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天子风流-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俗约旱牡畚皇裁词露甲龅某隼础
  这于国于民,其实是一件大好事。
  但身居天子之位,若是太过于重感情,难免会有些妇人之仁,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啊。
  荀彧暗叹了一声,但还是抬头对刘协说道:“陛下,若是体恤蔡娘娘,不愿对蔡氏痛下杀手,其实也可以。但却必要夺了蔡家的权,把蔡德珪等蔡氏长房圈禁在家里,不能随意走动!
  而且对于那些依附于蔡氏作乱的武将,陛下绝对不能姑息。
  否则世家大族定会以为陛下软弱可欺,日后若是有人效法蔡氏,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依老师所言,朕这就下旨!”刘协点点头,非常认可荀彧的观点。
  刘协诏令一出,南北两座大营顿时乱了起来,马超、张绣两人奉旨拿人,只要平日里与蔡家过从甚密的荆州军将领,全部缉拿归案。
  要知道,蔡家在荆州经营多年,私下势力盘根错节,荆州军中更是遍布了蔡家的影子。
  这要是放在平时,就相当于一个马蜂窝一般,一旦触碰,必然会激起强烈的反弹。
  因此刘表在位之时,丝毫不敢用强硬的手段与蔡氏交涉,只能采取联姻这种怀柔的政策。
  可今日不同往日。
  蔡氏起兵失败,以蔡升、蔡龙为首的蔡氏军官首脑全部伏诛,就连蔡氏家主蔡讽都自尽于家中,蔡氏在荆州的势力早就是一盘散沙,根本就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反抗。
  再加上其他家族乐见其成,蔡氏在军中的势力根本无所遁形。
  蔡家在襄阳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在南北两座大营安插了这多亲信,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被拔出殆尽,共抓捕各级军官六百余人。
  对于这些人,刘协丝毫没有手软。
  千夫长以上中高级军官,全部拉到襄水边开刀问斩。三四百号人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把整个襄水都染红了;
  千夫长以下低级军官二百余人,全都逐出军营,终生不得入伍。
  以蔡瑁为首的蔡氏长房嫡系,官职一撸到底,贬为庶民,圈禁蔡府之中不得出入;
  蔡氏旁支直接逐出襄阳,此生不能再踏入襄阳城半步。出嫁的女眷不算,未出嫁的女眷一同驱逐。
  至此,在襄阳城叱咤风云近百年的蔡氏家族,彻底落下了帷幕。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已经临近卯时了。
  刘协坐在床边,左手抚摸着蔡婠依旧苍白的脸颊,喃喃说道:“婠儿,朕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希望你不要怪朕……”
  “陛下,夜深了!明日还有朝会,早些睡下吧!”绿柳站在床边,轻声提醒道。
  今天具体发生了什么,绿柳作为一个内宅女眷,自然是不甚明了。
  但她毕竟也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知道这位平易近人的天子,在今天杀了不少人,让她对刘协的印象改变了不少,看着刘协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敬畏。
  “好!”刘协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张开双臂,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蔡婠的脸庞。
  绿柳走上前,温柔的为刘协宽衣脱鞋之后,便退出了房门。
  刘协生怕在睡梦中碰到蔡婠,再触动其伤口,就在床边支了一个小床。既不会影响到蔡婠,又可以陪伴着她。
  躺在小床之上,刘协长出了一口气,不由得对明天的朝会有了些许的期待。
  明日朝会之上,就会正式昭告天下,天子刘协定都襄阳,重建汉室,让天下诸侯前来归附。
  不过刘协明白,无论是袁绍、袁术、曹操、孙策,甚至是徐州的吕布、刘备,都不是久居人下的人物。
  自己虽然侥幸成了这个建安皇帝,但能否真正改变刘协的命运,一切还未可知。
  汉末争霸,群雄逐鹿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
  襄阳,蔡府。
  往日的蔡府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哪怕到了夜半三更,都会有人登门拜访,真可谓是襄阳第一豪门。
  可今日的蔡府,确是冷冷清清。
  大门紧闭,院内漆黑一片,只有星星点点的亮光在宣告世人,蔡府之还有活人居住。
  蔡瑁站在院落当中,抬头看着满天星斗,脸上丝毫没有哀伤愤懑之色,在刘协面前那痛哭流涕的样子,更是完全不见踪影。
  虽然蔡瑁也没有想到,这个十几岁的娃娃天子,出手居然真的这么干脆利落。
  短短一天之内,就退倒了蔡家这根参天大树。但蔡瑁的心中却是古井无波,泛不起一丝涟漪。
  虽然被杀了这么多人,又被驱逐了这么多人,但是蔡瑁心中却如明镜一般。
  只要蔡婠一天受宠,自己一天不死,蔡家就绝对不会亡!
  位同王莽?
  蔡瑁耳边不由得又想起了父亲临终前对自己说得那番话,看着星空喃喃说道:“父亲,希望你所言都能成真吧。我蔡瑁也能成为像霍光、王莽一样的人……”


第87章 朝会开始
  087 朝会开始;
  建安元年,冬十一月丙戌,卯时三刻。
  荆州襄阳郡。
  刺史府中门大开,荆州文武大员鱼贯而入,直奔刺史府正堂而去。
  今天对于荆州而言,无疑是千百年来最重要的一天,只要是在荆州身居高位,有资格参政议政的高官,几乎悉数到场。各大中小家族的首脑,也全都汇聚于此。
  他们心中都明白,自武王姬发代商而立,分封八百诸侯至今,已逾一千两百余年,从无一代君王于荆襄建都立业。
  今日汉天子刘协正式迁都于此,代表着襄阳即将冉冉升起,成为与长安、洛阳并肩的帝都。
  而荆襄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们,也将有机会成为像袁氏、杨氏、司马氏这样真正的世家大族,真正让家族迈入帝国权力的中枢!
  由不得他们不激动!
  本来这个些荆州大员还有些轻视这位少年天子,不认为他有能力振兴大汉,因此大都保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
  可昨日天子一出手,便摧枯拉朽般解决掉了蔡氏这个庞然大物,让这些家族人人自危的同时,不免对天子刘协多出了一份信赖。
  或许,这位天子,真的用能力振兴大汉,重现光武时的荣光?
  其实不管他们相不相信,这都将是他们崛起的唯一的机会。
  因为除了如今的天子刘协因为特殊原因驾幸荆襄外,或许再不会有哪位天子来到荆襄了。
  所以无论是谁,无论身居何职,都急匆匆来到了刺史府参加朝会,想给这位素未谋面的天子留下一个好印象。
  一众文武大员走进刺史府,到了正堂门口往里一看,顿时就愣住了。
  因为堂上文武两襄,已经七七八八站了近二十多号人,把以前这些荆州文武的位置都给占了。
  但这些荆州大员久经官场,经验丰富,顿时就反应过来,这些人应该是从洛阳追随天子到荆襄的汉室老臣。
  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没有什么不平衡的了,荆州文武便走进正堂,分两襄站在了这些汉室老臣身后。
  心里面服气不服气,这要另当别论,但眼下这种场合,面子还是要给的。
  文武站定,没多大一会儿,刘协就出穿着现赶制出来的龙袍,头上带着十二旒的玉冠,慢慢悠悠从后堂走了出来,稳稳当当坐在了主位之上。
  “吾皇万岁!”
  堂下文武群臣赶紧下拜,给天子刘协见礼。有的人根本就没有面过圣,也不知道面君礼节,就只能效仿身边的人。
  “众爱卿,平身吧!”刘协沉声说道。
  荆州文武这才站起身来,一脸激动的看着刘协,全都期待这刘协接下来会发表一些什么的言论,会加封何人,日后朝堂的权力该如何划分。
  尤其是蔡氏一倒,出现了很多权力真空,让这些荆襄世家无不垂涎三尺,妄图接管蔡氏的兵马。
  “朕,自中平间即位,至今已有七年。中原大地烽烟四起,诸侯割据自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此乃朕之过也!朕当效法孝武皇帝,下罪己诏,已醒自身。”
  “自今日起,朕定都于襄阳,召天下诸侯来朝。如有不从者,当以谋反罪论处,天下百姓人人得而诛之!”
  “朕辗转来到襄阳,多亏诸位臣工扶保,才有朕的今日。诸位护驾有功,理当加封。荀爱卿,宣召吧!”刘协说着话,把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荀彧。
  荀彧点了点头,抱着一卷圣旨站了出来,扫视了群臣一眼,朗声开口宣读圣旨。
  在一段华丽的辞藻之后,终于进入了今日的主题。
  杨彪为太尉。
  韩暹为大将军,封列侯。
  张杨为大司马,封列侯。
  张喜为大司空,封列侯。
  杨奉为车骑将军,封列侯。
  董承为辅国将军,封列侯。
  伏完为辅国将军,封列侯。
  钦此……


第88章 封王之议
  088 封王之议;
  这就完了?
  荆州群臣一时间议论纷纷,堂下显得有些混乱,不少人眼中都露出一种轻蔑之色。
  这第一道诏书中册封的官员,除了杨彪、张喜、伏完是正儿八经的汉室老臣,其余竟是些黄巾军的投机之辈。
  趁着天子东迁之际,率众归附天子,将天子护送到洛阳,居然就能身居高位!
  尤其是韩暹,区区一个黄巾草寇,居然一跃成为当朝大将军,位居天下武官之首,这放谁什么身上能服气?
  就拿最近的大将军何进来说,虽然出身比较低微,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但至少家世清白,妹妹更是贵为皇后,这才有机会官拜大将军之职!
  他韩暹凭什么?
  区区一个黄巾草寇,就跃居众人之上,和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平起平坐?
  刘协坐在主位之上,将堂下众臣的目光尽收眼底,心中也是一阵的无奈。
  熟读三国的刘协,自然知道韩暹、杨奉、张杨都是些什么货色,如果不是遇到东汉末年这种特殊情况,可能他们一辈子都不知道朝廷的门往哪边开,更别说身居如此高位了。
  但是,就算知道这些人都是无德无才之辈,但人家保住护驾毕竟都是事实。
  没有这些人的拼死保护,刘协根本就没有机会从李傕、郭汜率领西凉军手中逃脱。
  所有这官,无论如何也要封。
  “臣多谢陛下!”
  荀彧圣旨宣读完毕,被点到名字的几位大臣纷纷出班,向刘协的谢恩,堂上顿时也就安静了不少。
  “朕从洛阳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洛阳,诸位爱卿一路追随,劳苦功劳,这都你们应得的,不必多礼!”刘协笑着说道。
  众老臣又向刘协施了一礼,便退了回去,唯有韩暹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脸上还带着不忿之色。
  “哦?韩将军有什么事要说吗?”刘协眉头微皱,看着韩暹问道。
  “陛下!”韩暹往前走了两步,逼视着刘协,毫不客气地说道,“当日在洛阳城头之际,陛下亲口向臣作保,只要死守洛阳,不放曹孟德的兵马入城,你便上告祖先,封臣为王!在场的各位都是见证!为何今日只封了臣为列侯,莫非陛下是想反悔不成?”
  哗!
  堂上直接就炸开锅了。
  封王?
  早在高皇帝建立大汉之初,便立下了明文规定,非异姓而王者,天下共诛之!
  所以大汉至今四百年,除了楚王韩信、燕王藏荼、赵王张敖、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韩王信八大异姓王以外,再也没有异姓为王的现象出现。
  如今韩暹区区黄巾余孽,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