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墓之南洋惊潮-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如果大户走了,后面的户主完全可以拆了大户人家的木料,拿来当柴火用。这里并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这里的村落文明还是可圈可点的。
如果是有文明的村落,那的确是可能留下些什么的。
我的疑问是鹌鹑是怎么发现这里的,发现了什么呢?
我一步进了院子,院子里没有柴火,灶台在右手边,只有一个简单的木棚,破烂的塑料布遮蔽就算是厨房,灶台翻修过,边缘的泥很厚实,右手边似乎是羊圈,厚实的灰尘已经看不出养过的是羊还是猪,也可能是马。
院里还种着果树,只不过没人浇水,早就死了。我用手电照着眼前的土房子,这土房子好生奇怪,一半用的是砖一半用的是泥坯子打的土块。也就是说这一家人也并不富裕,不知从哪儿运来的砖,数量还不够。
我已经不用进去了,如果是老房子,哪怕是民国的房子改造之后,剩下的只有地基还能看出年代。我从海子的背包里掏出探杆,沿着墙边深深地扎了下去,顺利地提出了地基土。
我伸出舌头将土放进了嘴里,很快,我便吐掉了嘴里的渣滓,这地基也不过几十年光景,不是老建筑。也就是说鹌鹑到达这里的时候,这些建筑很可能就存在了,而且多半还住着村民,他依然发现了古物,凭什么呢?
范柔娇在我用舌头感知年代的时候就出来了,正好看到了我的本事,她惊讶地说道:“鬼王,通过舌头找到了什么线索吗?”
我说道:“几十年前盖的房子,十年前搬走的,就这点东西!”
第351章 怪小屋
“里面没什么值得研究的。”范柔娇朝外走去。
我却一步跨了进去,她找不到问题不代表我找不到,首先,我一进屋就发现了问题,这屋里没有客厅,只有偏厅,也就是说一进屋就是火炕,旁边放着桌子,吃了饭就可以上床睡觉。
这是典型的庄稼人家的布置,一天农活儿忙完,回到家那只能是吃了就倒头睡,这也说明这村子里是有种植业的,我走进侧屋,一般这个屋子里是放着农具或者是粮食的,不过,这里有所不同的是还有一间小屋儿,它单独在角落里。
这就很不正常,从建筑学的理念来说,大屋套小屋已经是最优化设计,小屋还套小屋那就是浪费空间了,我走近了这间小屋,手电光照进去,土墙还保存的很完整,四个角落上有小孔儿,应该是用图钉什么的挂布幔的,从门把手的痕迹看,经常使用的痕迹很明显,但屋里没有窗户,四周的墙壁很干净。
海子说道:“这是不是洗澡房?”
海子的意思是大户人家的闺女洗澡,那是不能在院子的,万一被人看了去,可是大大的不妙。
我摇摇头说道:“不像,如果用来洗澡,可以放在侧房,而不是在这里。”
“卫生间?”
“那需要通风的,不然这里面很快就进不去人了,我倒觉得是用来祭祀的。”
“你说像少数民族那样?”海子问道。
我再次摇摇头,说道:“也不像,位置不对,西境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可以在床上做的,单独开辟一个空间,我也没见过,但这里太干净了。除了祭祀,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用途。”
我尝试跪下,做磕头状,却发现我前方大约半米就到头儿了,也就是说,如果在里面摆放一张供桌的话,那随时都会碰上头。
海子说道:“我开始也以为是祭祀用,但地方未免太小了。祭祀的神位都摆不下。”
我说道:“还有很多的祭祀方法是可以不用跪下的呀,我们汉人的祭祀方式就可以站着,比如将……”
我想说将供桌悬挂在墙壁上,可墙壁上明显光滑如新。
我正要转身走出了屋子,却站住了,我走到了墙边,用力地踹着墙,大块的土块掉落下来,我抓起一小撮细看,甚至都不用品,便可以看出泥砖也是新的。
古人的泥砖很粗糙,因为他们还不懂得筛土,最常见的做法是泥土中浇水后,用眼睛目测,将成块的泥用手指搓细,之后做成砖坯子,再进行烧制。这就导致砖体很脆弱或者中间还有很多的气泡,若干年后,用手一扣,里面很多的气孔儿,非常明显,为了处理气泡问题,会加入麦秆儿或者芦苇把子,很好辨识。
而建国前后,我们有了筛网,泥砖间隙几乎没有气泡,但加入细碎的麦秆或者芦苇把子,做出来的土砖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用手一扣,一碾,会形成更小的颗粒,再用力才能成土。眼前的泥砖便是如此。
这里没有任何的可研究价值。
回到了院子,我并没有离开,我让海子四下看看,查看一下有没有菜窖之类的地方,西境的冬天能保存住的只有大白菜和大葱,也是过冬维持生命很好的蔬菜,而很多地方菜窖还有很多用处。比如在菜窖中开一个密室,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放进去。
我猜测鹌鹑或许是发现了某个菜窖下面有密室,密室中有一些宝贝,那么对范柔娇来说,也不算是盗墓,这是我从开始寻找便产生的第一个猜想。
很快,我和海子找到了菜窖,就在畜生圈入口的角落,这倒是很符合藏宝贝的地方,越是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就越有可能,我现在怀疑当年主人将菜窖口放在这个位置,那这上面肯定有一只狗,狗不但看着家里的宝物还要看着牲口。
所以,这下面很可能出奇迹。
我一脚踢开了上面的破木板,我看了一下,上下通风应该还行,这主人还是很聪明,菜窖的边缘高出地面一点,这样下面就不会进水。我闻了闻味道,也没有怪味儿,毕竟十多年了,下面有什么,也早就脱水了。
我将安全绳挂在腰间,先是仔细打量了落脚处,确定没有什么机关,这才一点点地爬了下去。手电打上去,我很快便失望了,又是一堆破烂,一张破旧的棉被,上面之脏已经看不出本色的样子。这棉被就是用来盖着冬菜的。
剩下的还有破碎的酒瓶子和死老鼠,可见当年的主人也不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如此规划,我已经不用进去一一摸索了,必定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我爬出去后,再次开始搜索了起来。
靠近古井的另一侧应该是这片古村占地比较大的屋子,里面倒是干净,除了一地干枯的风滚草外没了其他东西,这里应该是最早离开的一户人家,窗户全破了,里面还有不少的人类粪便和一只死猫,可见当年,走了之后,被内急的人和野猫当成了家园。
这里面,我再次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又是一间小屋子,这小屋子同样在侧屋,只是在侧屋的入口的地方,也就是说要想进入侧屋,就得绕过小屋,这不麻烦吗?!
里面同样的干净没有窗户,我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因为所以然来,看上去建筑的时候很随意,甚至可以说是愚蠢,挡着路不说,进出拿东西都得小心翼翼,我的猜想也得到了印证,因为进出的墙面上已经伤痕累累,这就是拿农具什么的不小心碰上了。
出了屋子,这屋里的菜窖很明显,就在灶台的侧面,这家人是有厨房的,而且还专门用土砖做了一个造型,屋顶用木头垒了起来,没有门,菜窖就在灶台的下面。
海子要上手扒开,被我阻止了,这么明显的地方,下面肯定没有任何东西。
我和海子出了门,接下来,又看了几家老屋,几乎是同样的发现,家家都有小屋。而且位置有的大同小异,就是没有一个小屋是符合建筑学原理的。
我怀疑当年的鹌鹑就是因为看到了这小屋的诡异,找到了他所想找的东西,只是因为有人居住,他不方便下手。
第352章 查无可查
很快,我绕出了古村,因为废弃的古村中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我去探查的,这一晃就是六个小时过去了,我弄了一身的土没有任何的发现。所以,我打算离开村子,去周围碰碰运气。
东方的鱼肚白来得很快,我看到了地平线的白,不出十五分钟,天色便亮了起来。我甚至能看到范柔娇一行人在村子里打着手电乱转,有的人已经失去了兴趣,坐在角落休息,有的还在一家一家地翻看着,有的则是在村子里的小路上来回地看着。
我不禁想笑,这门外汉做事儿就是一点不讲究,路上难道会有钱吗?
我问海子道:“范柔娇不盗墓,那就是找遗宝,你说一个废弃的古村有什么遗宝值得鹌鹑去找呢?”
海子说道:“如果有,那就是古村子的镇村之宝,要么东西很大搬不走,要么已经在搬村子的时候被带走了。”
他说的这点我很同意,我说道:“鹌鹑不会这么不长脑子,一定是搬不走的,要不她不会让范柔娇到这里来。”
“那会不会是一个造像,来自于古代的造像,弥足珍贵,被放在某一家里?”海子说道。
我却想起了另一个问题,我说道:“如果我们是前天晚上坐火车到这里,那么我们应该是在七个小时后到达这里,以范柔娇的性格,她会找车,顺便在镇子里吃喝拉撒完,稍作休息,再来这里。”
“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
我说道:“就算范柔娇不赶时间,也应该是下午时分到达这里,这里是不是白天才能看出个端倪呀?”
海子说道:“现在就比傍晚暗一点,再过十几分钟,这下面的具体样子就看得清楚了,你看他们手电已经关掉了。”
我耐心地等待着天亮,可是却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我反复地告诉自己,鹌鹑就是到了这里才发现了他想要的东西,这东西应该还在。
也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靠近古村最里面的屋子其实和聚拢在一起的屋子还是有些距离,我想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
在西境古代,游牧民族的行马葬就是在部落的外围,亡故之人的家人看着马拉着尸体渐渐远去,他们会将一些自己的首饰埋在部落边缘,朝着亡故之人走的方向,这慢慢成了习俗,后来,埋的东西越来越多,牧民就开始加高那个地方,在原有的地方上培土,再埋东西。
当年的伊利地区,就发现了一个特大土包子,被人发现是因为雨水将土包子的层次间所埋葬的东西给洗了出来,这导致了文物被疯抢。专家过来之后,依然从土包子里找到不少东西,但大多数是首饰和一些生活上的小玩意。
我觉得会不会是这里的常驻民也有这样的传统,只是将好东西以屋子的形式代替了土包子,搬家的时候,肯定不会将祭奠死人的东西拿走。
我跑了过去,很快便失望了,这屋子建立的时间更近,我还找到了一些文件,是个邮局,而且上面挂着的牌子,我怀疑警察局也在这里。因为盖这个屋子的材料是红砖,这红砖却是质地奇差,可见用的就是当地的土烧制的,这里的土并不适合烧砖,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我挠挠头,失望地走了出来,我回到了高地,看向了四周,光秃秃的地方,我都搞不懂为什么会有古村子建立在这样的地方,这下面的土地和石头一样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参杂在土里,要是想种庄稼,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要想种出东西,那就必须把小石头子儿全部清出去,非常辛苦。
你要说这个地方屯兵,我都表示十分怀疑,它甚至缺少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嘛,不过我还是找到了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