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洪武三年,因山西等边地急需军粮,政府募商人输粮到边关换取盐引,称为开中。四年,制定中盐则例。计道路远近,运粮多寡,考虑中纳商人能否获利等因素,以确定粮引兑换额。以后,政府根据需要,陆续实行纳钞中盐法、纳马中盐法、纳铁中盐法及纳米中茶法、中茶易马法等。

    后来,因为其中便国便商,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曾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就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

    明初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交址﹐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有一定作用。

    后来民国大师孟森以为:“明代盐既开中,又兴商屯,既给军又垦荒,孔子所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惠而不费。’真谋国之至计也。”

    但是,什么都有好有坏,一个政策当时是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状况的改变,也就出现了弊端,这就是政久弊生的道理吧。

    当时﹐随着官僚集团的日益腐败﹐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改革盐法以弥补国家的财政收入已势在必行。

    孝宗弘治时﹐叶淇为户部尚书﹐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交纳于运司﹐解至太仓﹐再分给各边﹐每引盐输银三四钱不等﹐致太仓银增多至百余万﹐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增。

    看着是好事,但其间的弊端却是巨大的。

    第一,中法中规定,是商人运粮食去边关,这其中的损耗运力,都是商人的,官府没有一点额外的耗损。但现在这么一改,国家的钱是多了,商人们欢喜鼓舞了,因为只要拿一捧银子就行了,不再需要耗损商人的利益。但这样一来,边地盐商大都举家内迁﹐商屯迅速破坏﹐边军粮食储备也因此大减。

    而国家拿钱买粮,再从太仓运往边疆,不但沿途消耗达到三倍,同时,还让经手官员有了上下其手的机会,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叶淇这哪里是改革,简直是祸国了。

    对这个,赵兴不全懂,但听说有这办法,当时大喜:“那我们就从新施行老的开中法,一切不就都解决了吗?赶紧的施行啊。”

    赵梓却一摊手:“但是,西北开中法的食盐,没了。”

    当时赵兴脑袋里一晕:“盐怎么没了,难道和某岛扇贝一样,想来就来,想跑就跑啦?食盐又没长腿,他怎么就没了呢?”

    山陕支撑开中法的有两处盐场,一个是陕西定边盐湖,被世人称呼为青盐,是这个年代的牙膏的存在,今天早上,赵兴还拿他沾柳枝刷牙呢。

    还有一个就是山西的运城血湖,这个盐场在及盛时候,为大明的财政贡献了八分之一的份额,可想而知那是多大的聚宝盆啊。

    但这两处供给西北以及蒙古食盐的最大盐场,怎么就没了呢?

 第186章 微服私访盐跑哪去了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弄清楚食盐为什么没了,就必须身临其境实地调查。坐在衙门里,三个人大眼瞪小眼,是不会有什么切实结果的,于是赵兴决定,留赵梓继续坐镇榆林,督导整军,自己来一个八府巡按戏码,搞一场真实的微服私访,进行一次实地调查。

    “定边,在你延绥管辖之内,所以,这考察问题,就你这位巡抚亲自去做。我去山西运城,一定要弄明白,盐也没长腿,怎么就没了呢?”

    这倒不是赵兴胡搅蛮缠,食盐的开采当然有枯竭的时候,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据赵兴所知,这两个地方在后世,还都有大量的食盐开采呢。就比如说眼下的这个定边,在后来,被那位伟人誉称陕甘宁边区的第一财政,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更成为了这个地方化工产业的支柱。

    而山西的运城,在后世,不但有食盐产业,更是有现在赵兴他制造火药急需的硝,不是含量低劣的硝石,而是纯度极高的硝板。

    这么重要的地方,自己必须亲自去一趟,说什么也得拿下,为自己军队提高火药的产量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洪承畴当然没有说,真的弄清定边食盐消失的原因,将定边的食盐拿在手中,自己延绥的财政就可以立刻盘活。有了那么一笔收入,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两人分头行动,赵兴准备微服私访,两个夫人一听可以借机旅游,当然是欢欣鼓舞,还没等他换完衣服呢,两个媳妇就在门外催了。

    赵兴一口地道的京腔官话,当然就以京城商贾的身份出现,两个夫人根本就不需装扮,而毛守义的五十亲卫有些扎眼,就只能扮作脚力车夫了。

    一行人一路东来,在陕西和阳渡过黄河,然后直接到了解州,进入运城。这时候的运城不叫运城,叫盐城,因为有盐运司在盐场,所以盐城才叫运城,这时候是归解州管辖。

    赵兴一入运城,立刻感觉自己从地狱一步进入了天堂。

    街道严整,两面商铺林立,但更多的是一座座高门大院,即便是小户之家,也都是青砖灰瓦严整的四合院。而往来行人,大多是衣着光鲜面色红润。时不时的有前呼后拥的轿子车马招摇过市,酒楼茶肆更是宾客如云,喝酒行令高谈阔论之声不绝于耳。

    赵兴简单的观察了下状况之后,不由得感慨“运城之所以如此繁荣富庶,原因是真的有矿啊。”

    一行人选择了一个不错的客栈,正在观察外表呢,里面就呼啦啦跑出来一群店伙,拉马的拉马,施礼的施礼。而看到赵兴的马车里走出来两个女孩的时候,店里又立刻跑出来一群丫鬟婆子,叽叽喳喳的搀扶两姐妹下车,那份热情,就好像家里接回娘家的大小姐一样。

    一个店伙直接拿着一条崭新的毛巾,噼里啪啦给赵兴弹着身上根本没有的尘土,一面连珠炮一般的向他介绍这所客栈的状况。

    当时赵兴背着手看着客栈,第一句就是“这里可是最贵的客栈吗?”此言一出豪横之气侧漏了一地。

    这次赵兴是以盐商的身份入住运城的,当然要显得自己财大气粗,如此才能接触到盐商核心。

    赵兴的这么一问,当时那个店伙更加来了精神“这位爷,咱是实诚人。实话说,咱这小店真不是运城最贵的,。”看赵兴微微皱眉,当下赶紧解释“这运城最贵的客栈无论是谁,现在都不可能入住的。”

    “为什么?”

    这个店伙一笑“因为最贵的那家,不管大小房间还是雅致的别院,都是被人家常年包下的,即便是空着,其实也是有了客人的。”然后一指自己的店“本小店虽然不是最贵的,但内部的陈设招待,却是最上心,最好的。”

    赵兴就犹豫。

    这个店伙立刻弯腰道“是不是,还请这位爷移步,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嘛?若不合意,您老再高就不迟啊。”

    赵兴故作心动,点点头“那我就去看看。”

    进了客栈,是一个宽敞的厅堂,这时候虽然不是饭时,但已经有客就餐,但往来穿梭的店伙,却在不断陪着笑脸,请客人不要喧哗,倒是显得雅致安宁,气氛不错。

    而赵兴站在门口的时候,就感觉一道目光看向了自己,顺着目光来的方向看去,就看到在南面靠窗的角落,独坐一个纱帽飞鱼服的锦衣卫,正在上下打量自己。这样的位置,这样的场景,让赵兴忽然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当初自己在过桥居当坐班的时光,不知不觉间恍若就在昨日。

    那个锦衣卫看到赵兴望向自己,当时就从赵兴的目光里感觉到了一种熟悉的亲切感,他再审视赵兴的时候,却又发现,赵兴冲他展现了和煦的一笑之后,右手做了一个腰间握刀外摆的动作。这是锦衣卫系统中的一个切口,是暗号——自家人。当时这个锦衣卫坐班就立刻明白了,这是同僚,是执行秘密公干的。于是也没有起身也没有异动,就冲赵兴微微一笑点头——明白。

    赵兴笑了一下,然后跟着那个店伙脚步不停的去了后面。穿过前堂,到了后面,却是一个小小的天井,有水榭假山,围着这个天井的是一座座精致的小院门,门头匾额上都有什么听雨,沐风什么雅致的名号。

    这个店伙带着赵兴来到了沐风的门口,推开,然后弯腰请赵兴进去“爷,您进去看看。”

    一过门槛,院子不大,但却别有洞天,曲折小路,树木稀疏花团锦簇,一间上房,分有明暗两间,卧室书房陈设完备整洁,一尘不染,文房四宝俱全,到是透露出一股文风的雅致。

    左右配房,当然是给贵客随从仆妇准备的。

    对于这个小院,赵兴很满意,于是点头道“真没想到,在这铜臭满街的地方,还有如此雅致的小院。好吧,就定在这里了,除了我们夫妻之外,我还有在这里住十个伙计,剩下的四十伙计——”

    “爷您放心,咱们前面二楼也有雅间,保证委屈不了爷的贵仆。”

    随着店伙和丫鬟婆子将东西和两姐们送过来,赵兴就算在这里安顿下来了,至于能住多久,没有办法预判,这得等明日开始办事为准。

    车马劳顿,先行洗漱,在前面叫了饭菜,就在这里吃了,当晚上的时候,先安顿两个妻子睡下,赵兴就坐在案前,拿起一本书,开始品读。店家为客人准备的书,倒不是四书五经枯燥乏味之类,多是些猎奇杂书,倒也可解旅途孤独寂寞。

    天到三更,毛守义轻轻敲门“大人,有客来访。”

    赵兴放下书轻声道“让他进来吧。”

    。

 第187章 运城百户

    随着赵兴吩咐,毛守义握着刀,将一个夜行服色打扮的汉子,带到了赵兴的面前。这个汉子冲赵兴拱手道:“深夜来访,还请这位兄弟见谅。在下运城锦衣卫百户周彪,不知道兄弟如何称呼?什么职位?”

    赵兴没有站起来,就那么微笑着对周彪点头:“运城的锦衣卫不错啊,还算精明干练。”然后在自己腰间拿出了一块腰牌放到桌子上。

    赵兴的做派气度当时镇住了周彪,他不敢造次,双手拿起了赵兴的腰牌,只是看了一眼,立刻恭敬奉还,然后单膝跪倒:“属下周彪,拜见镇抚大人。”

    赵兴笑了下:“都是自家兄弟,起来说话吧。”

    周彪就诚惶诚恐的站起来,束手垂立。

    “坐下吧。”

    准备再道:“在大人面前,哪里有属下坐的份?”然后小心询问:“不知道大人亲自出京,到这里有何公干,需要属下如何效力?”

    赵兴笑着摇手:“本官到这里做什么,暂时还不需你知道,只要做好保密就行了。”

    “属下明白了。”

    “你现在的百户状况如何?”

    周彪小心的回答:“因为原先运城这里重要,所以在这里设立了属下的百户,当初被占缺额有员五十,但大人向皇上献策之后,我们得到了从东厂裁撤出来的番子的补充,现在齐装满员。”

    “关键时候可能一战?”

    周彪将胸膛挺了下,语气里带着骄傲道:“围剿一两千悍匪完全胜任。”

    赵兴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