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磨叽。”屏风后传来了翠艳一声果断的嫌弃,还有秀芬的轻笑声。
说实话,现在赵兴再也没有在京城时候的憋屈,再也没有想做点真事实事儿,想说点什么都被处处掣肘的难受。
一到西北真是天宽地阔,事事顺利,而且还完成了穿越者抓几个名人做小弟的宏愿,现在,赵兴真的有些飘了。
“这不好,非常的不好,任重而道远啊。”赵兴告诫着自己,立刻端正了态度“这次,我们完成了巧取粮草的计划。但这更加确定了,皇太极在今年秋天的时候,绕路蒙古袭击京畿的情报的准确。”
赵梓心情沉重的道“我们当立刻将这个被确实证明的消息,上报给京师,上报给皇上。”
洪承畴却哀叹一声“即便上报上去,以京城里朝堂上的那帮尸位素餐的家伙,也不会相信,或者干脆就是故意不去相信,继续掩耳盗铃的做他们的迷蒙。”
经过山西夺取延绥巡抚的一场争锋,洪承畴算是彻底的看透了官场到了什么地步了,他对腐朽的官僚体系,已经丧失了信心。
对于洪承畴的态度,赵兴表示了双手的赞成,他越是认清大明这个的官场现实,对自己越有利。
赵兴敲了一下桌子“洪大人说的对,靠人不如靠己。想要拯救这个老大帝国,我们还要继续执行我的那个战略,在西北,在这里,稳定出一片地区,作为我们的基地。在我们的根基里,练出一支精兵,随时准备进京勤王。”
一听说要练出一支精兵,王胜林贺人龙等立刻双眼雪亮跃跃欲试,洪承畴更是踌躇满志。
陈策信心满满的道“现在我们有充足的粮草,足可以让我们1万人马吃上10年。只要有了这些充足的粮食,何愁不练出一支精兵?”
赵梓对陈策嗤笑“得了吧我的兄弟,这批粮草数目巨大,的确能够让我们1万人马吃上10年,可是不出两年,这一批粮草就霉烂了,哪里能储存那么久?”
陈策其实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信心罢了。
赵兴笑着道“赵大人说的对,这一批粮草,只能维持我们一年的时间。所以,以后无论是面对建奴,还是蒙古鞑子,甚至是流寇杆子,我们必须有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新的物资供应我们,才能让我们后顾之忧。”然后直接面对洪承畴“当初延绥巡抚,强制没收了周边军户的土地,现在马上立刻,将那一批土地发还回来,交给那些军户屯垦,一半供应军队,一半养活自己,如此才能军心民心两安。”他的口气是坚决的,不容置疑的。
洪承畴没有一点反对的点头“这个当然。但是,下官在延绥开始推行屯垦,开始执行减租减息。减租减息且不说。但执行屯垦,首先要稳定住那些流民,这就需要一批粮食,未来的种子。”
看着没有反对的赵兴,洪承畴继续道“现在已经进入五月末,发动这些流民,立刻播种晚豆荞麦谷子还来得及,而这两种作物,最能耐旱,只要种下去,秋天的时候就多少能有些收获。希望能够保证这些流民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坚持到春天作物的播种。只要两年时间,这些流民就能安定下来。还请大人定夺。”
赵兴就对陈策道“按照洪大人说的办,他报上来需要多少,我们就给他们多少。你不要心疼,只要延绥两府百万百姓定下来,两年后就能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一批批粮草,这是一笔合适的生意。”
陈策笑着拱手“属下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等会议结束,我就将洪大人所需交给他,让他立刻运回去安置流民,进行抢播抢种。”
赵兴点头“很好,这事儿就这么办了。还有就是我们自己发展的问题,洪大人将原先被强占的土地发放回来,陈先生认为我们还能播种甘薯吗?”
陈策点头“甘薯在我们西北,到6月末都能播种。”然后沉吟了一下,谨慎的建议“既然我们有了谷子和豆种,我还是建议播种那些东西,尽量少播种甘薯。”
赵兴不了解农业,他打小就生长在都市,真正的是草苗不分,于是他就疑惑的请教“为什么放弃产量10倍20倍于豆麦的甘薯不种呢?”
陈策就耐心的解释“甘薯虽然高产,但这东西不太适合人吃。原则上连续一顿两顿还行,吃的时间长了,会吃坏了人的肚子。”
“噢,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们当年为什么播种这些东西呢?”
陈策继续解释“一部分我们自己食用,以补足我们的口粮不足,再一部分就是拿出来,和周边兑换粮食。不管怎么说,这东西总比吃观音土要强。第3个,就是我们拿它来喂猪,也算是一种转化。”
一听这话,赵兴思路大开,对了,后世这东西也不是百姓的主食,烤地瓜,不过是百姓们的零食。
但是地瓜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酿酒。天下闻名的白酒品种之一,老白干,它的主要原料就是土豆或者是地瓜干。对了,还有东北人喜爱的猪肉炖粉条,这都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精加工利润。
“土地发还之后,全部种上甘薯,然后我们全部收购,我有办法让这个东西,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入。至于什么办法,现在没有时间去探讨,你就按照我的办法做吧。”
随着连连的胜利,赵兴的威望已经不是钦差的身份,而是让人佩服的手段,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在自己的这个小集团里,赵兴就有了说一不二的习惯了。
当然,大家也愿意坚决的执行他的命令。
。
第180章 编练一支强军
说完了根据地的民生问题,赵兴立刻转到了军队的建设上:“我决定,在朝廷能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利用王将军赵将军的编制,练出一只1万人的队伍。当然,这1万人全是战兵,没有民夫等充数。而原先在编制内的马夫等等,都不再列入军队的编制,但我们给他相应的军饷随军。”
对于这样的编制,大家眼前一亮,开始热烈的讨论完善。
坐在末位的智风提议:“大人,咱们的队伍里的将士,是否施行退役制度,到了一定年龄就退役为民?这样,就可以让我们这支部队一直保持全部是健壮的悍将?”
赵兴拍手:“好办法,我们这里就悄悄的废除军户制度,废除军人终身制度,年满四十,除了将官之外,必须退役,当然,退役了我们要给予安置,以酬其为国战斗的功劳。”
对于这样的规定,所有的将领全部举双手赞同。
洪承畴只是笑着一句:“与大明律不和阿。”然后就直接闭嘴。
重文轻武?在这里是行不通的,他真要敢拿出他文臣的架子反对,在这里,就在现在,这帮武将就能直接将他暴打,中轴线绝对不带拉架的。
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智风勇气倍增,再次提议:“既然洪大人发还原先的土地,那么我们何不直接将土地划归军队所有,然后让将士们的家属耕作,然后再组织他们边生产边训练,我们的军队开拔外地,责由他们巡逻戍边,我们征集的军中夫役也从他们中招募,一旦战阵紧张还可直接入伍参战,这岂不是兵民两便?”
赵兴心中突然间就激动紧张起来,盯着智风的眼睛:“你管这个政策叫什么?”
智风毫不犹豫的回答:“军屯。”
赵兴舒了口气,悄悄的放开因为紧张而抓着剑柄的手——好在这小子没有说出生产建设兵团的名称,一旦这六个字从他的嘴里出来,自己必须,立刻,毫不犹豫的砍了他。
这个世界,一个穿越者就够了,多一个就是妖孽啦,做为主角的我,必须让他成为劈材。
“好,这个办法太好了,这样,将士们安心,我们又有了源源不断的兵源,更能在我们出外作战的时候,后顾无忧,可行,当行。”
拍板了这些,这些继续说自己对这支队伍的编制。
“利用我们缴获的马匹,并且向草原用我们缴获的铁锅换取马匹,组建成一支不低于五千人的骑兵队伍。是真正的全骑兵,剩下的五千步兵,必须是全战兵。”
腐败的大明军队,之所以每战必败,就是因为编制的臃肿,名义上是1万的人马,扣除空额,也就六七千。再扣除各种杂役,真正上战场战斗的,最多是两千人。而将军们面对敌人制定计划的时候,却是按照1万人的战斗力来计算的,不说训练不足,老弱不齐,就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不败?
想当年戚家军的余部,仅有三千将士,在辽东,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摆开他们戚家军的车阵阵型,就让天下丧胆的八旗铁骑束手无策,在损失惨重之后,最终弃阵而逃。他们凭借的,就是三千将士,全部是能战之兵。
其实,大明,蒙古和皇太极的军队,就是一个比烂的竞赛。皇太极不强,蒙古林丹汗很烂,而大明更烂,到后来的流寇,烂的简直惨不忍睹。
天下,只要有一支五万人的戚家军或五万的四川白杆兵,就足可横扫四合了。可惜,戚家军从南打到北,面对不管是倭寇还是蒙古鞑子还是女真,没有一败,却败在了文官的手中,岂不可惜?
现在,赵兴就准备编练出一支戚家军白杆兵那样的强军。
贺人龙率先拍手叫好,他在打仗的时候,是疯子,但在治军的时候,绝对是一个名将,他在赵兴简短的规划里,就已经看出来未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赵兴笑着压压手:“而这一万真正的战兵,我准备将它分成两部,正好是两个守备,然后每守备辖个旅,每旅两千五百人,每旅五营。依旧合乎当初王将军赵朝廷批准的编制。”
自己毕竟还在体制之内,什么样的事情还需依照体制而来,否则就是没完没了的麻烦。
军师旅营,这种编制,并不是外来的舶来品,而是实实在在中国人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编制传承,只不过人数有多有少罢了,要不怎么有三军王师劲旅这样的词语呢。
“我现在宣布这4个旅的旅帅,骑兵守备赵何,步兵守备王尽忠,第一旅王尽忠,第二旅赵何,第三旅贺人龙,第四旅——”
王胜林立刻站起来:“大人,请任命我为第四旅旅帅。”
赵兴看了他一眼,然后摇头否定:“你现在是北镇抚司缇骑的统领。”
豪爽憨直的王胜林立刻辩解:“在下是个浑然,在锦衣卫里,每日里勾心斗角,实在是憋屈的很,我也玩不来这个。这次跟随大人来西北,看到这些憨直豪爽的英雄,我心向往。”然后直接单膝跪下:“请大人成全,让我真正的战死沙场吧。”
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个爱将,赵兴思考了很久,虽然这一支军队是由自己亲手打造,在座的所有人也对自己折服。但毕竟自己不可能,在勤王之后,跟着再返回西北。一是不忍老娘小妹远离自己,还有一个,要想真正改造这个大明,还需要自己在权力中枢运筹帷幄,那里才是自己的岗位。
到时候将这次军队再放回西北,没有一个自己绝对的嫡系存在,最终会无法控制。
正在他思考的时候,王尽忠等三人一起起身,单膝跪倒在赵星的面前:“大人,我等和王将军相处时日虽短,却已经情投意合,请大人将王将军留下来,和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