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喏。”
    然后,整个广汉的守军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做,就全部投降了。
    就在刘禅稍微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是突然得到禀报,说是身后粮道被截,虽然将敌军击退,但却是也颇有损伤。
    这就不得不让刘禅的心里蒙上一层阴影了。
    “是什么人做的,是东吴的间谍么?”
    “还不知道,要查么?”
    “还是……追查一下吧。”
    而不等这边查出个结果,却是很快就收到了消息:成都出事了,赵韪好像被人软禁了。
    ……………………
    “黄权!刘巴!你们……你们……我待尔等不薄啊,尔等为何要叛我?”
    “大王说笑了,眼下战事正酣,前线的将士们都还在浴血奋战,此国祚危亡之际,大王您不思退敌于国门之外,反而要一心求和,只想递送降表,此举,岂不让我等忠良寒心么?”
    “你等忠良?你们忠良啊屁啊!我不递送降表,难道让我益州的大好儿郎们去送死么?再说剑门关早就给拆了,谁去阻拦大汉兵锋,你们想去阻拦的话就去啊!发动兵变软禁我算是怎么回事儿啊!”
    “生死存亡之战,难道因为汉军实力强盛,我等就连亮剑都不敢了么?”
    “放你娘的狗屁!眼下都这个时候了,还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有什么用?你们到底是如何想的,就不能给我说一句实话么?大家好歹君臣一场,尔等就算是要害我,难道就不能让我做一个明白鬼么?”
    说完,就见这黄权等人尽皆沉默不已。
    再然后,却听一声嘹亮的大笑,一风度翩翩的文士轻摇羽扇,却是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他这个蜀王的大殿之上,而他这殿上的文武群臣,却是纷纷朝此人作揖拱手,以为礼。
    “蜀王这话说的可不太好,他们分明是为国而护主,又如何会让您做个鬼呢?大王啊,生路,还是有的。”
    “阁下是谁?”
    “东吴鲁肃鲁子敬,拜见蜀王。”


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心险恶
    “鲁肃,鲁子敬!哈哈哈哈哈,果然啊,果然啊,果然是你们,我这个所谓的蜀国,果然成了你们与大汉博弈的战场。鲁公,事已至此,孤,是生是死全都已尽数操之于你手,鲁使君可愿意与孤说一些实在话么?”
    “蜀王想聊些什么呢?吾,必然诚心相谈。”
    “却是有一事不解,你们吴国固然是水师强横,然而比之于陆战,只怕,与大汉的差距依然犹如萤火比皓月,这益州之地毕竟乃是内陆,水师之利难以发挥,就算是我将这整个益州拱手相让,你们吴国又如何挡得住大汉兵锋呢?”
    鲁肃倒是也不矫情,直言了当地道:“陆上军威,大汉着实是已经无敌于世了,听说此次他们还多了一些最新式的,叫做蒸汽的武器,想来,一定是更加凌厉了,莫说是你们巴蜀的军队一定抵挡不住,就算是我东吴将最精锐的陆军派来,也一样是以卵击石。”
    “既然注定是守不住,你们到底在图什么呢?”
    “益州除了汉人之外,尚且有数十万的叟人,南蛮,白马氐,与咱们汉人之间还是有所差异的,大汉假仁假义,主张汉越一家,然而蛮夷之人未经开化,不习礼仪,只要想想办法,总能让他们闹起来的。”
    “一群蛮夷,闹起来又能有什么用?”
    “蜀王此言差异,说实话,这群蛮夷若是组成军队,便是十万大军,于汉军战阵厮杀,也不过是个天大的笑话,然而正所谓上兵伐谋,蜀王您到底还是忽略了人心的力量啊。”
    “人心的力量?”
    “说到底,这场伐蜀对汉朝来说从来也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分肉盛宴,从上到下,除了天子与太子本人之外,谁又真的希望这蜀地平定得太快,仗打得太容易呢?荆州兵团都出来分肉了,这岂不是很有意思?虽说是太子本人亲自压阵,但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真的就压制得住?”
    “上面,对这些蛮族的基本政策必然是尽力安抚,控制矛盾,然而他们下面的人真的会如此做想么?若是这些蛮夷懂事听话,他们自然没有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的契机,可若是这些异族人自己不听话呢?总不可能为了所谓的民族和谐,伸着脖子让他们杀吧,杀来杀去,你杀我我杀你,如此这民族矛盾不就有了?底层将士们不就有了军功了么?”
    “那些叟人和氐人难道傻么?别的不说,白马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武都白马氐甚至是凉州氐人现在几乎都已经加入了汉籍,汉庭现如今将氐人完全当做了自己人一般无二,他们到底又凭什么去找汉军的麻烦,自寻死路呢?”
    “你也说了,白马氐与汉人几乎一般无二,不去查看户籍,谁知道哪个是白马氐,哪个是汉人?白马氐可以伪装成汉人,那汉人难道就不能伪装成氐人么?难道我们东吴人就不能伪装成氐人么?”
    “这所谓的伪装啊,固然是错漏百出,不值一查,可问题是,这上上下下的汉军谁又真的愿意去查呢?所谓将错就错,不正是挑拨矛盾,立下军功的大好时机么?”
    “可是白马氐他们……”
    “益州白马氐说是有数十万之众,可是说到底这上位发布命令的,有资格与大汉官方沟通的,不也就那百十名头人么,至于蛮人,叟人,他们可比氐人好忽悠多了。”
    赵韪自然也不是傻的,傻人也混不到今天这蜀王的位置上,想了想道:“世上最难测的,是人心啊,氐人也好蛮人也罢,其实,最不愿意与大汉合流的,反而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头人们了。”
    “是啊,虽说合流成汉人他们会生活的更好,但却也意味着他们从此归属于了大汉的县令县长所管辖,与他们这些头人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就没了。权力啊,是会让人上瘾的,拿起来容易,放下,何其艰难啊。”
    “更何况,我吴国与这些头人们早有接触,只要他们肯惹事,不管这下面的贱人死伤多少,他们这些做头人的总还是有钱拿的,到时候抵抗不住汉军,由我接他们回到东吴,做个富甲一方的富家翁,岂不也是很好的么?十个头人里,只要有一个动了手,剩下的九个,就是想当一把大公无私的圣人,也没机会了。”
    赵韪叹息一声,道:“杀戮一旦开始,仇恨的种子种下,想停下来,却是已经千难万难了,好计策啊,好计策,然而说到底,些许蛮夷异族,就算是再如何的挑拨,就算是得你东吴倾国之力襄助,又能挡得了大汉几时?有什么意义么?”
    “所以说,关键还是在于这白马氐啊,他们氐人和汉人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小太小了,你说,这大汉的军队,真的就能分得清这氐人和蜀人的区别么?或者说,在军功的诱惑之下,他们就愿意去仔细区分这氐人与蜀人的区别么?何况着蜀人中,还是有些人愿意配合我们吴国做一些事的,您看,您堂堂蜀王,不也成了自己的阶下之囚了么?”
    赵韪张了张嘴,却是半响都在呆立无言。
    “你们……你们是为了挑拨整个益州百姓,与汉军的矛盾!”
    “不错。汉军虽然过了雁门关,东西两侧依然是群山环绕,汉军的骑兵优势根本施展不开,即使是散兵游勇,只要躲进深山之中对汉军来说也是很麻烦的,况且我们吴国自然是要给他们提供支援的。。”
    “你是想,用我三百万益州百姓的性命,将这二十万的汉军,拖入无休无止的战争泥潭啊。”
    “是这个意思谁让咱们这位天子是个仁德之主呢?他若是个杀伐果断的暴君,反倒是拖不住他了。”
    “可你们又能有什么好处!你们又有什么好处!”
    又扭过头去对黄权等本地官员大吼:“你们又能有什么好处啊!图什么啊!”
    鲁肃笑着解释道:“最起码,拖上几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让他们将这些年积累来的大量财富转移到东吴来啊,这,难道还不够好么?”


第四百四十章 两难之择
    人心,真的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刘禅在洛阳城以鬼帅的身份可以利用人心左右朝堂,说到底还是利用了人心中的善。
    而鲁肃以东吴使者的身份轻而易举的就掌控了蜀国朝堂,反而将一国之君给软禁了,却是又完美的利用了人心中的恶。
    当然,这也确实与赵韪这个国君本身没什么威信有关,当年他之所以能上来,也是这些本地豪强为对抗东洲派所选出来的代表,随着东洲派的集体出走,他这个所谓的领袖自然也就越来越像是一个单纯的象征了。
    说到底,投降大汉这种事,赵韪如果投得够干脆,跪的如果够丝滑,大汉为了彰显仁德是一定不会处死他的,只要将天子与太子俩人舔得舒服了,王位虽然必然不保,但一个列侯之位想来还是有保证的。
    而列侯,在洛阳城生活的还是很舒服的,子子孙孙靠着这么点勋田也足以长久富贵了。
    但其他人呢?大汉现在关内侯以上的爵位愈发的宝贵,非绝世之功不赏,这却是怎么想,都没他们其他的文武大臣们什么事儿了。
    偏偏这蜀地政权又是个彻头彻尾的豪强政权,每一位大臣都是豪强,或是身后站着大大小小的豪强。
    大汉是不允许豪强存在的,他们的万贯家财必然免不了充公的命运,就算是有偿赎买,但除非朝中有靠山,否则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下,谁相信这赎买会公平公正公开?
    而如果不能换算成勋爵的话,就算是卖了再多的钱,到时候把他们这些所谓的有钱人往洛阳城里一圈,金山银海,又能够花个几年?
    他们也是听说过洛阳城那变态的物价的。
    更更何况,他们可是没有忘记,当年大汉在处理豪强的时候是有过公审大会的,一个搞不好,全家性命可就全都没了。
    你赵韪要为你一人一家之富贵,葬送我们满朝文武的身家甚至性命,不反你难道还留着你?
    而与之相反,东吴这头给的待遇就要优厚得多了,毕竟一来,这十五年来益州与东吴之间贸易频频,大家接触得也多,都熟悉,二来这往后即便是蜀地归汉,东吴缺缺少铁矿的现状也不会改变,必然还是要从蜀地走私的,用得着,所以孙策并不吝啬给他们以高官厚禄进行安抚。
    二来,东吴是海洋经济,船这个东西,本质上是没有固定航线的,随走随停,东吴内部有一句谚语:自由的意义就是拥有一艘船,想去哪就去哪。
    换言之东吴对社会中层的掌控能力本来就不强,而东吴为了拉拢他们,在他们这个逃亡的关键时刻答应以一个很高的价格收购他们的家产,并且允许他们保留一部分私人奴仆,或者直白点说就是私军。
    所以哪怕是不能再进入朝廷,进了东吴当一个资本家,不也是很好的事情么?
    大汉兵锋挡无可挡,可难道拖还拖不住么?反正死的又不是他们的家人。
    缓和矛盾,或许千难万难,但制造矛盾,那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么?
    至于这些人为了自己的性命富贵,不惜将整个益州的百姓拖入战争泥潭,却是也顾不得了。
    黔首贫民,本来就是他们这些士大夫们的养料么,到了该使的时候就得使么,大家虽然同在一艘船上,但事到临头,难道他们还真的当自己是乘客了不成?
    于是乎某种程度上,这些人却是成为了紧紧团结在鲁肃的周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