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盛世美名扬-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哥,嘿嘿。”
    李泰看着李方晨傻笑,让后者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又胖了!”
    李泰脸色一黑,果然二哥还是二哥,说话依旧如此让人生气!

第二百四十一章 使臣受辱,离唐之路
    “请陛下,为外臣做主!”
    看到李方晨悠然自得的模样,禄东赞三人心中怨气颇深。
    李方晨装作不知,还跟对面的李承乾拱了拱手。
    李承乾微微点头,比了个他们兄弟几人才能懂的手势,散朝后别走,东宫见!
    李泰哼了一声,明显对于两人这种行为感觉到不爽,还低声说道:“二哥,你干嘛和他那么好?”
    李方晨也搞不清楚,李泰这算是吃醋?
    “都是兄弟嘛。”
    “我可配不上太子的兄弟!”
    李方晨眉头一皱,他清楚李泰和太子有所不合在争位。
    刚开始还以为是李世民安排的,毕竟李家养蛊似的培养继承人方式,他插不上话,更做不了主。
    可他不希望,这么多年来的情分到此终结。
    “此事朝会后再谈!”
    眼前还有一件事没有解决的,那禄东赞的哭喊声还在朝堂中回荡,似乎李方晨变成一个始乱终弃之人一样。
    李世民抬起手,喝道:“够了!哭哭闹闹,成何体统!”
    这才刹住那几人继续哭下去的声音,同时眼中满是希冀地望向李世民。
    “钰儿,此事你作何解释?”
    李方晨出列道:“确有其事,只不过儿臣并未有他们口中言论那般夸张,只是与他们开了几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罢了。更何况,他们无礼在先,儿臣再怎么说也是王爵之位,如此轻视,难道比不得长安城中那些个他们送礼的官员吗?”
    李世民略有迟疑地开口道:“钰儿,此话何解?”
    李方晨冷笑道:“两日拜访十六家四品以上官员,以谋求劝父皇嫁公主之心,如此算计,定有不怀好意,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众人忍不住心中好奇。
    “更何况!他们为什么不来我秦王府送礼?难道不知本王才是整个长安最缺钱的人吗?”
    李世民哭笑不得,要真信了这话,他就是昏君!
    钰儿言语中充满了对于这些吐蕃外臣行事的不满,贿赂我唐官员,这当真是他们求亲该干的事情吗?
    禄东赞也傻了,没想到秦王会这么说,这不等于撕破脸了吗?
    如此一来,怎能再娶公主?
    若是此行目的没有达成,那么回到吐蕃之后,赞普又会如何处罚他们?
    “陛下,我们赞普是真的想迎娶一位大唐公主,以示两国邦交友好,并无他意,请您明鉴啊!”
    李方晨冷哼一声,“可知突厥嫁王女?为何不嫁女,偏要娶我唐之公主?其心何在?”
    “外臣外臣”禄东赞额头尽是冷汗,一时不知如何表达。
    “说不出来?那要不要本王来替你们说?”
    李方晨走到禄东赞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对方,“自古以来,汉女嫁番,皆有陪嫁之物。贵使如此行事,怕是为的就是那一份公主的嫁妆吧?”
    禄东赞叩首在地,旁人也看不出他脸上究竟有没有变化。
    李方晨继续自说自话,这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已经聚集在他身上。
    “容本王想想,四书五经、礼法教典、农耕器具、甚至远高于你们所献礼物的金银财宝!”
    “殿下,外臣”
    “闭嘴!本王让说话了吗?”
    禄东赞恨不得拿一把刀插入面前之人的身体里,大唐为何会有这种疯子?
    吐蕃当真是为了和大唐修缮关系啊!
    李方晨又是一声冷笑,“当然,这些都可以在坊市上面买到,那么你们花费如此之大,究竟所图何物作为陪嫁的东西呢?本王思来想去,唯有我大唐这些年新出的一些东西了。”
    李世民眼睛微眯,新出的东西?那可就太多了,有些可助吐蕃强国,有些更可助吐蕃强军!
    “陛下明鉴,吐蕃绝无此意!”
    禄东赞急了,再这么说下去,大唐和吐蕃还不如开一战来的痛快!
    “哦,对了,很多宫里的书籍坊市中都找寻不到,要真给你们送过去,百年之后吐蕃怕是要成为大唐的宗主国了!”
    李方晨言下之意,是告诫在场之人,莫要小看他人。
    “殿下未免言过其实了吧?”文官中一人出身道。
    李方晨瞪了对方一眼,“摆手弄姿之辈,也配和本王说话?”
    四品谏议郎,确实不是什么高官,在李方晨面前还真不够看。
    李世民声音略显低沉,“钰儿,此话何解?”
    “无大儒教导又如何?全民尚学,父皇认为吐蕃以后能否做我大唐的宗主国!”
    一击重锤敲出去,哪怕唐人心中再高傲,此刻都不免有所担心。
    全民尚学,此话在大唐做不到,可不代表在其他小国内做不到,若真如此,怕是他国人才济济,而我唐终将会灭于蒙蔽自珍!
    “陛下!冤枉啊!”
    禄东赞敢发誓,吐蕃真没有想到这一层,而秦王说完后,他甚至忍不住怀疑,赞普是否就是这个打算?
    不要说什么心胸不够宽广,更不要说仁者见仁这样的心灵“神曲”。
    李方晨心中想法很简单,给别人的,只能是第二等,是大唐淘汰的东西!
    想要学习最好的?除非你是唐人,不然决不允许!
    万一哪一天,吐蕃用着大唐所传授的东西,反过来攻打大唐,这究竟该何人背锅?
    “退朝,和亲之事,容后再议!”
    李世民心乱了,李方晨所言句句在理。
    唐人好礼,讲究有来有往,送给别人的东西,一般都是自己最为重视的存在。
    或许别人都不曾在意,这个东西真正的价值。
    但是自古时起,礼尚往来的习惯早已被他们刻印在了灵魂深处。
    他国朝拜宗主国时,所能收回的大唐赠礼,往往是他们所送之礼数十倍之多。
    一开始是为了彰显国力,表达宗主国的尊严。
    可是眼下,因为秦王钰的这一番话,百官们都在思考,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
    礼部尚书已经开始回想,之前赠与各个小国回礼中,有没有一些大唐最为珍贵的东西。
    什么是最珍贵的?
    知识!传承!
    古来第一珍宝和氏璧,真的是他本身的价值非凡吗?
    更多是他所代表着的一种传承,一种信仰!
    而如今,大唐正在把真正的“宝物”送给他人。
    如果真向秦王钰所言,他国效仿,全民尚学,那未来一切都会充满变数。
    或许有人会说,给了就给了,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那可就错了,此刻哪怕李世民不言,那些个大儒都要为之考虑。
    炎黄血脉自古流,所以内部斗的再厉害,面对外敌时,都会同仇敌忾。
    因为他们知道,哪怕打断骨头,始终都是“自己”人在争。
    若是外人插手,一切就变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很可能就此断代。
    而作为罪魁祸首的他们,更要面对后世无数子孙的职责和鄙夷!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东宫叙事,太子忧虑
    禄东赞三人,一脸怒意地盯着李方晨,恨不得食其肉,断其骨!
    “不要这么看着本王,不然本王会忍不住送你们离开!”
    李方晨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意,对于吐蕃此番来使,究竟是何目的,他深表怀疑。
    “二哥所言甚是,依我看,还不如直接解决了他们,让吐蕃和突厥一样岂不美哉?”
    李泰出现在李方晨身后,目光略有阴寒地看着面前几人。
    禄东赞等人打了个哆嗦,大唐魏王颇受皇帝宠爱,如今正在与太子争位。得罪了一个秦王就让他们如此被动,若是在得罪一个魏王,怕是吐蕃真的和亲无望了。
    “二弟,近日可好,为何不早点出来。”
    太子也过来了,三位大唐皇子聚在一处,格外引人瞩目。
    “哼。”
    看到太子,李泰顿时没了继续待下去的兴趣,“二哥,过几日我再去秦王府寻你。”
    李承乾并未阻拦,而且看上去还有点如释重负的意思。
    李方晨也没有再管这三个吐蕃人,与太子一道离开,心中不少疑问还尚未得到解决呢!
    这才使得禄东赞三位吐蕃使者松了一口气,今日之事他们已经全部怪罪到了秦王头上。
    “先回鸿胪寺,这几日必须再拜访几位大唐的重臣才可以。”
    禄东赞算是看明白了,一些个四品的官员,关键时刻真没有多少作用。
    和亲之事决不能就此罢手,他们还需细细谋划才是。
    而且禄东赞已经有了大概的人选,从此次朝会上的见闻来看,秦王明显属于军伍之列,所以各位国公老将绝不是他们的首要拉拢目标,反倒是文臣方面,才需要他们全力拉拢。
    可他们暂时还没有搞清楚情况,那就是秦王这一番言论之后,大唐还能否容下他们?
    “二弟,多日不见,可是有些清瘦了。”
    另一边,李承乾拉着李方晨左上一辆马车,赶往东宫。
    李方晨笑道:“怎么会,我这整日吃了睡便是睡,应该是发福了才对。”
    “哈哈,二弟所言甚是,今日难得一见,定要在我宫中摆上一宴!”
    “听太子哥的便是,只不过我有一问,还请太子哥解惑。”
    李承乾苦笑道:“可是青雀?”
    李方晨点头,继续道:“为何如此?是父皇安排的吗?”
    李承乾叹气道:“此事说来,还是与二弟你有关!”
    “哦?此话何解?”李方晨略有惊奇,自从回了长安,他要多老实就有多老实,简直快发展成一位彻底的宅王了。
    “说来也是怨我,青雀担心我再因你功大而心生间隙,同时加上李元昌的蛊惑,便有了与我争位之心。其实说到底,还是我这当兄长的,之前做了一件错事。闹得如今青雀对我并不信任,在他看来,我怕是早就没了容人之量。”
    待秦王尚且如此,那么其他皇子呢?最后又会变成一个什么下场?
    “太子哥多虑了,依我看青雀也就是一叶障目,回头清醒后来,我们还一样是兄弟。”
    李方晨不好多说什么,安慰对方一句,免得关系最后越来越僵,到时候他两面为难。
    李泰要争位,李方晨也不好阻止,毕竟人家李泰有这个资格。
    就和他一样,也有资格,但是这个资格或多或少带着水分,毕竟他是半路成为皇族的,说不准别人会不会以这个为借口来攻伐自己。
    “算了,一切事情皆有定论,若青雀当真有才,我让出去,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相对而言,李承乾十分开明。
    以前他就十分羡慕二弟李承钰,总能去做一些自己想做而又不能做的事情,可他不行,因为他是太子,肩负着储君之责。
    如今出了一位竞争者,从父皇的意思来看,似乎对于这种局面保持鼓励的态度。
    如果说,李泰在他二哥身上学到了稳重和与人亲善,那么李承乾学到的就是一种释然。
    非名利不可取之?
    此言差矣,短短几年,皇家子嗣从秦王钰身上学到了不少他们从未想过,更是从未接触过的人生态度。
    试想当年,李方晨视皇宫如牢笼,整日叫喊着离开长安,李承乾又岂会一笑而过?
    偶尔也会思考,明明是他人求都求不来的好处,可为什么自己的二弟却一脸嫌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