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盛世美名扬-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嘛,喝上一口鲜榨苹果汁,吃着府里厨子做的绿豆糕,怎一个美字了得!
    秦王在长安引起的骚动才刚刚开始,第三期报纸,又是一篇惊世佳作。
    《悯农二首》李方晨没有丝毫犹豫,两首都写了上去。
    第一首讲的是荒灾年,百姓颗粒无收,挣扎求生的悲苦。
    第二首就是李方晨从小学会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
    两首诗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各大门阀世家全部借此用来教导下一代,李世民更是手书成一副墨宝,送进了弘文馆中,让皇族子嗣共瞻。
    本以为第四天依旧会如此,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甚至早早后在了秦王所开设的报馆门口。
    “新一期,各位请咯!”
    可当报纸入手的那一刻,脸色就变了。
    确实还是一首佳作,可惜的是这字字诛心,句句断情。
    《卖炭翁》,一语道尽千幸苦,在大唐这个以德至上的社会里,如此之事实在是骇人听闻。
    李方晨在诗的结尾,记了一句话,“贞观五年九月十六日,崔氏子有源府上管事所为,老翁已逝,作诗以祭之!”
    至此,整整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李方晨终于展开了他最狠的杀手锏。
    孔府孔颖达看到后,苦笑道:“所幸老夫及时醒悟,不然千年孔家就此终结!”
    同属于五姓七望的各大世家,第一时间慌了,原来报纸不仅仅是永远写书传文,这不就是控制风闻吗?
    李世民怒了,当朝怒斥,要求崔家交出崔有源和那管事,不然后果自负。
    孔家的事情刚刚结束,没成想长安城百姓们就有了第二位羞辱的对象,对于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他们如何不愤怒?
    烂菜叶、烂鸡蛋,不论何物,只要够臭够脏,全部扔进了博陵崔氏的宅子里。
    崔府管事若要出来,不说买什么,就会被激怒的百姓们用一些石子打的满头包。
    有苦难言,他还不能生气,因为这个时候只要再做出任何一点出格之事,免不得又要被秦王殿下抓住把斌。
    博陵崔氏在长安的主事者,崔文斌此刻尽显焦急之态,看着府外匆匆返回地下人问道:“怎么样?他们说什么了?”
    下人略带忧郁,随后闭目道:“老爷,那几位老爷说说他们愿意给秦王当狗!”
    “混账!”
    忍不住亲手碎了一个自己十分喜欢的琉璃七彩茶杯,这一次崔文斌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众叛轻离。
    可事情真就那么简单吗?
    不过七日时间,博陵崔氏派人来到了长安之中。
    崔文斌刚忙去迎接,不曾想到被那人见面就是一个耳刮,直打的他眼冒金星,双耳鸣响。
    “表兄”
    来人乃是崔文斌的族兄,崔全辛。
    崔全辛怒道:“你倒是好大的胆子,恼了秦王,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你可知来之前族长给我说了什么?”
    崔文斌乖乖低头不敢多言,若说大胆?也并非他之过,之前还不是主家那边选择与秦王对立吗?
    看样子自己要变成替死鬼了,真是可惜,他明明一切都是按照主家的吩咐做事。
    “得不到秦王谅解,我们崔家就完了!”
    崔全辛叹气道:“整个大唐,不仅仅长安有报馆!”
    “什么!”
    崔文斌这一刻才发现,与秦王相比,他自己就好像一只乱吠的疯狗,之前的狂傲放纵眼下不值一提,世家没了名声,还有谁信服?还有谁愿意与他们共存?
    若是风闻再不结束,他敢保证,李世民绝对产生动手的由头。
    到那时,他就是崔氏全族的最大罪人!
    “族兄,那位又该怎么办?难道真给供出来不成?”
    崔全辛眼中冷冽之色不减,冷笑道:“若是真供出来,我还会让你去跟秦王致歉?此事,就按在有源头上吧?”
    “什么!不行!有源是我儿子!”
    若是李方晨在此,肯定会一眼认出这个所谓的崔全辛,还有那个崔有源,就是当初拍卖会上,让自己摆了一道的博陵崔氏之人。
    “此事你说了不算,族长已经定下了。”
    “你!”
    崔文斌眼中血丝暴涨,脸色铁青,恨不得当场杀了崔全辛。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五姓七望认怂
    白发送黑发,崔文斌从未想过,他会亲手送崔有源离开人世。
    去了秦王那里,自己肯定也讨不得好,到时候说不定还得搭上一条性命。
    本就是一个独子,如今可好,他这一脉算是彻底绝了根。
    好狠的心啊!
    崔文斌从未想过,自己会被放弃的如此彻底。
    而这件事真正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主家的一桩肮脏交易。
    真正有罪之人逍遥法外,他们甚至都不敢提及那个人的身份,实在可笑,难道自己就活该被人当作棋子吗?
    另一边,其他几家五姓七望已经集体跑到了秦王府上拜访。
    控制风闻这个手段太可怕了,若是不尽快与秦王修缮关系,只怕他们多年来的名望一朝散尽。
    莫要忘了当初秦王不仅仅是对博陵崔氏下了战书,而是对他们五姓七望啊!
    造纸坊、印书坊,再加上一个报馆,摆明了就是告诉你们,我秦王李方晨有的是手段。
    报纸的先例让他们醒悟,倘若秦王以他的名义,印书来专门用来抹黑五姓七望的话,他们谁也讨不得好。
    若是真斗下去,最多就是一个两败俱伤不,或许两败俱伤都不用,
    凭着之前的功勋护体,李世民绝对不会对秦王有太重的处罚,最多罚去封地之中。
    而他们五姓七望,轻则名声尽毁,重则被李世民抄家灭族。
    虽然天底下八成官员都与五姓七望有关,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真正可以挑衅皇权。
    除非造反,可是如今的大唐,畏惧吗?
    秦王策可不仅仅是祸害了突厥,更是依靠突厥富裕了大唐,少的不说,光是六部每年的收入和支出,就远远高于当初的隋朝。
    而且还不是隋末,而是隋朝最强盛的时期。
    有钱有兵的李世民,会担心世家吗?
    如今大唐早就没有之前新朝初立时的动荡,国泰民安,虽不能家家户户有余粮,但也算日子过得舒适。
    懂得了战乱疾苦的大唐百姓,绝不会允许这个时候再有人打破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
    更何况,现在大唐的将领们,大多都是当初乱党和匪类,哪个是好相与的?
    一个不好,成了他人升官的凭证,这谁也说不准。
    千年世家的底蕴在于他们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首先第一点,就是不插手皇权夺嫡,其次要不断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让掌权者对他们产生需求,如此才能保证自己家族的长治久安。
    一个被掌权者所避讳的世家,大多数结局都很悲惨。
    与李方晨诵读的历史发生了很大的偏差,应该也和袁天罡有关,这家伙之前刚到就招摇撞骗,李家后来夺取天下时,五姓七望都有助力,极大原因就是这个老家伙的那张破嘴。
    也好,聪明的世家才让人喜欢,不是吗?
    更何况,李方晨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于世家的了解增多了不少。
    不是仗势欺人,也不会脑残搞事,不然这么多年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不成?
    大唐最有文化的,就是世家人,虽然有时候为了家族之利让人很讨厌,但不可否认,若是没有他们,大唐也不会如此轻易就立国。
    李方晨笑着接待了几家人,余光瞄了一眼院子里带来的礼品,几十个大箱子,算是用心了。
    范阳卢氏卢文建笑道:“殿下,吾等知错,还望您高抬贵手,博陵崔氏之错,莫要牵连到我们其他几家人身上。”
    李方晨笑道:“怎么会呢?难道五姓七望不是一体了?”
    一旁清河崔氏的崔晋升赶忙解释道:“殿下您说笑了,我们可还指望着能到您的印书坊多印制些文著呢!”
    对方上门求和,李方晨自然不会多言语刺激,一句玩笑话揭过就好。
    命手下人开宴,“上一次没吃上我府中宴席,几位几日可切莫再让本王失望了。”
    “早听闻秦王府宴席世间少有,之前离开吾等可是后悔了许久,今日免不得要打扰秦王殿下一番了。”
    宾主尽欢,待他们离开之后,李方晨脸上的笑意缩减。
    “还真是聪明,这才刚刚开始就认怂了?”
    不过他也知道,不能再闹下去,报馆也该交权了。
    “通知酉,准备收拾东西走人,留下几个伙计,过几日这报馆可就不能归我们接着管了。”
    “殿下,为何?”
    李方晨苦笑道:“如此利器,我那父皇可舍不得一直放在我手里,不过也得给他带些束缚才行,若是任由他玩高兴了,大唐还不知得闹出多少乱子。”
    说完,开始书写奏折,从报纸可以给大唐的变化,一直到报纸如果所用有误可以造成的影响,全部写在了上面,整整六千字,耗费了李方晨一夜时间。
    到了第二天鸡鸣时,李方晨才缓缓睡下。
    玄六奉命,将这封亲笔信送入了宫中。
    本该是休沐之日,李世民却起的很早,或许是习惯了之前西宫的喧闹,每天固定时分他就会醒来。
    正打算吃个早膳然后去秦王府转悠一趟,五姓七望可以看出来的东西,他李世民如何能够不清楚?只是想让这钰儿这个臭小子在胡闹一段时间,到时候再收归国有。
    当刘三成告诉他,玄六进宫之后,李世民忍不住乐了,“这小子的聪明劲,真让朕又爱又恨!”
    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李世民忍不住问道:“这小子何时写出来的?”
    玄六笑道:“殿下花了一夜时间,今日鸡鸣时分才睡下。”
    李世民摇头叹气,“告诉他,注意身体。这报馆一月之后,朕再派人接手。另外,让人把那三国志送到宫里,前几日光从报纸上看,着实有些不过瘾。”
    玄六领旨告退。
    李世民嘴角忍不住再次挂起笑容,看着这一封类似于家书的奏折,文中多时引导之意,似乎不断在提醒他李世民,切不可因小失大。若是再用此法激怒几个世家,大唐必会动荡不安。
    李世民忍不住笑道:“臭小子!倒是想的很清楚,只不过你也太小看朕了!”
    不一会,又有人通禀,大儒孔颖达请求面圣。
    “宣!”
    孔颖达为何而来?当然是李方晨那一份惊天地泣鬼神的教育计划书。
    面见李世民,直接从怀里掏出,视作珍宝,很是小心。
    “又是钰儿的?”
    李世民眯了眯眼,取来一观,没过多久脸上再无血色。
    “真不知朕该如何夸赞他!”
    孔颖达苦笑道:“秦王殿下,是我大唐之福,更是天下黎民百姓之福!”
    李世民起身,双手捧着那几十张纸,感觉中若千钧。
    对孔颖达笑道:“看样子,你已经做了决定?”
    孔颖达点头,“殿下说的很对,时代在变化,我们不可一成不变!”
    “善,需要朕做什么,尽管开口便是!”
    孔颖达跪身礼扣,“民请圣人赐字!”
    “何字?”
    “秦王学府!”

第一百八十二章 秦王功有几高?
    “秦王学府?”
    李世民微微皱眉,很明显对这个名字十分不满意。
    孔颖达心知,这确实有问题,若是当真如此,那以后所有文人是不是都变成了秦王门第?
    “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