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盛世美名扬-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几位是?”
    “您便是高郡公吧?我们是秦王安排过来,与您一同入倭的护卫。”
    “还未请教?”
    “白狼军,三号,宇文军!”
    高表仁脸色一变,“可是骁干将,开国县候宇文军?”
    三号微微施礼,“奉秦王令,即日起,我等便是高郡公的护卫,若有吩咐,必全力以赴!”
    秦王府国候护卫,那可真是太有名了。
    秦王身边有个十七,没想到因为他高表仁,又派出了三号宇文军。
    高表仁不会认为,这是秦王担心自己的安危,反而心中压力倍增。
    看样子,秦王对于倭国,已经动了心,这些护卫明面上是护卫他高表仁,实则只怕另有目的。
    “当不得重礼,宇文候快快请起。”
    三号笑着起身,侧身给高表仁解释了一下自己身边这几位,“这几位,都是我白狼军中的百夫长,高郡公应该听过白狼之名。这次入倭之行,便由我们几人,给郡公护行!”
    高表仁连连点头,“劳烦诸位了,快请坐。”
    几人也不客气,随处坐下,面色上的严谨未曾散去。
    高表仁赶忙派人上茶,对几人很是客气,这可是接下来要跟他一同离开大唐的人。
    有他们在,自己性命无忧,而且到了倭国也能有所依仗。
    三号道:“高郡公不必客气,我等几人不过护卫之责,若是有需,尽管吩咐便是。”
    高表仁连连点头,秦王殿下心思缜密,有他们在,自己之前发愁的事情,也算是有了帮手。
    白狼营中,李治和李愔还在一边流泪,一边训练,肌肉传来的撕裂感让他们整个人达到了极限的状态。
    “都有!绕营跑,十圈!”
    台上李方晨却毫不客气,宁肯让他们多受点苦,也得让他们清楚,皇家无纨绔!
    两小咬着牙,跟在李泰身后,每一步迈出,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愔儿,还能坚持吗?”
    看着李愔已经略有苍白,前排的李恪不免有些担心。
    李愔倔强的摇了摇脑袋,“我没事,六哥还好吗?”
    李治咬紧牙关,完全说不出话来,看样子已经撑不了多久。
    训练进行了一半,两小相继摔倒在地,再也爬不起身。
    “抬下去,传医师!”
    “是!”

第二百九十四章 军令随行,宫中趣事
    经过医师诊断,两位皇子并无大碍,又让人做了一番推拿,帮助两人推宫活血。
    “给他们泡一泡,散去身上疲乏!”
    “是!”
    李方晨心疼吗?说实话,并不心疼,这两个小子过的日子,可比他当初要舒服太多了。
    又不是公主,凭什么去想着别人怜爱?既然生在帝王家,就要做好受苦受累的准备。
    这倒是让两小结下了深厚的“训练”情义,相互之间帮助支持,相互依靠。
    李泰和李恪,有时候训练完,自己都顾不了自己,很多时候还得靠别人给他们搀扶回营房中。
    至于五哥李佑?
    两小心中已经将他看成了神人,一开始大家都是一样惨,可越往后,李佑的表现越惊人。
    半个月的功夫,他已经完全可以跟上白狼军众将士的训练标准了。
    哪怕李方晨都忍不住惊叹,“佑儿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最惬意、最舒服的是李佑;最严谨、最认真的是李恪;最坚持、最好强的是李泰。
    三位皇子,也给白狼军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至于两小?
    他们现在还只是个孩子
    皇子能有他们这般吃苦耐劳,已属不易了。
    有时候看到李治和李愔时,将士们不自觉会带有一些惋惜。
    这种感觉让李治极为不适,李愔却是因为整天晚上跟老兵们一同拉歌,关系相处的倒也不错。
    二哥说的没错,军中无大小,拳头立规矩。
    想要让所有人看得起自己,你首先得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来给众人看看。
    白狼军中,训练是第一项,接下来是真本事。
    要真能举鼎之人,绝对大受欢迎。
    白狼军中有冲阵、杀阵两种,冲阵以锋矢阵和鱼鳞阵为主,杀阵则是长蛇阵和车悬阵。
    这里面部分阵法,是李方晨以前玩的游戏中改变过来的,大唐惯用的阵法,还是更偏向常阵。各个将领,所擅长的阵法都有不同,比如李靖,就把著名的八阵图改成了六阵图,更有方花六阵。
    一代兵法大家,对这方面考虑十分严密。
    李方晨则是化繁为简,充分发挥白狼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和单兵搏杀能力。
    除此之外,白狼军每日还有搏杀演练,这些几位皇子并不参加。
    木刀砍木桩,弓箭射圆心,变阵和马术,掷枪练马槊。
    虽有马鞍和马蹄铁相助,可马术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每日演练科目。
    为的就是让战士们,在战场上,不留任何破绽给敌人。
    突厥战时,一部落反抗白狼军时,专门劈砍马鞍,使得不少白狼军将士身形不稳落马。
    一日一练,一练一日。
    为保证体力供应,白狼军中肉食是其他军队三万人的数量。
    同时还配备着近三十人的医师队伍,可以确保伤病及时医治。
    当然,这些医师的俸禄,全部都是由秦王府供应。
    早年,李方晨做了酒庄、造纸坊和印书坊,勉强可以供应。
    如今李世民收编,倒是让兵部贴补了不少军费。
    算算时日,半月有余,也该带着几个皇子回宫一趟。
    当初离开时就说好了,每月都要回去一趟。
    李方晨趁着第二日,未曾安排几人继续训练之事。
    “回宫休息三日。”
    李治和李愔差点落泪,以前觉得宫中乏味无趣,如今却觉得,那里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地方。
    李佑略显犹豫,“二哥,要不你就给我留在白狼军中吧?”
    “少说废话,难不成你还要我去替你照顾阴妃娘娘不成?”
    李方晨毫不犹豫训斥了一句,孝道在前,身为人子又怎能不管不顾?
    李佑只好点头,实际上他也怀念自己母妃,但是他不喜欢皇宫。
    并没有给他们安排马车,一人一马,有十七他们护送一路返回皇宫之中。
    兄弟几人先去给李世民问安,见到几个孩子气质上有所转变,李世民忍不住点头道:“看样子,钰儿待你们不错。”
    李治脸色古怪,这是不错?父皇,你是不是中毒了?脑子不太清醒?
    当然,这话肯定不能说出来。
    李泰清瘦了不少,李恪和李佑健壮了不少,而李治和李愔。
    李世民摸了摸两小的脑袋,也不多言,就让他们回宫给自己母后问安去了。
    李恪带着李愔离开,李佑独自返回阴妃宫中,李方晨和李泰带着李治返回丽政殿。
    长孙无垢正在和丽质、普安一同散步,听到几位皇子归宫,急忙带着两女返回丽政殿。
    入殿后,拉着李方晨各种慰问,令李治傻眼,李泰一旁苦笑。
    要说偏心,那肯定长孙无垢莫属,几个孩子里,她最喜欢李方晨。
    “母后”
    最后实在是心里不舒服,李治忍不住喊了一句,这才让长孙无垢注意到,自己另外两个儿子的身影。
    “雉奴,快过来让母后看看。”
    场面温馨,李方晨脱身,李泰和李治享受了好半天的关怀。
    李治突然觉得,似乎自己出宫一次,还不错?以往母后,可并未对他这般亲昵。
    要说李治那也是倒霉,李承乾多了一个亲兄弟,而作为老九的李治也变成了老六。
    似乎一切都因为蝴蝶效应发生了变化,作为这一切的起始者,老道袁天罡已经逝去。
    道家主事者如今换成了李淳风,还有那至今寻不到踪迹的活神仙,孙思邈!
    早些年,李方晨和道家关系亲密,因为火炮的由来,就是道家人用了无数心血所创。
    后来事情发展的太快,征伐战事一起,道家因为和秦王的关系,在长安受到了不少的打压。
    又因为袁天罡之死,至今都在休养生息。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道家最近一段时间发展太快了,借着秦王的威名广收教徒,这让李世民略有不喜,打算让对方先冷静一段时间。
    李方晨想着,再过几天,也该用道教人才,建一个科研院,专门用来为大唐搞科研。
    无论什么时候,科技都是第一生产力。
    如今归宫,却是趣事连连。
    六皇子李治和七皇子李愔,也不知怎么了,回宫的第二天早上,闭着眼穿好衣服就往外跑。
    等到两人清醒过来后,才明白自己已经离开了白狼军营。
    可是这一段时间的日常训练,已经使得两人形成了习惯,若是不练身子反倒有点不舒服。
    所以就在宫中跑了两圈,李世民听到后,忍笑赞扬了两句。
    更是送给每人一块八宝如意,当做两人表现的嘉奖。
    李泰和李恪则努力补充兵法,李佑苦练枪法,似乎每一个皇子,都有了自己想要进步的方向。
    作为他们中的年长者,李方晨却跑到了太子东宫中蹭吃蹭喝。
    “二弟,为兄这边如此多的折子,你不帮忙也就算了,怎么还给我添乱啊!”
    李方晨一边吃着太子手下送来的瓜果,一边站在李承乾边上评头论足。
    一个个折子里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可李承乾那副认真的性子,使他每封都要批改成长篇大论,实在让李方晨有点看不下去。
    “太子哥,你这是改折子?你确定不是给他们当先生?”
    “二弟何出此言?”

第二百九十五章 教育太子哥
    “太子哥,你且看手中这份折子,云州城中盗贼现,数家民户被盗。且不说当地官员为什么没有将其缉拿归案,单说盗贼偷盗之事,为何要送入长安,交给太子定夺?”
    李承乾略有沉思,“这是经过尚书省验别过的折子。”
    李方晨脸上略有不屑,“此乃当地官员之职责,如今却写成折子送入宫闱,难不成连这等小事,都要请示长安决断?”
    李承乾笑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岂能事事如意?这是尚书省用以磨炼我决断政事,才特地选出来的折子。”
    “那你的批注又是什么?”
    李承乾正色道:“严查盗贼之事,将其缉拿归案,夺回民众所失钱财”
    李方晨忍不住打断李承乾接下来的话语,“三日破案,案情送至大理寺,留作备案。”
    “什么?”
    李承乾明显没有跟上李方晨的思绪,对于李方晨这句话还有所不解。
    “本就是云州官员分内之事,难不成他治下出了问题,还要长安给他擦屁股?办得好无功,办不好有过,在其位不谋其政,若一直如此,就让他早些滚蛋!”
    李承乾瞪目结舌,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应答。
    换做往日,批改奏折,都要加冕几句,也好让大唐官员尽心尽力。
    可今日一听二弟之言,似乎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二弟是说?”
    “食俸者官,为民者官。食俸而不为民,谈何为官?”
    “可若是如此,只怕朝中大臣”
    “太子哥,磨炼你行政事的能力不假,可也要分轻重而判定。如此折子,自云州到长安千百里,若使得盗贼逃遁,最后苦难的还是那些百姓。为官者庇护一方,为民主事,而不是贪慕功勋,等待白日升迁!”
    李承乾忍不住叹道:“二弟所想,只怕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