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下是什么局面?分明是江东的这些旧臣子们在打着孙策的旗号欺负孙权啊,孙策一年不回来,你们就等一年,那孙策要是十年不回来呢?始终不拿孙权当回事儿可还行?
如黄盖这种直接拔刀的,已然是范了吴景的大忌了。
眼下给孙权封王,其实就是很好的机会,可以让孙权在政治上名正言顺的压服这些孙坚孙策所留下的骄兵悍将,日后如果真有谁有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那也很困难。
而且吴王啊,为什么不接,孙权接了这个王字,他们这些人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说实在的眼下局势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中的大多数真的已经不指望争霸天下了,能安安心心的做个割据军阀就已经是很好了,一个已经称了王的孙权,和一个实质上就是个反贼的孙策,对他们来说哪个更好呢?
孙坚旧部的这一波,大部分倒是都挺希望孙策回来的,孙策和孙坚与人交往都是意气相投,说白了和他们一样都是武夫,建立的也都是武人政权,他们在孙坚孙策的手下都受重用,而孙权,很显然这货和父兄不一样。
结果这朱治看起来好像不太靠得住的样子。
孙策的嫡系一派就不用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的一切都是孙策给的,正常情况下自然不可能背弃孙策,不过这一派原本的首领是周瑜,现在跟着孙策一块流浪去了,次一级的,应该就是张昭和张纮了,结果这张昭好像还叛变了。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地域的划分了,既江北派和江东派,江北派中的淮泗将领一派是孙策嫡系武将中的绝对主力,那是无论如何也要头铁的,这就是他们这些武将存在的意义啊!和朝廷如果不打仗了,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小日子,那他们在朝中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江东人就更简单了,本地豪强本来就讨厌孙策,讨厌到了恨他不死的地步,况且本地人么,最想要的就是和平发展么,打打杀杀有什么意思呢?他们想让孙权接受朝廷册封和赵韪手下希望赵韪册封的理由都是一模一样的。
朱治就即是孙坚旧部又是江东豪强,与孙坚孙策孙权三人的关系都很好,但确实是跟孙权更好,孙权甚至在他们家被他养过一段时间。
所以他的第一诉求和宗族都差不多,先把肉烂在锅里,等孙策等了大半年了,孙权如果再立不住,江东特么的不姓孙个屁的了。
再说降他肯定是不想,他都快一人之下了为什么要投降,但作为江东豪族,家里有钱有人有良田,北伐中原的野心肯定也没有,就想守着家族安安心心过小日子。
不同的身份会给人不同的立场,但每个人都不是只有一种身份。
江北流亡士人派则有意思了,这些人原本都是中原士人,是为了躲避战乱才南逃的,眼下中原安定,他们就算是投降了也不愁官做,比如张昭,这货曾被陶谦推举为茂才,茂才啊,一州一年才出一个。
孙策系统内的文官大多都是此类人,所以此类人就会比较纠结,出身高的倾向于接受吴王,他们光明正大做个吴臣也没什么不好,将来就算东吴灭亡也灭不着他们,出身不高的可就不一样了。
却见吕范冷笑一声道:“朱将军明说吧,这朝廷册封你主张接是不接?”
朱治脸色一板:“吕将军,你这么跟我说话,不合适吧。”
吕范却是全然不惧“朱将军若是忠于主公,自然是我小辈所敬仰的大人,但若是因一己私利在此口出不忠不义之言语,那便人人皆可唾之!”
朱治勃然大怒:“竖子狂妄,我随文台南征北战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安敢如此欺我?”
说罢,朱治抽出宝剑挥手就朝吕范兜头劈下。
吕范是除周瑜之外孙策最信赖,也是嫡系派中兵权最大的青年将领,俨然已经是嫡系中的意见领袖了,朱治也是个狠人,竟然打着趁此吕范羞辱自己的机会直接将他给宰了的主意。
反正以他的资历和关系,这事儿就算是孙策回来了也绝不会因此事而怪罪于他,区区一个吕范,地位差距与朱治还是有一点远的。
然而却听当啷一声,却是同为孙策嫡系的蒋钦突然杀出持剑挡住了朱治。
吴景见状大喝一声:“蒋钦,你也要反么?”
“到底是我反还是你们在反?”
一时间,陈武周泰凌操等人纷纷抽出了兵刃站在了吕范的身侧,见状,孙静孙辅等宗族也纷纷抽出刀子站在了吴景和朱治的身侧,程普黄盖见状则连忙挡在了中间劝架,甚至就连张纮张昭陈松秦端等纯粹的文官也纷纷怒目而视互相战队。
孙权见状,连忙站起来劝架:“各位叔叔,各位叔叔你们不要这样,有话咱们好好说啊!”
两拨人齐齐回头喝斥道:“闭嘴!”
第三百五十三章 来自种缉的建议
山雨欲来风满楼,曲阿县内,各位将军都在调动亲卫兵马入城,城中百姓……特么的城中哪里还有百姓,吴景见状干脆带兵吃住都在武库,生怕有叛军来此攻打。
说来,昨日议事之时,吴景朱治等老人是真的想趁机将孙策嫡系一派彻底镇压下去的,甚至都已经做好不惜杀几个人的准备,然而即使是周瑜不在,这些人依然紧密团结在吕范的周围,与之寸步不让的对抗。
以至于直到此时吴景等人才惊讶的发现,他妈的他们这些老臣在曲阿的实力似乎还要在吕范等人之下。
这要是动手,那指不定就是谁杀谁了。
当然了,这个之下,指的还是只是曲阿一地而已,孙家宗族都被孙策委为方面之任,而朱治本人近年来虽然因为身份太高越来越有退居二线的意思,但他们家人几乎都在各地做官,大官小官都有,本身这个外姓第一人的身份是没水分的。
孙策嫡系这边一共只有三个封疆大吏,分别是李术、周瑜、太史慈,周瑜和太史慈都沦陷在荆南了,李术桀骜,压根不将孙权放在眼里,同样也是颇有些听调不听宣的意思了。
最重要的是吕范等人真要是敢反,他们的政治立场也很尴尬,毕竟他们只能打出孙策的旗号来行事,打着孙策的旗号屠戮孙策的家人?像话么?
这就导致了吴景和朱治可以随意的欺负他们,而他们却只能挨揍不能还手,毕竟吴景杀了吕范依然是孙策他舅,吕范要是杀了吴景可没法继续当孙策的将,而吴景他们虽然真实实力远强于吕范陈武等人,但除非裹挟着孙权迁都,否则在曲阿这个孙策的大本营他们是真的干不过这些孙策嫡系。
反正这事儿就这么僵持住了,所有人都在怒火中努力的保持着克制,而作为整个事件的核心的孙权却是仿佛成了一个看客,明明大家讨论的是到底他该不该接受册封称王,却特么的没人来问问他的意见。
孙权觉得很难受,很憋屈,刚刚二十岁出头的他觉得前所未有的孤独,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也是时而暴跳如雷,时而自怨自艾。
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在心里诞生并如同荒草一样肆意生长:为什么大哥他只是断了联系却不是死了?
他如果死了,一定就没这么多的事了。
正郁闷着,却见下人禀报:“大人,种公求见。”
“哎~,可算是还有个人拿我当这江东之主,请他去厅堂一叙吧。”
事实上种缉这个时候完全是傻了的一个状态,他是万万也没有想到啊,仅凭一张诏书,就能把江东搅和的如此翻天覆地。
说句实在话,站在江东这边的角度考虑一下,连种缉都觉得,孙策死了都比现在强。
于是种缉忍不住就在想,天子为什么要派我来曲阿呢?一定是早就预料到了现在这样的情景,希望我这个“最懂天子”的重臣来这做一些什么啊!
一见到孙权,种缉就非常客气滴作揖行礼,口称吴王,却是给孙权搞得既受宠若惊,又尴尬不已。
只得颇有些难堪地道:“种公何必又在此奚落于我呢,曲阿现在的情形,只要不是瞎子就不难看得出来,吕范陈武等人对此事的意见很大,之所以还能保持克制,也是因为我暂时还没有接受而已,一旦接受,难保他们不会做出过激之事来,哎~,恐怕要辜负朝廷的一番美意了啊。”
种缉却摇头道:“吴王何出此言呢?此事无非是您接,与不接而已,与其他人又有什么关系?说句实在话,眼下的这个局势,您不当吴王,真的还能以汉臣的身份继续立身么?无非是您自己称反王,还是受诏而成汉王而已,与他人又有何干,您就算不受诏,他们又会如何收场呢?”
孙权闻言面色也是一苦,这事儿说白了,是孙策嫡系一派不认可孙权掌权,都在眼巴巴地等着孙策回来,说白了就是不认可自己么。
严象现在可是还当着九江太守呢,随时可以升官成为扬州刺史,到时候还能承认你这个扬州牧么?
孙权也只得道:“江东之地都是由大哥打下来的,大哥不在,大家就没了主心骨,我毕竟年少,且并不长于兵事,哎,要我说你们干脆改封我大哥为吴王得了,你们若是愿意把南郡让给我们,我们愿意将每年朝贡的数额再提高两倍。”
种缉笑笑,自然不会接这个话茬,转而故作疑惑之状道:“吴王看来是看错了一件事情啊,您的这个吴王是朝廷正式册封的,可不是您的兄长给的。”
“嗯?”孙权皱眉,虽然这是一句十足十的屁话,但他却愣了一下。
“吴王您也是大汉的吴王啊,若是城中有叛逆,朝廷自然也有责任为吴王支援啊。”
孙权却是哭笑不得道:“难道我还能引赵云和程昱过来帮我平叛不成?”
种缉心想你要是真能同意可就太好了。
当然种缉也没指望孙权会突然患上失心疯,解释道:“朝廷的吴王,自然是有自行任命官吏的权力,自然,也只有您任命的官吏才是汉庭正统啊。”
孙权又一愣,问道:“种公何以教我?”
“我记得朝廷曾册陆康之子陆隽为郎中,吴王何不以吴王之令征辟此人,命此人在吴郡募兵勤王呢?还有顾、朱(这个朱是朱恒他们家,与朱治应该是远房亲戚关系)、张、全、贺等族,也都不乏天下闻名的贤士,朝廷,都可以给他们各封关内侯,吴王何不将其辟于府内,各领要职呢?”
“哦?种公的意思是,愿意给我府内的群臣以汉朝的爵位?此事是种公的意思,还是天子的意思?”
“如果只是关内侯的话,我想,我还是能做主的,怎么说我也是三公之一啊。”
孙权闻言点了点头,而后脸上的神情阴晴不定的好一会儿,大约有一刻钟的时间,种缉也不打扰他,就是慢条斯理的喝茶。
“如此,就有劳种公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 孙十万
给予江东的世族以大汉的爵位,且不说关内侯三个字本身的重量,其实可以变相理解为大汉承诺只要这些家族做事不太过分,将来就不会对他们进行清算,甚至将来天下一统之后,还会给他们在朝堂中保留一席之地。
尤其是种缉还将这样的爵位和孙权的征辟捆绑在了一起,恐怕不知道的还以为孙权真的是什么大汉的忠臣了呢。
当然实际上这样做着实称得上是用心险恶,这种爵位白送给周瑜吕范这种淮泗将领派他们肯定都是不会接受的,但送给江南世家豪族,却可以让他们成为孙权的铁杆,要知道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