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天子风流-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对于张任这样的忠义之士,刘协自然是抱有天然的好感的。
  “多谢陛下!”张任答应了一声,从地上站了起来。虽然有心看看这位少年天子长什么样子,但也不敢贸然抬头,只能用眼角余光小心翼翼地打量刘协的相貌。
  “张将军,不知你此来襄阳,所谓何事啊?”刘协看着张任,笑盈盈地说道。
  “禀陛下,臣奉州牧之命,有要事禀告陛下。据益州在汉中的密探得知,如今传国玉玺,很有可能就在汉中郡太守张公祺手中!”张任压低了声音,态度严肃地说道。
  “玉玺在张公祺手中?”刘协双眼微眯,语气有些不善地说道,“张将军,有一点你要明白,欺君之罪,当如何论处?”
  “臣明白!但臣绝无半句隐瞒!”张任赶紧开口解释道,“就在半月之前,袁术的一支残部到汉中投靠了张公祺,人数约有两万人,玉玺就是他们献给张公祺的!”
  “半月之前?袁术残部?”刘协低声重复了一下,神情随便没有什么变化,但心中却在暗自盘算。
  半月之前,差不多就是孙尚香到襄阳的日子。当日蒋钦似乎也说过类似的话语,说是有袁术残部雷薄、陈兰二将,拦路打抢,劫走了玉玺,不知去往何处。
  难道说,此事竟不是孙策故意杜撰,而是确有其事?
  想到此处,刘协双眼微眯,眼中似有愤怒的火焰在燃烧!
  如果此事是真的,那么张鲁,你也真是好大的胆子!
  我这个天子还好端端地坐在这,你区区一个汉中郡的太守,就敢私藏玉玺,你真当我刘协是纸糊的不成?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那我到要看看,你到底是不是真有这么硬气!
  “好!此事朕已经知晓,你尽管回去复命!”刘协摆了摆手,示意张任可以下去了。
  “臣告退!”张任应了一声,倒退了三步,一转身就要想门外走去。
  “等等!”刘协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说道,“张任将军,朕欲留你在襄阳为将,统兵征讨张鲁,你可愿意?”
  刘协一句话,就像是一道惊雷一般,就在张任的耳畔炸响,把张任整个人都炸得有些晕头转向。
  张任猛然间回转身来,直接跪在地上,一个头磕了下来,口中连忙说道:“臣惶恐!请陛下恕罪!”
  刘协往前倾了倾身子,看着阶下一脸惊惧的张任,淡淡地说道:“张任将军,你不要紧张。朕是看你相貌不凡,绝非池中之物,若是始终蜗居于益州一隅之地,难免蹉跎岁月。朕所言,句句真心,你可以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第218章 兵发汉中
  0218 兵发汉中;
  在后世的苏州评话之中,张任被设定为了大宗师童渊的弟子, 一手“百鸟朝凤枪”尽得其师真传,号称叫“西川枪王”,算得上是川中第一高手,刘璋麾下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般的人物。
  虽然刘协明白,眼前的张任,未必就像评书演义之中吹嘘的那般神乎其技。
  但就凭张任之忠勇,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刘协实在是动了爱才之心,这才出言挽留。方才收的那些话,也算得上是发自真心。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按理来说,面对天子如此直白的招揽,天下间应该没有谁会去拒绝。
  就算是这位天子现在相对式微,可那是莫大的荣宠,不是什么人都有这种机会的。
  可张任却跪在原地,脸上一片复杂之色,良久才向刘协一叩首,缓缓说道:“陛下如此挽留于我,臣本不该拒绝。但臣乃益州从事,刘州牧亦对臣有知遇之恩,臣实在不忍背离。臣张任,愧对天恩,请陛下降罪!”
  呃……
  刘协一滞,心中泛起淡淡的不悦,但仔细一下,嘴角却又勾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张任在历史上不过是一个连立传资格都没有的小人物,之所以能让自己如此看中,还不就是看中了他的赤胆忠心?
  若是自己就这么一句话,就引得张任纳头便拜,那也就不是自己所看重的张任了。
  想通了这个关节,刘协便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无妨,人各有志,朕也不强求。平身吧!”
  头还贴着地面的张任闻听此言,惊讶地把头抬了起来,满脸不可置信地看想刘协。
  如此直接的拒绝天子招揽,这就相当于当面在打天子的脸,张任甚至已经做好从容赴死的准备了。
  可是天子竟然……就这么轻轻松松绕过了自己?
  看着那满脸惊诧的张任,刘协心中不由得感觉有些好笑,颇为无奈地说道:“张任将军,你没听错,朕不追究你什么,你可以走了。你是想在襄阳住上几天,还是想立刻返回益州,都由你!”
  刘协把观点又重复了一遍,张任这才反应过来,确信刘协着实是没有什么追究的意思,便赶紧站起身来,向刘协深施一礼,转过身就向外走去。
  可张任刚迈出三步,像是临时想起了什么,再次回转身来,又向刘协深施一礼道:“陛下大恩,臣无以为报。但若是陛下有意发兵汉中,那臣愿意为陛下保举一人,若由他领兵出征,必然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哦?”刘协顿时饶有兴致地说道,“既然张将军都这么说了,想必此人必是不凡,不知却是何等人物?”
  “臣想保举我同门师弟,西凉张绣!此人武艺精绝,枪法高超,用兵之道又深得我师真传。若由他率军出征,那汉中张鲁,顷刻间就会灰飞烟灭!”张任目光清澈,极为自信地说道。
  “张绣?”刘协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张将军有心了,朕会考虑他的!”
  “谢陛下!”张任向刘协一拱手,便转身出了房门。
  “张绣……”看着张任远去的背影,刘协陷入了沉思之中。
  若是传国玉玺真落在了张鲁手中,那这一仗的确是非打不可,不然天下诸侯就会看轻他这位少年天子。既然要打,那确实需要一位能争惯战的将帅之才。
  在如今的荆襄诸将之中,武艺高强者虽然不少,但能领兵出征,独当一面的,实在寥寥无几。
  马超算一个,但他如今在荆南平叛,尚未返回襄阳,自然是无法启用。
  庞统算一个,可灭袁术之战中,庞统出力不少,若是再让他长途跋涉去进攻汉中,刘协实在是于心不忍。
  各何况以庞统现在的身份,那就是荆州东南防务的中枢主帅,也确实不好擅自离开。
  至于说黄忠、太史慈、文聘这些人,戍守一方、沙场斗将还好,若是独自率领大军出征,刘协这心里还真是有点打鼓。
  毕竟这些人虽然是成名宿将,但史书上还真就没有他们独当一面的记载。
  思来想去,眼下这个节骨眼能领兵出战的,也就只剩下张绣一个人。
  再说豫章城的防务,最主要针对的就是江东的孙策。如今孙策主动交好,甚至把亲生妹妹都送了过来,想必豫章短时见内也不会发生大战,没有必要把张绣这么一个顶级武将陷在那里。
  “着尚书台拟旨,改封平东将军、领豫章太守张绣为征西大将军,克日交割豫章防务,返回襄阳准备带兵出征。”
  “着尚书台拟旨,加封豫章郡尉习珍为豫章太守,全面负责豫章郡防务!”
  这两道旨意一下,刘协微微松了一口气,思绪开始变得有些飘乎。
  按照苏州评话中的设定,大宗师童渊共有三位出色的徒弟。
  大弟子“西川枪王”张任,扶保刘氏父子割据益州;
  二弟子“北地枪王”张绣,宛城一战杀典韦,大败曹军;
  三弟子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常山赵子龙,扶保刘玄德打下蜀汉江山。
  如今这大弟子张任,二弟子张绣都已经见过了,那么这位赫赫有名的小师弟赵云现在何处呢?
  在刘协的记忆中,赵云效力于公孙瓒麾下,与刘备打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后来因为兄长亡故,赵云便以给兄长奔丧为由,借口离开了公孙瓒。
  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史书中就失去了赵云的身影,谁也不知道赵云到底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
  而赵云出现的时候,就是在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曹操东征徐州,刘备大败,北投袁绍的时候,赵云前往邺城,与刘备见面。
  从那之后,赵云就成了刘备麾下的一把尖刀利剑,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为刘氏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眼下,不过是公元197年,也就是说距离赵云投奔到刘备的麾下,还有三年的时间。
  想到这里,刘协的眼中突然迸射出了希望的目光。
  后世的网络小说发展那么多年,穿越到三国的主角不计其数,但赵云似乎是每一位主角心中的白月光。
  刘协也不例外。
  毕竟像赵云这种智勇双全、忠肝义胆,据说还长得很帅的完美人物,又怎么会有人想要拒绝呢?
  ……
  自从孙策从豫章撤军之后,豫章郡就再也没有经受过刀兵战火。
  张绣把伤养好之后,直接就陷入了一个极度无聊的状态,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才好。
  毕竟张绣的目标是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扬名万世,而不是龟缩在南昌城中的当一个守城炮塔。
  因此在接到襄阳的旨意之后,张绣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停留,把全部事情往习珍手上一丢,直接单枪匹马返回了襄阳。
  在襄阳城中,刘协早就为张绣准备了三万大军,都是各郡县抽调上来的青壮之士,清一色都是二十多多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战斗力不用小觑。
  张绣到了襄阳,便接管了兵马,一刻也不停留,直奔汉中郡方向而去。
  其实刘协本想着要把黄忠掉回襄阳,给张绣当副将的。毕竟定军山黄忠斩夏侯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说不定冥冥之中还能让黄忠创造出这样一个奇迹。
  但是后来刘协也想到,新成立的庐陵郡乃江东防务的第一线,新成立的庐陵治所合肥也是百废待兴,便还是放弃调动黄忠的心思。
  三万大军就这样出了襄阳,直奔汉中方向而去。汉中郡距离襄阳非常近,显然沔水一路西行,不过两天的路程,就兵临好汉中的东部边陲房陵县。
  房陵县守军不过千人,哪里见过这么多的兵马,直接吓得弃城而走,把房陵县这么丢给了张绣。
  但小小的一个房陵县,不过就是汉中郡东部守军的一个前哨,真正的主力全都集中在房陵不远处的上庸县。
  汉中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上庸城更是如此。因此在攻下房陵之后,张绣并没有继续进兵攻打上庸,而是给张鲁写了一封书信。
  ……
  汉中郡,郡治南郑。
  太守官邸。
  年仅四十的张鲁坐在桌案后,看着案上那封从上庸前线送来的书信,嘴角勾起了一丝莫名奇妙的笑意。
  “诸位!如今天子大军三万之众已至上庸,领军主将张绣送来一封书信,言语之见提出两个要求,只要我们能够办到,他们便就此撤军!”张鲁手按书信,环视着殿上群臣说道。
  早就一旁等得抓耳挠腮的雷薄赶紧闪身而出,对张鲁拱手说道:“启禀主公,不知那张绣提了哪两点要求?”
  看着雷薄急不可耐的样子,张鲁嘴角的笑意更甚,有些玩味地说道:“其一,就是要返还玉玺,这是在意料之中;其二,就是要雷将军你的项上人头!不知雷将军以为,那两点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