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瞎想。”
    “那确实,荀家不比旁人家,经学世家,最讲究个礼字了,我看,此事还是先别跟父皇说的好,再惹父皇不快,不如这样,由我来,先代三弟去找荀公道歉赔礼?然后你们再谈正事儿,咱们皇家也算是不失礼数,却是不知道我够不够分量。”
    “哎呦,那可真是好,你如今可是监国,这分量自然是够的,好好好,伏姨在此替归儿谢谢你了。”


第四百零六章 荀彧复出
    洛阳荀府,富丽堂皇,一进门,一片翠绿的竹林在冬季里照常盛开,直看得人心旷神怡,不由赞叹此间主人之雅致。
    然而离得近了去看,却发现这些竹子分明都是上好的翡翠,却是让刘禅这个太子都惊为天人,震撼不已。
    我们家都没有这么奢!
    当然,刘禅也知道这主要还是因为朝廷在制度上不鼓励本朝这些勋贵们置业和攒钱,要知道荀彧可是以万户侯的身份退休的,荀悦和已经牺牲了的荀攸现如今则都是县侯,已是本朝除曹操之外最最最有钱的家族了。
    而本朝的这些勋贵在当初做入股的时候,自然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反倒是本朝以前的勋贵们只能吃一些本朝权臣们不屑于参股的企业,这就导致他们有钱到真的很难花完的地步,曹操好歹还有诺大一个魏郡可以砸钱建设,荀家,每年都要为花钱而绞尽脑汁。
    毕竟赚来的钱不能置办土地,也没办法创办企业,投资这种事儿在大汉只允许用勋田来换,这么多钱全都用于消费,确实,也太难为人了一点。
    据说,这也是天子的厉害手段,说是通过消费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杜绝腐败。
    因为下层腐败,贪墨的是他们这些上层的利益:我们这些股东虽然不参与实际管理,但账目,还是会看的。
    而上层勋贵,因为天子不喜欢大家攒钱,每天都在为如何花钱而绞尽脑汁,苦恼不已,真的是完全没有腐败的动力啊!
    所以说事到如今,荀彧荀公,这辈子算是活明白了,也成为天下人人人羡慕的对象,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一年到头来在朝堂中也不见得能说得上几句话,但只要说了就必然会有人听,繁琐杂事一律不管,就只有花钱这一件事愁煞人,说真的,刘禅自己都想跟他换!
    很快,仪表利落自带香气扑鼻的荀彧亲自迎出,恭敬地请刘禅进屋叙话自是理所当然。
    刘禅命人送上礼物,说明来意,自己的三弟与其孙女已经私定终身,自己作为男方家人先行登门谢罪,却是将荀彧给逗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自有了这巾帼卫之后,这巾帼与宿卫之间这种事儿愈发的多了,我又不是没有年轻过,既是两情相悦,又有何错之有呢?陛下曾有言,着天地万事万物的发展终究都是离不开客观规律的,如今我大汉恰逢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礼法二字,却是也到了当变之时候,太子又何必拘泥。”
    刘禅笑道:“荀公真不愧是我大汉中流砥柱,言语之间,振聋发聩,禅,受教了。”
    荀彧微微一愣,笑道:“荀某现如今不过是富贵闲人而已,哪里还谈得上是什么中流砥柱,反倒是太子您如今身负监国重任,刚一理政就来拜访我这个闲人,恐怕是不仅为了三皇子之事吧。”
    刘禅闻言点头道:“确实不止于此事,禅毕竟年轻识浅,昨日与父皇商谈许久,然而……父皇的眼中却是只有大事大略,于小事,战术,韬略,却是半点也不肯跟我讲的,许是,存心要锻炼我吧,我倒是不怕自己做不好会失宠,也不怕被绑在火上烤一烤,却是实在害怕因我的决策失误,而导致黎民百姓的利益受损啊。”
    荀彧闻言笑着点头道:“陛下的性子向来如此,顾大而不顾小,早十几年前就是这样,只是朝中还有滚滚公卿,小事,细则,本来也不该由天子操心,甚至也不该由您这位监国太子来操心才是啊,除非,是这天下形势要变?”
    “荀公真明鉴之人啊,我来监国,如今细细思量下来,却是父皇所走的一步妙棋。”
    “天子神妙,自是无需多言的了,然而太子既已成年,监国,自可以自行组建府臣班底,您的两位外公又都是军机重臣,宦海沉浮多年经验老道,您又为何会想起我这个闲人呢?是……不方便与魏公商议么?不方便与魏公商议的……军务?”
    “是,确实是不方便与外公商议的军务,天下人都说荀公您是方正君子,却是也只有讲给您听了,还请荀公您不避艰辛,听上一听吧。”
    荀彧闻言沉默了。
    良久才道:“我已经退休致士近二十年了,是个富贵闲人了。”
    “是。”
    “朝中风雨,早已与我无关,当年以万户食邑荣退,本就是因我荀家势力太大,所做的明哲保身之举。”
    “当年之事,禅也略有耳闻,荀公进退有度,足以称人臣典范。”
    “那你应该也知道,我与你两位外公私教都还算不错,更曾是魏公谋主。”
    “此事本就是世人所尽知之事也。”
    “既是你这个监国都觉得棘手,却又不方便与魏公相商议的军务,想必即使是我来为你出谋划策,也依旧棘手,这事上,本就没什么万全之策,只怕,只凭今日一席话语终究还是不够,太子您这是想让我来做你的谋主了啊。”
    “若能得荀公您的辅佐,当是禅之福气,大汉之福气也。”
    “然而此事对我而言,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
    荀彧闻言放声大笑:“既然你都明白,今日又为何来找我?”
    “因为天下人皆知荀公乃是君子,而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荀彧闻言,却是笑的更开心了:“我可真是谢谢你这么看得起我。老实人就可以被欺负的意思么?”
    “荀公若是不愿,自然可以回避,然而我却以为,天下熙熙攘攘自然少不得一个利字,但总是有如荀公这般高洁之人,愿意肩负天下道义的。朱笔千钧,一撇一捺尽是性命悠关,荀公既已猜到我是在以国本之事来寻求您的帮助,此事便是事关天下苍生,若荀公非要用一个欺字,逼字,那禅也只好代天下苍生,欺负您了。”
    说罢,刘禅朝荀彧深深一揖。
    “既是为天下,那太子,便请随我去密室一叙吧。”


第四百零七章 荀彧献策,动的就是国本
    密室之内,刘禅将昨日曹刘二人的话,和刘协的话统统转述给荀彧以后,荀彧果然如刘禅想的一样,深深皱起了眉。
    良久,才苦苦地叹息一声道:“着实,是棘手啊。”
    刘禅闻言苦笑:“如果不是真的棘手,禅万万不敢叨扰长者。”
    “你来找我,确实是对的,暂且就不要再和别人说此事了,不过如此看来,你这储君的位置虽然确实也是无人能够动摇,但此事一旦处理不好,无论朝政还是军政,都必然是要大动荡的。”
    “我想,陛下纵使是早有后手有信心能够解决,但对您的声望却是要重重打击的,不过陛下却也是一番好意,正如他所言,你早晚是要面对这些的,陛下虽是春秋鼎盛,但未雨绸缪,提前把你锻炼出来也是应有之义,趁此机会把你推上来,他还能给你兜底,太子自己是如何以为的呢?”
    刘禅闻言脸色更苦,却也只好道:“此事涉及军政民生,在我看来,难就难在如何让将士们既能奋勇杀敌,又能约束将士们不要妄造杀戮,既要控制战争规模,又要避免滋生仇恨,着实难也,还请荀公教我。”
    荀彧微微点头,道:“说得倒也都是对的,然而你却终究是少说了一项。”
    “少说了一项?难道此事又与朝局有所牵连么?”
    “打仗就会立功,立功就会封赏爵位,如今我大汉天下首重在于爵位,便说我如今这亿万家资,不也俱是因这万户食邑入股企业所得么?然而朝廷不许攒钱置业,不能买地,更不能私开工厂,便是去行那商贾之事,也终究是要被那一道许可之证所盘剥的,可以说除了考举做官之外,士民阶级所有的上升通道都已经被堵死了,实话实说,这天下若是再无战事,国内经济,已然是一潭死水,却是比不得孙吴那边的欣欣向荣了。”
    “公平与效率始终是矛盾辩证法所讨论的重要话题,我也是今日听你所言,才知天子对公平二字,看得如此之重,其实我原以为天子终究会微微放开一个口子的,现在看来,却是我浅薄了,对于陛下所说的那个经济危机的概念没有了解。”
    “然而正因为如此,现如今我大汉爵位之尊,之贵,前所未有,哪怕拼了个全家死光,只要能换来一个关内侯的爵位,那也是值了,爵位,已成为整个大汉,无论军民的共同,甚至是唯一奋斗目标。”
    “军工复合体难制,也正是因为如此,打仗,立功,封爵位,是我大汉半亿人之心念,曹刘二公自然也就压不下去了,坐在那个位置,不但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面有所担当啊。”
    “当然,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和军功一样都能享有爵位,但我大汉之科学尽在皇家科学院,科学家,又才几个人呢,离普通民众终究是太远了些,然而说到底,我大汉境内大大小小的企业,终究是尚书台在管的,而爵位,终究是要入股在企业里面,才能产生利润的。”
    “说实在的,我大汉四百年以来万户侯虽然少,但终究也还是有几个的,凭甚我荀家如此奢靡尊崇?无非是作为本朝勋贵,朝堂中有一定的势力,可以在入股的时候先选而已,而这个分配的权力,其实,还是在尚书台的。”
    说着,荀彧认真地看着刘禅的双眼道:“陛下既然要修铁路,那这个铁路的运营、管理必然也是要专门成立一家尚书台直属企业的,如你所言,此铁路企业,怕是其利润不会弱于盐、铁、马、糖。”
    “太子可想过这诺大一个铁路的利益要如何分配么?”
    刘禅闻言,目瞪口呆。
    他是真没有想到啊!
    只能说荀彧到底是荀彧,稍微一琢磨,就发现了他苦思一宿都没能发现的盲区。
    然而,没发现这个盲区的时候刘禅就已经焦头烂额了,如今再加上这个,把尚书台也给牵扯进来,却是着实让他更加愁苦了。
    治理天下实在是太难了,太难了啊!!
    “那荀公,具体我要如何处理掂量呢?”
    “先说浅的吧,讨伐贵霜,其诀窍在于拉拢分化,合纵连横,当以借力打力为先,然而如此去打,我前线将士立功的机会就少了,自然是不愿的,然而前线立功的机会少了,校事府那帮混球却是能立大功的,校事府隶属北宫,正可由太子您来操控,引以为助力。”
    “至于征伐蜀国,那就更是如此了,赵韪根本就没打算抵抗,又有什么可打的呢?所谓底线,一在于前线将士不可无故挑衅,故意制造事端,伤及益州民众,要知道,益州百姓可是真真正正的大汉子民,血肉同胞啊,太子当以廷尉府,甚至以奉孝本人亲自去做监军,坚持前线将士饿死不抢掠,冻死不拆屋的光荣传统,对于骚扰民众者,严刑峻法立斩不绕。”
    刘禅闻言点头:“这是自然,我倒也是想到了的。”
    “二在于桑树,茶园,铁矿,此三项是益州经济命脉之所在,收复益州之后也必然是要收归国有的。要束缚住前方的将士,让他们不要破坏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