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某种程度上,这些人却是成为了紧紧团结在鲁肃的周围,上下一心的一个齐心合力的政治团体了。
这就导致了,刘禅的主力大军在过了剑门关之后虽然并未遇到正经的抵抗,但小的捣乱分子却是一刻也不停。
些许异族和间谍多则三五百人一伙,少则二三十人一伍,总是能给汉军创造一点麻烦,或是毁桥坏路,或是劫掠粮草,亦或者是堵塞运河,或是利用地形设置陷阱,更有那胆大包天之人还偷偷的放冷箭射杀行军的将士。
说实话,白马氐人数虽多,但至少目前来看,还并未给汉军行进造成太大的困扰。但眼下刘禅却是觉得自己有点被叟人给折磨的疯了。
东吴这头事实上也并不只是在给这些游击队画大饼,而是真金白银的真舍得砸钱,除了提供给他们精良的武器之外,更是破天荒的承诺愿意花钱来购买汉军的首级。
只要能同时拿到汉军的人头和证明其身份的兵牌,就可以跟东吴明镜司换取十枚建安新钱。
而众所周知的是,叟人都是很穷的,不但穷,而且穷横穷横的,百余年来也一直都是大汉很喜欢用的雇佣兵,当年刘焉主政益州的时候,只要给他们钱,他们连董卓的西凉铁骑都能杀得丢盔卸甲,属实是要钱不要命的一个种族。
孙策可比刘焉有钱太多了!
这些叟人,脑袋上插一根白色的羽毛,就跟不要命了一样,百八十人就干夜劫汉军大营你敢信?
放个火啊,投个毒啊,然后掉头就跑,只要进了山,汉军面对这些山里生山里长,灵活的跟猴子一样的叟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苍蝇不咬人,但是真的膈应人啊!
几日下来,汉军的行军速度犹如龟爬,别说普通的将士们了,就连明知道这是东吴之计的刘禅都忍不住肚子里的火蹭蹭的窜。
“殿下,不能再这样了,我大军集结于此,徒耗粮草不说,所谓兵贵神速,再不想想办法,等咱们磨磨蹭蹭的赶到成都,怕是留给咱们的就只剩下一座空城了,这十几年来的蜀地积累全都白白便宜那东吴了。”
刘禅看着跪在自己面前义愤填膺的张辽,也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问道:“文远将军何以教我呢?”
“一个字,杀!杀鸡儆猴,杀得他们丧胆便是,这些所谓的游击队,说到底还不都是附近的乡里乡亲,军务要紧,不如实行连坐制,但凡是再遇到这种事,直接屠乡灭村以做震慑,杀个万八千人,我举不信谁还敢来,至于叟人,这群不怕死的东西,大不了见一个杀一个,逼急了,就放火烧山,我就不信他们真的不怕死!”
刘禅又问:“此举,岂不是尽失蜀地民心,正中东吴下怀么?”
“殿下啊,东吴使的分明就是阳谋啊,您要么,就在此地慢慢蹉跎,要么,就快刀斩乱麻长痛不如短痛,他们就是在逼迫您于两难之中进行选择啊!”
第四百四十一章 孤傲关羽
其实,单从军事的角度来说,张辽说的岂止是有道理,简直是不容辩驳的真理。
十万大军行军,这也就是现在这些年朝廷的家底富裕了,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一点,换在十年前,这就是生死存亡之战,那是半点也耽误不得,面对这种平民式的袭扰影响大军行进的行为,屠城灭国也在所不惜的。
只要舍得杀,杀得这沿途的乡亲山民们丧胆,就不信止不住这等妖风邪气。
然而,那不是十年以前么。
所谓时移世易,如果只求一个军胜,刘禅又何必废这么大的力气?两国军力的实际差距就摆在那里,蜀国说到底也就是半个益州,给张辽两万人马难道凭张辽的本事,灭不了蜀么?
又何必刘禅以堂堂监国太子之尊,亲自御驾亲征?
刘禅来,就是为了让部队少造杀孽,不要计划地域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啊,再说这其中的叟人也就罢了,那还有个氐人呢啊,氐人归汉是实行了十几年的基本国策,这边大开杀戒的话,武都郡的氐人,乃至于雍州、两州的氐人会不会觉得兔死狐悲?
战争说到底还是为了政治而服务的,而当前大汉的政治生态,还是以仁德为本的。
反正简单来说就是,国力强盛了,对胜利这个概念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要光复益州,但是不要一个打的破破烂烂的益州。
然而吴国这次使的是阳谋,这边要是坚持不滥杀无辜,行军的这个速度肯定是上不去的,成都那帮狗娘养的必然是要将之搬空的,所以这却是逼着刘禅在破破烂烂的益州,和空空如也的成都之间做一个选择了。
东吴,却是反而立于不败之地了。
然而刘禅的心里头也明白,你说这张辽所谏,难道真的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么?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战功。
虽然战功对于他张辽本人来说意义已经不大了,但这不是还有这么多手下呢么,作为将来军方的柱石之臣,还有着赵云这般如此强力的竞争对手,自然是要趁机来拉拢这些汉中兵团的将士们,对他们示之以恩的。
允许他们滥杀无辜,底层的将士们为了军功必然会将矛盾激化,导致战争扩大化,他们巴不得这巴蜀与大汉打一场所谓的全民战争,把这益州三百多万百姓的脑袋统统换做功勋。
这又让刘禅如何不头疼欲裂呢?
见他为难,刘备主动找上来道:“殿下以仁为本,正是仁君之典范,然而正所谓慈不掌兵,为殿下名声计,不如请殿下暂且称病,由我来暂掌军队。”
想了想补充道:“我就快要退休了,这不仁不义的骂名就由我来担当吧。”
刘禅闻言却是颇有些震惊了,道:“外公您仁德之名傍身了一辈子,这条命令若是由您来下,岂不是落得个晚节不保?”
“这不是晚节么,一个退休的人,晚节这东西无非也就是将来这史书之上多写一点微词罢了,于咱们现世活人又有什么相干?”
“反倒是殿下您,我大汉以仁德治国,却也以武而立国,眼下这益州已成两难之际,无论殿下您如何处理,要么,就是不仁不义,要么,就是不晓军事,累得将士枉死,这两条罪状,您最好还是一条都别碰。”
“殿下啊,老臣已经是日薄西山,是旧时代的残党,而殿下您,却还是早晨的太阳啊,您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刘禅闻言,自然是感动不已,听说他与外婆成婚多年,一直都是相敬如宾,心知刘备这个外公虽然不是亲的,但对自己,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了。
谷然而想了一想,刘禅还是摇了摇头道:“王姨曾与我说过,敢于承担责任,于两难之中亲自去做选择的才是明君,我虽还只是太子,但储君之位稳固,父皇不理政务,又早有退位之心,实则已是与君主无二,这等两难之事交由臣子担当,看似自己不沾因果,实则却是十足的昏君所为,更何况此时押上的还是外公您的一世英名呢?难道不孝就不是恶名了么?”
刘备闻言,也只能无言以对。
心中却也是感慨自己这后外孙果然是没有白疼。
“既然殿下要自己做主,却是不知殿下打算如何决断?我的建议,与张文远也是一样,长痛不如短痛。”
“我自然是知道长痛不如短痛,然而,却也是想要试试看有没有两全其美之法的。”
“真的,还会有两全之法么?”
“我相信会有的,鲁肃所利用的不过是人性中的黑暗,而我始终坚信,人性中的光明终将会战胜黑暗。”
“光明?”
“伐蜀之事,打我监国之初就已经在准备了,算算时间,也已经好几个月了,虽说东吴的阴狠与成都这些人的无耻终究是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但好在,我也并非是全无还手之力。”
“殿下早有准备?”
“若非为了应对此时情况,我又何必提前将仲达调入朝中呢?父皇禅让和主张官吏年轻化这事儿,我此前是真的毫不知情啊。待我与仲达再就此事想想办法,实在无计可施的话,再来做这个两难之择吧。”
“哎,也罢,仲达从来聪慧,说不定,真的能有破局之道吧。”
而果然仅仅数日之后,事情就真的有了转机。
“殿下,荆州军情,关羽留精兵两万交与文聘,自己则率领八万大军转道向南了。”司马懿拿着紧急军情道。
“哦?云长将军此为何意啊?”
“关将军以为,夷陵路窄,十万大军根本施展不开,打仗两万足矣,剩余八万,在关将军的亲自带领之下,已经转而南下驻兵于公安,说,即使是打不到长江以南,也定让这益州鼠辈没法轻易的转移财产。”
“先斩后奏,关将军果然非一般人物,却是连我都敢逼迫。”
“是啊,关羽此举,无疑是在逼着殿下您表明态度,却是不知殿下您是要赏他,还是要罚他呢?”
“你以为如何?”
“想法上,我倒是与他英雄所见略同,事实上他不这么做,我也要劝谏殿下您命他引兵南下了,只是……呵呵,臣听说云长平日里素来狂傲,却是不想,居然已经狂傲到了这般地步,当然,他与玄德公是八拜之交,如何处理,终究还是要殿下您来拿捏其中分寸的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忠义之道
不得不说,这世上是不乏有一些胆大包天之人的,尤其是此时朝中的老一辈臣子全都面临退休,大家的胆子自然也就都变得更大了,而关羽的这个胆魄,却是也着实是让人觉得心惊。
已经有点不像是在求退休,而是在求死一般了。
事实上哪里还需要司马懿进什么谗言呢,关羽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此时正巧在南郡出差公干的郭嘉,在听闻了此事之后便也同样连夜从江陵来到了公安关羽的大营之中,劈头盖脸的就对着关羽一顿好骂:
“关云长啊关云长,你这是疯了么?!”
关羽见是郭嘉,笑着让他在自己的对面坐下,又让人送来热茶道:“江边风大,郭尚书身体不好,切莫着了凉,快喝一碗热茶暖暖身子吧。”
“呵呵,也好,说不定今日这茶水,就是吾与将军此生所能喝的最后一杯茶了,本以为我这身体,必定先于大家而去,却是不想你这么着急,居然非得要死在我的前面。”
关羽淡定地捋须而笑道:“奉孝何必出言吓我,羽不过是见军情形势如此,生怕贻误了战机罢了。”
“我可不信你是真的不懂,眼下益州军情两难,却是连我远在江陵都听说了的了,要么滥杀无辜,要么缓慢进军,让成都那帮畜生转移家产,而你这个时候带领足足八万部队进驻公安,无非是要截断这大将水道,断绝巴蜀与东吴之间的连接通道,一来使东吴对巴蜀反叛军的辎重断绝,二来使那些畜生的家产运不过来。”
“然而你如此去做,岂不是在代替太子殿下做这决断么?万一太子殿下原本是想要以杀立威,行此干脆之事,你这样做不是将他放在火上烤么?”
“太子仁德,世人皆知,又如何会去行这滥杀无辜之策呢?”
“能不能行,也是要太子本人来决断的,不是你啊!你这分明是在仰仗资历深厚,倚老卖老,以既成事实来逼迫于太子啊!”
“如此作为,岂不是两全之策?太子大军大可以慢慢攻略,徐徐图之,有我在此,必不让东吴鼠辈肆意妄为。”
“云长兄这个时候还装这个糊涂有意义么?这难道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