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要说这事儿是荀彧一手操持,那又太高看他了,这事儿摆明了底下的百姓都憋着一股火,等着事态发展呢,袁绍称王,一下子就把这股火给点起来了而已。
顺便,也把大汉王朝的向心力给拧起来了。
再一扭头,就见贾诩也已经站出来了,道:“陛下,太学的弟子们,也递上了一封万言书,请求与郑玄老贼辩经,驳斥其大逆不道之言,陛下请看。”
说着,贾诩从怀里也掏出了一张巨大的布。
这布不看也知道写的是啥了,肯定又是一堆签名。
“另外,目前颍川、南阳、东郡三地的太学日前也已经建立完全并招生了,师生们听说了郑玄大逆不道之言,也纷纷上书请求进京与郑玄辩经。”
“太学和郡学的师生们都觉得,所谓传国易姓之说,实在是荒谬,公羊派一家之言,更不能代表儒家之正统,此诚乃歪门邪道。”
好家伙,打从汉武帝起几乎一统儒学三百年的公羊派都成异端了。
只能说,是屁股决定脑袋了,就连党人的大本营颍川都能与所谓党人彻底划清界限,这些学生自然也不在乎忘掉过去所学过的东西。
说白了,学那么多的之乎者也不都是为了做官么。
公羊春秋?那是什么玩意,俺们只知道建安大典!
刘协见状只好将目光再转向郑玄。
“郑公,郑……卧槽,郑公?郑公?”
众人连忙去看,就发现这老头已经不知什么时候,悄咪咪的居然断气了。
也不知道是吓死的还是气死的。
贾诩正好站在他的旁边,伸手推了一下,乓的一声,老头的尸体就摔倒了。
满朝文武,居然也没个人愿意去扶一扶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
刘协看着都不忍心。
贾诩见状道:“陛下,看来是上天也听不进这个乱臣贼子的胡言乱语,直接把他的性命给收了。”
刘协无奈,只得做着最后的挣扎,叹气道:“可我的诏书都已经下了,这……这不成了说话不算数了么?君无戏言啊。”
荀彧闻言又站起来道:“陛下心念苍生意欲禅让,此乃仁德之举,是百官和百姓不许,臣这里,有一封百官联名的劝表,还请您看在百姓的份上,收回成命吧。”
“劝表在哪呢?”
“臣落在家里了,明天再给天子过目。”
“………”
事已至此,刘协还能如何?
硬禅么?
且不说袁绍还信不信他了,他也信不过他手底下的兵马了啊!
说到底大家拥护他,也是拥护他的政策,民心所向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别看现在这些兵马对他忠心耿耿的,可他若是非要一意孤行,铁了心禅让给袁绍的话。
逼急了,大家会不会干脆弄死自己,随便换一个姓刘的当天子?
不对,曹曦就快要生了啊!至少有一半的概率是儿子啊!
卧槽,这么一想,这位他还真不能再让了。
可是不对啊,我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反对我么?怎么还拥护上了呢?
反对派哪去了?
既得利益者呢?
第一百六十八章 名士都是纸老虎
所谓当局者迷,事实上身在局中的人,不管多么高深的智慧,有时候也会看不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最简单的道理。
比如荀彧,身为上一波党锢之祸的受害者,和这一波党锢之祸的半个发起者,就看不清原来人心向汉,自从有了建安大典和宿卫进修的制度之后,颍川士族事实上已经彻底的自绝于所谓的党人了。
事实上建安大典打从修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完全站在了党人集团的对立面,靠考试就能轻松获取的名额,为什么还要靠关系?
谁再说他们是党人他们跟谁急。
同样,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名士、党人,一样也看不清近在咫尺的变动。
也可能是看到了,但是惯性使然,不愿意相信吧。
就在气死郑玄之后的第三天,老头的尸体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入土,徐州,以及其他各地的军情便雪片一样的传了过来。
群情汹涌,尤其是军情汹涌自是不必说了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消息是:广陵郡的郡兵兵变,在陈登攻杀赵云时突然反水,反而杀死了广陵太守陈登!
广陵的郡兵,被赵云给收编了。
那些失去了田地的郡兵还主动请求赵云带他们去合肥屯田。
堂堂一两千石太守啊!天下闻名的名士啊!下邳陈氏的陈登啊!
死的就跟闹着玩似的。
当朝廷所谓党锢之祸的消息传遍朝野之后,同样也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些所谓的党人,一大半都因为支持袁绍称帝被下面愤怒的郡卒给杀了。
少部分留得性命的,也夹着尾巴跑河北去了。
要知道朝廷在面对袁绍时,原本就是比较弱势的,比人口比经济比兵源比地盘,袁绍都至少在朝廷的两倍以上。
本来,如果精准到县一级的话就有着大量的悲观投降派,并不认为朝廷能干得过袁绍,所以当天子明确的表达出了要禅让的意思,并且明确要求六百石以上官吏写进表之后,各地都有那迫不及待的给袁绍表忠心的人。
现在,他们几乎全都死了。
没死的,也全都辞了官了。
而大量的太学、宿卫中的子弟在填补上了他们的空缺之后,天子的光辉事迹自然也就跟着扩散开了。
而经此一事之后,至少在司、豫、兖、徐、南阳等地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天子免除了人头税,而袁绍要变本加厉的征收人头税。
事实上现在还没到秋收的时候,天子和袁绍的征税政策都还没出呢,但大家就偏偏都是这么相信的。
而且老百姓都不傻,或者说哪个乡没几个智者呢?在传国易姓这样大的关键问题上,但凡主官有一丁点的思想不坚定,那就是打死都不用偿命的啊!
慢慢的,这场官场大清洗运动稀里糊涂的就有了扩大化的趋势。
一千石以下的官吏,尤其是县令、县长、县丞这一级别,短时间里居然被打死了小一半!再往下的计吏、税吏也都是高危,甚至连亭长都被打死不少。
有些是被下面老百姓以大义之名打死的。
有些是被隔壁新来的,宿卫出身的县长带兵给攻杀了的。
至于一千石以上的官吏,却反而影响不是很大,一来大家能混到这个地位多少有点脑子,尘埃落定之前都不敢瞎说话,二来他们多少也算是朝廷阵营中的既得利益群体了,大多对这么轻易的禅让给袁绍还真的都是反对的,有些甚至还提前跟荀彧通了气儿。
再者一千石以上的地方官员手里多少都有点兵,不至于被暴民打死,除了几个名士之外大部分反倒是得以保全。
就是被吓得不轻。
想来,到死他们也不敢再生出什么歪心思了。
朝廷也是无奈,只好继续把宿卫派出去做官,禁军派出去做吏,又从南阳、徐州两地的屯田之兵力再吸收本次“表现良好”的兵卒里,抽调一部分补充禁卫。
到最后他自己的宿卫几乎都被派光了,禁军也被彻彻底底的换了一遍血。
事实上这会儿,那些给郑玄收完了尸,却莫名其妙被扣下,现在哪都不敢去的郑玄的弟子们,完全都是懵逼的。
咱们不是来劝说天子杀赵云的么?
赵云擅杀了两个两千石太守,其中一个还是天下名士,杀他完全没毛病啊!
是怎么扯到传国易姓的这个话题上的呢?
又是怎么稀里糊涂的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呢?
这特么是个套啊!
赵云?这事儿都闹到现在这个地步了,谁还在乎他赵云是死是活啊!
反正结果吧,就是建安大典正式成为朝野上下一致认定的唯一圣贤书,公羊派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所谓的那些党人、名士,至少在朝廷的控制区域内被一扫而空,朝廷也正式的再一次开启了党锢之祸。基层管理被绝对忠诚于天子的禁卫和宿卫换血,也再没有人提赵云的事儿了。
嗯,也不是没人提,现在大家都在说赵云杀华歆杀得对,杀得好了。
名士么,党人么,这种人就该特么的杀,举国的思潮已经有点极端化了,反正现在在大汉的统治区域内,忠诚如果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忠诚。
这种极端化思潮肯定是不好的,整的跟“不可描述的十年”似的,但是毕竟这是乱世么,大战在即,至少民心可用了。
顺便再在民间掀起一波对天子的个人崇拜。
对朝廷的恶劣影响自然也是有的,比如同样是被孙策给打败,却跑回朝廷,勉强称得上是忠义之士的前会稽太守,现任的谏议大夫王朗,就干脆臭不要脸的直接上表,历数了他的邻居华歆在任豫章太守时的十大罪状,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郑而重之的与他划清了界限。
顺便,王朗还表示,最近在黄河流域天降暴雨引发了一定规模的水灾,此乃上天示警,应该罢黜太尉。
汉朝时讲究天人感应,一旦发生灾祸,就是天子的责任,然而天子又不可能被罢免,所以受影响的自然就是三公了,其中太尉管天,司徒管人,司空管地,朝廷前些年就是因为地震频发,司空才成为了高危职业。
刘协最烦这一套说辞了,杨彪这个太尉也是有实权的录尚书事,朝廷当然不可能因为这种莫须有的原因来罢免他,于是,作为当代大儒的王朗就卸下了参大司马府军事的头衔,以及手中一切职权,专心帮着孔融修建安大典去了,顺便在太学里教教书,育育人。
然而刘协有点迟钝没反应过来这其中的政治信号,毕竟王朗么,皓首老贼的名场面太深入人心了,一个能被诸葛亮骂死的人他自然也不认为他有什么本事,但是实际上,王朗可是弘农杨氏的门生,而且已经是杨氏门生故吏中足以扛旗的人物了。
弘农杨氏的门生以天灾为名怼杨彪,其怼的这个行为本身其实远比怼的内容要重要得多。
说到底,杨彪之所以能成为朝廷三大巨头之一,实权录尚书事,所倚仗的不就是他四世三公的门楣么,这一波先禅让后党锢的风潮之中,颍川士族代表荀彧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而弘农杨氏的杨彪却是不可避免的被削弱了,这一进一退之间,朝中的政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当然,相比于同样四世三公,天下两大门阀中的另外一个汝南袁氏来说,有杨彪照应的弘农杨氏,至少分裂出来的南阳杨氏没伤根基,其实也算非常幸运了。
暂且不提事实上在这场风波中正处于风暴中心,现在却诡异的陷入平静的汝南袁氏老巢,袁绍本人那边就比较相当凄惨了,原本他称王称帝,其实都可以走的更流畅一些的,原本的计划也没打算称王,而是直接捡袁术那个仲家的帝号来着。
现在好了,因为走的太急,步子迈得有点大了,蛋糕都还没来得及分好,他成了赵王了,手底下一票握有实权的太守和将军都还是汉臣,怎么看都是后患无穷。
郁闷的他几乎要吐血。
这还不算,中原一代的那些没死的名士们,一股脑的全都跑河北来投奔他了,你说用吧,袁绍对底层的掌控力可是远远比不得刘协的,刘协敢把自己地盘的底层官吏全员换血,借袁绍八个胆子袁绍也不敢这么干。
无奈之下,他那本来就已经臃肿不堪的幕僚班子这下就变得更臃肿了。
以前他的幕僚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