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光兴奋的立刻挺身:“末将尊大人的令。”

    赵兴再次郑重的询问,我不需要敷衍,因为我的军费有限,你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以你这个堡寨,需要多少真正的将士,就能挡住鞑子的进攻,最起码,你能坚守到周围兄弟军队的增援?”

    赵兴这么问,其中的目的就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精兵简政,然后将那有限的钱粮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被臃肿的无用之兵所消耗。

    何光看了一下自己的堡寨,心中默算了一下之后,充满信心的报告:“八百,我就可以独立独挡住敌人,五百,我就能坚持一个月,等待周围的友邻兄弟部队增援。”

    赵星就背着手思考了一阵,然后果断的道:“那就五百。但事后我会随时抽验,若有空额,就地正法。”

    何光兴奋的单膝跪倒:“有足兵足饷的兄弟,小股的敌人入寇,我将会让他有来无回,大股的敌人进攻,这里就是铜墙铁壁。”

    赵兴将他拉起来:“这样我就放心了,就可以为你们筹措出充足的钱粮,这一段长城的安危,你们身后无数汉家百姓的安全,就交给你了。”然后退后一步,给何光深深的一躬到底。

    一锭一锭的真金白银,由赵兴亲自交给了那些将士。即便是战死的将士,或者是病死的,饿死的,只要他确确实实的,存在过在这支队伍里,赵兴都将这一笔军饷,交到了他们还幸存的亲人手中。这样的举动,立刻让这些边军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对赵兴感恩戴德。

    同时淘汰那些老弱,给了他们五两银子的遣散费,也让他们欢欣鼓舞,对朝廷和国家,再也没有了怨言。拿着补齐的八年银子,何光第1个做的就是,第1次走进了那个乡镇,赎买出了自己的女儿,一家人终于可以再一次,抬起头来做人了。

    留下了一个缇骑兄弟,监督着何光招募新的士兵,带着大队人马急匆匆的向下一个边军的驻地赶去。进行了下一次的整编。

    经过了整整一个月的奔忙,当三边的防线再一次变得有活力,有生机,有了战斗力之后,赵兴疲惫的回到了自己的行辕。然后提起笔来,向崇祯上报了自己的行动过程。

    “发放了所有积欠,三边皇恩浩荡的呼声日夜日夜不息,最终,臣淘汰了老弱,整编能战之兵二十四万,长城一线,再无危险啦。”

    而在奏折的最后,还是不忘记抨击了一下杨鹤的政策,深刻的剖析了这个政策的弊端,大大的褒奖了一番洪承畴的能力,肯定了已经改变思维的洪承畴剿抚并用的手段,推荐了流民屯垦和减租减息政策的切合实际,然后一切还请皇上圣裁。这一步必须走,否则就是僭越,好心办好事,也可能掉脑袋。这就是万恶的封建社会。

    同时,在给老娘的家书之中顺便儿的给英国公带了一封书信,再请求他替自己吹吹耳边风的同时,依旧恳求他不要愚忠丢掉性命。

    英国公接到女婿的书信之后,只是淡然一笑:“不在局中,你怎么能理解局中的困苦?不过好在,你弄来的那七百万两银子,我还是为京营争取了一百万,虽然不多,但足可以让你的兄弟保命。将来,就看你们兄弟二人的做为了,至于你最终愚忠不愚忠,我也就不管了。”封上了这封信,让快马送到西北去,张维贤就如释重负地长松了一口气,坦然的开始面对未来的宿命。

    十月末,赵兴主导的王尽忠边军军成,按照赵兴追剿流寇的方针,王尽忠的军队渡过了黄河,进入山西剿匪。

    耿如起多次严责王尽忠越界,但赵兴一句:“既然你不能做,那就我做。这是我钦差调派,与你无关。”就让山西官员哑口无言。

    十月到了,就在赵兴厉兵秣马的时候,天下的大事依旧发生了。

 第209章 袁崇焕的骚操作1

    崇祯二年十月初二,皇太极大军于辽阳起行进入蒙古。对外宣扬是调节蒙古诸部矛盾。

    此次后金出兵披甲兵一万四千人,无甲兵三万余。共计四万四千嫡系兵马,这也是毛文龙死后,没了后顾之忧的现在后金,能拿得出的全部兵力。

    初四,扎鲁特蒙古与皇太极主力合流,一同前往喀喇城。

    初五,奈曼蒙古和敖汉蒙古赶来同皇太极会师,全军继续前进

    初六,巴林蒙古来会。

    十五日,科尔沁蒙古大部共二十三贝勒领兵前来与皇太极会师。每贝勒带骑兵一百人,共甲兵两千五百余

    扎赖特蒙古虽然得到皇太极地邀请,但走到半路后终于还是畏缩不前了,头人于是遣使道歉率领部落返回家乡,而其他一些受到邀请地蒙古部落也纷纷派出兵力,但多寡不一,打酱油的成份居多,观望意思明显。

    十月二十日,皇太极进入喀喇城,喀喇沁蒙古各部都前来会师,共有甲兵两千。

    当日,皇太极在喀喇城主持会盟仪式,各部前来投奔皇太极地头人都祭天盟誓,从此与大明是敌非友。

    至此,皇太极完成了数千里、涉及到蒙古几十个部落地广泛动员,参与者五万,知情者也以数万计,而辽东都司府此时仍保持沉默

    二十四日,后金大军开始向龙井关进发,全军拥有后金嫡系甲兵四万四千,蒙古甲兵八千,此外还有仆役、包衣、无甲兵共计十万以上。

    直到这个时候,明军辽东都司府似乎仍然没有丝毫察觉,蓟镇也依然没有得到任何警报,明军最后地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

    二十七日,后金军前锋开始进攻龙井关……

    从崇祯二年四月底到十月初,皇太极为进攻大明蓟镇,进行了大规模地军事串联。十月初二以后又带领数万人马在明国辽镇的眼皮底下,从辽中一直前进到喀喇城,仅仅行军就走了快一个月。而且皇太极此时从这一路行来,后金甚至还没有充分掌握漠南的宗主。

    皇太极于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创造出了一个军事奇迹,后金竟然成功的形成了对蓟镇地奇袭!蓟镇的赵率教已经被袁崇焕调进三海关,一个无能的林觉,坐镇被袁崇焕为节约经费裁撤掉一万将士的空城。

    十一月,大明的朝堂终于感觉不对,十一月三日,京畿开始戒严。

    同日下午,后金军肃清喜峰口沿线残余明军抵抗,皇太极中军开始进入边墙如果根据两点一线地原则,沿着地图上从喜峰口画一条线到大明京师的话,那么在喜峰口西南八十里外地大明边塞重镇遵化,就是从喜峰口通向大明京师地第一站。

    在喜峰口通向京师的这条直线上,加上遵化一共有三个点,其背后是蓟州,然后是三河,而通州则是京师地最后一道屏障。

    全长三百五十里地,除了遵化这个关键点外,蓟镇和辽镇地交通枢纽三屯营,从三屯营到山海关之间二百六十里,中间经过迁安、抚宁。三屯营此的正是辽镇通向蓟门的最近路线。一旦夺取此地,便可切断山海关向蓟镇增援地通道,解除来自侧翼地威胁。

    在二十七日后金军大举进入边墙后,遵化和三屯营两个重要的军事要点,就已经暴露在后金军地兵锋之下。但二十八日全天,后金军只行进到距离喜峰口二十里远地汉儿庄,后金各部均诡异的停止了前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三十,金军正式入寇京畿,整个京师震动,这时候,大明的朝堂才从穷追猛打的阉党逆案中缓过神来,开始面对兵临城下的危局。

    袁崇焕闻听建奴杀入京师,他的第一个决断,不是趁机分兵一部,趁着辽东皇太极老巢空虚,杀进去,最起码来个围魏救赵,而是严令辽东关宁将士死守不出。

    然后,命令赵率教四千轻骑回援京师,自己带着宁远总兵祖大寿的精锐随袁崇焕入关。

    赵率教率部急驰三昼夜,行三百五十里,到达遵化以东的三屯营。但三屯营总兵朱国彦却以没有接到袁崇焕督师的军令为由,不让赵率教入城。赵率教只好纵马向西,驰向遵化。

    十一月初四日,赵率教率援军至遵化城外,与后金贝勒阿济格等所部满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相遇,误入埋伏,中箭坠马,力战而亡,全军覆没。

    四千人跟十万人打,结局毫无悬念。

    当日,后金军进攻遵化城。四面攻城,明巡抚王元雅凭城固守,顽强抵抗。第二天,遵化城内士兵哗变里应外合,遵化城陷落。巡抚王元雅自缢而死。城中官兵人民皆被屠杀。接着,后金军进攻遵化东面的三屯营,部分将领临阵脱逃,总兵朱国彦把逃跑将领的姓名在大街上张榜公布,然后跟妻子张氏一起上吊自尽。后金军破三屯营。

    而后皇太极留兵八百守遵化,亲统后金军接着南下,向北京进发,逼近蓟州。这时,袁崇焕一看,遵化阻截落空,便打算疾驰到遵化以西的蓟州阻截。十一月初十,袁崇焕率军驰入蓟州。蓟州是横在遵化与通州之间的屏障,距离北京东郊通州约一百四十里。

    可是,皇太极并没按照袁崇焕估计的方向进军,而是从东北方向通过顺义往通州进发。这样袁崇焕在蓟州拦截皇太极军队的计划又落空了。

    袁崇焕于是继续进军,到达离北京一百二十里,距离天津三十里的河西务。

    看到军报的赵兴真不知道袁崇焕是怎么想的,他难道连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道理都不懂吗?不星夜兼程赶紧到距离北京四十里的通州去阻截敌军,你跑到北京天津之间距离北京南面一百二十里的河西务干什么?那里根本没有敌人,敌人在北面呢。

    你说你转向迷路了,这个借口也太那啥了吧。

    这时候皇太极军队已接近通州,皇太极得知袁崇焕所部已到达河西务,于是皇太极默契的避开袁崇焕,取道顺义、三河,绕过通州,直奔北京。这样,袁崇焕在河西务和天津拦截的军事意图又落空了,没错,是在天津。

 第210章 袁崇焕的骚操作2

    袁崇焕设计的三个阻截都没有成功,因为他的存在,保住了天津,这样战线就推到了北京。

    袁崇焕在河西务举行军事会议,会上,袁崇焕提出火速赶往北京城下迎战。

    但大明可是有严格规定的,无兵部调令,外兵不得进京,一旦违背,视同谋逆。袁崇焕不是不知道这个规定的。

    所以,副总兵周文郁提出:“圣上没有下旨让我们进京勤王,如果我们贸然回师北京城下,恐怕不妥,我大军应该在外迎敌,不应该入都,这是现实也是道理。而敌人就在通州那一带,我军应先赶到距离通州十五里的张家湾,在那里与敌军作战,这才是万全之策。”

    袁崇焕当时摇头否定说:“周君所言甚是,但弟恐逆奴狡诈异常,就像在蓟州那样,不跟我们打。君父有急,哪有闲暇他顾?我们先到北京等着他去,到时候,我们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周文郁《边事小纪》卷一)

    河西务会议之后,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铁骑,日夜兼驰,行一百二十里,由间道急奔,抢在皇太极之前,于十一月十九日抵达北京城东广渠门外。

    其实,袁崇焕统兵入蓟时,明朝官员中就传说他有引导后金兵进京之嫌,故崇祯帝下令袁崇焕不得越蓟州一步可是袁崇焕不听号令,跑到河西去了,现在他又擅自率部兵临北京城下。崇祯再想起当年赵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