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也没什么感情。
    “来人啊,来人,朕要传旨。”
    “陛下您吩咐。”
    “嗯……这郗虑,乃是大汉的忠臣,朕把他们的家小接来宫中,本是为了让他们颐养天年的,可谁曾想伏氏与董氏这两个女人,居然因为一点过去的小恩小怨,就对他们凌辱欺负,实在没有妇德,嗯……让尚书台安排,把他们送出去吧,董贵人和伏后罪不可恕,每人自降一级,就这样吧。”
    说着,刘协还默默的为自己的聪明机智点了个赞。
    我真是太聪明了。
    如此一来,全天下都知道欺凌他们的是后宫那俩女人,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自己还重重的处罚了这两个女人,这下,郗虑的那些同僚们应该就不会怨恨我了吧?
    太监一惊:“陛下您这是要……废后?陛下,废后之事非同小可,要不然陛下您还是再考虑考虑?”
    “考虑什么?就这么定了,我意已决,你快快去尚书台传旨吧,再不去荀令君该下班了。”
    太监呆了半天,才道:“喏”
    走出宫门,太监不禁感叹道:“陛下这心,可真狠啊。”
    很快,贴身太监就把刘协的旨意传到了尚书台。
    其实这个点了,荀彧已经准备好要下班了,见到宫里有太监进来,条件反射一般的就想要呵斥。
    话到嘴边,才想起兼职侍中的郗虑已经死掉了,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什么事。”
    太监也不敢在荀彧的面前托大,恭恭敬敬的复述了一遍陛下的指令,临了还加了一句:“请令君明断”
    “这……这……陛下要废皇后?开什么玩笑!不许!你告诉陛下,尚书台绝不拟诏!”
    饶是以他的沉稳,一时间都有些懵了。
    汉朝的皇后,那可不是随便废的,甭管是东汉还是西汉,打从刘邦开始,外戚就一直都是足以左右天下朝堂的一股不小的势力,有一个算一个,所有能在两汉权倾朝野的权臣,全都是外戚出身。
    没见那杀猪的何进,在妹妹嫁入宫中之后都能做到大将军的位置么?
    没见那董承,他女儿还只是贵人呢,都做到了车骑将军位置上了么?
    伏后的父亲伏完,只是当世一个普通的大儒而已,为人向来胆小怕事,也没什么本事,这样的一个外戚,对当前的政治格局来说几乎毫无影响,这无疑才是曹操喜欢的外戚。
    也有利于朝中的政治生态保持稳定。
    这小皇帝想换皇后么?他分明是想换个老丈人,帮他对付曹公啊!
    刚搬倒董承,这小天子就迫不及待的想找个更狠的了?
    “陛下说,伏后凌辱郗虑家小,严重失德,已经不足以母仪天下了,荀大人以为,这皇后不应该废么?”
    “…………”
    良久,荀彧叹息了一声:“兹事体大,待我与司空商议之后,再做打算把。”


第十章 新任光禄勋,种辑
    “天子之谋,真是一环套着一环啊。”
    司空府上,曹操与荀彧秉烛夜谈,还特意叫来了郭嘉,饶是他们三个当世最聪明的脑袋瓜,面对刘协的神来一笔,都是一筹莫展。
    从昨日大殿之上曹操发难要杀董承开始,本来应该是大占上风的他突然就被摆了一道,这天子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层层叠叠,这特么怎么看都不像是临时起意。
    “文若以为如何?”
    “我已经告诉了黄门太监,尚书台绝不拟诏,但恐怕……唉~,怕是就连此,也在天子的算计之中了。”
    郭嘉也叹息了一声:“郗虑是为主公尽忠而死,临死之前特意嘱咐主公照料家小,如果是天子执意报复其家小,我等束手,还可以说是皇命难违,天子也难免要落下个度量狭小的骂名,可他现在把罪责推到皇后身上,他倒是摘了个干净,倒叫我们来做这恶人。”
    “不同意废后,就要力证伏后没有失德,也就是说,郗虑的家人活该受此欺凌,他们以后的日子怕是更加悲惨,我们想救,也彻底没了理由。”
    荀彧又道:“况且皇后的废立,归根到底还是天子的家事,若是天子坚持,咱们,真的拦得住么?董承前脚废了车骑将军,后脚天子就欲要废后,可见其狠,退一万步来讲,万一哪天伏后在后宫出个什么三长两短,难道这天下还能无后么?”
    这么一聊,郭嘉和荀彧都觉得浑身上下脑袋疼。
    反倒是曹操却哈哈大笑了起来:“小天子既然想换皇后,那就让他换好了,冀州袁绍,襄阳刘表,淮南袁术,徐州吕布,江东孙策,这么多的大贼未平,孤都从来没有过畏惧,难道还怕个不知道会是谁的天子外戚么?文若,尽管拟诏颁旨便是,尽快将那郗虑的家小妻女接出宫来,好生安置。”
    荀彧和郭嘉闻言,对视一眼,不由同时为曹操的心胸所折服。
    “喏。”
    ………………
    天子废后的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各人表现,也不一而足。
    有些人喜极而泣,比如董承。
    虽然他的女儿也跟着伏后一块降级了,但天子总共就俩老婆,降不降的对董贵妃影响真的不大,对伏后的影响却是极大的。
    董贵妃与伏后不和,伏后下台,至少保证了自己女儿以后在宫中不会再被伏后欺负了。
    而且如此一来,天下人必然都会认为天子对他失望之极,对他更加不会有所防备了。
    事实上还真是如此,这董承把一百多名探子安置在许都城各处暂时潜伏,郭嘉还真没发现,或者是发现了也没有多想。
    毕竟董承是一介武夫啊,谁能想到他会是做情报的料呢?董承VS郭奉孝?用人再怎么不拘一格,也得有个度吧。
    伏后的父亲伏完,则表现的异常顺从,只是上书说,如果天子真的恶了伏后,请允许伏后出宫,让自己带她回老家去。也远离了这许都的是非之地。
    伏后本人则是以泪洗面,听说还玩了一出上吊自杀的戏码,结果董贵人带着人在伏后上吊的地方拍手叫好,结果气得她又不死了。
    当然反应更大的,是那些恰好有女儿的大臣们。
    有些大臣认为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因为看当今天子的心性显然不是个甘于当傀儡的主,谁当他老丈人必然要和曹操针尖对麦芒。
    有些本来就已经得罪曹操的大臣,则积极的表示家有良女,贤良淑德,开始满大街找人吹嘘自家女子的容貌。
    甚至连袁绍,都特意表示自己有女儿可以嫁过来。
    这就是存心恶心曹操了,这封所谓的奏疏也被荀彧自作主张的给扣了。
    而这一切,远在北宫的刘协一点也不知道。
    他压根就不知道在汉朝,皇后的废立代表着什么,还满心觉得自己很聪明呢。
    “臣,种辑,叩拜天子。”
    “种爱卿平身,咱们日后免不得日日相见,无需行如此大礼。”
    这个种辑,就是新任的光禄勋了。
    郗虑被逼死之后,天下人都见识到了天子的狠辣与对自身安全的重视,他也不好再派自己的亲信来担任这一职务了,没办法,就只能从那些汉室旧臣中选了。
    光禄勋是九卿之一,虽然实权上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但至少也得从两千石以上的官职中去提拔,老实说符合条件的人也并不是很多。
    最终,这个差事就落到了原长水校尉种辑的头上。
    种辑是官宦之后,而且很早就做过侍中,当年和荀攸、郑泰等人密谋行刺董卓,是天下皆知的汉室纯臣,不管是资历还是名望,都是足够担此重任的,而且也摆明了曹操的态度。
    另外种辑的这个长水校尉虽然只是个荣誉的空职,但当年他们从长安逃出来一路逃到洛阳,路上收编了不少的流民的精壮,这些精壮暂时都归在了种辑的麾下,是许昌内城还算很重要的一支防御力量,也是汉室手中除董承之外,为数不多还能指挥得动的嫡系兵马。
    当然战斗力比较堪忧就是了。
    曹操推举他来担任光禄勋,捎带手的,自然也就把他手底下那支兵马收编给了,也算是一石二鸟。
    历史上,此人曾参与董承的衣带诏,结果被曹操杀得顺手,就跟董承一块给宰了,只是此时衣带诏爆发的要比原本历史上早得多,他还没来得及在那上面签名,因此得以幸存。
    可问题是,这一切刘协都不知道啊!
    他想,这种辑一定是曹操的新亲信,负责监视我的,必要的时候甚至可能会杀死我,给曹操换一个听话的傀儡。
    因此他对这种辑表现的极为热情,亲自拉着他的手将他扶了起来,并且还拉着他到北宫去转悠。
    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种爱卿,朕的身家性命,自今日起可就全都要托付给爱卿你了啊,朕也穷啊,实在不知道能赏赐给你什么,你看,这北宫这如果有什么看得上眼的东西,除了朕的两个老婆,尽可以统统拿走。”


第十一章 一个个都是脑补怪
    种辑哪里猜得出刘协的脑回路,他是大汉纯臣,听闻天子居然这么说,既觉得感动,又替刘协感到委屈,跪拜下来道:“臣未有尺寸之功,实不敢受天子厚赐,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中兴大汉。”
    刘协却只当他在谦逊,笑嘻嘻地抓着他,就在宫里溜达了起来
    “种爱卿觉得这个铜鼎好看么?送给爱卿可好?”
    “对了,我这里还有纯白色的瓷瓶,我将此物也一并送给爱卿了。”
    突然指着一个美貌宫女问道:“种爱卿以为此女姿色如何?我赐给你拿回家做小妾可好?”
    刘协只当这种辑是曹操的新任耳目,为了缓和自己与曹操的关系,对他表示自己很怂,你可以对我予取予求,赶紧把皇位给夺了去吧。
    种辑却感到了山一般的重任压在了自己的肩上,天子对自己,真的是太好太好了。
    他对自己这么好,一定不会只为了保护他的宫禁安全,想来,一定是有大事还指望着我去做。
    “臣听闻,军中宿卫之士,大多为兖州或青州人士,敢问陛下以为,当如何整顿?”
    宫中宿卫当然不都是兖州人和青州人,其实有不少都是关中跟他们颠沛流离过来的流民,这些人还都是种辑以前的手下,种辑这么说的意思,是说这里面曹操的亲信党羽太多,咱们如何把他们清出去,清出去之后又如何填补空缺。
    这话说的其实已经不算含蓄了,就差明说了,可他哪里知道,不明说刘协完全听不懂啊。
    他还以为这种辑的话,代表着曹操的意思呢,那肯定得认真考虑啊。
    莫不是曹操觉得宿卫中都是外地人,让他觉得不放心?
    也是啊,外地人家小不在,很容易被人收买。
    “既然是种爱卿的意思,那就换成本地人吧。”
    本地人?
    种辑微微思索,便忍不住在心里拍手叫好了起来。
    陛下此举,当真高明啊。
    所谓本地人,当然就是豫州人,具体来说,也就是颍川人了,颍川人在曹氏集团的地位无需多说。
    但事实上,曹操的起家之地在兖州,军队的底子则是青州黄巾,颍川士族,其实大多都是奉迎天子以后才加入曹氏集团的。
    很难说他们投奔的到底是天子,还是曹操。
    这也是曹魏后期阶段颍川士族受到打压,曹氏和夏侯氏分量变重,东风压倒西风的主要原因。
    尽管曹操对颍川士族多有倚仗,甚至之所以把许昌当做政治中心,就近征辟颍川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