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司马懿多聪明的人呀,虽然并不介意与诸葛亮为敌,但眼下看来天子对这个诸葛亮的偏爱分明已经是极为明显了,只要这个诸葛亮想去,一般人肯定是争不过他,一不小心还容易弄巧成拙招惹天子的反感。
    关键我们司马氏身为世家大族,现如今河内郡乃至于三河士人集团之首,凭什么让我们家兄弟去西域吃沙子啊,你们荀家不也还号称荀氏八龙么?
    然而同样的问题在诸葛亮这就不一样了,诸葛亮敏锐的就察觉到,这个经略西域一定是自己的天赐良机。
    一来这是躲开荀悦以及朝中旧人的机会,他心里有数,就这么入朝的话是一定要备受排挤的,关键是他现在已经娶了老婆,家里的姐姐也都已经嫁了人,想再通过联姻扩展关系网也已经很难了。
    去西域的话就好多了,不但容易立下功勋,苦熬几年之后资历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还有个现成的西域派可以给自己撑腰。
    两千石的职位虽然依旧是有点显眼,但考虑到去西域则官升两级的这条规矩,他这个新来的卡这个位置至少也还算是懂事儿。
    二来这西域大都护既然是曹纯,这里肯定是要被曹操进行渗透的,曹操势力集团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文官的势力,只有一个郭嘉,还是搞法的,而搞法的人其实挺忌讳派系之说的,自己加入其中正是雪中送炭。
    虽然这些年曹操的势力一直持续被天子打压,但诸葛亮却预感这个打压差不多已经到头了,对待一位扶保社稷的柱石之臣,总不至于真的就赶尽杀绝,曹操的功绩站在臣子的角度可以说千年来也少有人能出其右了。
    也就是说他和曹纯在西域如果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的话,回来后大概率是可以成为曹操集团的重要文臣之一,与郭嘉并驾齐驱,待曹操百年之后甚至极有可能接受其大半的政治遗产。
    有西域派和谯沛派的支持,那就真的可以和颍川派掰一掰手腕了。
    这个机会得抓住啊。
    而刘协呢,也真的是要在西域干点大事的,因此尽管是万分不舍,但认真仔细地想了想之后,却还是同意了。
    毕竟现在朝政挺稳的,没诸葛亮运行的也挺好,而西域都护府那边,有诸葛亮在也能放心一点。
    “那你有什么要求么?”
    “臣别无所求,只求陛下,绕过韩遂性命,让他随臣与安西将军同去,以将功赎罪。”
    事实上诸葛亮已经很清楚刘协会放过韩遂了,如果不是这样,也不可能直接就说西域的事儿了。
    西凉还没一统呢,杀了韩遂,不定西凉,他们飞过去建设西域都护府么?
    见状,作为降将一直畏畏缩缩地站在最后面的韩遂连忙一个滑跪就到了刘协的面前:“陛下,经略西域必稳西凉,稳西凉必靠金城,臣在西凉和金城颇有一些名望,对此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都很熟悉。臣,当年造反乃是被北宫伯玉所逼迫,实在是身不由己,还请陛下能给臣一个机会,让臣来将功赎罪吧。”
    “也好,朝廷确实有迁移量郑州治所至金城的意思,那就任你为凉州别驾吧,朝廷有三护法,你既是凉州人,就只能认别驾了,朕会命韦端为凉州刺史,你女婿阎行任都尉。”
    …………
    当天晚上。
    荀悦特意将司马懿叫到自己的屋里拿出了一大袋炒开口了的松子儿,俩人盘腿一坐就咔嚓咔嚓的嗑了起来。
    “令君找我,这是有事儿啊。”
    “仲达又何必明知故问呢,经略西域当然是好事,但一应官吏只要到了西域便官升两级,此举大大的破坏了朝中的政治平衡,我等中原士人日后要如何立足呢?”
    “令君说笑了,天子不是也说了么,西域路远风沙大,边塞苦累,提一些待遇才好诱人前去,想想,也算是合理。”
    “仲达你这是装糊涂啊,朝中割据这可就要变了天了。”
    司马懿一边嗑松子儿一边笑着道:“不至于吧令君,不就是一个诸葛亮么,虽然不知道他是怎么就入了天子的眼,但说实在的他来的太晚了,咱们俩都是当年杀曹洪的时候上位的,这种从龙之功,以后还如何会有呢?您的资历辈分都摆在这呢,再加上令弟现在虽不在朝,但对朝政的影响力也不减,以您现在的地位文官中早就已经到顶了,凭他诸葛亮,威胁得到您?”
    “哈,仲达你这么说未免也太看轻我了,你以为我对此事有异见只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么?我是为了咱们大汉江山的千秋万代啊!”
    司马懿见状笑了笑,继续嗑松子儿不说话。
    “你非得继续装这个糊涂是吧?那好,那我就跟你点明白这个事儿。首先,现在益州、扬州未定,孙策孙权、赵韪、袁尚、公孙度俱在,天下尚且未能一统,却如此急急忙忙去经略西域,这是不是不智。
    塞外鲜卑自檀石槐死后虽然陷入分裂,但听说轲比能目前在鲜卑之中极有威望,已经被部分鲜卑人称为檀石槐第二了!现在去经略西域,谁知道鲜卑会有什么反应,万一真的就统一了呢?仲达啊,檀石槐前车之鉴不远,其势比之当年匈奴的冒顿也差不了多少了,若是真的出来第二个檀石槐,只怕是社稷不稳,江山大震啊!”
    司马懿闻言笑着道:“赵韪孙权,冢中枯骨,袁尚公孙,不值一提,至于轲比能,别说他还不是檀石槐第二,就算他是檀石槐,陛下也不是先帝,莫说他只是势比冒顿,便是冒顿复生,难道今日之大汉还怕他不成?以天子的远谋,想必此事必然是已经早有思虑。”
    “那朝局呢?天子如今的兵制,兵士打仗立下战功就可以进禁卫吃皇粮,稍微看点书,能读能写,能做一点算术就可以做胥吏,刘大军区加上许下和三河之地,待全部整编完毕之后怕是要有八十万之巨!(六大军区各设十万户,许下加三河共设二十万户)但你看哪一个不是闻战则喜!”
    “仲达啊,天下终会一统的,但是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天下承平,他们就会找尽一切机会去打仗,西域大大小小的国家有三十六个,且那地方就算打下来也不可能实施有效的治理,今天打了明天复叛,无穷无尽!况且我听人说,西域三十六国在西面还有广阔世界,甚至还有一个叫大秦的国家,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难道还要打么?仲达,国虽大,好战必亡啊。”
    司马懿笑的更开心了故意阴阳怪气地哦~了一声道:“原来是这样啊,哎,这朝中事啊,什么两千石、比两千石都是假的,哪里用兵,哪里说话的分量就重,也可以说朝中的这些衙门,花钱越多权柄就越重,养的官吏越多就越是位高,古今无不是此道理”
    “西域事一天不停,这中原的资源、人力,就会像那大河之水一样,源源不绝地流向西域,流向凉州,就会源源不断的出现新的将门,不用远,十年之后,恐怕这朝中武将便要言必称西域了。”
    “而若是再多等些年,可能二十年三十年,西域事说不定就能成为朝堂上最重要的事了,若是咱们中原世家二十年不碰西域之兵事,想必到时候说话的分量必然是大减的,这么长时间不问兵事,自然,也是很难坐得了百官魁首的。反倒是诸葛亮深受陛下器重,看起来也是个有本事的,在西域立功回朝必然备受重用,他本身就没什么家世背景,必然要拉拢那些出身和他一样,甚至是出身比他更低的寒门、平民。”
    荀悦闻言苦笑:“就说你是装糊涂吧,哎,好吧我承认,我有私心,但我的私心绝不是我反对此策的理由啊,西域距离中枢毕竟是太远了,真要是常年用兵数十年后无外乎两种结果。”
    “要么,是强枝弱干,整个朝堂甚至是整个大汉都会被西域大都护府给架起来,即使这国家利益与西域利益相冲突,朝廷也必须满足他们,否则很有可能就是军阀割据,导致朝廷这数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甚至于他们干脆造反反攻洛阳也不是没可能。”
    “要么,就是西域派出将入相,那些从西域回来的文臣武将逐渐左右朝堂局势,到时候这朝廷还是不可避免的要被转移整体战略,甚至因此被绑架的更深,直至最后好战而亡,或是因西域都护府的内部矛盾而干脆拖拽着整个朝廷,整个大汉一同陪葬!仲达,你以为我是在危言耸听么?”
    司马懿闻言,沉默。
    事实上荀悦说的这些吧,基本说的就是盛唐之殇么,这些雷在原本历史上的唐朝一一都是淌过的,也确实都炸了,你要是把安史之乱的地理位置从北边挪到西边这说的就是同一回事儿,而刘协现在的这个朝廷,确实,有许多地方尤其是军制还是挺像初唐的。
    见司马懿不说话,荀悦叹息一声后终于说到:“仲达啊,咱们都是出身于士族的文官,也都是中原人,眼下之所以还能参议军机,不过是因为天下尚未平定,天子还喜欢御驾亲征,如此而已啊,这西域的战事,跟你跟我,哪里有什么关系呢。说句实在话,诸葛亮跟我压根也不是一代人,我看他就是单纯的在看晚辈,他想做柱石之臣,怎么也得十几年后了,那时候我在不在都不一定呢,他又如何做的了我的对手呢?可是仲达你呢?”
    “哎,你出身于河内,我出身于颍川,我知道现如今的三河士族隐隐已经以你为首,然而说到底颍川也好三河也好,咱们都是中原世家,都是世代以诗书礼仪为立身之本的,说到底不还是一家么,文若跟我说了已经好多次了,说我们颍川人如今在朝堂上占据的位置是在是太多了,这样的一家独大很不好。”
    “京兆、三河、颍川、南阳等地的世家,本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其实也一直都在刻意模糊所谓颍川派的存在,其实,这满朝文武之中无论是从关系,到资历,再到能力乃至于年纪,可继我与文若衣钵者,舍你司马仲达,还能其谁呢?”
    “有件事儿你可能还不知道,我记得你的四弟司马道现在好像还没婚配呢吧?”
    司马懿苦笑:“没呢,此前给他说了吕布之女为妻,这不就不了了之了么。”
    “嗨,也是苦命,我那个侄女也是苦命,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结果……嗨,这时候了也不怕说出来了,夏侯楙是我杀的,都是苦命的人,我打算将我这个侄女许配给令弟,咱们两家也算是结个亲,你意如何?”
    司马懿愣了一下。
    这……是颍川派要与三河派合流啊,或者说,这么早就急着做政治同盟以打压寒门平民派了么?西域派可是还连个影子都没有啊。
    “这是……您的意思,还是老令君的意思?”
    “你司马家的弟弟也算是人中龙凤,文若对你,还有你司马家的家风向来都是赞誉有加,极为欣赏的,我那个侄女嫁人才几天啊就守了寡,文若又怎么会不希望他有个好的归宿呢。”
    司马懿低头继续吃松子,却是没有马上答应他。
    我信你个鬼啊!
    荀文若的闺女会愁嫁?这边扯淡呢么,莫说只是守寡,就算是克夫,怕是这提亲的队伍也能从颍川一路排到汝南去。
    以荀彧的稳重性子,又怎么可能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很明显是你这个急性子擅作主张啊。
    不过当然了,若是真能和荀氏联姻,那是他们司马氏榜上高枝儿了,肯定是要偷着乐的,况且,司马懿是真的在这诸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