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锦华-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则不同,既然老爷子发了话,给了自己这个权利。自然要充分利用一下,否则怎么对得起自己辛辛苦苦重来这一世呢。

    正院里也栽着不少花草,各种颜色争奇斗艳,看起来很是漂亮,可锦华眼睛眨也不眨。直接叫人一并拿花盆移出去,只留下几棵高大的梧桐和几棵虬枝刚劲的枣树。其余的全用青石板铺起来。

    后院子里花草虽多,却是见缝插针,到处都是,显得有些杂乱。

    锦华又指点着只留下高大的树木,名贵些花草的就装了盆,尽量挪到一处,形成一个小规模的花园子。一般些的就直接拔了,腾出不少空地,预备着将来能开辟出几块菜畦来。

    等吩咐完了,刘锦华后知后觉,自己这不跟祖父一样,变成毫无情调,不爱有格调的花草,只爱经济实惠的菜地的人了么。

    不由得哑然失笑。

    又见李二管家做事很是利落,已经领着几个匠人在那里移栽花草了。看着那些或素雅,或妖艳的花被连根铲起,心底不由得一阵快意,似乎前世被压抑着的那口浊气终于被吐了个干净。

    说着话,就到了七月二十六,正是老爷子大寿。

    锦华并没打算去,打发人送个礼也就是了。

    可李茂林哪里肯依,眉头一皱,“毕竟是亲祖父,离得又不算远,连人影都不见,实在是太不像样了吧?你让别人怎么看你,怎么看你们刘家?”

    锦华知道,他又要搬出他那一套理论来教训人了,不由得心中烦躁,冷笑一声道,“你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吧?你知道我爹娘没分家之前过的是什么日子?!”

    李茂林本来就情绪不佳,一听这话顿时跳了脚,声音顿时扬了起来,“你说的那些我都知道,可天下哪有有不是的父母,只有做错事的子女!为人子女的,哪能因为爹娘有些微错处就怨恨爹娘的!”

    锦华见这人实在蛮不讲理,也不想与他争执,只冷了脸拿了一本书坐在那里,索性一言不发,心里却堵得难受。

    李茂林却依旧不肯罢休,振振有词的道,“再说了,不管老爷子如何偏心,你家里的那些田地,还不是沾了老爷子的光才得来的?为人子女的不知感恩,还要。。。”

    锦华气的肝都要疼了,深觉眼前这人实在不可理喻,竟然胳膊肘往外拐了起来,一点点都不理解自己的心情,深吸了一口气,嘴巴顿时更不饶人了,“听李大爷这意思,是恨不得让我们家分家时分文不得,净身出户?当时我爹还病着呢,然后求医无门,一家子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李茂林也被她气得脸都变了色,“你休要强词夺理,我哪里说过这样的话?!”

    锦华默然不语,沉默了好半天,忽然又出声道,“你不是我,你是无法体会分家之前我过的日子的。今日索性与你明说了吧,我就是恨,恨祖父,恨大伯,恨大伯母!如今总算是分家了,我们才过上了点好日子。如果一直呆在台子镇上,我爹娘。总有一天是死路一条。。。”

    最后一句话已经低到听不见,锦华的胸口却如遭重击一般,那种熟悉的绝望的感觉又攫住了她的身体,让眼泪一下子冲出了她的眼眶。

    锦华憋得难受,索性放开了胸怀伏在桌上大哭了一场,把整整一条素帕子都打湿了。

    李茂林有些发愣,看了看她,然后就是闷头不语。

    锦华哭到后来,见他如此冷清,不由得又在心里嘲笑自己。你瞧瞧吧,人家竟然连哄都不屑哄一下了。算算日子,自己成亲也刚大半年而已。俨然已经算是“旧人”了呢。

    所以,除了自己,可别指望外人能心疼你。可是,人伤心欲绝的时候,谁不渴望能有个温柔的人在身边安慰一下呢?

    所以哭到后来自己都觉得没意思。自己给自己擦干了眼泪,又站起身自己洗干净脸,上了床自睡了,也不管那人如何。

    兴许是哭过了很是疲乏,睡得还挺瓷实。第二日起了床也像忘了昨夜的事情一般,依然对李茂林嘘寒问暖。害得李茂林心里颇有几分忐忑。

    待了半天,终于确定妻子并没有因昨天晚上的事怨恨自己,松一口气之余。不由得又有些郁闷。

    她前一刻还哭得如暴风骤雨一般,转过天来就跟没事人似的,就那么不把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当回事?!

    到了正日子,锦华依然用心打扮了,与李茂林一起回了刘家。她自然是无法拗过他的。既然他坚持。自己也没必要跟他死扛着生闲气,权当出去散散心罢了。

    等接了爹娘和锦年几人。便分坐了两辆车一起出了城往台子镇走。

    娘两个自然坐了一车,锦华少不了把自己家里的那些破事跟母亲唠叨了一番。

    曾氏拍拍闺女的手,安慰道,“男人啊,还不都是这个样子。你总算运气好,不想为娘一样,熬了半辈子才出了那个虎狼窝。”

    两人正大倒自己的苦水,互相倾诉的正痛快,忽听前边传来锦年的声音,“姐夫,您就教教我怎么骑马吧?我爹都已经点头了。”

    锦华惊讶的打起帘子往前头看,见锦年正逮着高高坐在马上的李茂林不放手,一脸的恳切。

    李茂林本已经在严词拒绝,怕有什么危险,忽然见后头锦华露出一张脸往这边看过来,竟然鬼使神差的改了主意,点了点头同意了。

    锦年大喜过望,差点欢呼出来。

    锦华见弟弟露出久违的笑容,不由得心里也跟着欢喜起来。

    锦年虽然对自己的婚事点了头,终究是不太高兴的,连锦华也落了埋怨,不大愿意理睬姐姐。

    锦华并不当一回事,只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来不起的大事件,心里确定弟弟将来一定会感谢自己便是了。

    到了刘家,照样是高朋满座,人来人往。

    让锦华惊讶的是,一直号称“病的很严重”,甚至是“快要不行了”的李氏居然精神抖擞的站在二门处迎来送往的招待客人,虽然依然瘦的皮包骨头似的,下眼泡也肿的很厉害。

    大伯母简直是战斗力惊人啊,锦华暗自惊叹。

    也或许,是菊姨娘那个儿子养了许久依然病病怏怏的,如此“重大”的喜事,才让大伯母的病瞬间被治愈了?

    刘老爷子和刘大爷对李茂林亲自上门道贺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顺便对锦华也高看了一眼,很亲切的问询了锦华几句话,又对李茂林夸赞道,“不是我老头子夸口,我这个孙女那可真是秀外慧中,既识文断字,又熟稔针线女红,可真是贤良大度的好主母啊。”

    锦华佯作羞涩,其实是低着头大皱其眉,眼角余光却扫到二姐锦凤朝这边投来不善的目光。

    等拜完寿两人退回到自己座位上,锦华觉察出曾尚才也往看了这边一眼,眼神十分复杂。
………………………………

第六章 搬家1



    也怪不得曾尚才夫妇两个眼神异样,实在是李茂林这人有个毛病,就是爱现,爱显摆。属于蹬着鼻子上脸的那种人。

    如今,他正志得意满的对着刘老爷子和刘大爷笑道,“两位长辈说的极是,锦华一向是通情达理的,自打进了门,我李家上上下下对她无有不夸的。我自然是娶对人了,娶了她是我老李家的福气啊,哈哈哈。。。”

    说着还斜了眼去看身畔的妻子,弄出一种含情脉脉的眼神来,好像昨晚上对着妻子暴跳如雷、相看两生厌的那个人不是他似的。

    这人太要面子,太爱装了,锦华可不喜欢这一出戏码,只好抚着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勉强笑了笑,假笑着应对着四周亲朋纷纷起哄的打趣声,心里却恨不能立时把那人那张破嘴给缝上。

    她眼角的余光已经看到二姐锦凤嘟着嘴不满的悄悄去扯曾尚才的袖子,定是在埋怨那人对她不够体贴吧,可惜那人始终板着一张脸稳如泰山一般坐着,连个反应都没有,甚至嘴角还抿的更紧了。

    锦华也已经不着痕迹的站的离李茂林远了些,省的他又要人来疯似的要在人前扮恩爱。

    曾氏却拿帕子捂着嘴巴直笑,显然对此是乐见其成的,觉得女婿疼闺女是件大有脸面的事,恼的锦华恨恨瞪了母亲一眼。

    幸好,很快,拜完寿之后男女就分开入了席。

    鉴于刚才二姐的那个不善的眼神,锦华还是谨慎的选择了跟大姐锦秀坐在一起。

    其实,如果可能的话,这姐妹俩她都不想走的太近。

    大姐锦秀倒是对她家数次示好,让锦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然而,一见她,锦华老是想起那年祖父寿辰之时她亲耳听到的那些异样的声音。。。一想到那。她就浑身不自在。

    锦秀抱着她的宝贝儿子不撒手,忙活着哄他吃东西,可惜小家伙不太听话,扭来扭去的不顺从,急得锦秀出了一身的汗,忍不住气的呵斥了一声,“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旁边的姑母刘氏忙探过身来,把孩子搂在怀里,不乐意的看着自己的侄女兼儿媳妇。“这么小的孩子,你别吓着了他!”

    那孩子也乖觉,立刻搂着祖母的脖子往她怀里钻。连身叫着“祖母”。

    “娘,您可别老惯着他。”锦秀皱着眉,看着在婆婆怀里立时就眉开眼笑的儿子。

    “这哪叫惯着啊,孩子这么小,你要是吓着了他。我可是不答应。”姑母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了。

    锦秀只好悻悻的坐下,索性赌气不管了。

    那边大伯母李氏正在向人炫耀她儿子的好亲事,“那闺女模样长得可真是好,这十里八乡可都是有名的。”

    锦华听了好奇心大起,就低声问身边正生闷气的锦秀,“大姐。锦龙那未过门的妻子是何方人士?”

    锦秀却不屑的撇了撇嘴,“不就是杨家村的那个破落户!”

    锦华暗道果然,那个杨甜儿的果然有几分手段。因为前世的时候锦年和锦龙议亲都是比较晚的。而这一世,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提前了好几年,其中必是有些缘故的,自然是缺不了有心人推波助澜。

    锦秀忙着夹了几口菜迅速咽下去——这位大姐的胃口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便又回过脸来跟锦华小声的嘀咕起来,“你是不知道。那个女的肯定不是什么良家女子。”

    见锦华一副惊讶的表情,便又吃了一口菜。才道,“别人家议亲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倒好,也不知使了什么狐媚子的手段,锦龙就跟着了魔似的,自己就跑到你大伯跟前,闹着非要娶她。呸,传扬出去可真丢死人了!”

    这下锦华真有些目瞪口呆了,一是为杨甜儿,二是为眼前这位大姐。您说别人的时候,难道自己就不心虚么?

    “你大伯哪里肯答应啊,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姓杨的啊!后来一打听,就更不想答应了。”

    锦华心里明白,嘴上却做出惊诧的样子来,“为什么啊?”

    “他们家不过守着三间破房子,外带着几亩薄田,居然也敢肖想我们家了!”恩,确实是门不当户不对的。论起家世,杨家还不如锦年的岳家老余家呢。

    “嗐,更不堪的还在后头呢。那杨甜儿还有个弟弟,却一直藏在家里不大出来,别人都传着。。。哼哼。。。”锦秀一脸的欲言又止。

    这下锦华真是好奇了。她只知道杨甜儿有个弟弟,好像终身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