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用闲书成圣人-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慈悲?
  这个答案,听上去在意料之外,但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
  是那支佛门能做出来的事情。
  一时间,陈洛想到了很多。
  正如之前大师兄和陈洛说的那样,人间界和冥土虽然看似一体两面,但却彼此并不互通。
  除了西域佛门因为教义可以往来两界,其余人并不知道冥土的情况。
  即便知道,天道所限,也无法说出来。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在陈洛的想象中,冥土更像是西域佛门的自留地,了不起里面多一些因为生灵长河洒落灵光而生出的魑魅魍魉之辈,但是从象和尚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上古佛门入幽冥,这就解释为什么南荒会有那么多养伤的佛门菩萨,为什么佛门明明多年没有大战,实力却并不突出;为什么面对儒门的强势,西域佛门往往都会息事宁人,明明觊觎大玄十三州,却困步与万里黄沙以西。
  因为幽冥也在大战!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上古佛门的教义也牵涉轮回,为什么一定要让出自己的万里通天大道,而去开辟幽冥战场?
  象和尚说的“欲救大千,先救冥土”到底是什么意思?
  另外,即便陈洛目前只接触到上古佛门的一鳞半角,但也能看出上古佛门的实力极为强大,为什么会和西域佛门在幽冥战场纠缠万年。况且从西域佛门种种表现来看,似乎还有余力?
  是上古佛门入幽冥之后就变弱了还是西域佛门在幽冥的实力超出了想象?
  又或者,上古佛门在幽冥战场还有其他敌人?
  可是这些问题却没有人能够回答,或许连自己的几位师兄师姐也不一定知道。
  “既要抬头看天,还要低头走路啊……”陈洛感叹了一声,时至今日,自己的六千里武道还在冥冥中被儒道两门的万里大道环绕保护,还在被大师兄的诗意剑道融道相守,他还需要继续成长,才能去了解到更多的秘密。
  “等泱莽之野的事情结束,或许可以晋升四品……”陈洛心中沉思道,“四品之后,就该谋求九千里的路了……”
  “到那时,才勉强可以担负一些责任了吧。”
  陈洛再次望了望空空如也的象屋禅房,朝着象和尚消失的地方双手合十,郑重一礼。
  “辛苦大师万载守护,赠宝之情,晚辈铭记在心。”
  “象族仍有项飞田在世,晚辈自会尽心竭力,助他一臂之力。”
  话音落下,却没有回音。
  只是那象屋之中,蒲团开裂、木鱼崩碎、念珠放出微弱金光,一道声音放出穿越了时空,从念珠中传出。
  “世尊,弟子愿入灭!”
  “痴儿,守住象族。”
  “世尊,弟子何时才能再侍奉您?”
  “此念珠,百年一转,百转之后,或是再见之时。”
  声音消散,那念珠的光芒也随之暗淡。随即,一声轻微的叹息声传出,那念珠的串绳绷断,顷刻间念珠仿佛雨滴,滚落一地。
  陈洛沉默,缓缓俯身,将那念珠一颗颗重新捡起来,从储物令中取出一方锦盒,小心放好,这才再度一礼。
  随后,陈洛手中浮现出象园之息凝结的绳索,他用力一拉,顿时身影就消失在象屋之中……
  ……
  东苍城。
  大叶岭中,人声鼎沸。
  此时的大叶岭,已不是当初陈洛刚到东苍,什么都能“捡到”的大叶岭了,武侯祠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早已成为了儒门圣地,也是所有心向兵道之人必来之处,尤其是一个叫做陈庆之的军校俊才,每日都会来此祭拜,雷打不动。
  而除了武侯祠,再往大叶岭深处,就能看见两座突兀的大山。
  其中一座,苍松翠柏,白鹤翱翔,白云缠山,绿水挂崖,好一派神仙福地的模样。这正是道门武道所在地——武当山!
  而另一座,山势雄浑,虽不及武当山清逸,却另有一股厚重之势,则是少室山。
  作为武院之中唯二在东苍城外有专属寝室楼的门派,少林、武当眼下也是武院中学员最多的。
  武当大师兄宋无疾虽说年级尚幼,但在论剑阁上数次出手让人影响深刻。如今早已踏入武仙之境,未来不可限量,加上道门背后帮衬,武当山声望隆重并不让人意外。
  倒是少林的异军突起,有些让人意外。
  起先因为西域佛门的坏名声,再加上少林武学要先悟佛法的限制,少林寺也就是少林大师兄阿达摩带着大猫小猫三两只。
  可是在阿达摩从书中领悟了《易筋经》和《洗髓经》两门内功心法之后,转机出现了。
  在陈洛书写的武侠书中,除了各种武学之外,内功心法也各有妙用,比如天山派的小无相功,可以不用掌握武学配套的内功心法就能转换红尘气施展对应的武学招式;又比如九阳神功,就有着强大的治愈能力和对阴寒术法的克制能力……
  而《易筋经》和《洗髓经》也不愧是书中描述的顶尖内功心法,其中《易筋经》可以凝练红尘气,让武学根基更扎实;《洗髓经》则更加神奇,竟然可以修复窍穴,甚至能够在窍穴关闭时无害突破窍穴!
  简而言之,这两门心法,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先天武道资质!
  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领悟了降龙十八掌的秦郁,因为为家人复仇,炼化了下等精血突破六品境界,从此却锁死了自己的成长空间,白白浪费了资质。
  可是秦郁在受到阿达摩的指点后,领悟《洗髓经》,竟然开始打通那些因为过早晋级而被封闭的窍穴,虽然要花费水磨功夫,但毕竟是可行的,一时间这则消息震动东苍。
  这还得了?
  要知道,天下还是普通人占大多数,先天资质这种事情是没办法的。
  可是“易筋”“洗髓”居然能提升先天资质,那简直就是逆天啊!哪怕是明明知道领悟这两门心法也有很高的难度,但是依然挡不住无数人慕名转修少林。
  然后,随着众人修着修着,就发现少林武学的好处了。
  这少林武学,朴实无华,讲究稳扎稳打,对学习者的资质并没有多少要求,而且也不刻意追求什么天材地宝,只要领悟少林中的佛法,掌握武学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且从少林中看到的佛法,与西域佛门偶尔传播的一些零星教义完全不同,完全是导人向善,慈悲庄严的奥义。阿达摩专门说过,这叫“禅佛”,是由陈洛所创。
  于是乎,少林转眼就受到了底层民众的欢迎。
  毕竟在后世的网游中,只要肯肝就能和氪佬一战的门派,一定是热门的。
  今日,少室山上,热闹非凡。
  因为前两日武院的镇院大儒就宣布,今日将有一百名少林武者,在少室山同时突破,晋级六品武仙境。
  这也是拜不久前陈洛晋级五品所赐,陈洛身为武道之族,他的晋级自然惠及了天下武者,让武者的修为都平白添了几分,而阿达摩更是和几名武院长老商议,将少林的书院贡献兑换了一百份精品精血,提供给百名少林武者突破。
  当然,这个集体突破也就是少林能做到。首先少林人多,可以挑选出一百名位于七品巅峰的弟子,其次少林武学突出就是一个稳字,这样的群体晋升反而会有益处。
  当太阳西下,前来观礼之人已经密密麻麻,山顶练武场上,百名武僧赤膊着上身,露着健硕的肌肉,队列整齐地坐在校场之上。
  “哎,大师兄呢?”几个身着道袍的小弟子站在人群之中,四下观望,看服饰都是武当山弟子。
  “大师兄在睡觉。”另一个弟子探口气,“大师兄说他年级还小,还要长身体,睡觉耽误不得!”
  “都什么时候了还睡觉!”一名女弟子跺了跺脚,“阿达摩师兄平日里看上去挺端庄的,没想到花花心思这么多,居然搞这个噱头。这一次弄完,下一季招生,少林肯定要压过我们武当了。”
  “哎,没办法,少林功法入门太容易了,哪像咱们武道,入门还要先生出道韵才行。”
  几个武道弟子在这边说着,另一边,观礼席上,几位大儒也在彼此传音。
  “唉,这帮人,赶上好时候了!”一名大儒感叹了一声,“与开道之祖一个时代,实在是天大的幸事。”
  “是啊。”另一名大儒点头道,“当年孔圣得道时,别说半圣,圣人也是一茬接着一茬的,再看看如今,难啊……”
  “什么一茬一茬的,你当圣人是韭菜啊!”第三名大儒望着校场上的武僧,“武道大兴,是人族大幸。若是真的能重现至圣盛况,我人族或可得到安宁。”
  众大儒闻言也都点点头,看向校场的目光更加充满期待。
  此时,武院镇院首席项脊轩化作一道青光落在校场之上,坐在众武僧之首的阿达摩从打坐中睁开了双眼,缓缓起身,双手合十,对着项脊轩一拜。
  “武院弟子,少林执掌,阿达摩,拜见项师!”
  项脊轩微微点头,大袖一挥,瞬间一百个玉瓶在空中浮现,落在每一名武僧面前。
  项脊轩深吸一口气,舌绽春雷——
  “百份精品精血,俱有蛮王血统,望尔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武道之祖有言,仙者,人族之山也,望尔等做那顶天立地,护佑苍生的一座山!”
  “莫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百名武僧同时起身,齐齐合十一拜,异口同声高呼:“佛陀垂目,明王提刀。少林一脉,愿以杀生护众生!”
  “善!”项脊轩点头,“今日,武道月,争辉苍天月!”
  随着项脊轩话音落下,百名武僧同时打开面前的瓷瓶,将瓶中的蛮族精血尽数吸收,随即一个个陷入入定之中。
  “精血晋级,还是有些凶险。”一名儒生轻声说道,“听闻要与精血之主在神魂中交战,一旦不敌,就会暴血而亡。”
  另一名女儒生也点了点头:“我认识一名武者,就是在精血晋级中失败,直接身死。说起来,使用灵材似乎更稳妥一些。”
  “嘿嘿,使用灵材,同样的效果,费用可要高上不少。”此时一名武者打扮的人挤入了讨论,“再说,武道中人,要是害怕这精血之战,那还走什么武道!”
  对于这武者的说法,几名儒生没有反驳,突然间,一道气息从校场上传来。
  “有人成功了?这么快!”众人惊愕中,就看阿达摩身后的一名武僧浑身泛起了莹莹光芒,仿佛有一道圆形轮廓在他身后形成。
  而这武僧的动作仿佛带动了周边其他的武僧,顿时又有数名武僧身上泛起了莹莹光华。
  随着成功的武僧越来越多,此时天空之中突然出现了一道七彩大道的投影。
  “武道!”众人纷纷抬头,注视着那条似乎近在眼前,又缥缈在天边的七彩武道,就看到武道微微一颤,紧接着一轮轮明月虚影从众武僧身后凝聚完成,跃然而升。
  “这……这就成功了?”在场的一位儒生长大了嘴,唏嘘道,“我家兄长,从七品儒生晋级六品夫子,翻阅书山学海,临了还要在迷雾中探索,方能晋级。武道只要通过精血之战就成功了?”
  “唉,没法比啊!”另一名儒生叹口气,“我爹说,咱们儒门的迷雾,其实是天道问心的考验。”
  “不仅儒门,就是道门或者佛门,三千里入六千里,都有这么一道关卡。”
  那小儒生一脸不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