果地方郡国长吏,都能拥有一定的兵权,一定的……招募军屯将士的权限,或许这些事情推行起来会更顺利一些。”
    刘协想了想道:“这更有利于你吧魏公。”
    “什么?”
    “地方郡守如果拥有了自己募兵的权力,中央的权力就会变得更小,而你在朝中的地位则会变得更重,因为禁军方面目前没什么你的人,而地方上却很多,兖州、冀州、青州、啊,还有半个荆州,你想让这些地方重新拥有兵权?”
    曹操闻言微微眯起了眼与刘协对视了一小会儿。
    换个人被天子这么说说不定吓都吓死了,但曹操却依旧挺直了腰板道:“陛下说的这话臣就听不懂了,士大夫们都是在为国分忧,都是朝廷的人,陛下的人,没有什么臣的人。”
    “朝廷,就是几座衙门几座牌坊,饭还是要分锅吃的。不过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确实考虑过,是这样的,我打算暂时设立六个军区,用来屯一定数量的轮值兵并管理屯田事物。”
    “六个军区分别为负责兖、冀军务的黎阳;负责青、徐军务的琅琊;负责徐、扬事物的合肥,负责幽、并事物的高柳;负责荆、扬、益州事物的江陵;还有负责关中、凉州、益州事物的南郑(汉中),这六个军区每区常设一万人进行轮值,并管理全国屯田事物,遇到大战时可各自征募十万以上兵马,再加上洛阳与许都的禁军就构成了我大汉的全部军事体系,各军区的长吏为……重号将军,如何?”
    这纯粹就是照搬上辈子的七大军区政策了,由于刘协所设立的六个军区几乎都恰好卡在两州交界的位置,因此无论是太守还是刺史,都很难向军区施加影响力,避免地方上出现军政合一的诸侯,又能保证党地方生乱生叛需要用兵时不至于无人可用只能指望本地的豪强大族。直接将军区长吏拔成位比九卿的重号将军,也可以保证这些重号将军不用给地方文官的面子。
    而刘协这条随手照搬的后世军区之政,听在曹操的耳朵里,却是不可避免的又有了一层另外的意思:即进一步的削弱他曹操对军权的掌控能力。
    六大军区中,黎阳军区、琅琊军区、江陵军区、以及汉中军区毫无疑问都会被曹操的人拿下,看上去曹操六大军区占其四,即使算上许都和洛阳两个效忠于天子的禁军军区,曹操也依然可以在军权上和天子各占一半,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事实上这几大军区的负责人都是明摆着的:黎阳曹仁、汉中曹纯、琅琊张辽、江陵任俊,几乎不可能有别的人比他们更合适,这里面除了两个姓曹的,另外两个作为直接从属于天子,位比一州刺史事实上还要更高的重号将军,又凭什么还要继续受夏侯渊和程昱的钳制呢?
    换言之,张辽和任俊真的还算是曹操的人么?
    说实在的曹仁和曹纯还算不算都不好说了。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曹操死掉由曹丕继位的话,曹丕的任何一条命令,都不太可能得到这六位重号将军中的任何一位支持,而这也意味着,曹操手里的权力顶多只能保留到他自己身死为止。
    甚至,可能已经被剥光了。
    然而面对问题,曹操却是连一丁点还击的手段都没有,因为重号将军这四个字,太重了,重到他根本就不敢去阻拦这样的政策。
    手下人跟着你混,也是图个升官发财,眼前有一个直接升任重号将军,执掌一区军事的机会摆在面前,你这个做老大的直接给踢了?
    那以后谁还跟你混?
    尤其是如张辽这种,实际上与曹操的羁绊并不算太深,又是如此的年轻,三十年后极有希望单靠熬资历就能成为大车骠卫之一的青壮将领,阻挠这种手下的晋升那是要遭报应的。
    这样深谋远虑,足以当万世之法的政策不可能是天子临时想出来的,嗯……这一点倒是符合天子的一贯作风。
    可是,天子的一贯作风不从来都是先云里雾里,后捉摸不定,直到最后一刻神来之笔,直接将事情盖棺定论的么?
    简单来说,天子不是一向都高深莫测的么?
    今天这一手……高,倒确实是挺高,但打得也完全是一张明牌,一点都不莫测啊。
    天子怎么转变风格了?
    一瞬间,曹操的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明悟:时至今日,天子已经不需要和天下任何人去莫测了,包括自己。
    名牌跟你打,你也赢不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什么情况
    建安六年三月初,天子亲自赴平舆,亲自督促平舆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快,公私合营的浪潮席卷整个汝南,而由此所牵引的六大军区之策,更是彻底的造成了官场的大地震,天子与曹操的博弈几乎是在所有人都没有丝毫预料的就走向了高潮。
    曹操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眼珠滴溜溜一转,很快就找到了反击的策略:
    “陛下此计虽妙,但臣以为有两点还是要慎重的,第一,六大军区必须受中央指挥,这不假,然而具体由中央何人来指挥呢?此事如果划归于尚书台……尚书台现在没有尚书令,如果只增设一名新的尚书的话……恐怕也就是能做做文书类的工作,除了天子您本人,谁来训斥这六位重号将军呢?而这六大军区的除了六个重号将军以外的人事任免,又要交给谁来做呢?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
    这话一说完,实质上工作类似于吏部尚书的尚书台尚书陈群脑子里马上就拉起了警钟,出言道:“魏公这话我听明白了,朝中百官,真的有资历有能力管理这六大军区的,似乎也确实是只有魏公您了,您的意思,莫不是以大司马之名,统调这六大军区的人事、行政、和钱粮么?魏公,莫非是想要这份天下兵权?”
    曹操则十分坦然地道:“本公倒是没有揽权之念,只是弱干强枝素来就是朝中大忌,天子以军区之法,使军区和行政区分离,使太守远离军权,这固然是千年大计,然而武人骄横,若是使文官相制,无非是两种结果,一种是制不住,一种是军队的实际战斗能力因繁杂的上层互制而不堪一击,陈尚书莫不是真以为您可以随意插手军区中除重号将军之外的其他人事任免么?既然天子信不过我,不如,干脆就让皇叔来负责此事如何?”
    一直装死的刘备闻言立刻就精神了,连忙道:“臣自知能力有限,实在不能担此重任!”
    这锅他肯定是死都不能接啊,要知道眼下的军权分布情况,差不多已经是他刘备掌控许都禁军,关羽掌控洛阳禁军了,这要是再把六大军区的管辖权也都给他,好家伙,天下兵马大元帅?
    那不成了天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再说那六个军区中除了合肥赵云他有信心能使唤得动之外其他人真不一定会鸟他,很难想象他的命令传到曹仁那里,曹仁会不会干脆给他来一个阳奉阴违。
    那他接这位高权重的职位干毛?
    “那皇叔以为,此事舍你其谁?”
    刘备闻言,咽了一口口水,见满朝文武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头上,一时间颇有些如坐针毡之感。
    提议将此事归于尚书台?
    尚书台本来就连个尚书令都没有,那无非也就是再加一个管兵事的尚书,然而军区这事儿除了军政之外又涉及到钱粮、人事,甚至还包括工事,其结果必然导致各种扯皮。
    最关键的是,人,是不可以背叛自己的阶级的。
    早在光武的时候,朝中的文官和武官,就已经有了很清晰的划分了(相对于西汉和先秦来说,跟宋明相比还是很混乱的),也基本上不太可能再走回头路了,而刘备不管做到怎样的高位,都无法掩盖其本身是个武人的事实。
    他这个地位,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再转文官了,真要是哪天让他当个三公,那基本也就是宣告退休了,和此前担任太傅的张扬也差不多少。
    所以……
    “臣,臣以为魏公所言有理,此事,确实是不太应该由尚书台来进行直接的管理,尚书台……更适合间接管理者六大军区。”
    荀悦皱眉道:“那么皇叔以为,应该由谁来向尚书台汇报此事呢?”
    “臣以为……以为……此等重职,确实是只有大将军或者大司马这种重职才能胜任。”
    说完,刘备有些尴尬地瞅了一眼曹操。
    而曹操则道:“臣,实在是不愿意再接受权位了,只想着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如果朝廷确实是需要我,而且实在是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的话,为了朝廷,臣倒是也愿意勉为其难。”
    曹操的思路非常简单:代表天下武人跟天子争抢这份权力,绝不能让它落在尚书台手里。
    建立六大军区对武人来说绝对是好事儿,从此文武独立,他们再面对太守啊刺史啊什么的也不会再被压制,但如果任由尚书台骑在他们头上拉屎的话,几乎可以肯定全天下所有的武人都会不爽。
    这个时候武人就需要一个代表来替他们说出自己的反对么,这么巧,曹操又是大司马。
    你不是要削我的兵权么?可以啊,那你让谁来接手?你如果强行要尚书台来接手的话,你自己看,连刘备都站我这边了。而这个职位你如果不用我们俩,还能用谁?
    刘协想了想,道:“魏公说的不错,军事调度以及人员任命方面,确实不应该由尚书台来直接插手,尚书台只要每年定期审查审查报告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