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就不怕动摇国本么?”
    “不怕啊,没事儿,你想说啥你就痛痛快快的说,张宇啊,给郑公搬个胡凳,让他坐着说,郑公您放心,您说着,我保证认认真真的听,反正听了我也不做就是了。”
    “…………”
    张宇果真拿了一个胡凳放到了郑玄的屁股底下。
    七十多岁的人了,再扯什么坐而论道的就不好了,老胳膊老腿的万一跪折了算谁的啊。
    郑玄见状,深吸了一口气,道:“陛下,可曾知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顿时便是一片倒吸冷气之声,曹操更是刷的一下瞪大了双目,大喝一声道:“放肆!郑玄,你今日是来倚老卖老的么?”
    刘协却打断了曹操的话,反而给郑玄打圆场道:“唉~,大司马这是干啥,吵架么,啊呸,这个,辩经么,哪有刚开始咱们就急头白脸的道理?”
    然后十分虚心地求教到:“我还真没听过这句话,敢问这是啥意思呢?”
    郑玄哼了一声,道:意思是说,“天命,是不固定的,殷人也有臣服于周人的一天。”
    “哦,说的很有道理啊。”刘协居然还点了点头。
    “那天子可曾听闻,民心无常,唯德是辅。”
    “没有,这又是啥意思?”
    “意思是说,人民的心,也是无常的,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就会服从谁,反之,君王如果不得民心,就应该,被,替,换,掉!”
    话落,大殿之上已经是落针可闻。
    这也没什么好稀奇的,这玩意说白了就是西汉中晚期所流行起来的公羊派主流观点:传国易姓说而已。
    大概意思就是说皇帝如果没有德行就应该被替换掉的意思,这个说法自进入东汉以来,已经彻底的成为异端学说了,直到最近,才被袁绍又重新搞了起来。
    说白了,袁绍是想当王莽了。
    有趣的是,当年王莽被推上去主张的是改革,而他主张的却是守旧。
    当年推翻王莽的刘秀主张的是守旧,而刘协却是主张变革了。
    也算是因果轮回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在东汉再聊这个,这确实有点乱臣贼子之嫌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刘协龙颜大怒。
    然而刘协闻言却一拍大腿:“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啊!所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大实在话啊。”
    “…………”
    郑玄深吸一口气,道:“陛下,此万言书已经足以证明,民心所向,若陛下真的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请陛下顺应民意,杀赵云以谢天下。”
    刘协干脆地摇了摇头:“不杀。”
    “你……”郑玄也真是被刘协给气的有点迷糊了,老头本就没多少天活头,不惜以死邀名,当即顺着脾气一甩袖子道:“既然如此,陛下何不传国易姓,禅帝位以贤人?”
    好家伙,这郑玄不愧是公羊派的领袖之一,这是直接效仿西汉时的眭弘、盖宽饶了,当面劝说皇帝禅让退位了。
    说完,郑玄便昂首挺胸,比目待死。
    至此,满朝文武无不是惊骇莫名,面色阴郁,哪里还看不出这郑玄的打算?
    杀,则天子必将背负骂名,而且着实是恶心,袁绍估计得乐死。
    可不杀,那就更恶心了,尤其是天子刚刚还颁发了两张罪己诏,信不信明天就会冒出来一对大儒来替袁绍摇旗呐喊。
    然而刘协一听这个,可就立马就不困了。
    “嗯?你刚才的意思是在劝说朕……禅让退位?”
    “不错!陛下若是执意要逆这天下百姓而行事,不如早禅贤良,才是正道!”
    就见刘协嗖的一下,就从龙椅上窜了下来,一把握住了郑玄的手,道:“知音啊!你就是我的知音啊!我怎么早没有遇到郑公这样的大才啊!”
    ???
    这反应有点不对啊!
    刘协的心里也在感慨:原来这特么就叫传国易姓说啊。
    我要是早知道有这样的学说,这皇位我早就让出去了。
    “来来来,郑公啊,我觉得你说得太有道理了!你说得对啊,朕早就想把这皇位禅让给贤良之人了,郑公以为,谁,才是真正的贤良呢?”
    郑玄浑身僵硬,任由刘协拉着他的手晃来晃去,整个人好像一块木头一样,傻了。
    而再看满朝文武的反应,确是大多数居然都笑了。
    小天子又要禅让了。
    夺笋啊。
    只有曹操的表情稍微有点不太好看,心中感慨,唉~,都是从这开始的啊~
    “郑公,郑公?嘿,你还好么?”
    “我……我……陛下您是说,您同意退位让贤?”
    “是啊,郑公以为,何人可以称得上贤?”
    郑玄也不知道这天子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却是深吸了一口气,道:“河北袁绍,四世三公,任人唯贤,宽政爱民,可为贤才。”
    “哎呀~,郑公你说得可太好了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啊,来来来,你看我吧,不学无术,实在是不学无术,你说的这个什么天命啊,什么传国易姓啊,我也不懂,你看,具体应该怎么操作?我直接下一封诏书给袁绍让他当皇帝?”
    “这……”
    郑玄也傻眼了。
    对啊,这玩意怎么操作呢?
    却见刘协把传国玉玺都给拿出来了,道:“要不这样,你让袁绍过来,我把玉玺正式禅让给他?”
    “…………”
    这不是扯犊子么。
    借袁绍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来许都啊!
    “这个……事关社稷之重,焉能如此儿戏?”
    “那你说咋整?”
    “……”
    刘协这会儿也看出来了,这个郑玄应该也是没想好。
    嗯,毕竟这种事儿大家都是第一次,没经验。
    不过没关系么,只要法理上说得过去,这所谓的流程不就都是小节了么。
    “郑公你看这样如何?此事,朕全权交由你来操办,我让太常卿来辅佐你,一应礼仪,一定要做得全了,你好好的想,想清楚了咱们再好好的禅,行吧?你放心,朕一定全力配合。”
    说着刘协看向贾诩:“太常可一定要好好配合郑公,不可阳奉阴违,知道么?”
    贾诩闻言也是哭笑不得。
    满朝文武都猜得出天子这一手肯定是另有深意,这里面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呢。
    他自认也算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聪明人了,但对于天子的深意,他也只能隐隐约约的猜到一点,却又不能悟得透彻。
    这玩意不悟透了谁敢上手操作啊!郑玄那是活够了寻死呢,他可是还想再活个几十年的啊!
    天子你好歹给我一点暗示啊!
    然而眼下贾诩却是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出列之后一抱拳行礼道:“喏”
    郑玄看了看贾诩,贾诩见状对他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
    郑玄又看向荀彧。
    就见荀彧面色沉静古井无波,见郑玄看向他,甚至也颇为友好地朝他乐了一下。
    郑玄又看向满朝的文武百官,发现除了曹操的面色不太好,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之外,其他人居然都对他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甚至有几个人好像还对他投以了同情的目光。
    同情?为什么会是同情呢?
    应该……是我看错了吧。
    这满朝文武对于天子禅让居然都没有什么反应么?
    果然,这刘协小儿不得臣民之心,此即为天命所归啊!


第一百六十五章 贾诩:我悟到天子的深意了!
    散朝,各回各家。
    连刘协都诧异,自己今天禅让怎么就这么顺利,居然连一个蹦出来反对的都没有。
    莫非老子终于要时来运转了?
    当然,今天有幸参与朝会的群臣也在犯嘀咕,天子此举,深意到底在哪呢?这是挖了个什么样的坑来给袁绍跳呢?
    天子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深莫测啊。
    反正,朝中所有两千石以上,包括积极帮忙指定礼仪流程的贾诩在内,没有一个人相信天子是真要禅让,袁绍要是敢当真,肯定会倒个大霉。
    大家都觉得,这是个跟着天子学习用谋用计的好机会,都在各种分析天子的后手与深意,自然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会站出来反对了。
    弄巧成拙?你问问张绣手下和种辑手下接近四千的职业士兵,看看他们答应不答应?
    于是一天之后,也就是刘协刚刚发了罪己诏没多久,经过了尚书台的一封所谓的禅让索贤诏,便已是传遍天下,一时之间,举国哗然。
    虽说禅让这种事都是要预热的,郑玄也没好意思直接点名要禅让给袁绍,但天下人谁还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而虽然朝中的两千石以上高官与天子早有“默契”,但下面的普通官吏乃至于平民百姓对此却是完全都懵了的啊!他们可不知道这里面有着“天子算计”,在他们眼里这就是真的。
    尤其是赵云杀华歆的这件事发生了之后,天下士人早已经对天子群起而攻之了,那些已经有了官身的还好,没有官身,空有名头的所谓名士早就已经纷纷跑去河北归附于袁绍去了。
    而袁绍的那边本来就在搞所谓的传国易姓之说,这些名士归附之后声望自然也是日益增高,万万想不到现在连天子也都认可他了,居然真的要传位给他?
    这个郑玄,这么牛?
    我这是天命所归了?
    动心么?动心,当然动心了。
    天上正好掉下来一哥馅饼,而且还裤衩一下就砸进了自己的嘴里,怎么可能不动心。
    不过确实,怎么走程序这是个问题,怎么着,他也得三请三辞走一圈吧?
    最关键的是,他人在河北,天子人在许都,这个程序要怎么走呢?
    直接让天子过来?这显然是不太合适的,而且要知道曹操还在许都呢,老实说他也不清楚许都朝廷现在内部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天子和曹操现在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
    又或者说,现在的朝廷到底天子和曹操是谁说的算呢?
    应该是互相忌惮,相互掣肘的吧……
    那这所谓的禅让会不会是曹操的诡计呢?到时候天子来了邺城禅让,曹操在许都直接宣布他是乱臣贼子呢?
    那他反倒是帮了曹操的忙了,到时候还是得打仗,而没了天子掣肘的曹操说不定会更难对付。
    那么,他去许都?
    这显然更不现实,他也没这个胆子。
    那就只能是慢慢来了。
    先让手下现在已经臃肿不堪的名士们给自己大唱赞歌,再在河北之地搞点祥瑞,先把准备工作给做足吧。
    等啊,等啊,这一等就是好几天,等得刘协是抓心挠肝的。
    于是刘协就把贾诩给找了过来,问道:“你说这袁绍,我都下了明诏要禅让给他了,他还墨迹个鸡儿呢?他不敢来,要不我拿着玉玺找他去?”
    贾诩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应对了起来。
    看来是我迟迟没能悟透天子的深意,天子来点拨我来了啊。
    “回天子,袁绍此人是个做大事而惜身的性子,必然是有所顾虑的,想来,应该是心忧大司马吧。”
    “哦~,对对对,这个倒是,那你说我把大司马赶走,让他回新野,袁绍是不是就敢了呢?”
    “这个……臣,臣也不敢妄加揣度啊。”贾诩那颗聪明的大脑已经不停的运转起来了。
    “嗯,这样吧,咱们先把咱们这头的准备工作都给做的足足的,声势造得大大的,让各地所有六百石以上的县长、县令、乃至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