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神诡世界,我能修改命数-第5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些穿凿附会的小道流言。
  因其并无什么实质证据,很快就泯然众人。
  只不过,有几个七嘴八舌的好事者。
  据说被南镇抚司衙门请去喝茶,吃了一顿挂落。
  东宫,暖阁。
  白含章继续埋头批阅奏章,这位纯孝的太子殿下,似乎只伤心悲痛了一天。
  便又将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无穷尽的朝政当中。
  此种凉薄的做派,让非东宫一党的朝臣见到,难免泛起嘀咕。
  觉得太子爷平日的尽心尽孝,多少有些伪饰意味。
  如今生母洛皇后一去,便就不再装模作样了。
  “殿下,你已有两日未进水米,还是让御膳房备些补气养身的吃食吧。”
  一旁侍候的陈规,见到太子爷抬手揉动眉心,忽地闪至大案面前,俯身拜倒道。
  “本宫还以为什么大事,让你一副负荆请罪的样子。
  药膳不必了,去库房取两枚养生丹来。”
  白含章摇头道。
  “对了,母后驾崩的丧葬诸事,由太子妃全权处理,本宫委实分不出神。
  江南的水灾致使百万流民失所,若朝廷不加紧赈济,恐怕生出大乱。”
  跪在地上的陈规眼皮一跳,太子爷居然会把主持国丧的大事,交给向来不曾掌权的太子妃。
  要知道,皇后娘娘驾崩,丧礼规格极为隆重,仪式也很繁琐。
  毕竟,“皇后之尊,与帝齐体”为礼法公认,疏忽不得。
  让太子妃负责这桩天大之事,就是让她开始接手后宫的各项要务。
  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知道了。”
  陈规点头称是,收敛无意义的揣测。
  奴才不能想得太多,否则很难活得长久。
  等到这位东宫近侍离开暖阁,白含章提了提精神,继续批阅奏章。
  他手执朱笔,一连看完七道江南官员递上来的折子。
  随后,取出专为密侦司下达命令的空白文书。
  于上面写七个人名。
  最后用朱笔一勾。
  ……
  ……
  “这样看来,太子爷心里头还是有我的。”
  太子妃眉间带着掩不住的笑意,如此说道。
  刚才东宫近侍陈规前来,让她主持皇后的丧葬大典,其中传达出来的深意并不难猜。
  “奴婢早就说过,太子爷是以国事为重,并非刻意冷落太子妃。
  现如今,皇后娘娘驾薨西去,这偌大的后宫,谁是女主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跪坐于下首,为太子妃调弄合欢香的素服女官,微微躬身说道。
  “本宫是顾念太子爷的身子,他一天到晚不是朝会议政,就是暖阁奏对。长此以往,铁打的筋骨也要累垮。”
  太子妃故作平静,可心中却有些许窃喜。
  皇后娘娘对她自是没得说,向来颇为照顾。
  可再怎么好,始终也是被人压在头上。
  就拿内廷后宫的六局一司来说,那帮眼高于顶的贱婢。
  平时只对皇后言听计从,何时买过东宫太子妃的账?
  现在风水轮流转,圣人闭关未出,皇后驾薨归天。
  内廷大权,从西宫移位,落到东宫的手上。
  太子爷日理万机,不可能在意后宫妇人的家长里短。
  到时候,还不都是自己说了算。
  “难怪市井流传的俚语,多年媳妇熬成婆,百年的大道走成河。”
  太子妃挺直腰杆,抚摸着日渐隆起的小腹,不无欣慰道:
  “等到龙种生下来,太子爷登基,咱也能体会一把做皇太后的瘾。”
  素服女官一边低头研磨香料粉末,一边柔声道:
  “太子妃不要高兴得过早,太子爷把这桩事交到你手里,肯定是希望你办得漂亮。
  要知道,宫外面那么多双眼睛都盯着,半点岔子都出不得。”
  太子妃闻言面容一肃,望向素服女官道:
  “为皇后操办治丧大典,绝非什么小场面。
  驾崩后的十日内,要进行‘大殓’和‘成服’。
  一是行祭奠之礼,使群臣发哀临哭,二是尽孝服丧。
  还有与大臣商定谥号,更要修建陵园……本宫手里头没多少可用之人,想不出任何差错,操办得风光,令后宫心服,并不容易。”
  素服女官垂首低声道:
  “依着奴婢之见,不如先从六局一司入手,拉拢、提拔些机灵的宫女。
  手中有人,才能办差。”
  太子妃颔首道:
  “你说得不错,执掌后宫的首要,在于任免女官。”
  所谓的“六局一司”,便是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以及掌印司。
  拿捏住这些来往的女官部署,才算真正地掌握内廷大权。
  “你平常多有走动,晓得深宫的内情,可有什么推荐人选?”
  头戴纱帽的素服女官,似是沉吟片刻,随后接连报出几个偏冷宫殿的奴婢名字。
  “好,这事交由你去办,办事的能力尚在其次,首要可靠可信。”
  太子妃眼帘低垂,轻抚小腹,柔柔笑道:
  “反正有龙种这道护身符,本宫的地位固若金汤,谁也动不了。”
  ……
  ……
  江南,嘉然府。
  宁王白宏真正坐在府中,品着清明前采摘的龙井茶。
  此物有个美称,唤作“女儿红”,意思是身价金贵。
  整个江南之地,唯有嘉然府产龙井茶,拢共十八棵茶树。
  每年八成都会作为贡品,送到怀王的别府。
  但凡江南人,无不知这位藩王极爱繁华与风雅。
  自诩生平好精舍、美婢、鲜衣、美食、骏马、华灯、烟火、梨园、鼓吹、古董、花鸟等事物。
  乃是一等一的富贵逍遥。
  曾经有个厨子,因为烹得一手好河鱼,就被宁王从一介白身,提拔成州衙门的推官。
  后来这位殿下吃腻味了,又把厨子免官,让他自生自灭去了。
  像是此类荒唐事,可谓层出不穷。
  外人都道宁王是喜怒随心,但许多做惯大买卖,见过大场面的豪商巨富,都对这位殿下颇为敬畏,如同供奉财神爷一样。
  “这茶香气清高,滋味鲜爽,确实是师傅炒得好,见功力。
  该赏!”
  宁王浅尝一口,颇为陶醉道。
  “殿下说得极对,这茶汤光润,一看就知是极品。”
  与藩王同坐品茶的,是一位天庭饱满,身着锦绣华服的中年男子。
  此人乃江南豪富陆仲荣,号称资产巨万,田产遍于天下。
  “无事不登三宝殿,陆老板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本王府中的管事,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条稀世的白豚。
  倘若精心烹调,滋味无穷。
  所以,烦请陆老板想清楚,你要讲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莫要坏了本王的胃口。”
  宁王淡淡一笑,他之所以衣食住行无一不力求上品,吃喝玩乐无一不做到极致。
  乃是因为生在帝王之家,又争不得那张至尊的位子,只能图个逍遥了。
  太子是正儿八经的东宫储君,老二是能征善战的武道大宗师,老四才情极高,胸有城府。
  与其跟这几个勾心斗角,还不如安稳居于江南,积累家业。
  “陆某既然敢登这个门,那就不会触殿下的霉头。”
  陆仲荣放下茶碗,正色道:
  “再怎么生财有道,江南始终就这么点地方。
  所谓豪商巨富,左右不过靠着衙门吃残羹冷炙,瞧别人的脸色。
  陆某想做更大的买卖,斗胆请殿下参一份子。”
  宁王眯起眼睛,斜睨道:
  “陆老板,江南的丝绸、米粮、瓷器近大半都归你做。
  日进万金的生意,还填不饱你的胃口?
  照本王看,你不是图财,你是想要权!”
  陆仲荣面皮一紧,暗道厉害。
  这位宁王殿下揣度人心的本事,的确一流。
  他故意露出一抹难堪之色,随后小心道:
  “陆某听说,玄洲之外,尚有千百海岛,不少尚未开化的蛮夷。
  殿下也知道,我就是靠着开荒垦殖起的家。
  于是想着乘大船,去往海外与那些番奴通利,赚取千百倍利!
  如果殿下能够说服朝廷,开设口岸,立新衙门。
  这便是伸手入钱袋,随便滚一滚都是数不尽的雪花银。”
  宁王眉头微皱,手指摩挲玉扳指道:
  “你这条路子,倒也可行,只不过造船、蓄奴、垦田……投进去的钱多,而且你一个白身,掺和进去,有违景律。”
  见到宁王拒绝之意并不坚定,陆仲荣心领神会,这是等自己开价。
  他咬牙道:
  “此事若成,陆某只取三成,七成让于殿下。
  若不成,折完本钱,倾尽家产,陆某也没有怨言。”
  宁王抚掌一笑:
  “有魄力,这事儿本王得空,上书与朝廷商量。
  约莫有个五六成的把握,九边每年吞下去金山银海,朝廷也缺银子。
  促成通商与口岸,对于东宫而言……”
  他话还没说完,别府的管事行色匆匆,惊慌来报。
  “这么急躁作甚?天塌下来不成?!”
  宁王眉头皱紧,很是不快道。
  管事脸色发白,赶忙附耳言语几句。
  “当真?”
  宁王闻言面色大变,手中端着的茶盏都跌落下去,摔个粉碎。
  这让陆仲荣都觉得惊讶意外,能有什么大事震动这位坐镇江南的藩王殿下?
  “本王知道了,下去吧。
  告诉府中上下,鲜衣尽除,披麻戴孝!
  还有,嘉然府中的青楼勾栏,赌坊斗场……所有寻乐子、找快活的地方,都给关了。
  谁若背着本王继续赚这份银子,统统沉进研江!”
  宁王面沉如水,一字一句像是从牙缝里头挤出来。
  “殿下,你这是……”
  陆仲荣有些不解,正欲开口问,却被这位极其讲究风度的藩王殿下打断道:
  “别再低价去收被水淹的良田,把你在研江吴庄买的地,统统都甩出去。
  走出本王这个门,立刻去开仓,放粮!”
  饶是见惯大风大浪的陆仲荣,此时也被宁王弄得满脸错愕。
  究竟发生何事,让殿下突然方寸大乱?
  “皇后娘娘驾薨了!
  江南发水灾!
  还不懂本王的意思?”
  宁王颇为不耐烦的起身,甩袖道:
  “你脑子只有钱眼大小么?真是蠢货!
  东宫的太子爷,现在很不痛快。
  换作以往的时候,江南发大灾,他会从国库拨款,派人赈济流民。
  因为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对地方威逼太甚。
  所以百官人人赞他宽仁敦厚!
  可眼下,皇后归天,难保太子心情如何。
  但有一点本王很确信,他要开始杀人了。
  你若不把良田舍出去,开仓求灾民,换个好名声。
  头一个死的,就是你!”
  陆仲荣悚然大惊,失手打翻那价值百金的明前龙井茶。
  他连忙躬身作揖,沉声道:
  “殿下救命之恩,陆某不敢或忘!”
  宁王背过身去,摆手道:
  “别急着谢本王,你那富累金玉、广辟田宅的名望,可能就是催命符。
  太子殿下监国二十年,做了这么久的泥菩萨。
  现在他一动杀心,江南八府似你这等侵占良田,掠夺资产的巨富,不知道要死多少。
  陆老板,回去准备准备吧。”
  陆仲荣顷刻吓出满身的冷汗,正要跪下恳求一番,却又听宁王开口说道:
  “京城的百官都讲,天底下劝得住圣人的,只有洛皇后。
  可他们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