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问题是韩遂这事儿本身又有什么可说的,事情明摆着的,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怎么选都必然是要被质疑的。
    这,可能就是拔擢的代价吧。
    见实在是躲不过去了,徐庶也只好道:“依,臣之愚见,都护之职毕竟至少现在暂时还只是一个比两千石的职位,他既然开口只要了这个,想来也还算是有诚意,也不能算是狮子大开口。”
    却见司马懿冷笑道:“徐先生这话未免不明大局了吧,天子建城市,疏运河,抚益、扬二州,并凉州群雄,重振西域之心就连他韩遂都看出来了,西域都护担负经略重任,怎么可能维持前朝比两千石的设定?只怕是两千石都挡不住,至少也是要一个重号将军号来领军坐镇的,何况他还提议要他的那个女婿来当金城郡的太守,这叫投降么?这分明是在跟天子谈生意,他一个丧家之犬有什么资格和天子谈生意,我料这阳平关之内的敌军早已是士气崩颓,取城关易如反掌,陛下,臣以为,不用去理会他的这个所谓投降,现在就应该攻城,至于西域事,等攻下来阳平关生擒了他韩遂再说也不迟!”
    徐庶闻言,只得无奈地瞅向荀悦,希望自己的这位实则上已经位高权重的老乡能帮自己打打圆场,也说句公道话。
    毕竟自己这个骤然拔擢的幕僚,以及那个尚未谋面的诸葛亮升得再怎么快,也影响不到他的地位吧?
    见状,荀悦低头沉吟了一会儿,道:“两位说的都有道理,西域事,天下人确实是很难找得到比韩遂更合适的人选了,且陛下既然准备经略西域,金城也确实更合适作为凉州的治所所在,是否让阎行担任这个太守可以再议,但韩遂,确实是值得拉拢。”
    “然而……臣以为朝廷就算是放过他,那也只能是出自于天子的恩赐,他一个穷途末路的反贼,若是陛下如此痛快地答应了他,岂不是让这韩遂将来更加的桀骜难治了么?此例,不可开啊。”
    “所以臣以为,还是应该先打,打到韩遂不敢提条件了,真的无条件的投降了,到时陛下哪怕是直接任命他韩遂为凉州刺史,也是陛下您的宽宏大度。”
    徐庶哪里知道,刘协推崇诸葛亮根本不是见他以后的事儿,自打这人跟了吕布之后,荀悦都已经记不清天子跟自己嘟囔了多少回了。
    徐庶么,肯定是威胁不到他的地位的,按说大家都是颍川同乡,他作为颍川士人实际上的领袖应该对其照顾一二,可谁让他是诸葛亮的好友呢?
    打仗好啊,说不定打起来之后韩遂一急眼,直接把诸葛亮给宰了呢?
    于是乎徐庶不得不将话头接了过来诚恳地道:“两位大人的意思,分明也是认可,西域事,西凉事少了韩遂不行的,甚至看这意思这韩遂只求一个西域都护之职明显是不够的,至少是现有管制下比两千石的都护之职是不足够的,之所以要攻打韩遂,只是为了朝廷的威仪,陛下的颜面。”
    “然而陛下,阳平关就摆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就摆在这里,咱们手中真正能靠得住的只有一万多的禁军,韩遂手里足有六万大军,他的士气就算再怎么崩颓,咱们又如何能够对其进行威吓?粮草消耗要几何,将士们又要付出多少条的性命?这样打下来的阳平关,咱们真的还能对对韩遂招降么?”
    徐庶也是吃准了刘协务实而不慕虚的性子,否则的话,自己现在还在益州呢。
    说白了,此时的韩遂真上了谈判桌还真不是完全没有谈判的本钱,把他打服固然是更符合朝廷的颜面,也能更好的驯服这条老狐狸,但这个战损肯定是免不了的,而且不管是钱粮上还是伤亡上,都小不了。
    然而刘协听了他们的话,想了半天,却是突然命人把随行的张鲁给叫了过来,问道:“张天师你在汉中也待了这么多年了,不知,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定军山的地方?”


第三百四十二章 诸葛亮入汉遭排挤
    作为一个非历史爱好者,但好歹也玩过不少的三国游戏,年轻时看的三国演义虽然现在基本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黄忠定军山下斩夏侯的这个事儿刘协总还是有印象的。
    也就是说刘协的印象里,刘备和曹操在一个叫做定军山的地方展开过一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战,至于这个定军山具体在哪,为什么好端端的一场汉中争夺战怎么就稀里糊涂的跑到这个定军山去打决战去了,刘协也不知道,只能问问看。
    “定军山?”张鲁闻言一愣。
    随即道:“军中确实是有这么个说法,阳平关南侧的群山中有一座特别高,距离盆地也比较近的山,军中许多人就管这座山叫做定军山。”
    “拿地图来。”
    于是众人又连忙拿出一张地图,在张鲁指出定军山位置之后,刘协鬼使神差的就拿了一支笔,在阳平关与定军山之间的群山之中划出了一条歪歪曲曲的线。
    “你们说咱们能不能从这绕过去?”
    众人一脸懵逼,但也都表示不妨一试。
    于是贾逵领了军令,带了两千人作为探路的先锋,费劲千辛万苦居然真的直接从阳平关外找到了一条直通定军山上的羊肠小道,且他惊喜的发现这个定军山上树木繁密却不干燥,山体高壮却并不算太过陡峭,最关键的是,这里水源特别的充足,山上面居然还有一个小湖。
    这山整体地势上比阳平关还要高出好大一截,站在山上面可以十分清楚的将整个阳平关上的军事部署人员调动看得一清二楚。
    这简直是再理想不过的驻军所在了啊!
    天子是怎么知道这阳平关内有这么一座大山的?又是怎么知道阳平关下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上山的?
    神人啊!
    想了想,贾逵在派人给天子传了信儿之后索性也不回去了,干脆在定军山上安营扎寨,同时站在山顶上干脆朝阳平关方向的守军放声喊话:“嗨,对面的傻子们,我们绕进来喽”
    说句实在话,这个定军山虽然是阳平关的bug,但真想要抓住这个时机却也极不容易,这还真不是战之罪,事实上诸葛亮就算是真的全心全意的辅佐,也绝对想不到刘协还能有这么一招。
    首先,阳平关南北两侧的群山中,北侧的马明山脉明显比南侧的米仓山山脉更矮,更好翻,这里也有一条现成的马明阁栈道,正常来说不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重点肯定都会放在北边,曹丕就是在马明山中计导致阳平关易主的,原本历史上张郃与徐晃也都是在这里将刘备打得落花流水的。
    其次,米仓山既然没有现成的,可以翻山的小路,排查路径总是需要时间的,要知道原本历史上刘备是被夏侯渊在阳平关下一直拖了大半年之久损失惨重,这才如有天眷的发现了定军山,结果刘协因为莫名其妙的知道这个名字,直接省掉了这大半年的时间,纯属作弊。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定军山这个地形虽然讨巧,但毕竟也是翻阅重重山路,正常来说即使是知道这里有一条足以翻山的小路,守军也不会太放在心上,因为山路即使是能走那也是山路,海拔在一千五至两千的米仓山不是那么好翻的,兵可以翻过去,粮草可不太好翻,也就是说这地方根本就不适合驻军,即使从阳平关往定军山送粮草,消耗也依然是天文数字,整兵打仗死不死的不知道,但辅兵光运粮也能把自己给累得半死,说实在的原本历史上如果刘备不是恰好在翻山之后不久就斩杀了夏侯渊,诸葛亮就是神仙也供不起刘备的军需,魏军耗也能耗死他。
    然而贾逵和刘协却没多少顾虑,因为他这一仗打的各方面都太不常规了,南郑至今居然还牢牢掌握在曹彰的手里,从南郑运输粮草到定军山很方便啊。
    反倒是韩遂军,居然只有三个月的粮草。
    眼见着汉军居然已经绕过了阳平关,定军山的地势明显也比阳平关更高,造个投石机就能轻而易举的对他们天降正义,原本就已经临近冰点的士气顿时就跌破成了负数。
    诸葛亮干脆就对韩遂说:大哥,你要是再不投降,我就打算串联大伙儿兵变了。
    韩遂就说兄弟啊,咱俩这是想到一块去了啊。
    于是韩遂开关投降,冲着刘协大礼参拜:“罪人韩遂,拜见天子。”
    而刘协也一时有点恍惚,就觉得自己这一次御驾亲征,居然又整得跟郊游似的。
    回想起这场所谓的亲征,事儿却做了不少,不但凉州东六郡基本平定,现在买一送一,西凉的问题好像也不大了,汉中之围也已经彻底的解决了,吕布死了,诸葛亮也到手了,顺便把武都郡的羌人也给软硬兼施几乎完美的给安抚了。
    而特么神奇的是,这一路来干了这么多的事儿,却几乎一仗也没有正经打过。
    不过这次这么顺,貌似好像没有脑补怪的参与啊,确实有一点阴差阳错这不假,但总得来说一切确实都出自于自己的主观意图。
    所以,我这到底是幸运,还是真的有了本事呢?
    说不上来哪里不对,但总觉得好像差着点什么,让刘协总觉得好像有点不太爽,走神了好一会儿才注意到跪在地上,衣服都已经被汗浸湿了的韩遂正撅着屁股在瑟瑟发抖。
    “起来吧,暂时还不会杀你,诸葛亮何在?”
    韩遂身旁的诸葛亮此时自然是不知道他的好基友已经跟刘协表过忠心了,颇有些忐忑的跟刘协见礼,就见刘协翻身下马一把抓住诸葛亮的手,很是激动不已。
    “你就是孔明先生?”
    “陛下折煞了,亮一介反贼,当不得先生二字。”
    “当得当得,我得先生,真是如鱼得水啊,先生快快随我等车,那个……云长你带人看管一下俘虏,其他人,都跟我进城去吧,不管是封赏还是责罚,咱们南郑在说。”
    …………
    南郑城不算是一座太大的城池,由于战争的原因附近所谓的乡野之民大多都被迁到了城里,导致刘协进城的时候这里还格外的拥挤,然而进城时密密麻麻的人群为了看他这个天子挤得跟沙琪玛似的,却也依然勉强给他留出了检阅的通道。
    也不知谁喊了一句:“天子万岁!”
    紧跟着又有人喊了一句:“大汉万岁!!”
    刘协骑在马上对着他们挥手致意,气沉丹田对他们喊了一句:“你们好啊。”
    原本就很嘈杂的人群瞬间就沸腾了起来,入目所过之处每一个人都在放肆大声呼喊,甚至后排的百姓和将士们还在不停的原地跳了起来,轰隆轰隆的声浪传到耳朵里完全听不清这帮玩意说的是啥。
    诸葛亮本来颇为紧张地坐在刘协的车架上,冷不丁面对如此澎湃的声浪,一时双耳失聪之余却是突然觉得眼窝一阵阵湿热,两行热泪情不自禁地就流了下来。
    民心所向,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刘协突然从车架上走了下来,诸葛亮见状也连忙从车架上下来跟在其身后,却见他先是拍了拍曹彰的肩膀道:“干得好,没给你爹丢人。”
    曹彰闻言昂首挺胸,嘴一咧,嘿嘿就笑了出来,却是也没说什么谦虚的话,而刘协错过曹彰之后,却是又随机来到一名将士面前伸出手来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干得好。”
    再然后天子便一直伸着手,几乎是挨个跟两侧第一排的围观群众纷纷握手,嘴里一直说:“干得好,你们干得太好了。”
    就这么短短的一段路程刘协愣是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