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熊孩子们驾驭冰车的水平很明显还不够,随着驯鹿在前面一个上坡处猛一转弯,冰车没有稳住一下被甩了出去,七八个熊孩子尖叫着掉进附近路边的雪窝里,顿时就看不见影子了。
也幸亏这时还有大量积雪堆积着作为缓冲,这才没有把熊孩子们摔疼了,甩出去的熊孩子也就罢了,努力从雪堆里爬出来,不过还有两三个年龄小一些的熊孩子居然被整个盖在冰车下面。
虽然这些熊孩子都穿的厚厚的不会受伤,可是若不能很快将他们救出来,很有可能因此被冻坏,这辆不小的冰车很重不是熊孩子们能够轻易翻过来的,让带头的几个大孩子急的团团转。
正巧这时不远处一队夏军骑兵打马而来,在驰道上看到这样的情况迅速下马走过来,然后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将冰车翻过来,将被盖在里面的几个熊孩子全都扶起,这才又骑马远去只留下一阵豪爽的笑声。
这些夏军骑兵家里一个个孩子都不少,平日里当然也没少被这些熊孩子骚扰过,更是对熊孩子们的各种花样作死比赛见多不怪,对眼前这些熊孩子的行为让他们不由想了自己家的捣蛋鬼。
只不过这些远处的骑兵不知道身后这群熊孩子一个个羡慕的看着这些夏军骑兵,今天这样的经历更是让他们在同村的熊孩子嘴里有了可吹嘘的本钱,自己可是跟夏军骑兵打过交道的。
“大歪子!你又带着二喜子他们瞎胡闹!”
正当这些熊孩子用带着羡慕的眼神将那一队骑兵送走的时候,忽然一道响亮的呵斥声响起,一个满脸大胡子的中年汉子气势汹汹的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毫无疑问这个正是驯鹿的正式主人,而一脸畏惧之色的最大那个十二岁样子的男孩就是他的儿子大歪子,本来想着老爹进山采药,尤其是说要采集几十年火候的人参。
因此他想着自己老爹肯定是得十几天后才能回来,趁着自己老爹不在家,老娘又管不住自己大歪子这才有胆子将自己家的驯鹿拉出来带着小伙伴玩耍,可是不想自己老爹这才去了两天就回来了。
中年汉子心疼的看着喘着粗气的驯鹿,哪怕驯鹿的耐力再好也得有大量的食物补充,另外也要劳逸结合,哪像眼前的熊孩子只知道让驯鹿拉冰车,却不知道给驯鹿补充一些温水和盐分,汗水也不知道及时擦去。
“给我滚回家去,不把你们学校先生布置的昨夜写上二十遍不算完,这个寒假你整天就顾着玩了,不然日后怎么可能考得上镇海帝国大学?”中年汉子一边牵着驯鹿往家走,一边不忘训斥儿子。
说完还不忘跟其他十个熊孩子说:“你们都赶紧回家了,整天一个个疯玩,小心你们爹妈把你们屁股打成两瓣!”
“吴叔,俺们的屁股早就是两瓣的啦!”一个七八岁的熊孩子嘻嘻哈哈的回了这么一句,然后熊孩子们就一窝蜂的往村落里跑去。
“爹,俺不要好好学习,俺要习武,学习兵法!”
羡慕的看着解脱的小伙伴们,大歪子忽然鼓起勇气来了这么一句,甚至连中年汉子都愣了一下,印象中自己这个儿子虽然有把子力气,可是向来对自己怕的要死,从来都是唯唯诺诺。
这时忽然听到儿子反驳自己,吴姓中年大汉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过因为父亲的权威遭到了反对,他依然是习惯性的训斥道:“学什么武,你现在没有学武还疯疯癫癫的,学了武艺还不是到处捣乱!”
“爹,你别小瞧人!”大歪子脸色憋得通红,他不服气道,“去年打仗时候,郡里的白狼营、还有县里的幼狮营还不都是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学生,我们学堂里还有几个学生当时立功了嘞!”
“我说不行就不行,如今国家没有了大敌,日后哪里有太多的仗要打?你要是学文读书读好了肯定比学武有出息!”
“俺就是要学武!谁说学习武艺就没有用处唻?”大歪子辩驳道,“皇帝陛下上个月还不是刚刚又分封了近百个诸侯来着?这里面除了几个是学文的,其他都是带兵打仗的将军来着!”
被儿子一番反驳,中年汉子倒是有些犹豫了,在中国上千年的历程中绝大部分时期都将读书人看的很高,哪怕在文人政治巅峰宋朝以前的隋唐时期,垄断了文化的士族地位一样被人尊崇。
“那你要是想练武爹就教你,只是你可得给我学好了,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看我不把你给抽翻了,明天卯时就跟我爬起来练武!!”
中年汉子下定了决心后就给儿子定下了标准,其实也不怪他这样,本来夏国地方上很多民众都会在儿子八岁以后参加幼狮营,等到年满十五岁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考核进入白狼营。
这些在幼狮营已经锻炼学习了六七年的孩子已经精通很多战阵之术,武艺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而自己儿子虽然有些天赋,可是前些年因为各种原因都给耽搁了没有很好地训练。
本来起步就比别人晚很多,这时还不好好的弥补一下,日后就很难在白狼营中出头,这样一来哪怕学习武艺兵法,也混不出多大的出息。
想到这里中年汉子心下释怀,他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哈哈大笑:“走,今天小子居然还敢顶撞我了,不过还算有些担当,你娘这回正在家杀羊呢,一会家里有客人来嘴巴甜一点!”
父子一行牵着驯鹿一直向家里走去。
………………………………
第五百八十九章全球布局
夏历四十二年,整整一个春天夏国内都充满着热烈的气氛,不仅仅是因为夏国已经完成了对隋帝国、突厥大战期间有功将士的奖赏,无数的将士都分到了数百乃至数千亩土地,或者其他类型的奖励。
这种热烈的气氛更来自于王泽又一次开始更大规模的分封诸侯,除了以前跟随王泽作战的老将军们,还有刘忻、羊枯、萧敬、吕文、濮阳勋、樊文仲、卓然等一批功绩卓著,为夏国贡献了一生的文臣。
这些文臣当然不可能在如今耄耋之年再出海开创自己的国家,不过他们的儿子、或者是孙子却能够替他们开创这番基业,也算是王泽对这些付出一生辛劳的老人的回报。
分封的诸侯数量如此多,甚至还包括了韩徵、王凯、吴怡和等数十年来主持北方商行、东海商行和南洋商行的大掌柜们,虽然王泽对于夏国商人一向是提防的比较多,但是该有的功劳也是非常爽快的认可并进行封赏。
这一次分封诸侯之所以比之前两次分封引起的动静更大,除了分封的人数更多外,更因为之前两次分封诸侯非有军功者不能获得,而这一次不仅有了功绩卓著的文臣,甚至还有了商人。
更让全体夏国民众激动的是,除了分封诸侯外,王泽还正式确立了夏国内部的爵位体系,分封的全都是伯爵以下从子爵、男爵、勋爵一直到爵士的存在,能获得封国的都必须是侯爵以上。
其中的爵士属于民爵,又根据秦朝制度分成了十二个等级,每一个等级都享有一定的权力,不过这种权力主要是在对官府的监督上面,而不是比其他国民高出一等的特权阶层。
经过整个春季的纷扰后,王泽颁布法令一共分封了近百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除了有三十多个被分封到了昆仑洲内陆之外,其他的有三十多个则是分布在天竺西侧海岸。
剩下的三十多个诸侯国几乎全都集中在瀛洲东海岸,也就是后世南美洲东部沿海地区,大概就是阿根廷这一块比较富饶的区域。
在分封这些诸侯国的时候,王泽对韩子高、姬翔等人感慨说,其实第二次分封诸侯的时候他们这些老将完全可以轮的上,可是因为夏国还面临着隋帝国和突厥的威胁,还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因此夏国其实是亏欠了这些人的,所以这一批诸侯中不管是几等侯国还是公国,都将获得夏国很大程度上的支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夏国将动用国家力量为这些诸侯国招募、运输民众。
公一级别的诸侯可以获得夏国十万人的支持,侯国则是根据等级分别获得三万到五万人的支持,其他还有大量的建设物资、兵器、牲畜、马匹、农具以及基础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
之前的那些诸侯国除了王晖、王昱还有朱睿、程冲、郑魁这第一批建立的国家外,其他的各个诸侯国都没有获得太多的支持,毕竟当时的夏国家底也不丰厚,更主要的是当时的人丁真的是缺乏。
因此哪怕这些最新分封的诸侯国虽然建立的时间很短,可是起步上却比第二批诸侯国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如果这些诸侯能够潜心经营也未必不能开创出一番很好地局面。
任何事情允诺的时候很容易,但是等到做的时候却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王泽就是这样,允诺对诸侯国的支持很容易,可是等到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准备的还是不够。
别的先不说,光是近百个诸侯国需要迁徙的民众就有近三百万之多,哪怕动用夏国目前最为强大的海船,一艘一次只能装载八百多人,毕竟是远洋航行无法装载更多的民众。
那么三百万人就需要至少三千七百五十艘这样的大船,如果再加上他们需要的各种物资,这个数量至少还需要翻倍才行,但是王泽最多只能调来一千艘这样的船只,再多就会严重影响到夏国的经济正常运行。
幸好这时镇海造船场又传来一个好消息,他们已经制造成功适合远洋航行的大型蒸汽机,可以将这些大型海船改装成蒸汽轮船,这样海船的速度极大提升后,就能节约一半的船只数量。
这样王泽终于省心很多,从夏国本土经过南洋到天竺西海岸和昆仑洲的航线就能够很快展开了,可是分封到瀛洲的三十多个诸侯国就要麻烦太多了,因为他们距离夏国的距离几乎是这个星球上最远的距离了,几乎就在地球的另一端。
其实夏国到达瀛洲的交通已经很成熟,经过数十年的初步建设,从夏国到瀛洲可以从镇海出发,经过擒象岛(勘察加半岛)、北地列岛(阿留申群岛),然后沿着夏国在蓬莱洲(北美)西海岸的一连串基地逐步南下,就能安全到达瀛洲东海岸。
只是这个跨越太平洋的遥远距离实在是让人望而生畏,一个来回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夏国要运输三十多个诸侯国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和人口远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这时曾经带领过当年陈端道士那次远航的糜柯忽然站出来,他对王泽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建议,他认为既然当初的远航已经证明了整个世界是球形的。
而且根据二十多年来的航行经验来分析,在大洋东部的瀛洲、方长洲距离西洋西面的昆仑洲并不是太遥远,根据夏国目前蒸汽海船的速度推算大概只需要二十多天就能横跨昆仑洲更西面的大西洋。
这样的话夏国船队可以从望海城(亚齐)向西南,经过明珠群岛南部的碧霞群岛(查戈斯群岛),就能够到达已经是夏国海外领地的马岛(马达加斯加岛)和南昆总督区(南非)。
从南昆总督区再向西走上二十多天就能到达瀛洲东海岸,这样的航程基本上比昆仑洲西海岸的航程也不会超过太多,而且沿途都是夏国经营数十年的领地,走起来非常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