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截教看大门-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观眼下阐教,除开一个副教主燃灯,门下仅有南极仙翁有大罗金仙圆满修为。
  众圣商议封神之后,他就时有讲道,可十二金仙中最强的广成子如今还差临门一脚方可迈进大罗金仙后期。
  至于其余的十二金仙,虽然也都跨入了大罗金仙,但几乎都在前期。
  这等实力,比之截教数位亲传弟子,着实差了些许。
  量劫无以抵挡,元始唯得寻计助门下渡劫。
  广成子等人双手一拱,皆是恭声应道:“启禀师尊,弟子已有计划。”
  元始天尊也没有多问,办法已经给出,这等小事自然用不着他具体细问,随即接着说道:“量劫以至,自身修为同样不可落下。”
  “吾等明白,定不弱师尊威名!”广成子等人齐齐拱手,高声回应。
  对于即将到来的封神量劫,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忧虑。
  元始天尊稍稍颔首,目光望向了下方一道身影。对方立于广成子等人身后,极其不显眼。
  “子牙!”
  身着道袍,须发皆白的姜子牙一愣,连忙惶恐走了出来。
  “弟子在!”
  十二金仙在殿,云中子等数位师兄亦在,师尊居然单独唤他,姜子牙激动之余,也充满了不解。
  “近来修行如何?”看着姜子牙那微弱的道行,元始天尊却是眼含笑意。
  封神榜、打神鞭乃应劫之物,非常人得以执掌,而这姜子牙正是执掌者。
  听见师尊相问,姜子牙却是愁眉苦脸。
  上山也有数十载,奈何天资有限,修行进展甚慢。
  “弟子愚钝,恐有负师尊所托。”垂着脑袋的姜子牙,低声回应。
  元始天尊点点头,也没有在意。“往后多加修炼,切莫懈怠!若有不懂,可请教诸位师兄。”
  姜子牙不敢迟疑,连忙恭声领命。
  待得姜子牙退回原位,元始天尊摆了摆手。
  立在姜子牙边上一人见此,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却也不敢开口说话。
  广成子等人却并无异色,恭声领命退了出来。
  出得大殿,广成子一众相互见礼,逐一离去。而那姜子牙身边,却是立着两人。
  “子牙师弟如此得师尊厚爱,当真令我等羡慕。”一名留着八字胡的道人,看着远处大殿感慨。
  “哎!”
  另一位长耳道人没有说话,却是轻声一叹,神情颇为落寞。
  正心中惆怅的姜子牙闻言,不由面带苦笑,连忙说道:“两位师兄就不要取笑子牙了,这数十载修炼,连个登云驾雾之术都难以学会,哎……”
  说道最后,姜子牙也是垂声一叹。
  听着的两人面色古怪之余,心中却也甚是疑惑。
  他们因为根脚不受师尊喜爱,但姜子牙这天赋,也没道理得师尊厚爱。
  拜入昆仑玉虚门下,他们能进玉虚宫的机会少之又少,反观这姜子牙却是频频入得。
  瞧见姜子牙神情,早先开口道人,连忙大声说道:“师弟莫要气恼,若有不懂,师兄教你便是。”
  “不错!不错!”旁边道人亦是高声附和。
  本已打算掏出兵书的姜子牙听此,只得将其重新塞进袖内。
  相较于修炼,他比较喜欢兵法、阵道之术。
  不过如今两位师兄亲自指导,只得勉强修习一番。
  “如此,有劳两位师兄了。”姜子牙双手一拱,面有感激。
  另外两人笑了笑,领着姜子牙往远处去。


第173章 准提谋帝辛,六耳助闻仲
  商汤之中,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
  传位于寿王帝辛,时有太师闻仲,镇国武成王黄飞虎相佐。两者一文一武,文足以安邦,武亦可定国。
  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
  帝辛亦是圣贤亲民,是谓君圣臣贤,万民乐业,国泰民安。
  朝外由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镇守商汤四方。
  乃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
  四方蛮夷拱手称臣,八方诸侯尽朝于商。
  整个商朝可谓是欣欣向荣,一片祥和,不想数年之后,有将来报。
  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举兵谋反,声势浩大,帝辛大怒,遣闻太师北伐。
  不日,帝辛早朝登殿,举见众文武。时有丞相商容上奏,临近圣母女娲娘娘圣诞,欲请陛下降香女娲宫。
  翌日,帝辛乘车辇,领文武一众往女娲宫而去。
  朝歌城中,准提于空中浮现。
  扫了眼下方长长车队,准提目光望向了混沌方向,眼眸中有金光闪烁。
  在他的注视下,帝辛带着一众文武入了女娲宫中。
  瞥了眼帝辛头顶被劫煞之气笼罩的气运,准提衣袖稍稍一摆,淡淡的金光荡出,朝着下方蔓去。
  女娲宫内,帝辛正看那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的一阵狂风卷来,面前幔帐荡起,现出女娲圣像。
  与此同时,帝辛身形一荡,眼有迷蒙之感,神情恍惚,瞩目望向了面前的圣像。骤然一股清凉至额间迸发,帝辛猛的面色一沉。
  “何方妖孽,胆敢蛊惑于孤!”
  一声大喝,顿见帝辛额间神光大盛,一方大印破空而出,有浓郁神光笼罩。
  悬浮于头顶的气运,亦是朝着四周荡去。
  女娲宫顶上一片空间炸裂,可那里空无一人。
  周围众多将士涌来,有练气士目扫四方,却也无所发现。
  朝歌城外天穹,准提至虚空中缓缓走出,身形竟有些许狼狈。
  “天地主角,气运汇聚,当真是令人眼馋。”回头望向朝歌城内,准提面有感慨。
  以他的实力,自然一眼看出那方大印,正是人族至宝崆峒印。
  崆峒印虽然不凡,但很明显伤不到他。唯有笼罩帝辛周身的气运,令他元神稍有悸动,那是来至天道本能的反噬。
  按理来说,人王劫煞裹身,笼罩其身的气运早已被其隔绝,不想被那崆峒印连通。
  看了眼火云洞方向,准提明白这定然是人皇轩辕的手段。想到辅佐人皇之事,脑中莫名的划过一道身影。
  扫了眼朝歌城内的女娲宫,准提摇摇头,倒也不失望。只是抬头古怪望向了混沌娲皇宫方向,随即身形消散于空中。
  消隐于混沌的娲皇宫内,女娲睁开眼眸,脸上带着恼色。
  人族气运震动,她自然第一时间知晓缘由。
  西方那两个家伙,居然胆敢谋划她。
  静坐场中的女娲,恼怒之余却带着深深的无奈。思虑良久,最后只得朝着下方轻唤一声:“童儿!”
  不多时,就见一身着彩衣的女童端着一个金葫芦前来。
  ……
  此刻人族北海!
  一处营帐内,袁福通恭敬望着上首两人。
  “两位仙长当真非凡,有你等相助,那闻仲又能奈我何。”话语中充斥着兴奋愉悦。
  他不过八百路诸侯中的一介小诸侯,不想闻仲率大军前来竟被他抵住数次。
  不过能有此功,全赖上首两人。
  两名道人也不说话,只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见此的袁福通倒也不在意,再次小声说道:“仙长,我等为何不大破闻仲,仅仅是将其挡住?”
  这个疑惑,早就萦绕在袁福通脑中。
  早先已经抵住对方,明明有反攻之势,两位仙长却只让他在此恭候,并不前军。
  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在商汤还未彻底反应过来前,侵纳更多的诸侯。就算是不能攻向朝歌,也可成就坐镇一方的大诸侯。
  但这几天时间,他们仅是扎营于此,并未有出军的打算。
  上首那名长耳道人微微抬头,口中淡然应道:“你的任务是拖住闻仲,拖的越久,你的好处越多!”
  听着的袁福通面有无奈,却也不敢多言。见两人不再理他,只是悻悻退了出来。
  另一名尖牙道人,瞥了眼离去的袁福通,略带抱怨道:“二哥!这人王统御之下的人族,居然不能妄食,实在是有点气恼。”
  长鼻道人听得,同样面有恼色,不过还是轻声说道:“人王更替,亦不过数十年时间,到时往他处觅些人族食用即可。”
  摇摇头,吐出嘴中碎骨的尖牙道人,目光望向了远处,眼有疑惑。
  “那闻仲不过区区天仙境界,我等反手即可覆灭,为何徒留至今?”
  不能随便吞食人族就算了,收拾一个闻仲居然也不行。
  “闻仲乃截教门下,况且对方有人族大气运汇聚,我等切莫妄动!”听出兄弟口中的恼怒,长鼻道人连忙慎重应道。
  只是说到‘截教’之时,道人神情嘘唏。
  边上的道人亦是没有再说话,脸上有些缅怀。
  不自觉,两人脑中同时闪过那道可恶的身影,若非那人,他们或已是截教门徒,哪会如现在一般。
  良久,似乎想到了什么,那尖牙道人面有感慨:“哎!这么些年时间过去,也不知道大哥怎么样了?”
  营帐中再没有话语声,只有一道淡淡的叹气声回荡。
  ……
  远处另一方大营内,闻仲却是颇为恼怒。
  袁福通领七十二路诸侯反叛,他同样愤怒,立马领大军前来。未有停留,他直接挥军而上,不想竟然初战失利。
  他可是太师闻仲,三朝元老,早先东征西讨不少。
  如今居然在一个小小的北海受阻,这无疑令闻仲非常的恼火。
  整军之后,闻仲再次领兵前往,不想对方军中有能人异士相助,以他实力都难以匹敌。
  瞧见闻仲面色气恼,下方殿中将士一个个也是恼火。
  以他军实力,自然无惧小小袁福通,只是对方妖道甚是了得。
  受王命而来,按照他们的想法,一介小诸侯,不过数月时间即可镇压。如今交战数次,几乎都是他们处于下方,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意料。
  正在此时,帐外有将士高呼:“启禀太师,有报!”
  闻仲稍稍抬起头,目光望向了那帘帐。
  “进来!”
  分坐两旁的中将士,目光全都汇聚来者身上。
  “启禀太师,营帐之外有……有名道人求见,说是太师同门!”来将双手一拱,只是面色有些许怪异。
  上首听着的闻仲一愣,随即大喜,也未在意将士的异常。四下众多将士,亦是眼有喜色。
  截教门人遍布洪荒大地,闻太师亦是圣人门下,如今有同门相助,何惧那区区袁福通。
  “走!众将士随吾迎接同门!”起身的闻仲,连忙招呼一众前往。
  知晓袁福通身后妖道不凡,闻仲自然也想到求见同门。只是讨伐一介小诸侯,即要麻烦同门,多多少少有点不好意思。
  不想心中方才烦躁,即有同门前来相助。
  帐中将士自然没有迟疑,皆尽跟在闻仲身后走了出去。一行出得营帐,既见军营口立着一道身影。
  对方背对着众人,肩上扛着一根铁棒,看模样似乎不像人族。
  听到身后声响,六耳猕猴转过头来,脸上带着笑意。
  匆忙赶来的闻仲,瞧见来者,面色一怔,眼中稍稍一转,已知来者是谁。
  “六耳师兄!”
  双手一拱的闻仲,满脸喜色。
  他在金鳌岛上只修行了五十载岁月,并未见过六耳猕猴,但对方这一身行头,毫无疑问是那位。
  “哈哈!不想太师居然识得我!”六耳猕猴跳将上前,眼中带着惊讶。
  因为早先于洪荒大地游历的关系,很多三四代弟子他并不认识。闻仲居然知道他,这让六耳猕猴多少有点意外。
  “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