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豪强不答应,我估计连冯太守也不一定再帮我们了!”

    第二天张伟带人返回,他将在北江州继续招揽大量流民南下岭南,而王标则带着新来的这近万名流民南下数十里后,来到珠江的北江而后登船顺流而下,一直来到了广州城外十几处巨大营地中的一个。

    作为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古代,朝廷官府最为头痛的就是因为灾荒产生的流民队伍,不仅这些流民带来混乱,更因为粮食的缺少,一旦救灾不及时很容易因为缺粮造成更大的动乱。

    不过在如今的岭南交、广二州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得益于岭南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开发,昔日的蛮荒之地已经变成一个人口达一百五十万以上的富庶之地,良田面积虽然只有整个南陈的四分之一,可是产粮却是南陈的三分之一以上。

    除了大量的粮食,渔业、家禽、家畜养殖等也得到极大发展,岭南民众的平均生活水平竟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长江流域的南陈民众拉了下来,也让初来的流民们大吃一惊。

    丰富的粮食产量,让岭南的粮食价格极低,一向吝啬的豪强们出乎意料大方的,让这些新来的流民人人都吃得上饱饭,甚至这些米饭还是脱了壳的精米,而不是流民过去经常吃的那种带谷壳的糙米。

    而从本地捕捞以及东海鲸郡大批量购买来的廉价咸鱼干,在加少许猪油大火蒸出来之后味道还不错,迅速成为流民们眼里的无上美味佳肴。

    这些可怜的流民,在战火中被迫离家后,很多人别说好几个月没有尝到一丝肉味,甚至他们过去连饭都吃不饱,一直都是靠着稀粥活下去,因此这一餐之后,很多人竟然从此爱上了这种猪油蒸咸鱼干。

    对这些流民都非常觊觎的豪强们并没有不顾脸面的大肆争抢,在有了以冯仆为担保的契约后,所有人都按照之前的约定来分配这些流民,因此每家每月都会有一定额度的流民分到,因此大家都不着急。

    先前在沿途有些山贼因为抢掠民众,也都被冯仆出兵,王泽出兵器一起剿灭,于是有一部分豪强干脆卖一个人情,将一部分零头直接送给了冯仆。

    而冯仆对多出来的这些劳动力当然是来者不拒,对于他来说越多的劳动力创造的财富也更多。

    只是这几天湘水流域经常有武陵蛮,以及其他蛮族出来劫掠,先后有多艘船只遭到攻击,这让冯仆心里大为恼火,可是让他出兵去围剿又不可能,毕竟他还是要遵守南陈的律法。

    很快冯仆就从王泽布置在琼州秘密基地的第二舰队一部得到了支持,大量的弩箭、火油弹、郑氏火箭、雨纷飞攒射火箭,霹雳雷等等各种武器,全都被安置到了湘水上运送流民的船只中去。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多股企图袭击船队的武陵蛮竟然被打的一个措手不及,船队没有截成不说,还被冯仆安排在船队上的士兵打了个反击,甚至还攻灭了几个大寨子,从这以后湘水上的水运终于又安静下来了。

    相对于从湓城到南康郡这条沿着赣水行进的路线,冯仆、王标等人反而更加重视湘水这一条移民路线,因为从湘水可以沿着灵渠进入漓江,然后一直乘船到广州,在交通不便的南朝这反而是交通更便利的一个。

    就这样在南陈君臣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时,不知不觉中足足有数十万汉民顺着几条水系进入岭南,完成了一次罕见的人口大迁徙,这次迁徙造成的影响之大无与伦比,甚至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岭南崛起的关键因素。

    在这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移民潮中,一共有超过五十万民众来到了岭南广州、交州,不仅是江北两淮地区的流离汉民,甚至连江南一些地方生活不如意的汉民,也纷纷跟随这些流民队伍南下。

    这五十多万流民中,将近三十万人留在了广州,而其他二十多万人则去了交州,二十多万人中,又有大半进入王泽控制的种植园,就这样王泽暗中布置在南陈的种植园竟然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控了近四十万人口。

    相对长江中上游的那三处流民集中地,江阴郡因为距离建康最近,所以这里的民众不好明目张胆经过建康往岭南去。

    于是这里的民众都是转道会稽郡东面的舟山群岛,然后继续南下到交州、广州,另外也有一部分被运送到了南洋各岛,进一步的充实南洋各地的汉民数量。
………………………………

第四百八十七章这感觉实在太好了!

    王泽的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哪怕是过去攻灭倭国、扫平新罗,甚至推倒高句丽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好!

    辽东一战下来,大逻麾下二十五万骑兵,十万突厥牧民共损失超过二十五万人,其中绝大多数还是突厥本部人马。

    这时哪怕其他几路突厥大军发现情况不对提前逃走,能够消灭这么多突厥人,夏国发动这一场大战也值得了。

    二十五六万人的损失,即便是对中原各国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更不要说对突厥这种本身人口也才顶多二三百万人的草原帝国了,这一战对他们的打击更是空前。

    而王泽现在感觉好的原因,不仅仅是已经将大逻这一路突厥大军彻底击败,更因为他如今又网住了一条大鱼,那就是乙息记可汗的两个儿子……摄图叶护和处罗侯。

    在取得辽东大捷后,除了胡秉常率领所部六万人顺着辽水继续扫荡契丹人之外,王泽则是率领其余数十万人马顺着粟末水一路北上,很快就将粟末水一直到北难水(嫩江)下游全部封锁起来。

    这样就把当初摄图和处罗侯的后路给堵上了。

    如果现在还是冬季的话,王泽这样做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如今正好是夏季王泽完全可以以水代兵。

    滚滚流淌的粟末水、难水本来就是一道很难通过的天堑,夏军在西岸这么一列阵,更是将摄图这一路给彻底堵上。

    本来这些突厥人还可以乘木筏北上,渡过难水北上与庵罗所部大军汇合,这样他们合兵一处后也有近四十万人,哪怕是王泽也绝对不会一股脑的攻过去。

    但就在王泽堵住西面的同时,数以千计的中小型战舰从下游一股脑的涌过来,竟然将整个难水全部封锁起来。

    就这样,王泽利用粟末水、难水和东南部的长白山脉三者形成的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地形,将摄图、处罗侯所部完全困在这个巨大的包围圈里。

    巨大的渔网已经撒下去,就等着将摄图麾下这十五万大军,以及另外五万牧民一网打尽。

    这时身在于都斤山脚下突厥牙帐的佗钵可汗忽然得知大逻战败、摄图被围的消息后,先是大惊之下连连吐血,但是一等他恢复身体,立刻就严令进攻扬武城的达头叶护立刻猛攻扬武城。

    如果不能在十天之内攻克扬武城,哪怕绕城而走进入夏国内陆,也必须执行这一点,这条命令让达头叶护大吃一惊的同时,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发动了自己最猛烈的进攻。

    而难水北岸的庵罗叶护也不能干看着摄图被围困,佗钵可汗在书信中对他严厉斥责一番,摄图、处罗侯被围,庵罗的坐视不理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摄图与处罗侯联合起来之后,实力并不在庵罗之下,如今实力最强的大逻叶护已经在辽东战败,实力声望大损不说,已经无法号召其他人来拥护自己。

    而达头叶护本身地位不高,又长期驻扎在河中地区太过偏远,因此能够与庵罗竞争可汗位置的也就是乙息记可汗的长子摄图了,庵罗心里打的主意就是等摄图战败时,再出兵营救他。

    对于庵罗的小心思,作为他父亲的佗钵可汗又怎么会不知道。

    虽然自己也很希望庵罗成为突厥共主,但是庵罗的能力本身就有局限,而且大逻已经大意之下惨败而归,如果摄图再战败,近五十万人的损失,对于突厥人的实力打击是无与伦比的。

    突厥纵横草原靠的正是强大的实力,一旦在战场上损失惨重,那么别说河中、西域的城邦,很可能第一个对自己动手的就是一直以来作为盟友存在的铁勒人,在历史上也确实是铁勒人最先跟突厥人翻脸的。

    其实铁勒人的综合实力并不比突厥人差太多,只不过是因为铁勒人分成了九姓,下面又分成更多的小部族,因此在分散以后铁勒人根本无力扭成一团来对抗突厥人,如果突厥人实力大损后就不好说了。

    为了能够彻底歼灭摄图这一路二十万突厥人,王泽将原辽东战场上的第四、第七、第八、第九一共四个骑兵军全部调过来,一共有二十万骑兵。

    而步军方面在原来第七、第八步兵军、苍狼军、铁甲军的基础上,又调来三齐的二十五万步军,这样光是步军在这里就有了近四十万人。

    光是辽东一路动员起来的六十万大军,给摄图带来无限的压力,毕竟他麾下只有二十万人。315中文网 

    往日看上去强大无比的二十万突厥大军,这一刻竟然显得那么弱小,但是他不甘心,只要夏军要进攻自己,那么就必须派兵围攻,光是围困是不能消灭自己的。

    摄图准备利用突厥骑兵善于骑射的本领,在机动中大量杀伤夏军,然后瞄准一个机会逃走,虽然他也知道庵罗肯定会在叔叔佗钵可汗的强令下来营救自己,但是摄图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别人的保证中。

    很快,驻守难水两岸防线的夏军士兵忽然发现,原来一直在进攻的突厥人竟然撤军了。

    这时姬翔、张航等骑兵、步兵的主要将领便知道,王泽肯定已经在率领大军堵住了这些突厥人的后路,只是自己要不要率军出击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可是他们不敢。

    他们这一边虽然有二十万大军防守难水下游,可他们要预防的是难水南北两路的突厥大军,因此难水南部的防线是姬翔与梁丘太所部步军驻防,主防南岸的摄图叶护大军。

    而北岸则是杨武和张航所部十万人驻守,防御的是北岸的庵罗叶护大军。

    两岸都是以十万人对抗二十万突厥人,要不是后方先后增援了数万名国民卫队,恐怕这道防线还真的守不住。

    如今南岸的突厥人忽然撤军,北岸的却没有撤退。

    如果自己等人贸然出击,却中了突厥人调虎离山之计,这样一来仅靠着数万国民卫队根本挡不住去而复返的突厥人,一旦被二十万突厥大军进入夏国内部,简直是一场大灾难。

    在经过一番商议后,最终不便行动的步军主动接过了继续防守的任务,而驻守北岸的杨武则南渡难水与姬翔合兵一处,然后十万夏军骑兵沿难水追着突厥人的脚步迅速西去。

    留下来防守的张航不用紧张太久,难水北岸的庵罗也很快撤军了。

    在接到自己父亲托钵可汗的命令后,庵罗叶护不敢怠慢,他也想明白了如果这一战摄图损失太多兵马,哪怕自己当上了突厥第五任可汗,在四面围攻的情况下,恐怕也做不安稳。

    不过你想不想救是一回事,能不能救得成就是另一回事了。

    庵罗看似与南岸的摄图仅仅只隔着一条难水,但是因为江面上夏军水军的严防死守,他们别说泅渡而过,甚至在夏军水军火箭的攻击下,他们连难水的边都不好靠近。

    这段时间经常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