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码头上忽然来了个年轻的万事通,是一个一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这是他人付费后,专门在各个码头、客栈等共用场合传播消息的人,他大声道,“诸位掌柜,有好消息呀!”

    这时候码头上的数百名商人反正也是没事干,这时听到有好消息,于是纷纷聚拢过来,他们都想听听是个什么好消息,这些万事通都是有专门的牙行做担保,不可能乱发布消息。

    “诸位掌柜还在担忧往西洋的商路不好走吗?”万事通小伙子一脸笑意的看着大家,竟然还想卖一个关子,可是不想竟然突然被不耐烦的商人们丢了一脸的烂菜叶。360文学网 

    顿时丢你老母,问候小伙母亲的各种问候接连而至。

    “你这小哥,大家一个个急慌慌的,你还在这里卖关子,这不是找虐么!”一名面色和善的胖胖中年商人对那万事通小伙子笑道,“有什么好消息就赶紧说吧!会给你看赏的!”

    “这次事情是西洋航路的事情,由南洋商行挑头,东海商行、北方商行都参与,准备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航行,准备沿着之前驻扎在南洋的第二舰队新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航路,绕过南洋往西洋去,欢迎所有的商户参与到这一次航行中!”

    万事通小伙子也不敢卖关子,他继续道:“这一次不仅三大商行自己动员出来二三百艘商船参与,还有陛下亲自选派的数十艘战船沿途护航,凡是想要参与这次航行的,要赶紧呀!”

    说完之后万事通也顾不得讨赏一溜烟的跑的无影无踪,恐怕也是怕了这些早就急的红眼的商人们,另外他去的地方多,获得的利润也要更高一些。

    听到万事通的一席话,所有在场的商人都一下沸腾起来了,如今不仅三大商行组织了这次航行,还要走新航路绕过南洋交战区,而且还有那么多战船沿途护航,这就让很多商人动了心。

    “李掌柜怎么样?东海商行联合北方商行、南洋商行一起组成船队走新航路,要不咱们也去试试?”吴掌柜早就急的团团转,这时忽然听到这个好消息,心里早就按耐不住。

    “吴掌柜,这个事恐怕不成!我担心没有那么简单!”

    李仲山看了一眼心动不已的吴掌柜,郑重对他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走新航路的危险,海流、气候、沿途补给、海况我们都不太了解,贸然跟着前去,弄不好被他们几家大商行给当做投石问路的石子也没有办法呀!”

    李掌柜跟吴掌柜不同,吴掌柜是从十岁左右就跟着家人从三齐之地一路迁移到了东海,因此自幼在夏国长大的吴掌柜对夏国官府的信誉极为信任,这是数十年来王泽利用自己的坚持打下的基础。

    但是李掌柜却本来是南陈人士,在两年前南陈灭亡时才带着家人迁徙到了东海定居,因此他天生对官府就有一种不信任感,这和传统夏国民众中信任官府的心理是两个概念。

    吴掌柜又岂不知道李掌柜的话有一些道理,但是如今他却已经等不及了,他开的一家瓷器场,大约有百十号工匠跟着他吃饭,目前夏国类似他这样的瓷器工坊至少也有三四十家。

    因此竞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吴掌柜工坊生产的瓷器在夏国内部以及隋帝国内部几乎卖不出太好的价格,只能贩卖到南洋和西洋才能有比较大的利润,另外新开发的昆仑洲也可以卖出一部分。

    只不过这些年来,随着南洋汉人数量的迅速增加,当地的汉人也开始有人在试着烧制瓷器,南洋本来就距离西洋更近,如果烧制出来稍微差一些的瓷器,也会形成很大的竞争力。

    另外昆仑洲又有王泽新分封的十大候国,这些候国不管是自己使用,还是日后贸易所用,早晚也会自己烧制瓷器,也将会是夏国瓷器制造业的有力竞争者,如果吴掌柜的货就此断了当,很有可能就会被南洋的那些人给抢走了市场。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考,吴掌柜对李仲山忧虑道:“我跟你李掌柜还不一样,你那双水秀的丝绸现在都没人学得会,什么时候卖都能卖出个好价钱,可是我这个瓷器就比不了你了!”

    说到这里吴掌柜一咬牙道:“这三大商行都是在陛下的支持才建立起来的,凭着陛下这些年的信誉,我想他们不会骗人的,再说了这一次还有水军沿途护航,遇到他国水军也不怕,我还是想要去试试!”

    听到吴掌柜的话,李仲山久久无语,哪怕自己目前在夏国已经生活了近乎两年时间,但是他依然无法理解夏国民众心里对官府的那种莫名其妙的信任感,这大概也是自己终究没有把自己当做夏国人的原因吧。

    自己虽然跟夏国很多将领关系很好,但是却始终只是被当做南朝商人,哪怕自己已经入了夏国国籍,可是心理上的认同感却没有。

    看着吴掌柜一咬牙离去,李仲山迟疑了半天却终究没有跟上去,他还是信不过三大商行,另外对新航路的探索也有太多的敬畏,经济条件终究更好一些的他最后还是想等待战局结束再开始这一切。

    就在吴掌柜离去的那一刻,一场风暴又在隐隐酝酿中,筹备着掀起下一轮的风暴。
………………………………

第五百二十章真正的目的

    (实在抱歉,本来还想保证一天一章的,可是却食言了,以后一定会补上的,先说声对不起诸位的信任了!)

    夏历三十一年十月份。

    南洋、西洋战局的不明朗,海上商路的持续受阻让人等的心情焦虑,大量被耽搁的夏国商船最终在三大商行的牵头下,组成了一支多达五百艘大型商船的巨型船队。

    另外这支船队还有近百艘战船为他们沿途护航。

    率领护航水军舰队的将领,正是当初带领船队远航到蓬莱洲、瀛洲等地的糜柯,正是因为他有很好的远航经验,因此这一次他承担起保护船队以及沿途探索新航路的重要任务。

    船队在秦津郡集合出航后,先是沿着琉球群岛航行,在琉球大港做了一次补给,便跳过夷洲直接往吕汉郡东海岸方向一路行驶过来,这也是夏国大型商船队少有的没有在夷洲停泊的一次。

    因为从琉球到南洋最近的吕汉郡距离足足有近三千里海路,在航海技术还有众多限制的这时,能够给过往船只提供大量补给、维修能力的夷洲,地理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有了夷洲这么一个中转站,夏国的商船才能在海上保持很好的船只保留率,夷洲百姓也因为这一点获得了很好的收入。

    但是王泽心中始终有一个忧虑,夷洲毕竟距离隋帝国太近了,如果隋帝国的水军突然发动袭击,哪怕这里依然有夷洲分舰队驻守,可是夏国商船数量实在太多,都要在这里补给很难保证所有船只的安全。

    因此在东面的大洋更深处,去寻找一条能够跳过夷洲直航南洋吕汉的航线还是很有必要的,也更受到王泽的支持。

    这些年来夏国一共找到了两条可以通往南洋的航线。

    除了这条从琉球大港直航吕汉郡的航线之外,还可以从平阳郡径直向南经过一系列的火山列岛,最终经过后世的密克罗群岛来到吕汉郡最南端。

    不过这条航线危险系数比前面还要更高一些,不到迫不得已还是不会采用,因此这支船队还是从琉球直航吕汉。

    吕汉郡作为夏国开拓时间最长的一个郡,如今已经拥有了近五十万人口,哪怕跟夏国本土东海、完水、难水流域的那些郡相比,人口规模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据,不管从人口还是从土地面积上来看,都已经是一个大郡。

    随着本地汉人数量的膨胀,吕汉郡的农业、工矿、海贸迅速发展,这里已经成为夏国在南洋最重要的一处热带作物、原料出产区,大量的热带作物、橡胶、香料大量种植。

    在种植园逐步扩展的同时,汉人的足迹也布满了整个群岛,除了最南面的大岛外,其他各岛上土著的数量已经很少了,倒是从昆仑洲贩卖来的昆仑奴最受欢迎,而夏国也在岛屿四周建造了大量的城池、港口以方便物产的运输。

    跟着船队的小商人们纷纷赞叹吕汉的成就,不过因为时间紧迫也没有时间登陆去更加仔细的参观。

    在吕汉东海岸一个小港口做了补给后,船队便来到了后世苏拉威西岛的万鸦老,这里也有一个数千人的大型定居点,是三年前才刚刚开辟出来的,主要人口都是农业人口。

    厚厚火山灰蕴含的丰富营养让这里的土地极为肥沃,虽然这里火山比较多,但是收成在南洋也是数得着的肥土,因此短短三年时间一座崭新的汉人城池就逐步形成起来。

    除了高产的良田之外,这里种植的一种豆蔻香料也非常受到夏国商人的欢迎,不管是在夏国内部,还是在西洋各国,这些香料都能卖上一个好价钱,最终这里后来有了一个让王泽目瞪口呆的名字—香港。

    不管怎么说,人家这个名字也是因为香料贸易产生的,另外这个据点基本上就是船队沿途所能补给的最后一个据点了,再往南夏国对那里的控制就只是流于形式,虽然也有一些据点,但大多是一些不超过五百人的小据点。

    这些小据点仅仅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根本无力对多达数百艘船只的船队进行补给,因此船队在香港进行了最后一次补给蔬菜瓜果后,开始了进入一片蛮荒之地的南洋深处。

    这时跟随队伍一路行走的小商人们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他们聚在一起经过一番研究发现,这支船队恐怕目的不仅仅是探索新航路那么简单,恐怕还有更多的其他目的。

    不过商人里面还是有一部分和吴掌柜一样对夏国很有信心的商人,他们相信官府不会欺骗自己的,有了他们的劝说,加上还有百十艘战船一路护航,小商人们还是勉强按捺下了不安的心。非凡 

    果然,船队在南下到一连串的岛链后,开始转向往西沿着这串岛链一直向着夏连特拉王国的方向航行过去。

    就在小商人愈发不安的时候,他们骇然发现从三大商行的船队上接连出现众多装备精良的夏军士兵,看旗号竟然是最尊敬国王陛下的中护军前卫军方磊所部两万人。

    这下船队中哪怕是个白痴的人都明白了这支船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竟然是凭借这一次的远航为幌子进行遮掩的军事调动。

    看看船队的行进方向,一部分曾经参加过夏国军队的小商人推测,这支队伍应该是去攻击夏连特拉王国的侧后方向,从而为正面攻打夏连特拉王国做充分的策应。

    这些小商人的猜测跟夏军的真正目的差不多,不过这次行动隐瞒的并不是南洋各国而是隋帝国和突厥帝国,毕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不知道夏国对外的兵力部署,不会轻举妄动。

    之前因为经过的地方都有其他商船经过,因此士兵们一直都隐藏在三大商行的船舱内,如今出来也是因为再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了,恐怕这一会其他方向也开始对其发起进攻了。

    一开始知道这支船队的主要目的是袭击夏连特拉王国后,跟着船队前来的小商人们还格外害怕,不过很快他们想明白夏军对自己国内的民众一向很好,不会拿着自己当炮灰的。

    这时护航的糜柯终于召集了所有的小商人开会,原来商船队确实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