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家联手打压,声势大不如前。

    如今之势,却是佛门昌盛,是以一般道人对佛门总是退避三舍。知非道人虽然能耐在身,但这般不给老和尚面子,却也是稀罕得紧。

    老和尚到底人情练达,也算是有道高僧,自然不会因为知非道人的不客气便要出手打压。事实上,这次前来,主要还是探探底,顺带警告下对方,莫要再自己的地盘儿搅事情,如是而已。

    是以,面对知非道人的不善,老和尚收回了要踏出的那只脚,却道:“道友这般作为,似乎并非待客之道。传扬出去,难免与道门声誉有碍。”知非道人并非弱者。若是打斗起来,老和尚虽然自信必胜,却也不敢保证自己毫发无损。为了一时意气,并不值当。

    知非道人微笑道:“老和尚此言差矣。不请自来,非是善客;不问而入,乃强人行径。贫道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将你视为客人。”

    老和尚心中也有些恼火,表面上却是不愠不恼,展现出了佛门高僧极高的涵养:“如此,到底确实老衲失礼了。道友光风霁月,当不会斤斤计较吧?”好个老和尚,轻飘飘的一句恭维,却是堵死了知非道人退路。不管如何,只要知非道人还要些面皮,便只能客客气气的将他迎进去。

    知非道人纵使心里再怎么不爽,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将老和尚请进屋内,倒了两碗凉水:“贫道这里清净简陋,又不曾骗得信众香火供奉。是以无茶无酒,唯一碗山中清泉招待。大师佛法高妙,想来应是不会嫌弃的吧。”

    老和尚似乎听不出知非道人的挖苦。事实上,他主持的金山寺并未如知非道人说的那般不堪,相反的,却是一直秉持着与人为善,普度世人的宗旨,算得上是真正的佛门有道之士。老和尚微笑道:“诤水无香,涤荡心中尘埃却是最好不过的了。道友慧根深重,可惜入了道门。”老和尚一脸惋惜,却问道:“尚未请教道友法号?”

    知非道人对老和尚假惺惺的惋惜视如不见。老和尚不过是职业病犯了,要诱拐自己弃道入佛,嘿,不值一哂。知非道人面无表情:“贫道道号知非。老和尚自称是金山寺住持,却又不知怎生称呼?贫道幽居惯了,不曾闻得。”

    老和尚也不在意,道:“阿弥陀佛,法力无边,海力山崩。老衲法海,见过知非道友。”

    知非道人心中一个咯噔,暗道:“果然是这老和尚。先前又见了还是小孩子疑是许仙的许宣,莫非这真的便是白蛇的世界?若真如此,那乐子可就有得瞧了。要帮师尊赢了赌约,说不定真要与观音尊者对上。”想到这里,知非道人也忍不住一阵头疼,不过,他表面上却是不露声色。反倒是耍嘴皮子调笑道:“法力无边?老和尚当真自信的没边了。”挖苦了一句,知非道人又正色道:“不知法海禅师专程前来,可是有什么指教?”

    法海道:“指教不敢当。只是有些事情要知会道友一声罢了。”



    第四章、道不同僧道斗法

    

法海老和尚说的客气,知非道人也是闲极无聊,他很是配合地道:“禅师请说。”

    法海和尚道:“在此之前,容老衲冒昧一句,敢问知非道友师承?”

    知非道人笑道:“无门无派,自在散人。真要说的话,如禅师所见,是个道士。”

    法海老和尚显然有些不大适应知非道人的冷笑话,只以为知非道人不愿讲述师承来历。他也不在追问,毕竟,作为迦叶亲传弟子,佛祖如来的徒孙,他不觉得有什么师承来历会比自己的来头更大。若不是数百年前那条白蛇作怪,给他留下了执念,不能超凡脱俗,如今只怕早已证的罗汉果为,哪还用在这滚滚红尘中打滚?

    这些心里面的想法,知非道人自是无能捕捉。法海和尚面上的错愕神情一现即收,却道:“道友既不愿说,老衲也不勉强。只是这钱塘县之所以不受妖魔侵害,实在是金山寺众僧护卫所致。是以,此地善信多有供奉。知非道友要在此修行,那是欢迎之至。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非道友行事,还请莫要影响金山寺的安宁。”

    法海老和尚说的客客气气,话里的意思却是毫不遮掩:钱塘县是我金山寺的地盘儿,所有凡夫俗子都只能信奉佛教,知非道人你要是识趣,那就不要妄想在此传道什么的。而且,斩妖除魔、人前显圣的事情,也只有我金山寺的僧人可以做,至于知非道人你,最好不要越殂代疱,影响了金山寺的香火信仰。

    知非道人多少也是有点儿心眼儿,如何听不出这老和尚赤裸裸的“暗示”?对这个初见时尚有三分好印象的佛门中人,印向大减。心中想道:“也真是糊涂了,佛门之众,却又有几个坦荡之人?原不应对佛门中人抱有什么期待的,一丘之貉,可憎得紧。”想起大唐世界里佛门的恶心模样,知非道人可就一点好心情都没了,说话也就不怎么客气了。

    “禅师的意思,便是亲眼看见妖魔害人,那也不能出手,免得抢了贵寺的‘生意’?”知非道人话里的讽刺意味极重,就差指着脸骂老和尚厚颜无耻、不当人子了。

    也不知法海老和尚是不是真的这般好涵养,面对知非道人的冷嘲热讽,他犹能恍若不知,一本正经地道:“金山寺僧人佛法深湛,又都是慈悲济世,悲天悯人,哪里会有什么妖魔能祸害百姓?”

    知非道人冷笑道:“呵,老和尚睁眼说瞎话的本领当真是让贫道佩服得紧!却不知几日前钱塘江观潮的时候,被贫道诛杀的那个以邪术拐走孩童的恶人作恶时,金山寺的高僧又在哪里?”

    法海老和尚面不改色,居然还能振振有词:“知非道友也说了,那是恶人,非是妖魔。和尚又怎能干涉人道?”

    知非道人可真是被这厮的无耻给气着了,百来年经历,就没见过这般不要脸的人。心中怒气翻腾,知非道人却是在没有心思跟这个老和尚再费什么话了。道不同,不相为谋,那还说什么呢?哪怕这老和尚极有可能便是这方世界重要角色之一,那位长居南海的大能的棋子,知非道人也要打过再说。不揍这不要脸的老和尚一回,知非道人念头实难通达。当然了,打不打得过这个问题,怒极的知非道人压根儿就没有考虑。

    放下茶盏,知非道人冷声道:“老和尚,贫道是道人,欲修道,先做人。也不用再费什么口舌了。有些事情,是底线,不容触犯。佛门能冷眼纵容罪恶,贫道眼中却不能见沙子。动手吧,贫道更喜欢拳脚说话。”

    法海老和尚见此,也只自己方才大约是有句话说错了,才惹得这牛鼻子突然翻脸。他也不是怕事的性子。事实上,作为迦叶的弟子,法海老和尚想来自视甚高,所谓的慈眉善目,不过外表罢了。要打便打,他又怕过谁来?在这红尘俗世,哪个又能是他敌手?这牛鼻子给脸不要脸,却不知等会儿跪地求饶的时候,还有没有这份骨气。心里这么想着,面上的功夫还是不能少了。老和尚双手合十,站了起来,依然是慈眉善目的笑着:“阿弥陀佛,道友性子未免太过急躁了,想是练剑不慎,戾气入怀,不如岁老衲回金山寺,静诵佛经三两卷,消除戾气,从此大道可期,岂不美事一桩?”

    知非道人早已心有不耐,怒斥道:“待得天下再无尔等面目可憎的秃驴,自然戾气全消,天地一片清宁。老和尚,为了这片天地,还请你早早圆寂吧!”说着,知非道人竹剑出鞘,化作一线流光,向着法海老和尚前心刺去。

    要说这一剑有什么玄妙,那也不尽然。事实上,知非道人这一剑,除了快,便没有别的了。那可真是快极了,流光乍现极消,像是比光还要快。当然了,这只是肉眼的错觉,要快过光速,知非道人眼下的修为可是还差得天远。

    说时迟,那时快,不过转瞬,便已临到法海老和尚面前。这般的快剑,便是大唐世界,只差临门一脚便破碎虚空的无忧老和尚,恐怕也是只凭这一剑,便足以让他身死道消。

    只是,这像是比光还快的一剑,对于只差最后一步,便可得证罗汉果位,成就堪比道门天仙的法海老和尚,却是有些不够看了。也不见法海老和尚有什么动作,右手依然托着紫金钵盂,左手持着禅杖,双臂展开,袈裟飘飘,这个人便向后面平移一般倒退着。虽是一个和尚,动作间却是比知非道人潇洒的多了。一边退,一边犹有余力开口说话:“道友脾性太暴躁了些,一言不合便要打打杀杀,可见是真的走火入魔了。唉,可惜了,又少了一位道友。”

    说话间,法海老和尚已然退到庭院,也不知他使了个什么法门,居然转眼间轻轻松松躲过了知非道人的剑气锁定,移形换影般站在了知非道人身后。说是移形换影,其实不算恰当,更确切地说,用‘瞬移’来描述也许会更为妥当?



    第五章、逊一筹知非困境

    

知非道人虽是心中有气,但他有个很好的优点,那便是一旦与人交起手来,便能排除来自情绪上面的干扰,可以很冷静的做出判断、反应。一剑落空,知非道人便知自己失误了。习惯了江湖武人的搏命打法,却是忘了这方世界仙妖魔鬼都有出没,种种玄妙手段不胜枚举,各种法术玄奇,更是能超乎自己想象。若是还抱着以前的交手习惯,只怕迟早会死的很难看。

    知非道人心里思忖着应敌手段,手上却也不见稍停,眼下以剑法而言,也唯有那一套修炼得炉火纯青,又被师尊纯阳真人指点过的“后天八卦剑”能拿出来与遇着老秃驴过招了。除此之外,那尚未参悟透彻,还是半吊子的地煞之术似乎也堪一用。

    心停手不停,一剑落空,知非道人很是自然地变换成了后天八卦剑。一招离剑式的“天火同人”,反向施展,向着背后撩了过去,无巧不巧的,迎上了法海老和尚向着知非道人笼罩过来得袈裟。

    法海老和尚的袈裟并不是什么宝物,老和尚施展袈裟也只是虚晃一枪,并没有灌注多少法力,如何敌得过知非道人内蕴剑炁,锋锐无当的长剑?在接触的瞬间,便被穿了个孔洞。更妙的是,因着离剑式的特性,法海老和尚的袈裟居然被点燃了。不得不说,知非道人的后天八卦剑已然超脱了剑招剑术的范畴,在向着神通的方向迈进着。

    知非道人的竹剑不见稍停,顺着剑势,又迎上了法海老和尚砸下来的禅杖。不用说,这老和尚的主意打的倒是不错,袈裟蒙头,再一记禅杖将知非道人轻松撂倒,多么的干净利落?老和尚也蔫坏着呢。

    在知非道人剑炁的灌注下,竹剑与禅杖交击,发出了一声清脆的金铁交鸣之声。到底是法海老和尚的禅杖比知非道人的竹剑体量大得多,兼之老和尚的法力也比知非道人浑厚的多,纵然知非道人仗着武技精湛,对力道的把握更为在行,也免不了落在下风,“蹬蹬蹬”地连退了好几步。

    反观法海老和尚,却是气定神闲,显然知非道人并没有让他吃什么亏。当然了,若不是那还在燃烧的袈裟在提醒着老和尚,法海的面色应该更好看一些。

    法海老和尚并没有乘胜追击。虽然也修行过罗汉法体,但老和尚颇有自知之明,于武修一道,自己并不厉害。方才过手一招,法海老和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